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清代后期至民国初年出现在贵州遵义县东乡沙滩村落的地域性文化——"沙滩文化"进行了集中的概述.阐述了沙滩文化的源流、学术研究、文学创作成果和影响,以及沙滩文化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国如何实现尽快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与学术研究的热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江西财经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中国经济史学会于2005年5月在江西南昌联合举办的“近世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是上述众多的学术研究之一。晚清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急剧变动之中,经济发展模式也屡经转换。以长时段、多角度的眼光透视近世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本次会议的主题。来自俄罗斯、日本、中国台湾和香港以及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6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李文华 《神州》2011,(6):112-112
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现状及成因的分析,强调了图书馆学术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的几点措施,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南京博物院的陈列中展示地域文化特色,是由南京博物院藏地域文物优势决定的,只有在精品化意识的指导下,通过营造地域文化体系,方能反映出学术研究与陈列艺术水平,达到预期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写于八年前,针对的是陈淳先生的《中石器时代研究随笔》(《中国文物报》2000年3月15日第三版)。作者在他的文章中指斥“玉器时代”是“时髦”而且“毫无意义的概念”。文章一面鄙薄玉器时代及其研究者,一面标榜自己关注的对象是“非同寻常”的“重要课题”。我认为这种一元价值观对于学术研究十分有害。我的文章要点在最后一段,自认为是点穴之笔。  相似文献   

6.
郑先兴 《史学月刊》2005,(12):114-115
文化史研究被学者赞誉为20世纪学术研究中的显学。但是最早的文化史著作是哪一部?目前学术界的论说存在着分歧。据笔者的考察,至少目前有以下四种说法。1、林传甲说。据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的《中国文化史书目》(《中国文化》第三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载:中国人所  相似文献   

7.
韩东育 《日本学论坛》2002,12(3):99-104
丸山真男的学术研究,在揭示出“日本早期近代化的基础奠定于江户时代”这一重要事实的同时,也超事实超学理地扩张了他的想象,这种想象,集中体现在他所提出的“原型论”当中,由于该理论与“日本主义”之间存有内在,本质和必然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直接与少数人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蔑视论”互为表里,因此,提出并正确认识这一问题,相信将有助于加强21世纪中日两国深层次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8.
"台运"是清代台湾米谷供输福建的一种形式..《厦门志》是记载台运最详细、最常被引用的书之一,但可能由于编撰者错误解读史料造成该书在起始时间、改折时间及开港时间的记述上存在错误,这些错误给学术研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对之进行校正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经学研究是钱穆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尤其是经学的今古问题。《国学概论》是钱氏早期经学研究的代表作。今敢就钱氏《国学概论》中所涉“今”“古”概念之运用提一商榷。钱氏今古观之误莫不在于固守先秦诸子晚出今之论;《概论》之弊,要不出“泛化”亦即混淆今古之争。究其原委,思想渊源系出于他对先秦诸子学的社会性质之认识,即先秦时“字已有古今,而实贵族、平民间一大分野也。”此说虽新意可喜,然不切历史事实之真相也。  相似文献   

10.
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1916-1999年)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学家,也是美国少有的几位大师级思想家之一,其学术研究涉及到近现代中国史、中国思想史以及人类文明比较研究等领域.对于国际汉学界这样一位享有盛誉的大师级人物,目前中国学术界对他的研究和介绍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1.
2008年7月18~20日,由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早期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回顾了学术界几十年来探索早期夏文化的历程,总结了早期夏文化研究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讨论了学术界目前关心的早期夏文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指明了早期夏文化研究的方向.这次会议在夏文化研究历史中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书灿 《史学理论研究》2012,(3):99-109,160
晁福林先生在"中国无奴隶社会论"主导下,提出了夏、商"氏族封建"说及在此基础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形态理论"。由于学术界对有关夏商时期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理解和判断颇相悬殊,再加上其所借用的"长时段"理论,难免造成"封建制"三段论标尺不一,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形态理论"体系尚待学术界深入推敲。"无奴学派理论"能否成为先秦社会形态研究的最后定论,如何统一"无奴学派"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认识上的分歧,对学术界早期社会形态理论的研究成果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这都是目前中国学术界应继续关注和持续探讨的关键性学术难题。  相似文献   

13.
朱宏才 《攀登》2010,29(6):116-120
台湾学者关于“春秋决狱”的研究,是研究“春秋决狱”的一个独特视角。在笔者看来,以陈顾远、戴炎辉、高明士、龚鹏程等为代表的这些学者,在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虽然没有把“春秋决狱”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但为学术界的研究提供了很有见地的学术成果。因此,我们在研究“春秋决狱”时对于他们的学术贡献,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4.
章学诚一生治学处于"知难"的挑战下,而不被时人理解。在此心理事实基础上,针对考据学派、义理学派和辞章学派的解《诗》理论,他建构出以兴象和诗教解《诗》思想。包括重视《诗》的情感性和形象性;以《礼》约《诗》,设身处地的理解《诗》产生的时代语境。最终实现合考据、义理、辞章为一家的学术理想。章学诚的这种解《诗》思想以明道的角度,揭示了《诗》的本质特征和源流意义,贯彻了与之相始终的"六经皆史"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5.
蒋刚 《考古》2008,(12)
文化渗透与交流一直是考古学界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夏商西周文化之西方、北方地区诸考古学文化的综合研究,发现夏商西周文化对其西方、北方地区的文化渗透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层级性。时期不同,对不同方位的文化扩张和渗透力度也不一样;距离不同,文化渗透的内容、方式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古文字中"夏"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战国楚简文字中"夏"字的两种特殊写法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两种写法是由于字形讹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李永春 《安徽史学》2006,35(2):87-96
胡适、李大钊之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一场关于实验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思想方法和社 会改造道路的争论,也可说是"少年中国学会"内原有的社会主义与由会外输入的实验主义之间的争论.胡适的实验主义宣传,对学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学会中原本反对空谈主义,主张从事社会事业和社会活动的会员形成了所谓"问题与主义"派.而围绕着<少年中国>月刊文字方针而展开的"学理与主义"之争,并非人们所说的是"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范式转换,而是学会自由研究与预备主义的表现与结果.在导致学会分化的共同主义之争中,胡适及学会内的"问题与主义"派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沈长云先生的系列论文所持”古夏族兴起于古河济之间”和”濮阳即禹都阳城”的”崭新”论.董是建立在对文献材料和考古学资料缺乏深入研究和理性思考基础上的单方面主观想象。沈先生论文中所表现出的证据不足,主观武断等缺乏科学分析的态度,必然使其夏史研究陷入一永远无法走出的误区.极不利于目前的夏史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与"释古"两条学术路向分别代表了破坏古史和重建古史两条不同的路线。这一看法大体成立。但二者在观念上也有不少相通乃至相同的地方。一方面,"重建派"学者在研究中也运用了与顾颉刚非常相似的"层累说"观察古史的构成,而历史研究中的"故事眼光"更成为贯穿"疑古"和"释古"的一条道路。另一方面,"疑古派"在辨伪过程中也发展出来一些与"重建派"非常相似的具有建设意义的观念,但因其给人留下的"破坏"的形象过强而被忽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