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清一代,尤其清代中叶,汉学发展如日中天,江藩作为干嘉时期著名的汉学家,亲授业于干嘉诸儒,并与其中代表人物有相当之往来,其所撰写的《国朝汉学师承记》,有针对性地对清代学术(汉学)作了第一次系统的梳理,影响深远。本文不就具体的"门户之争"、学术史写法等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发表看法,只就读书所得,就《汉学师承记》所体现的治学精神、师友之道与对当今学者为学与为人的启发三个层面展开论述,以获得一种对该书乃至清代学术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2.
钱穆是20世纪中国研究清代学术史的大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他研究清代学术史的名作。钱穆主要是从宋学的角度来研究清代学术,提出了清代汉学渊源于宋学,“不知宋学,则无以评汉宋之是非”的名论断。由于钱穆治清代学术史主要以昂扬宋学精神为主旨,所以他在评价和判识清代学人学术思想的高下深浅时,就贯穿了一条是否有志经世、是否心系天下安危的宋学精神为其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3.
清代乾嘉时期,考据学风靡学界,汉学成为正宗,一时聪明才智之士,咸趋此途。惠栋标汉帜于吴,戴震集大成于皖。然其治学宗旨相同,故于清代,未以吴、皖分之,亦未以流派别之。至近代章太炎、梁启超二大师以“吴学”、“皖学”分称,遂影响至今。当代一些著名学者,论乾嘉学派,言必称“吴派”、“皖派”。名家之论,如草上之风,风行草偃,几乎所有论及清代学术的著述,乃至教科书,于乾嘉考据学,皆有“吴派”、“皖派”之分,似乎已成定论。但仔细察来,此等分法,于事实甚为不符,更无科学根据,乾嘉考据之学,何“吴派”、“皖派”之有?因此,有必要与之商榷,予以辨清。  相似文献   

4.
法国汉学界三部重要历史著作简介楚天舒法国汉学研究有着很久的传统,并先后产生过一批杰出的汉学家如傅尔蒙、雷慕沙、儒莲等,对世界“中国学”研究影响甚巨。今天法国的汉学研究在著名汉学家谢和耐(JecquesGernet)、魏丕信(Pierre-Etienn...  相似文献   

5.
江藩字子屏,号郑堂,江苏甘泉人.生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卒于道光十年(1830),是清代考据学中吴派的得力干将,也是全面系统研究清代学术的第一人.他的《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经师经义目录》和《国朝宋学渊源记》,比较全面系统地勾勒出了清代学术的基本面貌,尤其是《国朝汉学师承记》是他的得力之作,一问世就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对于它的评价学术界历来不一.赞许者认为:“读此书可知汉世儒林家法之承授,国朝学者经术之渊源,大义微言不乖不绝,而二氏之说亦不攻自破矣.”①反对者说:“自是以来,汉学大盛,新编林立,声气扇和专与宋儒为水火.而……历观诸家之书,所以标宗旨,峻门户,上援通贤,下詟流俗,众口一舌,不出于训诂小学名物制度.弃本贵末,违戾诋诬,于圣人躬行求仁修齐治平之数一切抹杀.名为治经,实足乱经;名为卫道,实则畔道.”②就是和江藩同一个”汉学”  相似文献   

6.
清代汉学大师并从事于哲学思想工作,反对宋代理学而纠正理学思想之偏颇者,最著者当推戴东原。东原是一位汉学大师,是乾嘉学派开创者之一,但他学及宋学而有所深造,独树一帜,诚如后来王国维先生所谓欲与朱子争席者。但于此他的从事汉学的弟子不理解,同时的汉学家也不理解,以为东原朴学自有千秋,何必弄此玄虚。而在东原稍后,亦从事于汉学的显宦阮元不然,他继续“汉宋之争”,而有所成就。  相似文献   

7.
清中叶以降,汉学的家法观念逐渐凸显,且与学术评价和汉学衍变密切相关,但研究者至今对清代汉学的家法观念仍缺少系统论述。本文梳理了清代汉学家法的本源,分析了清代今、古文家的家法观念,认为古文家注重区分汉、宋,侧重小学方法或经说师承;而今文家倾向于区分今、古文经,以"三统""三世"说为家法的核心。清代汉学的家法观念在清末呈现出淡化之势。  相似文献   

8.
清朝是汉学复兴的时代,宋学虽无汉学之盛,但从事者亦代不乏人。考证训诂,汉学据其胜;义理心性,则来学擅其长。但汉学易被讥为琐碎,宋学常被看作凿空。二者治学手段、方法、途径、职能不同,各有长短。清代汉学与宋学关系如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是清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清史研究的难题之一。长期以来,学界存在一种普遍认识,认为清代汉学、宋学二方,各执门户,以己所长议彼之短,甚者认为二者纷纭交争,彼此相詈,按剑操戈,党同伐异。但细检清代诸家所论,此种认识缺少具体分析,且乾嘉时期与道咸以降二者…  相似文献   

9.
方东树所著《汉学商兑》的批判对象并非仅仅限于《国朝汉学师承记》,而是以批驳《国朝汉学师承记》为由展开对清代汉学的全面批判。虽说方东树在批驳对手时多主观臆断及肆意攻击之词,但从学术批判展开的具体方式及产生的影响看,《汉学商兑》不失为中国传统学术批评的经典著作。《汉学商兑》在体例选择、谋篇布局、重点议题的选择及论证等方面都与汉学家争锋相对,确有引发学界广泛关注及动摇对方根基的作用。在涉及训诂、制度等汉学家擅长的研究领域,方东树多采取回避、兼采、贬低的方式,少有正面交锋。对于无法反驳的问题,或以"理"压制汉学家,或以朝廷权威威胁对手,将学术交锋转换为政治问题,这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汉学商兑》的学术批判水准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读孙诒让的《札适》,可以看出孙氏学术视野的广阔和考据工夫的缜密。孙氏对乾嘉学派和考据学的认识与我们今天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他是把“究其微惜,通其大例”作为乾嘉学派的主旨的.而天历箅之学他也作为考据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11.
章太炎的“学隐”思想及其渊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敖光旭 《近代史研究》2002,4(1):145-178
章太炎的“学隐”思想包括“逼”、“隐”、“反”三个密切相关而又各不相同的层面(因“隐”的一面更具整体意义,故本将它概括为“学隐说”或“学隐”思想)。历史化中心论和“严种族之别”的民族主义是其本质特征,对乾嘉考据学的形成及清代汉学家精神风貌的独到洞察和阐释,则构成了其核心内容。从渊源来看,它是江浙特有的人地缘和族类意识的直接产物,它基本真实地揭示了民族主义的高涨是乾嘉考据学得以形成的枢纽或关键这一内在联系。学们对乾嘉考据学成因的解说纷争已久,因不为学界见重而几至湮没的“学隐”思想,或许能最终弥缝各种说法,并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北美汉学家论中国方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美汉学家论中国方志杭州大学陈桥驿我去年曾花半年时间在北美加拿大和美国访问讲学,与当地的不少汉学家和收藏汉籍的图书馆有过较多的接触。汉学,或者说中国学(Sinology),目前在北美是一门相当流行的学问,在西欧也是一样。尽管与以前西欧伯希和(P.pe...  相似文献   

13.
黄爱平 《清史研究》2007,(4):92-106
提到清代汉学的思想性,其内涵大体包括经世(致用)和义理(思想)两个方面,即汉学家是否关注现实,讲求义理,汉学研究的内容是否蕴含经世意图和思想意义。两方面的问题既密切相关,着眼点又各有侧重。对此,学术界的研究,自清末民初至今,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换言之,在清代学术研究领域,汉学的思想性本来是一个似乎早已定论的老问题,但近二十年来,不仅被重新提出,  相似文献   

14.
清代中叶,汉学兴盛,汉学家每以"实事求是"标榜其治学鹄的."实事求是"与乾嘉汉学的相关度,是理解汉学家学术思想的关节问题.道成同光之际,学风丕变,汉学式微,今文经学复兴,在乾嘉学界激荡的"实事求是"学风也随之陷于沉寂.今文学家对"实事求是"的新诠释中又透露出别样的学术讯息.考察"实事求是"学风在清代学界的复兴与沉寂,梳理其中所折射出的时代学术意义,有助于深入地认识清代学术.  相似文献   

15.
一、生平简述清代汉学大师程瑶田,字易田,一名易畴,号让堂,安徽歙县人。生于雍正三年(1725),卒于嘉庆十九年(1814)。程家世代为盐商,程瑶田兄弟七人,大都经营盐业。惟他自幼好学,勤于思考。少入私塾时,塾师问:“盍言尔志?”答:“无志。穷达由天命。穷为匹夫,不得曰非吾志而却之也;达为卿相,不得曰吾志不及此而逃之也。”众生说:“是圣贤之志也。”程瑶田则谓:“读书不当师圣贤耶?”①可见他在少年时代即怀有远大的志向。及长,他与戴震过从甚密,时常在一起切磋学问。他在《五友记》一文中写道:“吾与东原(…  相似文献   

16.
清代汉学引人注目,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这些成果在论述和评价汉学时,往往以章太炎、梁启超于清末民初所作清代学术史著作为基点,而对晚清时期宗宋学者的论述不甚在意。实际上,由于汉学乃相对于宋学而言,宗宋学者对汉学的评论虽有门户成见,但因处于相同或相近的历史环境,面对共同的社会历史问题,因此在问题意识、思维方式以及治学理念、原则、方法等方面的看法,自有现代学者不同甚至不及之处。  相似文献   

17.
正汉学(Sinology)起源于欧洲。自19世纪学院式汉学兴起和20世纪初西方汉学快速发展之后,在中国以外地区遂相继建立类似的、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时之间涌现不少术有专攻的汉学家,欧美各地高等学术机构更是纷纷设立以"中国学""东方学""东亚学"等为名的相关课程与学系。有关欧美、日本,乃至于韩国的汉学研究的介绍和探讨已有相当不错的成果,然而东南亚地区的相关研究则仍相较被忽略。以马来西亚汉学作为介绍与讨论对象的论  相似文献   

18.
在清代文学最近二十年研究的积累以及清代文学文献大量整理出版的背景下,蒋寅先生的《清代诗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下简称“蒋着”)的出版,是期待之中的着作,也是学术生长顺理成章的硕果。蒋着所研究的诗学史,“是融观念史、批评史和学术史为一体的工作,它和清代诗歌史、批评史及学术史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正是在三者的互动中展开的”(页48—49)。  相似文献   

19.
阎国栋 《世界汉学》2005,(3):223-226
阿列克谢耶夫(ВМАлексеев),中文名为阿理克,是俄罗斯汉学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人物。他在圣彼得堡大学接受了俄国古典汉学的熏陶,毕业後访问欧洲各国汉学研究中心和图书馆,成为法国汉学家沙畹(Edouard Chavan-nes,)的入室弟子,然後於清朝末年游学中国。他知识渊博,学贯东西,在中国文学翻译和研究领域成就非凡,被郭沫若誉为“阿翰林”。  相似文献   

20.
论清代考据学的学术规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称;“乾嘉学者,实成一种学风,和近世科学的研究法极相近,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特别的名称,叫做‘科学的古典派’。”其实,清代考据学不仅在考据方法上与近代科学的研究法极相近,而且他们所倡导、遵循的学术规范也与近代相近。考据学的学术规范对考据学派的形成、发展、壮大,对实事求是治学精神的贯彻,对学术成果的规范化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也是考据学派不同于其他学派的主要标志之一。一、“无征不信”、“孤证不立”的论证规范考据学与理学在论证方式上有根本的区别。考据学者认为,“性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