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豪们     
《南方人物周刊》2013,(7):22-23
2月2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3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以10亿美金(62亿人民币)作为富豪上榜门槛。梳理这份全球富豪排行榜,大中华地区的富豪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来自大陆地区的新晋富豪以他们迅猛的速度成为亮点。  相似文献   

2.
2月2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3胡润全球富豪榜,这次榜单以10亿美元(约合62亿元人民币)作为门槛,全球共有1453位富豪上榜。其中,亚洲富豪数最多,达到608位,而中国超越了美国,富豪数达到212人。  相似文献   

3.
两种主要的模式支配着对美国华人的研究。在美国,同化或者从属于白人的观念主导着政府对华人少数民族的政策,并且指导着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对美国华人的研究(theas-。imilationistParadigm)。同化模式唯一关注的是处于统治地位的欧裔美国人与华人少数民族之间的种族差别和冲突,以及华人移民美国化或者未曾美国化的方式与程度。相反的,在中国,学者与政府官员在研究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人移民乃至于美国华人时所运用的主导思想则是效忠,抑即美国华人以及其他国家的华人在何种程度上依然忠诚于他们在故乡的亲属、他们的祖籍故乡、中华…  相似文献   

4.
崔传刚最近,福布斯发布了新的全球亿万富豪榜,胡润研究院也发布了《疫情两个月后全球企业家财富变化特别报告》。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个人财富在10亿美元以上的富豪减少了20%。杰夫·贝索斯、比尔·盖茨等顶级富豪的资产都出现了百亿美元级别的缩水,巴菲特的损失更是高达465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论文对1865—1970年华文报刊在新西兰由外来报刊主导到本土报刊主导的传播扩散过程、新西兰华人身份认同及想象进行了初步梳理。认为新西兰早期本土华文报刊并不仅仅只有《民声报》,其华文报刊实践活动要丰富得多。因受到华人移民潮、新西兰移民政策及中国国内政治时局的影响,新西兰早期华文报刊传播存在明显的阶段转向特征。在1910年以前尤其是淘金热时期,基本以消费外来华文报刊为主;而1920—1970年随着华人政治社团的兴起,依附这些社团的本土报刊不断出现并在本地华人阅读市场中占据了主体地位;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视新西兰为家园以及以英文为母语的第二代华人的出现,华文报刊又逐渐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6.
殖民时期出现的马来西亚华人资本就其性质而言基本上是商业资本。它作为马来西亚原料与英国工业制品交换的中介商,扮演着英国大代理商的附庸角色。华人资本所从事的工业和金融活动是小型制造业和零散的银行业。  相似文献   

7.
论文梳理了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华侨华人所做的独特贡献,侨务系统在推动华侨华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华侨华人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临的挑战。论文认为,华侨华人既是祖籍国打赢疫情防控战的独特力量,也为居住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前者体现在捐款捐物、提供志愿服务、传递信心等方面;后者体现在为当地购买物资、提供志愿服务和分享经验等方面。在协调和引导华侨华人参与全球疫情防控行动中,侨务系统及侨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华侨华人参与抗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也面临不少挑战,包括疫情对华侨华人经济的严重影响、疫情政治化和污名化的负面影响、种族主义抬头带来的冲击、文化差异带来的困境、涉侨部门和机构更好地协调与引导等。就此论文提出了一些思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1年10月27日,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侨联华侨华人研究系列讲座"之"从全球视角看华侨华人与侨务工作"在中国侨联举行。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丘立本研究员主讲。中国侨联主席、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长林军,  相似文献   

9.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 ,东亚地区经济 ,尤其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该地区成为全世界的焦点。探讨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也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学术界在探讨“东亚模式”的时候特别注意到华侨华人在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东南亚是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地区 ,其人数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 80 %以上。数百年前 ,来自中国华南沿海的数百万华人移民 ,历尽艰辛 ,至今天逐渐发展成为所在国经济乃至地区性和全球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人成为商业、金融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等诸多经济领域的佼佼者 ,为东南亚各国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10.
3月10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最新一期全球富豪排行榜,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埃卢(Carlos Slim Helu)当选2010年世界首富。  相似文献   

11.
海外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过去有人说,凡是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随着交通发展,海外华人的足迹更加广泛了。所以目前又有人提出,凡是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华人居住地域已遍布全球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12.
自晚清以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不断尝试推动华人剧场的建筑变革,但其管理力度长期受三界并立的市政格局制约,实效不彰。20世纪初,华界精英为振兴市面、遏制租界扩张,主导创建第一座新式华人剧场,开启本地剧场建筑的现代转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面对公共租界的合法性危机和华界市政的迅速进步,工部局采取强硬态度处理华人剧场建筑问题,以避免可能冲击自身半殖民统治的重大安全事故。华人剧场建筑问题作为一则个案,折射出近代上海半殖民地市政体制下城市公共空间演进过程中多元错综的利益折冲和政治博弈。  相似文献   

13.
论文分析探讨了近代新加坡华人基督教跨国网络的发展历程和近代华人基督教的跨国网络结构。认为近代新加坡华人基督教跨国网络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发展阶段,它是在"基督教网络"与"华人网络"相互嵌入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过程不是单方主导的结果,而是双向互为的。在这个中西交汇的网络结构中,"基督教网络"和"华人网络"分别成为对方可资利用的资源。一方面,基督教通过"华人网络"中的地缘、血缘等关系网络,扩大自己的影响和传播范围;另一方面,华人也利用"基督教网络"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4.
华联银行(OVERSEASUNIONBANkLIMITED)是新加坡四大银行之一,创办于1947年,当时仅为实收资本200万新元、员工27人的小型银行。经过40多年的积极进取和不懈努力,至1993年底,该银行集团的股东资金总额达20f乙新元,总资产196亿新元,总存款130亿新元,总贷款100亿新元,成为世界知名的华人金融集团之一。该银行的主要创办人之一、现任华联银行集团主席的连流洲,则从寂寂无闻的村童变为附势显赫的富豪。连氏的奋斗历程颇具传奇色彩,也L东南亚老一辈华人移民一个成功的典型。本文试图展示其辉煌的业绩以及华联银行的发展史实,…  相似文献   

15.
巴菲特虽然在这次慈善义举中大笔一挥震惊全球,一跃成为慈善捐款的老大,但是对美国人来说却没有多大的冲击力,因为在美国热衷慈善捐赠的富豪绝非巴氏一家——热衷于社会捐献是美国富翁的一大特点。曾有人戏言,美国富豪的哲学就是“白天赚钱晚上捐”。他们中很多人都认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活着回馈社会脸上才有光彩。  相似文献   

16.
郭鹤年是亚洲著名的跨国企业家,马来西亚首富,70年代中期,他的商业基地移至香港,总部设在香港中环环球大厦,以此向祖国大陆进行规模巨大的投资。看好香港,看好祖国内地,这是郭鹤年晚年的不移信念,就是在1989年,一些港资开始风风雨雨地弃守香港时,郭鹤年不退反进,人弃我取,与鹰君地道联手,一举投得花园道地王。1994年香港华人富豪榜,郭鹤年家族以470亿港元位列第三,仅次于李嘉诚、郭炳湘,1996年美国《福布斯》和香港《资本家》华人富豪排行榜上,列入10大行列,在同年的香港10大上市公司中,他的香格里拉、嘉里建设和南华早…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英国牛津华人社区为研究个案,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支持理论及其在空巢老人研究中的应用、牛津华人移民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论文调研了华人移民空巢老人在社会融入中的问题,介绍了牛津华人中心的运作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调研结果显示,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社会支持问题愈益引起各国关注,但与当地主流和华人社会存在"双重距离"的华人移民空巢老人却一直属于被忽视的群体。华人移民空巢老人在生活起居、精神慰藉、经济条件、医疗服务、信息获取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需社会支持。牛津华人中心基于华人社会需求和历史发展机遇而诞生,并逐步构建了以其为核心平台的多主体参与、多层次展开、多方式实施的社会支持体系,聚集各类资源,调节服务供给,推动了华人移民老人社会支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华侨华人遭受的劫难,莫过于70年代后期延至80年代初的印支华人所经历的大浩劫。在这场旷日持久震撼世界的印支难民潮中,华侨华人首当其冲。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先后逃出印支三国的难民,总数约达150万人。而其中的华侨华人,加上在印支当地、在逃难途中不计其数的死难者,人数超过100万之巨,印支三国华侨华人总数从230万骤减至120万。人类历史上这场大悲剧从其肇始之1975年至今已整整二十年了,作为它的主要对象,人数逾200万之众的华侨华人,如今他们在全球各地的处境如何呢?面对人生的噩运,面对世界政治经…  相似文献   

19.
胡茂全 《文史月刊》2012,(10):25-26
1996年7月,“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北小岛设置了一个灯塔。时任全球保钓华人联盟领导人的陈毓祥及香港各界保钓人士闻讯,异常震怒。  相似文献   

20.
依据侨资企业数据库及其计量分析,对侨资企业的侨缘禀赋、资源禀赋和市场禀赋三个发展阶段进行了回顾总结;分析了在目前中国投资环境变化下侨资企业的转型、投资趋向、桥梁作用以及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认为目前国内投资环境出现深刻的变化,外资优惠政策取消,劳动力与环境治理等经营成本提高,经济开放加深,内需增强。侨资企业面临地理转移与产业转型,侨资从制造业主导到服务业兴起,从出口导向转到依托国内市场发展,其竞争力从利用中国生产要素比较优势转向全球产业链中形成集群优势,海外华商在中国面临剧变中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