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下都故城,是战国时期的名都之一。从故城遗址内各种规模宏大的手工业作坊区的发现来看,这里是当时燕国的手工业中心。燕下都遗址内大量燕国货币和铸币范的出土,充分反映了燕下都故城也是燕国货币的铸造中心。尤其是铸币范的发现,为我们研究燕国货币的铸造,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现根据燕下都遗址已出土的燕国布币铸范的材料,对有关“(?)”布的几个问题,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燕下都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东南,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燕下都进行了考古发掘,逐渐还原了这座古城的整体风貌。遗址呈长方形,布局清晰,宏伟规整,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4~6公里,占地约3500万平方米。遗址内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建筑构件、铁器、铜器、金银器等,为我们科学严谨地认识燕国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同时,考古人员还在燕下都城址范围内和城外  相似文献   

3.
林林 《东方收藏》2020,(2):18-21
燕下都遗址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东南,是一座集手工业、城市建设、贸易于一身的军事重镇。遗址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是现存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该遗址除出土有大量精美的仿铜陶礼器、建筑构件、铁工具、金银器外,还出土了大量兵器,如带铭铜戈、铜剑、铜矛、铁胄、铁矛、铁鐏、铁镦等,是研究燕国历史、政治、军事、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现将燕下都遗址出土兵器中的精品介绍如下,以供读者鉴赏。  相似文献   

4.
<正> 燕下都故城位于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的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它北、西和西南山峦环抱,东南面向华北大平原,正处于从上都——蓟(今北京市)到赵、齐等国的咽喉地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陪都之一。 战国时期,随着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增长,为了争雄中原,燕国的统治者就逐渐加强了对其南部城邑——武阳城的营建。到战国中期前后,武阳城已发展成为燕国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成为战国时期燕国的重要陪都之一,并直接称之为“燕下都”。 这种陪都制度,是有其渊源流长的历史进程的。并不为燕国所独有。周在灭商以前,就有丰、镐二京。《诗·大雅·文王有声》云:“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意即文王伐崇侯虎后,从岐下徙都于丰。“考卜维王,宅是镐京”,意即武王虽迁都于镐,而丰仍然是全国的政治、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召公奭于燕,燕国初立,统治了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的广大区域。战国时期,经燕昭王苦心经营,燕国繁盛一时,跻身“战国七雄”之位。两千年来,燕文化的流风遗韵广泛地影响着后世。而燕下都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也向世人述说了那个时代的慷慨风骨。  相似文献   

6.
文博简讯     
《文物》1975,(6)
燕下都遗址出土奴隶铁颈锁和脚镣 1965年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在燕下都遗址内,由于广大贫下中农积极保护文物,先后在五处发现了燕国奴隶主残酷迫害奴隶的铁颈锁和铁脚镣(图二—七)。 1965年秋,在燕下都故城外东北角约二华里的炼台庄和大北城村之间的一处战国时期的大型烧陶遗址的东部边缘区,距地表约  相似文献   

7.
对战国时期燕国上谷郡郡治,学界一般认为是在今天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但近年来张家口市宣化区的考古发现,逐渐揭示出宣化区在战国时期的历史地位较大古城更为重要。作者因此对燕国上谷郡郡治所在地有了新的思考,认为宣化区有可能才是真正的燕国上谷郡郡治所在,起码目前不能排除这一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地出土铜器的成分和金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琉璃河西周燕国遗址的考古发掘琉璃河西周燕国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距市区43公里。面积为5.25平方公里。遗址包括古城址和墓葬区。据考证,古城址为西周初周王所封燕国的都城。1962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对这个遗址作了调查,后在刘李店和董家林村进行了小规模的试掘。1  相似文献   

9.
郎泰富 《文物春秋》2007,(3):18-19,32
古涿之地因涿水而得名,战国时期为燕地,是燕国的军事要地和经济贸易集散地,涿布即铸造于此。战国后期燕国曾向赵国馈金五百,因涿地南近赵国,赵国又通行刀币,推测此次所输之金应以涿布为主,这也证明涿布是燕国的重要货币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于军  吴磬军 《文物春秋》2011,(2):44-47,55
新见一件战国时期燕国带铭陶尊,器形较为完整,器身肩部钤有三枚长条形印文,其内容既反映了燕国的纪年,又反映了当时燕国官方制陶机构设置及监管和制造情况,对研究燕国历史发展和燕文化有着重要的文物价值,同时又是中国古文字和书法研究领域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1.
《文物》2020,(10)
正战国时期,齐国与燕国之间发生过两次重大战争,相互攻城略地,甚至占领对方的都城,造成两国政局动荡。尤其是乐毅伐齐,是燕国对齐国发动的大规模报复战争,使齐国几乎亡国,此役之后,齐国由盛而衰,对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临淄齐故城出土的燕侯脮磬为认识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12.
马琳燕 《文博》2006,(6):77-79
一、背景资料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坐落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琉璃河商周遗址,自60年代起,经过20多年对该遗址的发掘,不仅发现了城址,还发掘出了燕国贵族墓葬区,并出土了一批带有燕侯铭文的青铜器,从而确定了这里就是西周时期北方重要的邦国-燕国的都城。展现了北  相似文献   

13.
<正>一前言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商品经济也逐步发展起来。与之相应的,当时的货币经济也逐步走向完善。尤其到了战国时期,大量不同种类的货币在此时期应运而生,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类金属铸币。燕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对北方地区的长期经营,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同时,燕国境  相似文献   

14.
<正>战国时期,经济军事都较弱的燕国,在铸行货币方面却独据特色。除了刀币、布币、圆钱种类齐全,铸币数量极大之外,还曾铸有铅质货币,这在当时的诸国中也是独有的,并且也是已知我国历史上最早铸行的铅质货币。燕国铅质铸币,是燕国钱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先秦货币中的一个特例。对于研究先秦,特别是燕国的经济发展历史、钱币文化特色、冶金铸造技术、地域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系统地揭示出二龙湖遗址铁器的金相组织,展示其钢铁技术进步,此次对遗址出土的铁器进行系统的金相学检测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钢铁技术信息。所检测的铁器种类包括铁钁、铁带扣、铁镰、铁刀、铁凿、铁镐、铁剑和铁环钉,均为铸造成型。包括麻口铸铁、白口铸铁、灰口铸铁、铸造后脱碳处理产品韧性铸铁,亦见到有球墨形态存在。在等待考古报告先行发表期间,见有该遗址部分铁器的金相检测及研究论文发表。综合分别进行的检测研究结果,加深了对于战国时期燕国金属工具的性质、东北地区金属文化的内涵以及与中原地区文化及钢铁技术之间渊源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燕兵器铭文格式、内容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兵器铭文格式、内容及其相关问题沈融战国时期的燕国兵器普遍作铭,是研究燕国历史的极为可贵的实物资料.前辈学者对于燕国兵器铭文的考释已作出很大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战国文字同形异羲和同羲异形现象的普遍存在,各家考释颇有分岐,文字无法识读或用意不...  相似文献   

17.
琉璃河遗址西周燕文化的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琉璃河遗址西周早期燕侯墓葬的发现,无疑为确定该遗址为燕国始封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一点已得到学术界较普遍的认同。因此琉璃河遗址是认识早期燕文化最理想最典型的遗址,是京津地区夏商周时期文化性质和年代最明确的遗址,显然,对该遗址西周文化遗存的认识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以往对琉璃河遗址西周燕文化的认识主要根据两部分发掘材料,一是1962年对居址小规模试掘的材料;二是1973年以来对包括燕侯在内的燕国墓地的发掘材料。由于其文化面貌未能充分体现,因而对西周燕文化的认识很不全面。1995年对琉璃河遗址的发掘弥补了过去的缺失,一大批居住址的  相似文献   

18.
1989年10月,凌源县刘杖子乡洼子店村村民挖菜窖时,在距地表约0.3米深处发现一件绳纹灰陶罐,内装战国时期燕国刀币  相似文献   

19.
田钟灵 《文博》2023,(6):49-57
秦都雍城北部的一处战国时期封闭式建筑遗址历来被认为是考古所见中国古代最早的“市”。本文通过对秦都雍城考古材料的重新审视,并结合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都城遗址发现的商业活动遗存,认为该遗址与市场交换活动的关系不大,或为秦雍城北部战国宫殿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河北昌黎出土燕国货币简述石守仁王恩林建国以来,在昌黎境内出土了大量的战国时期燕国货币,达400多斤。其中以磬折“”字刀为最多,其次为弧背“”字刀,有少量的布币出土。一、昌黎发现战国燕币记事1969年,龙家店镇邵念坨村农民在村南50米处平整土地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