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都帝丘与戚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都帝丘与戚邑陈昌远近年来在商周历史研究中,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帝丘与商丘是否为一地?帝丘的地理位置在今何处,与戚邑有何关系?戚邑历史地位如何?这些都值得探研,今分述如下:一一些同志对于《左传》所记载的商丘与帝丘是否为一地,作了否定的回答。认为:"商...  相似文献   

2.
史载,帝丘为五帝之一颛顼的都城。关于帝丘的地望,历来争议较大,目前主要有四川某地说、内黄土山说、濮阳西水坡遗址说和濮阳高城遗址说。本文在对前三种说法进行榷疑剖析的基础上,认为它们都与帝丘无关。在采用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后,本文认为真正的颛顼遗都帝丘应为濮阳县高城遗址。  相似文献   

3.
邢晨 《丝绸之路》2011,(12):27-28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作为众多改革措施之一的分户令,学术界众说纷纭、观点迥异。一些学者坚持"商鞅强制分户说",认为商鞅通过"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采取了强制分户的举措,将大家庭结构分异为核心小家庭。这种观点误解了史籍记载的本意,忽视了商鞅变法的宗旨,并无真凭实据。事实上分户令不是惩罚性法令,只是一条规定性法令。该法令的真实意图是政府向农民多收钱,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子今 《文博》2013,(6):23-26
武关道是联系秦楚的交通要道。商鞅封地在这条道路上楚怀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以及商鞅、张仪、周亚夫等都曾行经此道,完成了重要的历史表演。陕西丹凤武关镇出土"武候"瓦当和有"武"字戳印的板瓦,是有助于明确战国秦汉武关位置的重要文物资料。而武关道的走向,也因此得以明朗。  相似文献   

5.
商鞅变法?六国赂秦?李斯施才?远交近攻?……两千多年来,秦统一中国的原因一直叫人猜不透。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秦统一天下至少借助了小麦的力量。祖籍西方的小麦、绵羊和其他文化因素在向东传播后,大大地改变了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可以说在公元前221年之前很久,中国历史的进程、天下的分合,已经因为小麦这个西方来客而注定了。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赐爵制的创立是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大抵是商鞅对秦过去的赐爵制和东方六国的赐爵制详加整理而制定的一套更加严密、更具新意的奖励制度。从古迄今,传统说法是“商鞅制爵二十等”,《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载的二十级爵就是商鞅制爵的原貌。这一说法最早是由魏人刘劭提出的。他在《爵制》中说:“商君为政,备其法品为十八级,合关内侯、列侯凡二十等”。他所列的二十级爵同班书所载的二十级完全一致。对后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人性恶”假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人性恶”假设与管理赵国祥在中国古代的人性假设方面,有一种和"人性善"假设极其对立的假设,这就是"人性恶"假设。"人性恶"假设相对于"人性善"假设来说,把人性定义到另一个极端。这种对人性的假设,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它萌芽于商鞅(约公元前390-...  相似文献   

8.
在近10多年来的毛泽东祖籍研究中,出现了有关毛泽东祖籍的几种说法,有“江西吉水说”、“浙江衢州说”、“河南原阳说”、“云南永胜说”,甚至还有“多个祖籍”的说法。这些各执一词的“说法”,把一个不争的事实,弄得令人茫然不解,有的“说法”纯属低俗和荒唐。  相似文献   

9.
南晨 《湖南文史》2010,(11):34-34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而名茶就是诸多花色品种茶叶中的珍品。名茶,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分,所以中国的"十大名茶"在过去也有多种说法:  相似文献   

10.
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社会改革运动,变法的结果,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汉代儒者看到当时土地兼并的剧烈,社会危机的深刻化,对商鞅的变法,反而给他加上了种种罪名。如:西汉时贾说:「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前汉书食货志一则说:「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北部不少地方 ,牵涉古都和历史地理问题。因古籍、辞书、方志记载杂乱 ,讹误颇多 ,常令学人无所适从。余试作探究 ,冀予准确定位。一、北蒙殷地安阳之前身。盘庚由奄迁北蒙 ,而后曰殷。有学者解为北冢 ,非也。因商汤居商丘之亳 ,而亳又有南北之分。北亳即蒙地 ,在今山东曹县境内。既先有蒙地在南 ,故安阳之蒙地称为北蒙。二、帝丘帝丘者 ,颛顼帝之丘也。以都名之 ,曰颛顼城。颛顼城即帝丘城。为颛顼高阳氏建都之地 ,继系夏朝第三代都城 ,又乃方国昆吾之都 ,最后为春秋卫国第四代都城。帝丘所在 ,历来有濮阳说 ,滑县说 ,内黄说 ,昆吾国…  相似文献   

12.
濮阳高城东周城址,位于濮阳县城东10余公里.其位置与<水经注>等古文献所记述的东周卫国都城--帝丘一致.此外,该城址的规模、时代、文化内涵等都与东周卫国都城相吻合.因此该城址应是历史上卫成公迁都的帝丘城.  相似文献   

13.
前言:"十五年战争论" "十五年战争论"是理解1930年代日本对外行动问题上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历史解读。当初这一说法被理解为一种单线式的历史解释,即从满洲事变到日中战争再到太平洋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满洲事变使得日中无法避免一战,日中战争无法逃脱太平洋战争的命运。围绕这一历史解读,日本近现代史学家展开讨论,对十五年战争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中国暗杀大王王亚樵失手鸳江周擎天说起"歧路英雄"、"江淮大侠"、"中国暗杀大王"、"暗杀公司"的老板,略懂民国史的人,无不知晓他就是三十年代使蒋介石、戴笠等人闻之丧胆的王亚樵.王亚樵字九光,号鼎,祖籍安徽合肥,出身于仕宦世家,生于1888年。前清李鸿...  相似文献   

15.
张书颖 《丝绸之路》2012,(16):50-53
楼兰是我国历史上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位于现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境内,公元4世纪前后消亡。专家对其消亡原因各执一词,意见相对较为集中的是"自然条件改变说",这种说法认为自然条件的变化是导致楼兰古城废弃的惟一因素,还有部分学者坚持"丝绸之路改道说"、"战争说"、"瘟疫说"等几种说法。笔者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以上几种说法提出质疑,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楼兰古城之所以废弃是自然条件变化和社会政治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商鞅(公元前390-前338) 是战国时代杰出的改革家。他在秦国所实行的变法,创立了地主阶级统治的新型强国,为后来秦始皇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鞅的这一贡献为历来的史学家所肯定。然而,对于他在变法中所实行的抑商政策,却是褒贬不一,而贬者居多。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对此有微辞。近代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迟滞两千年,与历代治国者的抑商政策不无关系,而商鞅,正是实行这种政策的鼻祖。范文澜同志也认为商鞅的抑商政策阻碍经济规律的发展,因此,“不仅不能行施于山东六国,即在秦国也不能遏阻重商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清兵入关的历史功绩──为纪念清兵入关350周年而作袁良义今年是清兵入关350周年。对于这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过去国内外学术界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不幸",有人则认为是幸事。解放后,各民族间友好团结日臻巩固,历史研究工作深入发展。认为是"不幸"的说法似乎...  相似文献   

18.
“南霸天”陈强“文革”历劫记秦纪民编者按:陈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北影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理事。1918年11月11日生于山西太原,祖籍河北。"九·一八"后开始参加演剧宣传活动,参加"战地总动员委员会"(19...  相似文献   

19.
重农抑商是封建正统经济思想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个原则的最早提出者是商鞅。商鞅重农抑商的经济管理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抑商的前提是重农,确定以农业为立国基础的"农本论";"事本"还须"抑末",提出"轻金重粟论"。商鞅变法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粮食储备,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虽然变法在实行过程中也产生了某些负面效应,但总的来看应是瑜暇互见。  相似文献   

20.
关于嘉靖朝“倭寇”的几个问题刁书仁十六世纪嘉靖年间的"倭寇"问题,震撼了明朝封建统治下的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很有必要进行探讨。一、所谓嘉靖年间"倭寇"的质疑中国十七世纪以来成书的一些专门记述嘉靖年间所谓"倭寇"的历史著作中,把当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