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写于八年前,针对的是陈淳先生的《中石器时代研究随笔》(《中国文物报》2000年3月15日第三版)。作者在他的文章中指斥“玉器时代”是“时髦”而且“毫无意义的概念”。文章一面鄙薄玉器时代及其研究者,一面标榜自己关注的对象是“非同寻常”的“重要课题”。我认为这种一元价值观对于学术研究十分有害。我的文章要点在最后一段,自认为是点穴之笔。  相似文献   

2.
来函摘登     
近期看到《炎黄春秋》2003年第8期《朱德追述国民党上将范石生》(作者郭军宁)一文中说:国防大学康景海政委(第13页左栏15行)说:何长工说过“没有范石生的帮助,就没有朱毛井冈山会师,没有井冈山会师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同页左栏21行)此文发表前未经我审阅核实。  相似文献   

3.
郦学札记(十)陈桥驿清官我从40年代后期,在读《水经注》的过程中就陆续写作《札记》。50年代以后,“运动”频繁,但是《札记》却照写不误。读《水经注》本身是一种学术研究,写《札记》则是记录一些学术研究的心得,其实并不涉及政治。可是在那个年头,政治深入人...  相似文献   

4.
过去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鲁迅活到1957年,会不会被打成右派?”对此我只是一笑了之,从来没有深思过。近读周海婴的《鲁迅与我七十年》,(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版)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  相似文献   

5.
贾晓明 《纵横》2010,(4):45-48
2009年,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而剧中的“团”和“团长”的原型成为了媒体热议的话题,包括戴安澜(入缅抗战时已经是师长)在内的很多入缅抗战将士皆被媒体依次推出,但最后也没有定论。一天,接到电话说:“团长”的儿子从美国来到北京。听到消息,我和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办公室的张权同志及黄埔同学会的杜青同志一起前去拜访。  相似文献   

6.
驰名全国备受赞美的孙髯翁题在昆明大观楼的长联,其中有一句话是:“唐标铁柱”。这是一回什么事?铁柱倒底在哪里?据《新唐书》载:“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吐着及姚州变寇边,姚街道讨击使唐九征败之,建铁柱于滇池(今洱海)。”又据余嘉华先生解释说:此铁柱立于波州(今祥云)。我不是历史学家,但我有兴趣研究云南历史,曾问过大理和祥云的朋友,他们都回答洱海和祥云都没有发现过铁柱。因此,我怀疑孙髯翁老先生搞错了,也许他没有错,而是《新唐书》的编辑搞错了,以致以讹传讹。又据明代《云南通志》(李元阳编)载:白国有诸葛…  相似文献   

7.
一、黄梅人在涂家埠唱道使江西省永修县徐家埠镇四居委会老居民蔡菱香说:我73岁,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世居徐家埠。明、清两朝我们县D4建昌县,民国3年(1914年)改为永修县。建国前镇上及全县流行两种戏,一是赣剧,叫饶河调,这是“写”来唱的;另一种就是采茶戏,又名下河调,演唱者多半是湖北黄梅人。他们逃荒到这里,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用道情连厢配合演唱。卖唱方式有几种:①沿门卖唱。他们穿街过巷,沿门敲着道清简、打着连厢,清唱大本戏,如《方卿借银》、《山伯访友》中一、二段,讨点吃的和钱。我从民国13年(1924年…  相似文献   

8.
那一日游览珠江入海口右岸的天后宫(妈祖庙),见一楹联中有“彳奚我后”的词语,年轻的同事问我何解。我只知用的是《尚书》上的典故,印象中是周武王伐商时,老百姓盼望周王快快带军队打过来的意思。回家翻书找出处运气不佳,索性把全书从头读了一遍。二十年后重读此儒家经典,不禁生出比大学时期沉郁得多的感触。“彳奚我后”语出《尚书》卷之三《商书》的第二篇《仲虺之诰》。全句是:“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为何)独後我?’攸(所)徂(往)之民,室家相庆曰:‘彳奚(等待)我后(即王,指商汤),后(王)来其(…  相似文献   

9.
韶华 《炎黄春秋》2013,(5):65-69
从1944年我发表第一篇小说至今,已经69年了。我是专业作家,对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有时候我把它当神明供奉,有时它把我当成阶级敌人抽打。有时候我怀疑它,有时候我又责备自己……不管怎么样,它一直在我的心灵深处,一时也没有离开。(一)把《讲话》当作圭臬1944年,我在冀鲁豫边区打游击。我发表第一篇小说时,还不知道什么是小说。只是觉得我的生活经历很有趣,照实记录而已。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发表一年后,还没有在敌后解放区出版,我看了一个朋友的手抄本。看了“讲话”之后我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写作还有这么多学问。讲得太对了,太好了。特别是作家要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获取创作源泉……数十年中,“讲话”一直是我创作的圭臬。土地改革时,我下乡当工作队员,抗美援朝中,我过了鸭绿江到前线体验生活。我还认为:到生活中去不能当“客人”,必须当“主人”,当“战士”。  相似文献   

10.
“我把刀给你们。” ——顾城:《水银》,页35 “我们可以一起死,但你得先杀死我。我不想自杀。” ——谢烨:《袖珍汉学》(1993年1月),页23  相似文献   

11.
卫玉贵 《文史月刊》2011,(11):3-M0002
拜读刘锴先生“新版《三国》中的‘乾坤大挪移”’(《文史月刊》2011.6期)一文,其中一段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1月26~28日。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在增城市召开“广州市志稿评议(增城)现场会”,安排我评议《增城市志(1994~2005)》书稿[分(一)与(二)2部,下称“增志”(一)或(二)]的卷六“农业”、卷七“林业”、卷八“水利·电力”、卷九“工业”和卷十七“财税·金融”共5卷。我抱着学习态度阅读与思考,给我总体印象是:志稿符合体例,分类正确,归类得当,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涵盖面广,地方特色与行业特色明显,表述较为准确,文字精炼,没有多余的套话:写得不错的有农业、林业、工业、金融,  相似文献   

13.
对《说文段注》有关“引申规律”论述的整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说文段注》有关“引申规律”论述的整理研究宋永培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称《说文段注》或《段注》)不仅具体论说与总结了古汉语词义引申的系统性(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2期:《对<说文段注>有关“引申的系统性”论述的整理研究》),而且具...  相似文献   

14.
我在2003年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下》看到如下的记载: 1975年10月1日国庆二十六周年到来时,那天上午,毛泽东没有看书,也没有睡觉,独自靠在床头上,静静地想着。突然,他自言自语道:“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了,最后一个‘十一’了。”他随即转向身边的工作人员,平静地问:“这可能是我的最后一个‘十一’了吧?”  相似文献   

15.
在贵州古代史中,南宋时曾设置一“播州路”和“播州路安抚司”。这件事《宋史》虽是提了一下,但记述不很具体。《宋史·地理志》说:“端千三年(公元1236年),复以白锦堡为播州,三县(北宋大观时播州领辖的播川、琅川、带水三县)仍废。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复设播州,充安抚使。”“安抚使”是宋代路一级行政机构中的最高长官。《宋史·地理志》的“嘉熙三年,复设播州,充安抚使”一事,已明确记述嘉熙三年设置了“播州路”和“播州路安抚司”。关于这件事《杨文神道碑》中有一段具体的补述。该《碑》说南宋“淳桔”时,杨价之子…  相似文献   

16.
《尚书》《论语》札记十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书》《论语》札记十则李运富一、《尚书》(七条)(一)《皋陶谟》:“懋迁有无,化居。”孔实国《传》(本文所引古注皆推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化,易也,居谓所宜居积者。”孙爽《疏》:“化即古货字。居者,积贮之名。”周秉钧先生《尚书易...  相似文献   

17.
方若卒年订正1998年5月,北京市钱币学会重印方若《药雨古化杂咏》时,向我征“序”,于“序”后附“方若生平简介”,其结尾云:“1995年卒,年八十余岁。”近日见《我所知道的方若》一文(《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1988年版),作者张同礼。其人乃张...  相似文献   

18.
邢成思 《文史精华》2011,(11):24-32,1
《文史精华》今年第8期刊登了张哲荪先生的《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散记》一文,其中提到曾几度出任校务委员会主席和代校长的叶企孙先生,在1996年出版的《中国科学院院十自述》“叶企孙自述”中,以三分之一的篇幅写道:“令我痛心的是两位极有才干的弟子英年惨遭不测.竟先我而离人世!”“一位是五级(1929级)赵九章”,“另一位是七级(1931级)熊大缜”。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十六七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有关这一次所谓“革命”的一些问题。特别在我撰写《牛棚杂忆》的过程中,我考虑得更为集中,更为认真。这可以算是我自己的“余思”或者“反思”吧。我思考一些什么问题呢?首先是:吸取了教训没有?世人都认为,所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既无“文化”,也无“革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货真价实的“十年浩劫”。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共识,决没有再争论的必要。在这一场空前绝后(我但愿如此)的浩劫中,我们人民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受的损失可谓大矣。这一笔账实在没有法子算了。不算也罢…  相似文献   

20.
贵刊于1996年第一期发表的徐庆全同志所著《1841─1997年:香港156年的风雨历程》专稿,立意正确,论述清楚,可读性强,很有积极现实意义,读后收益匪浅。但是,文章谈到这样一段历史:“当1841年1月20日义律提出四项正式要求时,25日,琦善便在穿鼻洋的海面上,全部接受了这些条件。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穿鼻草约》。条约的内容为:(l)割让香港予英国;(2)赔款600万银元;(3)两国官吏平等相待;(4)恢复广州通商。”“尽管这个条约还仅仅是个草约,但义律为了造成既成事实,1月21日即迫不及待地公布了。”我认为这是沿用了中外近代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