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19年南北议和,是北洋军阀同南方军阀勾心斗角、争权夺势的重大举动。此举始终牵掣于北南双方各派系之争。就北方来说,尤其牵掣于直皖之争。直系力借议和排斥皖系,皖系则对议和力图抵制。最后,在南北双方都缺少诚意的情况下,议和破裂。徐树铮是当时纵横捭阖的人物。本文专门研究他与议和的关系,研究他对议和的认识、破  相似文献   

2.
宋金战争爆发以来,宋朝统治者一再请求议和,金人一直不许。直至天眷元年(1138年),金人才同意议和,并答应将伪齐刘豫的河南、陕西地归还南宋。金人为什么同意归还宋朝河南、陕西之地呢?当时宋廷上下,议论纷纷,各自从不同角度对此事作出了不同的分析和猜测。有人上书反对议和,认为金国归宋河南、陕西地是“一大饵”,目的是“以钓江南”,  相似文献   

3.
南宋初宋金之间,战战和和数十年。“战”、“和”之争和研究,历来很多。对其中关键人物宋高宗赵构和秦桧,评价以投降派论处。本根据历史唯物史观,利用当时前后史料进行分析,认为赵、秦二人不应是投降派,“议和”是历史条件和背景上的一种策略,并对赵、秦二人进行了重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宗翰对宋的政策经历了联宋灭辽、建策攻宋、确立灭宋总目标、以和议佐攻战几个阶段的演变.在金太祖时期,他赞成金太祖联宋灭辽的策略,后来积极主张攻宋,并确立了灭宋总目标,一心要在灭宋后另立傀儡政权帮助金朝管理原来宋朝的土地,到了1130年以后,随着宋弱金强的形势逐步向宋强金弱方面转化,金廷内部开始有一些人逐步产生了与宋议和的思想,宗翰则抱着灭宋总目标不放,开始采取"以和议佐攻战"的对宋策略,至死也没有完成向"以攻战佐和议"方面转化,在有关与宋议和的问题上,他的主张与金熙宗等人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颐和园摭忆     
颐和园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最后建造的皇家园林,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颐和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首都对外开放的橱窗。 我自1949年春天来颐和园工作,40载于兹,追怀往事,不胜感慨。 颐和园是1928年7月1日 才正式改为公园的 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2月12日(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原任清朝总理大臣,后代表清室议和,而后又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在议和过程中曾商定清帝退位后,民国  相似文献   

6.
这里发表的是一张辛亥革命时期在上海举行南北议和会议时拍摄的历史照片(见图)。左边是北方的议和全权代表唐绍仪,右边是南方的全权代表伍廷芳;中间一位外国人是英国商人李德立(Edward SelbyLittle)。这张照片便是由李德立的孙女、英国友人多萝西·卢西夫人(Dorothy Lucy)惠予提供的。李德立作为一个外籍商人,怎么会与两位议和大臣一起合影呢?原来,李德立对于促成南北议和曾发挥过相当重要的作用。李德立于1886年来华,先是传教,后又经商。他在中国各阶层中交游广泛,对于北戴河、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前期蒋介石对日议和问题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蒋介石在抗战前期对日议和的立场,认为:日本在以亡华为总战略的全面侵华战争中进行政治诱降,蒋介石对日议和具有两重性,既有运用策略进行外交周旋的一面.又有为摆脱军事失利困境而谋求妥协苟安的一面,两者相互渗透。文章揭示1938—1940年三次“和平交涉”,蒋介石及其代理人许诺日本向伪满“派公使或大使”;同意签订“讨共”密约;承认接受日本顾问、共同开发资源“都是好事情”。这些事实证明,蒋介石以民族大义所不容的重大退让谋求妥协,是军事上严重失利后政治上的动摇。同时,也指出其拒绝“汪蒋合流”正确立场方面。文章论证了近些年某些论点肯定蒋介石以“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为条件对日妥协为“恰当”、“有基本原则”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在两军对垒的过程中,无不以和谈为手段,借以赢得时间,加强战备,等待机会,给对方以沉重打击,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然而,议和时机的选择,颇有学问,关键在于双方实力的对比与相互怀有相同的愿望。否则,就有求和、被逼之嫌,以至于留下城下之盟的侮辱。崇祯皇帝朱由检与后金(清)的皇太极对抗较量中,初有崇祯二年(1629)正月至十月间以袁崇焕为代表的与皇太极的议和,得到宝贵的时间,修筑城池,整饬兵备,加  相似文献   

9.
董府,位于宁夏吴忠市境内,是清末甘肃提督、清政府武卫后军统领董福祥抗击八国联军入侵、中外议和以“罪臣”革职后,定居宁夏吴忠修建的规模较大的府邸。1902年开始修建,1905年基本建成,占地面积3000多亩(包括董营村)。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由于与八国联军议和过程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原因,董福祥被革职,但在清政府看来,他维护西北地方安宁的作用还在。  相似文献   

10.
这组文件为朱启铃在1919年2月底南北议和中断前为议和事与钱能训等往来密电选。记载了在议和中由于南方坚持陕西停战、宣布终止中日军事协定并裁撤参战军等项而告中断,从一个侧面为研究南北议和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11.
1946年 6月至 7月的国共南京谈判 ,是四平之役的结果在政治上的直接反映 ,谈判议题被全盘纳入蒋介石的议事范围。南京谈判的主要争执点是美方职权、中共军队驻区以及中共撤退区的地方行政三个问题。谈判的主题是议和 ,战罢议和 ,从而将战与和的政治规则清晰地表现出来。南京谈判实际上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终结完成了最后的程序  相似文献   

12.
在庚辛议和过程中,奕劻因西人所重而得以与李鸿章同列全权大臣,以宗室懿亲临危受命,驰赴京师,整顿京师秩序,晤商各国公使,筹备议和。在议和交涉中,西人挟势凌压,使全权大臣并无多少斡旋余地。虽然大局难挽,但关系宗社安危,心余力绌的奕劻仍在"惩凶"、"赔款"等条目上有所争取,尤其是在中俄专约问题上,更是力陈己见。纵观奕劻在议和中的表现,虽无可圈可点之处,但也堪称历任其难,始终以维护宗庙社稷、祖宗基业为宗旨。  相似文献   

13.
在庚辛议和过程中,奕劻因西人所重而得以与李鸿章同列全权大臣,以宗室懿亲临危受命,驰赴京师,整顿京师秩序,晤商各国公使,筹备议和。在议和交涉中,西人挟势凌压,使全权大臣并无多少斡旋余地。虽然大局难挽,但关系宗社安危,心余力绌的奕劻仍在"惩凶"、"赔款"等条目上有所争取,尤其是在中俄专约问题上,更是力陈己见。纵观奕劻在议和中的表现,虽无可圈可点之处,但也堪称历任其难,始终以维护宗庙社稷、祖宗基业为宗旨。  相似文献   

14.
1919年南北议和是在国际和国内和平气氛高涨、人民渴盼统一的背景下及南方军阀、总统徐世昌、北方政府各有所图的形势下促成的.由于参加议和的北方代表多系安福系成员,所以长期以来,破坏南北议和的帽子便完全扣在了安福国会的头上.尽管安福国会的立场与议和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但南北议和的破裂却是南北双方合力作用的结果,双方毫无诚意的自我利益的坚守是将1919年南北和谈推向决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杨峰 《贵州文史丛刊》2005,(2):39-42,49
宋金“和”“战”之争,本涉众多历史人物的评价,其中以岳飞反对“议和”而被宋廷杀掉最为显著,本文从宋金“和”“战”开始,提出对岳飞的再认识,认为岳飞不仅仅是反对“议和”而被杀的,同时涉及秦桧对岳飞之死是否负责及岳飞被杀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6.
鄂州之役是宋蒙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对宋蒙双方后来的历史发展有很大影响.忽必烈在蒙哥去世后选择率军进攻鄂州,但遭到南宋顽强抵抗,未能攻克.结合对相关史料的考察,贾似道确曾派人与蒙古进行议和活动,但其目的不在求和而在于打探军事情报.双方进行过几次交涉,但谈判尚未完成,忽必烈就秘密北撤.因此,"鄂州议和"确有其事,并非蒙古方面刻意编造的说法.贾似道出于掩饰鄂州议和而拘禁郝经使团的说法早在元成宗时期就已经基本成形.  相似文献   

17.
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决定:共产国际只规定国际工人运动的基本政治路线、策略路线,一般地不要直接干涉各国共产党内组织上的事宜。在这种情况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抗日战争的斗争中,既肯定了共产国际的领导和帮助,又对共产国际的决定采取具体分析的态度,拒绝了某些错误指示,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政策和策略,一步一步地把中国的抗日战争引向胜利发展的道路。(一)共产国际支持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4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遣王炳南回国,到西安争取国民党西北军将领杨虎城联合抗日。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也与在西北“剿共”的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取得了联系,争取与他们停战议和,联合抗日。12月12日,张、杨二将  相似文献   

18.
张舒  张正明 《文史月刊》2014,(10):38-40
明代大改革家、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主张“厚农资商”,与明代晋商之间有着某些渊源。 张居正与山西籍官僚 山西籍官僚宣大总督王崇古、吏部右侍郎张四维、户部尚书王国光等都与张居正交好,在政治上、经济上互为援手,最突出的是在“隆庆议和”上相互配合,赢得了主动,实现了“隆庆议和”。  相似文献   

19.
北伐战争时期的奉张宁蒋议和陈铁健,黄岭峻北伐战争期间,尤其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中国政局中一度出现南北妥协、奉张、宁蒋议和的呼声。对于这件曾令当时舆论界广泛瞩目的大事,以往论者常简单斥为“蒋介石为了反共倒汪,不惜与北洋军阀通好”,至于它...  相似文献   

20.
1127年,赵构在应天(河南商丘南)即位,是为高宗,年号建炎,史称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i141年),南宋割唐、邓二州,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与金议和,两国以淮为界,隔河对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