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享有世界声誉的、为祖国科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台湾物理学家吴大猷先生,今年3月初溘然逝世。台湾学者沈君山教授在追念吴老的文章中,高度评价了吴大猷先生的学识与人品,追述了吴老与他数十年的师生之谊。文中还披露了诸如蒋介石想造原子弹,吴老面陈其非;国民党拟禁出国留学,吴老直谏劝阻等鲜为人知的事情,想来读者是会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2.
正蒋介石主张中国统一,长期坚持反对台湾独立运动。早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初,日军原参谋少佐中宫悟郎与牧泽义夫不甘心失败,即串联少数台湾人士,谋划台湾独立。1945年11月,蒋介石致电台湾行政公署主任陈仪,要他注意侨居台湾的日本人"策动台湾独立运动"的企图,指出其方式为"宣传中国政治腐败,使台民对祖国印象改观"[参见《蒋中正电陈仪》(1945年11月20日),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90106-  相似文献   

3.
宋本《忘忧清乐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刻印本围棋专著。围棋有悠久的历史。汉代扬雄《方言》:"围棋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谓之弈。"班固《弈旨》;"北方之人谓棋为弈。"而汉代以前的文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条称"弈者举棋不定",《国语·晋语》称"累棋二十,上加九鸡子"。这里的"弈"、"棋"含义分明:"弈"指的是玩围棋游戏,即下围棋;  相似文献   

4.
齐量制刍议     
赵冉 《文博》2021,(1):58-62,103
齐国量制本以升、豆、区、釜、钟为单位,从战国开始发生急剧变化,与其他诸侯国量制趋于统一,"斗"进入齐国量制系统。这一过程并非是突然发生的,"斗"初始用"/卮"来指称,在《考工记》中"豆"这一旧量单位被借用来表示"斗",直到战国末期"斗"方正式成为标准量制单位。  相似文献   

5.
《文献》2016,(4)
《周礼注疏校勘记》重要校本"惠校本"的异文来源包括宋刻八行本及余仁仲本异文,也包括少量其他版本来源或他校、理校之异文;而在《校勘记》中,"惠校本"与"余本"分立,夹杂"惠校宋本"、"宋本"之称,主要体现的是宋刻八行本的异文。由于《校勘记》仅据校本而未能亲见宋刻八行本,其对八行本的利用有一定局限。  相似文献   

6.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这是《孟子·弈秋》中的话,意为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不过是一雕虫小技而已。然而到了清康熙年间,一位艺冠全国的围棋高手,竟与黄宗羲、顾炎武诸大儒并称"十四圣人",他就是黄龙士。  相似文献   

7.
《东方朔画賛碑》,晋夏侯湛撰,唐颜真卿书。原碑四面刻,碑阳碑阴各十五行,左右侧各三行,行三十字。碑文及碑阴记均为大字正书。阳额篆书"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賛碑",阴额隶书"有汉东方先生画賛碑阴之记"。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宋拓一本,装潢成册,计二十五开半。每半开纵30.6、横20.7厘米,三行,行四字。賛文"洁其道而秽其迹"以下四十八字及碑阴记均缺。此本与《文选》互校,"弃世登仙","神友造化",《文选》作"弃俗登仙","神交造化",字异义同。"世"字凡七见,  相似文献   

8.
高华平 《文献》2000,(4):82-89
一 棋,即围棋,中国古代称为博弈.博弈,从广义上讲是中国古代对各类棋弈游戏活动的总称,包括博、弈(围棋)、弹棋、投壶、塞、樗蒲、藏钩、四维、象戏等.从狭义上讲,"博"和"弈"则有区别."博",仅指博戏或"六博"而言;"弈",则专指"围棋".  相似文献   

9.
《文献》2014,(1)
<正>摩利支与摩利支天摩利支,梵語Marici的音译,本义为"光"。佛典汉译意译"阳焰,威光"。他是古代南亚次大陆民间信仰的众多神灵之一,出身甚早,《梨俱吠陀》中已见其形像。如,"创世主赞"中提到,生主(梵语Prajapati的意译)有七位修行成道后住世的儿子,称为"七仙人",头一位就是摩利支,注意:是儿子!男性。又如,录有颇多咒语的《阿达婆吠陀》中所记"七大仙"中的迦叶波为其所生。《薄伽梵歌》第十章中又称其主"风",为七位"风神"之首,每位风神又衍化成七位风神,总共七七四十九位风神。总之,记录相当不一致,这也是神话传说中常见的必然的现象。但从反映他会咒语等情况来看,他在庶民中颇受尊崇。不过,他不能与主要的天上的大神如因陀罗(Indra)和生主等并列,地位不高,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8月2—4日,"沈万三、张三丰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省福泉市召开。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国道教协会的6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沈万三研究成果丰硕。高寿仙《明朝有没有沈万三》对沈万三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辨析,认为《沈荣甫墓志铭》和沈万三没有任何关系,沈万三很有可能活到了明朝初年,但遭抄家流放之事应发生在其后裔身上。陈时龙《沈万三事迹  相似文献   

11.
1981年春,山西省平陆县图书馆清理出一部残本乾隆《台湾县志》(见图)。这部《台湾县志》卷首扉页标明"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知县事臣鲁鼎梅重修"。卷尾有"乾隆壬申小春月台郡儒学铎者沙阳林起述"跋文。鲁鼎梅是"乾隆十五年十二月护任"台湾知县,"十六年十月卸事,十七年四月再护任"台湾知县的。"台郡儒学铎者"是对清朝政府任命掌管台湾教育事业的官员的别称。  相似文献   

12.
吉庆街艺人     
正张德生,艺名"麻雀",安徽人,1951年生。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因为穷,后来带着一把二胡离开家乡闯荡江湖。1993年,"麻雀"来到武汉吉庆街卖艺,擅长演唱自编自创歌曲。他将林依伦的《爱情鸟》改编为《爱情麻雀》而一举走红吉庆街,与"老通城""拉兹""黄瓜"并称吉庆街"四大天王"。"麻雀"曾经上过央视的专题报道《小毛与麻雀》、湖南卫视的《越策越开心》、武汉电视台的春晚、湖北卫视的《国庆7天乐》等节目,在电视剧《来来往往》中客串过草根艺人角色,他的两首歌《爱情麻雀》和《阿莲》收录在雪村的专辑《全是高科技》中而广为传播。图为2012年7月15日,"麻雀"在为吉庆街食客演唱自创歌曲。  相似文献   

13.
《神州》2008,(9):78-81
济南大明湖大明湖位于济南城北部,面积约46万平方米,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大明湖历史悠久,其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书中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东西两面则湖"。宋代称"四望湖",后渐堙塞。金代起,在元好问的《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马可·波罗在《中国游记》中写道:"园林  相似文献   

14.
《东番记》为明陈第所撰,这是我国记载台湾情状和台湾先住民——高山族生活习俗的最早的一篇献。陈第(1541—1617年)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为明代将领、音韵学家、诗人和旅行家。万历壬寅年(1602年)冬,陈第随浯屿将军沈有容至东番(今台湾)追剿倭寇,亲历台南至高雄一带高山族村社,实地调查了高山族人民生产生活情况,写下《东番记》,并抄赠沈有容,被辑入《闽海赠言》。《东番记》是他利用在高山族寻访调查所得的第一手资料撰写而成。如他自己所言:  相似文献   

15.
窦磊 《江汉考古》2013,(2):126-128,125
霍贺墓出土《衣物疏》记"□□□衣一领",首字即"缃"字,指浅黄色。同牍记"白□□衣一领",第二字整理者释为"索",当读为"素"。高荣墓《衣物疏》记"故帛纑不□一量",第五字即"措","不措"即"不借",指一种麻制草鞋。长沙东晋墓《周芳命妻潘氏衣物疏》记"臂珠一具","臂珠"即"系臂珠",为一种女性饰物。尹湾M2《衣物疏》记"青幕一、白幕一","幕"可读为"鬕",指一种绕在妇女发髻上的结带。  相似文献   

16.
正北魏时的全国总志《魏土地记》因全书散佚,不知著者,成书年代难以确定。《水经·汾水注》引其佚文曰"《魏土地记》曰:平阳郡治杨县,郡西有汾水南流者是也",故可以通过考证杨县隶属于平阳郡的时间来断定《魏土地记》的成书年代。《魏书·地形志》载杨县"晋属平阳,后罢。太和二十一年复",据此,北魏始置杨县在太和二十一年(497)。杨县后改属永安郡,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地形志》记永安郡沿革为"建义元年置,治永安  相似文献   

17.
"台湾意识"本是台湾民众认同乡土的"地方意识"。日据时期,"台湾意识"蜕变成"国族认同",其本质上仍是"中国意识",如不少台湾的知识分子借助台湾史著述表达了对"故国"的追思。"二二八"事件后,围绕是否认同"中国意识",台湾内外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台湾意识"与台湾史叙述。"解严"前后,政治的变动促使"台湾意识"出现异化,导致战后岛内"去殖民化""去省籍化"的台湾史研究路径被抛弃。部分台湾史学者企图使台湾史研究脱离中国史脉络,重新建构以"台湾人"为主体的"台独史观",使之成为推动"台独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廖文毅是"台湾独立运动"的倡始者。他认为"台湾人"是原住民、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日本人的"混血",是介于西方人与东方人之间的"独立的种族",主张"集中遣返"抗战胜利后抵达台湾的"中国人"。曾先后组织"台湾再解放联盟"和"台湾民主独立党"。1956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任"大统领"。蒋介石、蒋经国坚决反对"台湾独立运动"。在岛内,逮捕其招兵买马、密谋骚乱的成员;在岛外,积极向日、美政府交涉,封堵其国际活动;主要精力则集中于分化、策反、招抚其在日本的组织和成员。1965年,廖文毅和台湾当局达成协议,放弃"台独"活动,回到台湾。1965年出任曾文水库兴建委员会副主任,做了一件有益于台湾人民的好事。其间,曾检举继续从事"台独"活动的人员,表明确有悔改之意。  相似文献   

19.
1948年暑假,我住在武汉大学单身教授宿舍半山庐.有一天,蔡心耜讲师等3位同在武大教书、相互有所了解但素无来往的高中校友,突然来找我打桥牌.我虽然不无高兴地、礼貌地接待了他们,但对这种多少有悖常情的交谊行为有些费解,特别是此后半年再无来往,更令我觉得这次孤独的桥牌友谊很是蹊跷.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蔡心耜是解放前武汉大学教师中唯一的一位地下党员,那次他带人来和我打桥牌,是因为他读了我当时发表在上海《观察》、《时与文》以及南京、北平等杂志上的文章,知道我倾向进步,来做我的工作的.我曾问他,为什么以后再没来找我呢?他说:“你在上海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越来越红(这当然是他当时的理解),我们怕暴露,所以未敢再来找你.”  相似文献   

20.
1920年1月,周恩来因参加天津学生爱国运动被捕入狱。在"囹圄羁縻半年余"间,为了告白天下,周恩来根据在狱中的亲身观察和狱友日记的采录,先后写了《警厅拘留记》和《检厅日录》两篇长文。前者以事件为线索,"采用纯客观的写法";后者以时间为脉络,"完全采用重要的事体转录",以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全景式地记录了从警厅两个半月到检厅三个半月的狱中生活。作者透过《警厅拘留记》和《检厅日录》的字里行间,聚焦那些惊险的场面、温馨的情景、忙碌的身影,可以窥见一个血气方刚、正气凛然的青年周恩来在狱中斗争中是如何成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