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夏诚同志撰著、成都出版社出版的《近代世界整体观》(1990)是一部把近代世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宏观考察的独具特色的著作。它既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考察世界历史的史学方法论著。正如作者自称,这部著述论旨重在世界体系,而论史只是相对次要的题义。本  相似文献   

2.
<正>四、集体论著8部《新方志理论著述提要》是一部客观反映当代方志学术水平,提要理论精华的著作。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编,主编秦其明,副主编田嘉,总纂于伟平。616千字,方志出版社出版。全书3个部分:专著提要66部、个人论文集提要56部、集体论集提要75部,合为197部著,由118人分别撰稿。该书所收集的方志理论著述,其出版时间上限自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3.
研究20世纪30年代国人对陕西矿产地理的认识,挖掘其历史背景、内容、成因及意义,可加深今人对近代国人地理认识活动的了解。本文通过分析相关史料,可知国人是在挽救边疆危机、开发西北的背景下,认识到陕西矿产具有蕴量巨大、种类多样、分布极广、开发程度不高的特征。该认识的形成与陕西矿产地理实况和国人知识背景有关,对地理知识生产、西北开发和陕西地位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吕振羽先生(1900—1980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一生著述宏富,治学广博,涉及到中国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民族史、近代史、通史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不少具有首创意义的学术成果,为20世纪中国学术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学术文化遗产。为了继承和总结这一笔学术文化遗产,2014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煌煌十大册的《吕振羽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几乎收录了迄今所能收集到的吕振羽的存世著述,包括已刊和未刊的论著、教学讲义、政论、札记、诗集、日记、书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史学的发端,始于鸦片战争时期;而具有比较完整意义的近代史学著作的正式产生,实则是在本世纪初年。梁启超《新史学》(1902年)和夏曾佑《中国古代史》(1904—1906年)的相继完成,是近代史学发展上的重要事件,它们一是以史学评论的形式,一是以通史著作的形式,标志着自觉以新的历史哲学为理论指导、在内容上和著述形式上又都明确地提出新要求的近代史学著作正式产生了。那是一个新旧思想斗争激烈、革命运动正在酝酿、封建帝制行将灭亡的不平常的年代。与这一时代潮流相呼应,在史学范围内,经过自鸦片战争以来爱国救亡思潮的不断酝酿孕发,至此掀起了一股批判“君史”、提倡“民史”的热潮。梁启超和夏曾佑的著作,就是当时蓬勃高涨的进步思想在史学领域结出的重要成  相似文献   

6.
台港学者的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论著,本是中国史学界研究成果的组成部分,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海峡两岸以及境内与港澳之间的历史学者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互不通气,相互了解甚少。近些年来,这种形势有很大变化。台港地区出版的书籍和大陆出版的著作实际上已通过各种渠道在海峡两岸流通;学者之间的接  相似文献   

7.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是卢沟桥事变后教育部设立的两所国字号联合大学之一,设立的初衷是收容平津流亡师生,恢复大学教学秩序。随着战事的常态化,教育部长陈立夫开始考虑高等教育的地域平衡问题,改组西北联大之意遂起。改组过程中,面对来自校内外如潮的反对声浪,陈立夫凭借其强固的权力基础和铁腕手段,一一化解,一举奠定今日西北、特别是陕西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8.
西北联大,即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创立的一所与西南联大齐名的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1937年9月成立的西安临时大学,主要由当时为躲避战乱而撤离平津地区的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以及此前已撤离至西安的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焦作工学院等院校合并而成。1938年3月,由于日寇逼近西安,西安临时大学又奉命迁往陕西汉中,并于当年4月正式改组成立西北联合大学。此后A1938年7月至1939年8月,西北联大又陆续分立为国立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医学院、西北师范学院五校。虽然西北联大两迁办学的时间不长,但它却在特殊时期保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火种,对此后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涉及的问题,一是张维及其著述<陇右金石录>,二是夏鼐与向达诸人的西北之行,其三则为夏鼐补正<陇右金石录>的内容旨趣,以之追述近代西北学术史上的一段往事,探讨先辈学者的治学之道.  相似文献   

10.
《蒙古游牧记》是清代学者张穆研究边疆史地的重要著述,也是清嘉、道之际西北史地学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填补了蒙古地志的空白。这部在近代很有影响的著作,其确切撰述年代却经久未定。根据对张穆遗留于世的书信、文集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学者的相关文献之考订,可以确定《蒙古游牧记》的始撰之年为道光二十五年(1845)。《蒙古游牧记》之撰述年代的确定对研究张穆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任贵祥 《史学月刊》2012,(3):5-14,24
华侨大力支援辛亥革命,是近代以来华侨与祖国关系的第一次爱国高潮。这是侨史界包括台湾侨史研究者有关华侨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的重要共识点之一。2011年10月,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达到空前的高潮,特撰此文将华侨支援辛亥革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全方位的梳理、评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百年间华侨与辛亥革命关系研究的三个阶段——早期主要为参加革命当事者的有关著述;20世纪50~80年代台湾出版了多种华侨与中国革命关系包括华侨支援辛亥革命的著作和相关资料;改革开放以后大陆学界有关华侨与辛亥革命关系的研究后来居上。2.华侨支援辛亥革命的基本内容及不同观点介绍。3.对华侨支援辛亥革命研究的刍议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孙秉莹教授编著的《欧洲近代史学史》,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读了有关近代西方几个主要史学流派的章节之后,联想到过去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包括史学的看法,颇有所感。 近代西方史学开端于人文主义史学。孙书第一章即分节列述意大利、法、英等国的人文主义史家及其著述。西方人文主义史学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本思潮在史学方面的反映。其共同趋向是面向世俗,面向人间,把开始摆脱宗教桎梏的有自我意志的人,视为创造历史的力量;把历史视为人的行为的记录,人的活动的结果。西学东渐之后,到本世纪初,我国学术界对西方历史逐渐有  相似文献   

13.
俄国(苏联)与中国东北的经济关系是近代中国东北对外经济关系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出版了很多论著。在不同的时期出版或发表的论著,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也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但是这些著作或是引用材料受到限制,或是仅仅研究了某一历史片断,因此很难对整个300多年的中俄(苏)经济关系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张凤鸣同志的新著《中国东北与俄国(苏联)经济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以下简称《关系史》),以17世纪中叶至1949年期间中国东北与俄苏经济关系史作为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通过使用大…  相似文献   

14.
刘庆礼 《沧桑》2009,(5):66-66,76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5月写的一篇研究抗日战争的军事论著,被誉为"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军事名著"之一。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收藏有一本出版时间最早的《论持久战》单行本,对人们研究毛泽东著作及中国共产党文献早期出版情况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介绍了《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5.
刘淑萍 《黑龙江史志》2013,(17):138-138
单士厘是中国最早走出国门并留下著述的知识女性。她的国外旅行开启了中国近代妇女旅行之先河,不愧为中国近代妇女旅行第一人。她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位走出国门并用著述独立表达自己见解的新型女性,对传统教育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主张兴办女子教育,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她的著作中有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详细阐述,为我们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前后,中国边疆史地学研究经历了一个兴盛的时期,姚莹及其著作《康輶纪行》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姚莹的中国近代边疆史地学研究,从内容上看,包括西南边疆史地学研究和海外史地学研究;从历史意义上看,具有醒悟的思想启蒙意义,鲜明的近代意义,纵观古今、横贯中外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前后,中国边疆史地学研究经历了一个兴盛的时期,姚莹及其著作《康輶纪行》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姚莹的中国近代边疆史地学研究,从内容上看,包括西南边疆史地学研究和海外史地学研究;从历史意义上看,具有醒悟的思想启蒙意义,鲜明的近代意义,纵观古今、横贯中外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成禺是辛亥革命时期乃至民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他一生著述甚丰,留下了《洪宪纪事诗》、《世载堂杂忆》等史料性著作以及《太平天国战史》等史学著作。但学界对他的研究似嫌不够,对其著述的了解也存在讹误。笔者将对其主要著述的出版年代、版本等问题进行考订, 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近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政治家与理学家。就其已出版的数百万字著作来看,包含着政治、哲学、伦理、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今天,在重新整理曾国藩著作出版的同时,开展对其思想的研究,无疑是一项必要的工作,这一工作是整个近代政治思想史,文化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李林 《陕西史志》2000,(3):46-47
最近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陕西省志&#183;水利志》,其主要内容除突出反映了陕西水利的主要特色、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外,在编纂中有关理论观点、指导思想、体例体裁和内容等方面,都有可资借鉴之处,现就有关问题供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研究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