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编辑送给我几页沉迷于买六合彩的人被弄得神魂颠倒的材料。在他们心目中,一幅字画,报纸上一幅标题图片等等,都暗藏着彩票号码的玄机。这些材料,让我大开眼界,原来21世纪竟还有这种“新人旧事”发生。我马上联想到60年代某些人能从一幅画中发现“反动标语”的“特异功能”,联想到历史上反复发生过的关于图谶之类“预言”的故事。这类故事,大概是读书太少,我从未在外国历史中见到过。可不可以说它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创造呢?如果是,倒确实值得研究一番。咱们的二十四史大都有《五行志》,其中大部分记下不少奇奇怪怪的自然现象和民谣之类…  相似文献   

2.
凡到过君安证券大户室的人,都会被炒股大户谢凤祥操作台上贴着的那两幅字所吸引。一幅写着两个苍劲的大字“慎独”;另一幅写着一句道家禅语:“悟空空非空”。“这是我一直铭刻在心的座右铭。”与共和国一起长大的老谢,指着他写的这两幅字对记者说:“我打1992年夏天入市至今整整7个年头了。这些年坎坎坷坷,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两句话,儒家的‘慎独’是指修心养性,我把它引进炒股中,就是说在股市中要有一个独立思考的头脑;道家的‘空’,就是说要有一个淡泊的心态。不贪,不惧,不骄,心胸坦荡,涨不忘形,跌不沮丧,做一个潇洒…  相似文献   

3.
王庆云 《民俗研究》2001,(4):102-110
一提“蓬莱”二字,自然让人想到当今的山东半岛黄渤海交界岸边的蓬莱市及其旅游景点蓬莱阁,并由此联想到神仙之境,联想到“八仙”,联想到为求“长生不老药”而奔波劳顿于东巡海上的千古一帝秦始皇,还有不知是被他派出去还是有意识地借了他的势力才得以出海去寻“长生不老药”——最终跨海东渡、“止王不来”的“齐人”方士徐福老先生,并由此联想到至今无论是韩国还是日本,那些“徐福登岸处”“徐福宫”“徐福墓”等等的“遗迹”“遗址”们,更有那些难以数计的以徐福多少代多少代“子孙”自居的日本国民们。  相似文献   

4.
1978年初,《莫斯科大学学报》发表了柯瓦里宗评论我的《人的活动·系统分析的试验》一书的文章。著名的苏联哲学家如此关注我的著作,尤其还说了一些赞美该书的词令,自然是令人荣幸的了。然而,柯瓦里宗对该书的总的态度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照他看来,该书“缺乏对问题的专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见解”,这种见解似乎“被对心理学材料的指靠所代替了”,而且我对问题的一般立场促使他联想到许多反面观点:实用主义的,唯能论的,“实践派”的,波格丹诺夫的。如果要谈的只是为了开  相似文献   

5.
<正>70年栉风沐雨,70年历史沧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金秀大瑶山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用“日新月异”“今非昔比”“翻天覆地”都难以形容。在这一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类似“石牌头人当县长”“穷苦‘山丁’翻身做主人”“民间歌手上北京”“黄泥鼓舞‘出国门’”等一个个关于民族交融和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谱写了一曲曲委婉动人的民族团结之歌,展现了一幅幅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画面。  相似文献   

6.
北京天安门城楼领导人观礼休息厅内,经常轮换悬挂着幅幅书画,有一幅,特别令人注目,那是丈二匹的牡丹图,画面上,几十朵艳红的牡丹簇拥着蓝天,华贵而不失典雅,艳丽而不失朴实……使人联想到欣欣向荣、蓬蓬勃勃,生活充满了情爱,充满了欢乐。布局、构图都恰到好处,给人美的享受。这幅牡丹图的作者就是画家周石松。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20日,48岁的美国人威廉·阿梅里奥就任联想集团总裁整整一年。一年前的这一天,他由戴尔公司“跳槽”到联想,为联想开拓海外业务。总结过去一年,这位头顶微秃、目光犀利的联想洋高管对记者说:“这就好比爬山,最终目的是到达山顶,但需要一步步来才行。”  相似文献   

8.
章萍 《神州》2013,(4):85-85
《女娲造人》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童话、神话一般被称作想像和幻想类作品,许多老师也会进行一些像续写类的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能力的训练,比如续写《皇帝的新装》。而我在上课时选择了“改写”的方式。不仅是因为想选择一条别人“未选择的路”,更是因为通过这种练习,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水平和材料的整合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发挥。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个人的话,改写相当于是对这个人进行“改头换面”的整容。  相似文献   

9.
对于《我的姐姐》中的大团圆结局,部分观众颇为愤怒--他们觉得,把姐姐死死卡在牺牲者与付出者的位置上,这不公平《我的姐姐》在公映十余天后,仍然稳居排片第一名。这部电影之所以票房高,是因为它有一个“亲情大片”的名头。有观众看完就联想到了《妈妈再爱我一次》,戏称《我的姐姐》为“姐姐再爱我一次”。  相似文献   

10.
操控上千亿元资金,擅长在熊市里捕捉大牛股提起陈继武这个人,不少股民都会联想到近几年的一只大牛股——“小商品城”。这只股票从2004年初17元左右起步,目前已涨至70元以上。陈继武就是成功捕捉到这只大牛股的“斗牛士”。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中国结     
《华夏人文地理》2013,(5):54-71
对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两北民族走廊”早有耳闻,不过真正让我对这个“走廊”心驰神往的人,却是川藏公路上一个做虫草生意的小伙子。9年前,我逐站乘班车走川藏公路。车过然乌,上来一个风尘仆仆、脸庞黝黑的小伙,攀谈之下得知小伙是甘肃临潭回民,所属教门叫“西道堂”。小伙见多识广相当健谈,话题从虫草价格与港台市场的互动,到战火正酣的美伊战争,一路神采飞扬.颇解寂寞。尤其讲起汉、藏、回各民族掌故,尽管没有理论深度,但小伙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一幅多民族、多宗教信仰、多元共荣的文化场景。从此我惦记上西道堂,更惦记上孕育出西道堂的“西北民族走廊”。  相似文献   

12.
朦胧中,我被带到了一条长廊里,两边挂满了一幅幅活动的图画。我迈开步子,观赏起那些人,那些事儿。 第一幕 人声鼎沸的罗马广场上,教徒们举着火把声嘶力竭地喊着:“烧死他!烧死他!”广场中心竖着一个十字架,一位青年被绑在上面,脚下是成堆的柴火,他的眼睛里跳动着火苗。  相似文献   

13.
【概念解说】 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是相关、相似。通过联想由某一事物生发开去,以拓宽思路,从平常生活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如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由“叶子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舞女的裙”;南“白花”联想到“一粒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正是通过这种联想,很好地抒发了作者对月色下荷塘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4.
我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的主题是“追求天地的原色”。从字面上你也许就会马上联想到环保与和平这样的字眼,这也正是我的设计原意:既有一定的深意可挖掘,但又要给大家十分直接的感受。嗯,就像白居易的诗文风格吧。说到原色,你应该会想到美术中的三原色吧。对,红色、蓝色、绿色是也。“追求天地的原色”说白了是在红色、蓝色、绿色上做文章。天地的红色毫无疑问是太阳。随着近几年来人  相似文献   

15.
从选举前后的情况可明显看出.韩国选民如今真正把经济问题放到核心考量,而北南关系问题则被边缘化。上一次他们选择李明博而非朴椹惠,是因为“汉江奇迹”(身为时任首尔市长的李明博,显然比从未担任地方行政职务的“朴正熙女儿”更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个词)。  相似文献   

16.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20世纪40年代反映贵阳少数民族风情的漫画。一幅是一对苗家青年一身黑,正在山盟海誓,其词曰:“黑天黑地黑溜溜,二人都在黑里头;咬破指头吃血酒, 往后不许把我丢。”一幅是一对热恋中的苗家  相似文献   

17.
“9.13”事件已经过去近30个年头了。至今,一翻到共和国历史上这不光彩的一页,人们都不会忘记在1971年9月13 日,林彪乘坐三叉戟256号飞机仓皇出逃,两个小时之后坠毁在蒙古国的大草原上,机上9人无一人生还。林彪及其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死党刘沛丰背叛祖国,死有余辜。可是,机长潘景寅、机械师李平、邰起良、张延奎4名机组人员如何定性呢? 凡是关心“9. 13”这一历史事件的人,都很自然地联想到这个问题。我作为林彪座机三叉戟256机组的9名成员之一,从林彪事件爆发开始,包括活着的5名机组人员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白族长衫子     
我们白族地区,老辈人兴下穿长衫子,长衫子前衣襟和后衣襟一样长,一直长到脚髁骨。两幅长衣襟正中靠右手边,有一幅一尺见方的短衣襟。短衣襟上面,缝着一个小包包,可以装零食和小宗货。两幅长衣襟,全凭布条条打结的纽子和缝裢紧贴的纽扣连在一起,严丝合缝的穿在身上。穿上长衫子,人显得苗条、端庄、典雅。穿长衫子有个规矩,不能随心所欲地穿呢!小伙子结婚,白族人叫“登科”日子。“登科”这天,新郎必须穿上长衫子,在陪  相似文献   

19.
一个低调子的人,一个有激情的人,一个很博学的人。如果将其用简单的数学公式相加,其等号后边便是三个字:“王继兴”。在新闻圈里呆一段时间,你一定会不时地听到人们谈论王继兴先生的名字……在饭桌上,我就听朋友讲过两则故事———一次,有两个所谓的“记者”到周口,打算以写“批评稿”的名义要挟某单位的一位领导,不料在这位领导的办公室里看到有王继兴先生为之题写的一幅条幅,那条幅装裱得自然也很精美,随敏感地询问:“你认识大河报的总编辑王继兴?”对方点点头。这两位“记者”立即起身告辞,拨马回头不再“采访”了。还有一次,有人想到郑…  相似文献   

20.
创业就像走迷宫,“自古成功在尝试”。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三换思维”:换位思考,换心思考,换向思考。有个经典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但不少人还是免不了重蹈覆辙。一位青年画家请教大画家门采尔:“我作一幅画只用一天的时间就够了,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用上一年的时间?”门采尔反问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