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欢 《南方文物》2008,(1):156-157
在中国绘画史上,明代画风迭变,画派繁兴。明代肖像画在人物画中较为发达,民间画工中尤多写真能手,至明代后期更有发展,曾鲸为其中富有创新精神的代表画家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肖像画起源甚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已有不少士大夫画家专门创作,然自宋元写意画兴起后,文人渐渐不屑于从事肖像画,致使肖像画之创作始渐沦为民间画工的专业。明末清初,曾鲸(1564年-1647年)及其"波臣派"崛起,尤其是文人的互动与参与,促使着肖像画创作逐渐向雅致化方向发展(1)。事实上,肖像画的创作自古以来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其功能主要可分为规鉴性、祭祀性、宴赏自娱三大类,包括宫廷肖像、民间肖像、传记  相似文献   

3.
刚才,同志们对艺术文化发表了不少高见,借此机会,我就东南地区明末清初一位画家谈一点感想,这位画家还有一幅作品藏在南博,所以我还要顺便谈谈这幅画。我要说的画家就是曾鲸。曾鲸(1564-1647),字波臣,福建莆田人。擅长肖像画。他的一生艺术活动主要在福建、浙江、江苏一带。后寓居南京鹫峰寺,是明末清初一位富有创造性的肖像画大师。《无声诗史》评其“写照如镜取影,妙得神情。”《海盐县志》说他“开辟门庭,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明代肖像画家曾鲸所画的《侯朝宗像》轴。这件画,按画面上的图章可以看出曾经由清代的宋荦和现代的书画收藏家张伯驹先生收藏。此画描绘的是明末清初的文人侯方域(字朝宗)的“行乐图”。该画既是一件肖像画,也是一件具有一定意义的历史画,在绘画史上应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这件画也不无疑点,如该画是否为曾鲸所作,清代收藏家宋荦印章的真假等问题,需要进行一番认真的考释。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明末清初时期曾鲸及其弟子作品的考证,阐述了曾鲸所创立的新风格肖像画及其影响。同时论证了曾鲸的“波臣派”画风于17世纪通过黄檗僧人传入日本,从而在日本形成所谓“黄檗画像”。日中绘画之交流从中亦可窥一斑。  相似文献   

6.
波臣派是明末曾鲸创立的肖像画派别,在明末、清初画坛影响深远。曾鲸弟子众多,再传弟子更是遍布于当时画坛。本文对波臣派创始人曾鲸的生平、艺术及其影响作了简要的论述,并对波臣派画家体系的构成进行了简单地梳理,以期对波臣派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世传清初著名画家王翚的肖像不止一幅,但真正能够反映其形神的作品,是与他相识多年、以肖像画称著的禹之鼎所绘《骑牛南还图》。本文通过叙述王翚请禹之鼎创作《骑牛南还图》与遍邀名流、友朋题诗的情况,阐释了像主和创作者各自的企望,同时,画家对像主还乡心情的体会深刻,也终令画作得以完美呈现。  相似文献   

8.
画家徐璋是乾隆时的一位肖像画能手。徐璋的老师沈韶,是晚明著名肖像画家曾鲸的高足,故而徐璋是曾鲸的再传弟子,应当属于“波臣派”的一个重要成员。徐璋,字瑶圃,娄县(今上海松江)人,曾“游部门,名甚重”、“写真不独神肖,而笔墨烘染之痕俱化,补图亦色色可观,不愧沈韶高弟”。徐璋在家乡学画时,十分刻苦努力,“遍觅缙绅家先代画像,酷意临摹,遂成传神名手”。徐璋对于肖像画的技法还有所创新,“写真用生纸自璋起”,生纸着墨很容易湮化,拿来画肖像,难度很大,不易掌握,如无高超的技艺,是不敢一试的。徐璋在成名后曾被推荐到京师宫廷  相似文献   

9.
<正>公元一六二一年冬日的一天,著名肖像画家曾鲸(公元一五六八~一六五○年)为精通琴艺的苏州文人、诗人潘琴台(琴台意即"奏琴之台",是潘的别名)绘制了一幅全身像[图一]。曾鲸是活跃于江南地区的专业肖像画家,他将这位苏州文人描绘成一位身着白色棉袍、戴黑色便帽、穿家常布鞋的不仕者。画像周围有七首江南文人颂扬其乡野生活的题  相似文献   

10.
尽管肖像画在明代没有像汉、唐那样得到充分发展,但由于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无论在宫廷还是在民间,都始终保持着一支肖像画创作队伍。宫廷中的肖像画家是从民间选拔出来的,陈遇、陈远、沈希远、陈(扌为)等,曾为皇帝写御容;谢环、吕文英、吴正等,曾为在朝官员的诗酒文会活动创作集体群像。活跃  相似文献   

11.
1984年《故宫博物院院刊》第3期,刊登了笔者拙作《略谈禹之鼎的画风》一文。近年来又看到了一些资料和作品,对禹之鼎的生平及画风有了进一步认识。本文试图在前文的基础上就有关问题做更深入的探讨,以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2.
清代中期的扬州是个经济发达,文人荟萃的都会,从康熙至乾隆约一百多年间,被称作"扬州八怪"的李鱓、汪士慎、金农、黄慎、李方膺、郑燮、高翔、罗聘,以界画闻名的李寅和袁江、袁耀父子,以肖像画闻名的禹之鼎,以及传"四王"衣钵的张宗苍等各种流派、风格的画家活跃在这座城市里。在同一时期内,扬州还出现了几位在京  相似文献   

13.
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有一位著名的漆器制造者,姓黄,名成,号大成。他曾撰写一部《髹饰录》,总结了明代漆器制做方法,分门别类地叙述了漆器的做法、源流以及自己的经验。我们今天研究传世的和出土的明代漆器时,应该首先参考这部《髹饰录》,以此为依据进行定名和分类。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髹饰录》又经嘉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博物馆所藏清人《扁舟诗意图卷》,引首长121、宽34.5、画心长98、宽34.5、拖尾长463厘米。绢心设色本。60年代从北京购入,保存极佳,前有梁文泓隶书五字“扁舟诗意图”(图一),后有雍正年间二十五人题跋。原定为禹之鼎所画,现各家众说纷纭。现存意见有两种,一将其列入假画真跋,另一种意见认为此画为雍正时期无名画家所作,虽禹之鼎印章似不真,但其二十五人所作的题跋皆真。今综该画、题跋及画中人物略加考证。  相似文献   

15.
景山,明代称万岁山,俗称煤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改称景山。位于紫禁城神武门(明代称玄武门)外。它是一座以人工堆砌的土山为主体,并缀以亭台、楼阁、殿宇等建筑及花草树木的御园(图一),为明清两代皇帝游幸之地。  相似文献   

16.
书画     
工笔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画法。相对于"写意"而言,用工整细致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图一)。写意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画法。相对于"工笔"而言,用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故称"写意"(图二)。  相似文献   

17.
《文物》1985年第,1期上发表了刘建国、徐铁城《明代绢本南京(部分)府县地图初探》一文(以下简称刘徐文),介绍了镇江博物馆所藏的明代绢本南京(部分)府县地图,并作了考证。其中对《徐州图》的研究似尚有诸多问题需作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人物肖像画,渊源流长,早在先商时期就已初见端倪,汉魏以降,逐步得到发展,肖像画至元代逐渐形成独立画科.并出现了擅长写真的名家。如著名肖像画家王绎,不仅画像技术精湛,且撰著《写像秘决》,颇受时人推崇。到明代,随着人物画的衰退和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分道扬  相似文献   

19.
罗扬 《收藏家》2006,(4):25-30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房四宝中,有20件(套)文房四宝精品曾经在1991年举办的《故宫博物院50年入藏文物精品大展》中参展,其中有笔4件,墨6件(套),纸2件、砚8件。如果按年代排列,唐代文物1件,为国家一级文物;明代文物6件,清代文物13件(套),都是国家二级文物。这20件(套)文房四宝精品分别是顾铁符先生捐献的唐代端石风字砚、故宫博物院收购的明代漆堆黑云纹笔、尹润生先生捐献的明代八吉祥墨、张子高先生捐献的明代方于鲁款文彩双鸳鸯图墨、故宫博物院收购的明代端石正德六年款石几砚,故宫博物院收购的明代端石雕牛望月砚,中央文化部文物局拨…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传世的古代绘画作品中,故宫博物院藏《江山秋色图》卷(彩色版,图版二、三、四)是一幅极其精彩的山水画巨作,相传为南宋赵伯驹所画。作者在继承我国传统青绿山水画法的基础上,以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技艺将这一传统画法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使其更臻完善和成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点、创作思想和艺术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