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是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思索。他的很多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既有正确,也有失误,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共和国50年华诞之际,缅怀共和国的缔造者,分析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对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对深入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无疑都有重要意义。一、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社会主义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如何认识和对待商品经济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精典作家认为,社会主义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社会生产由国家计划安排,社会产品由国家直接分配…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相继经历了萌芽、受挫、恢复探索、理论形成、体制建立、完善成熟等六个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之后就开始了这一探索过程,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萌芽阶段,所取得的成果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源头和起点;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尝试“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再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日益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说明了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3.
王建民 《攀登》2006,25(4):89-91
功利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反映,给我们展示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面临的基本道德问题。它的产生和演变,凝结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秩序发展过程中道德问题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借鉴这些经验教训,有益于我们探讨和解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创造过程中的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对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作了大量精辟的论述,已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思想的科学体系。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根本指针。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基本特征,就是具有中国特色,以中国国情作为客观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毛泽东民主法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过程中,继承了毛泽东的正确理论,并提出了一些开创性的新观点,发展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民主法制思想。它在谈到自己的理论与…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认,是继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之后的又一重大理论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新的重要发展,它意味着我国的经济体制将发生根本性、全面性的变革,其理论与实践意义极为深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诸多理论问题,急需深入研究,现仅对几个热点问题谈点个人的理解。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与区别在目前的讨论中,较具代表性的意见是将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视为同义语,认为二者的内涵基本相同,或者认为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态;有些学者还提出,“商品经济”这个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没有用过,也不是当今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照搬苏联模式的中国经济体制,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都开始思考并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体制,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刘少奇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从调整所有制关系、改革经济体制弊端、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等等,在许多方面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不断探索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形成了著名的矛盾动力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毛泽东因此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系统科学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第一人。本文从毛泽东矛盾动力论的形成、内容和价值评析三个方面对矛盾动力论展开论述,以求对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起到了理论奠基和经验准备的作用,而邓小平理论则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创新发展。在认真总结毛泽东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结合,成功地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形成和发展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9.
张京文 《黑龙江史志》2013,(5):46-47,49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集中阅读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就关系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理论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和思想。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工业化需要一个长期阶段;要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要坚持厉行节约的建设方针等。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它,有利于深化对建国后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探索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毛泽东、陈云和邓小平对计划和市场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理论,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陈云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理论,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展现了我国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在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探讨及其具体实践中 ,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 :提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都不存在时商品经济还会存在 ;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流通 ;从对社会主义劳动力采用了商品形式、不要回避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问题的认识出发 ,提出要改革社会主义劳动制度和工资制度 ;他把社会主义公有制、有计划按比例规律与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联系起来考察 ,显露出思想深处关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端倪。他的相关论述能够反映出这样的观点 :价值规律是有关发展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分配的规律。他运用价值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提出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领导自由市场的观点 ;要求遵循价值规律 ,实现企业管理的自主权和独立的经济核算权。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则是这一理论的精髓。学习特色理论,一定要牢牢掌握这个精髓。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 邓小平曾经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四个大宇的概括,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来分析中国实际,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功地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一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智慧和胆识。对此,毛泽东在回顾自己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的时候说过,他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认识问题的方法论”,用它去独立地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具体状况,而不是从马克思的书本上去寻找中国革命道路的具体答案。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自称为“倡导社会主义”的政党,它就是毛泽东指出的“中国也有过‘第二国际’——江亢虎的社会党”。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后,中国社会党被袁世凯命令解散。1924年,正当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大革命的时候,中国社会党又在上海“复活”了。这次,它竟以北洋军阀为靠山,打着“新民主主义”和“新社会主义”的旗号,反对社会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运动。这个党,在当时虽仪是昙花一现,无关大局,但回顾一下它的历史,却可以使我们看到一个假社会主义政党在大革命风暴中的没落过程。这对于我们识别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虽然还没有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提出来,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主专政等立国之本的基本原则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都做了许多精辟的阐述,为后来四项基本原则的科学概括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深入研究毛泽东关于立国之本的丰富思想,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仍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经济理论总的来说是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摆脱教条主义与本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如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便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发展,同时他还强调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和价值规律的客观必炼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从理论上弄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和实践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经济理论方面的失误。  相似文献   

16.
张海山 《沧桑》2008,(3):68-70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关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核心思想就是正确处理事关全局的一系列矛盾关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毛泽东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问题有了初步的、较为全面的认识。毛泽东的发展观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问题的探索和思考,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起点,也是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评价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层的哩论基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中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巩固和发展的动力,这是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巨大贡献,是马列主义发展史上的崭新观点。这里,对《正处》中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思想作一探析。1.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出发,肯定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矛盾也是普遍存在的,批评许多人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毛泽东这里所批评的既是国内“许多人”,也是指国际上以斯大林为代表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张青媛 《沧桑》2013,(6):94-97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思想。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贯彻实施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面临着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重新探索它在当下的实现路径,发挥好它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占阳 《史学集刊》2004,4(3):53-61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在中国共产党只是掌握了中国革命的部分领导权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提出的。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掌握了中国革命的全部领导权。由此,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也就转变成为初级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这一理论转型的中心环节之一,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理论,这时也转变为西柏坡时期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理论。按照毛泽东的真实想法,我国建国初期将实行的,实际上并不是延安时期所设想的以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为主导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而是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初级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但毛泽东出于策略上的考虑,还是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经济”。这就是近半个世纪来人们普遍地误认为这种经济制度就是所谓“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赶超思想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认识根源。对社会主义建设起步阶段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赶超思想进行历史的审视和辩证的理性思考,将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为当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