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2年至1928年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这一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的是省、道、县三级。本文试对北洋政府时期吉林省行政区划即道级政区和县级政区的变迁及其原因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
张启祥 《史学月刊》2005,8(6):44-49,56
1922年北洋政府对逾亿元的盐余抵押借款进行整理,发行九六公债。九六公债从议起、发行到偿还均遇到困难,遭到非议,并先后造成两次影响很大的公债风潮。北洋时期这样一项重要的公债个案,体现了北洋政府时期发行公债的一些特点并折射出京沪两地证券市场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3.
北洋政府时期的乡民防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民防匪,自古有之。但没有哪个时期能像北洋政府时期那样普遍。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土匪的数量之多达到了历史的顶峰。从当时全国范围来看,“遍全国无一省没有盗匪的,一省之中,又无一县没有盗匪的,一县之中,又无一乡镇没有盗匪的。”该时期的土匪不仅数量多,其危害之烈亦属罕见。  相似文献   

4.
国家预算是北洋政府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洋政府时期出现过两部通过立法机关审议的正式国家预算,六部已由行政机关编成、但未完成立法审议的国家预算案,三部由政府委托机构编出的国家预算参考册。它们多不能反映财政实情,于约束政府开支方面作用亦有限。即使是在被认为预算执行较好的1914、1915年,预算数字也仅有部分约束力。而在其他时期,由于政治混乱、财政困难、地方不听命于中央,国家预算更难起到应有作用。不过,北洋政府时期的预算虽难实现对财政的刚性约束,但常被作为整理财政的起点、各方进行利益分配时的参照和弱势部门争取经费的手段,实际仍以柔性的方式嵌入财政的日常运作中。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国时期的印花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党政府时期的统治 者,都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他们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不仅在政治上镇压人民,在经济上也对人民大肆掠夺,致使广大人民生活贫苦不堪。仅从民国时期的印花税就可看出统治者贪婪的赋税搜刮和广大人民所承担的沉重税负。 印花税是对因商事活动和产权、特许权转移行为等所书立或使用的凭证征收的一种税,是一种行为与凭证相结合的税,用购贴印花的方式缴纳税款,所以称为印花税。我国印花税正式开征始于北洋政府时期。 1912年10月,北洋政府参议院依据前清印花税则(清光绪二十二年,即公元…  相似文献   

6.
刘梅生著《中国近代文官制度》一书,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按时间顺序,对晚清时期、太平天国、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相似文献   

7.
深保 《湖南文史》2012,(10):55-56
现代“通缉令”是由公安部门发布的通缉在逃人员的命令。2012年8月14日,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告破,案发当时,重庆共印发了186万份周克华的通缉令。对于在逃人员的追捕。“通缉令”往往是一道催命符。实际上,在古代中国就有相当完备的通缉令。  相似文献   

8.
根据“内债”这一概念的科学界定,北洋政府所发内债总额应为992725449.868元。以往学术界在对北洋政府内债政策的考察和评述中,偏重于揭露其封建性、殖民地性和破坏性等消极作用,而对近代中国内债的两重性分析显得极其缺乏。事实上,北洋时期所发行的内债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效果的:首先,北洋时期大量国内公债的发行,进一步突破了中国古代惯用的捐输、报效等封建落后的筹款方式,而采用借债的方式应付政府的紧急财政需要,这在财政手段和财政观念上都具有进步意义。其次,从内债的用途上讲,北洋政府所发行公债总额中的1.96亿银元(约占总债额的20%)用之于交通事业建设、教育事业和水利、赈灾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再次,北洋政府所发公债加速了银行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中国近代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再由银行资本投资工业资本,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北洋政府的侨资政策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北洋政府时期是华侨回国投资兴办实业蓬勃发展的阶段。这与海外华侨资本的迅猛增强密切相关 ,同时也与这一时期积极的工商政策与侨资政策有着直接的联系。北洋政府的侨资政策不仅继承了晚清积极引进侨资的政策 ,而且有所发展 ,有所创新 ,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日本是中国近代最凶恶的敌人之一,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它在中国境内走私货品,贩卖烟毒,倒卖军火,制造动乱,极尽捣乱破坏之能事,以期分裂中国,供其永远欺凌。本文按照历史阶段,分析了日本在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向中国走私军火供应地方势力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北洋政府初期,新疆省政府即着手进行议会选举,从道、县到省选举产生参、众议员,并拨款赴京参会。本组史料反映了北洋时期新疆议会选举概况,为研究民国新疆历史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新中国的民航事业正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迅猛发展。相比之下,在内忧外患接连不断的旧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却走过了一段艰难坎坷的历程。 北洋政府时期的民航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各国便开始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当时的北洋政府很担心外国的民用航空线伸展到我国境内,而在中国尚没有民用航空的情况下,是很难拒绝外国航线伸进来的。这不仅有损国家主权,而且会使军阀官僚们丧失培植势力、捞取钱财的大好机会。鉴于南苑航空学校已有两期毕业生,中国已经有了80多名飞行员,于是北洋政府决定自办民用航空。  相似文献   

13.
北洋政府是中国文官制度的形成时期,它从西方引入的文官制度在中国试验实施,虽然成效不大,但是其意义非常重要。县知事试验制度的实行,作用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吴利妹 《黑龙江史志》2009,(8):35-35,37
北洋政府是中国文官制度的形成时期,它从西方引入的文官制度在中国试验实施,虽然成效不大,但是其意义非常重要。县知事试验制度的实行,作用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龙烟铁矿公司是北洋政府时期官商合办的大型铁矿厂联合企业,它的炼铁厂就是现在首都钢铁公司的前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我国轻工业的一些部门有较大的发  相似文献   

16.
制度设计与实践的背离——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卫东 《安徽史学》2008,2(1):70-77
北洋政府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文官考试令>基础上,几经修改,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文官考试制度.以往的研究多注重于北洋政府文官考试法规与制度,甚少关注其实践过程.就文官考试内容而言,近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取代了八股经文,故参加考试的考生多为饱蘸新学之人.但因近代学堂对新式人才的批量生产,加之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导致文官考试竞争异常激烈.录取后的考生虽大多能得到实习安排,但期满后却难被委以实职,这反映了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设计与实际运行之间的严重背离.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现代著名实业家、古建筑学家、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1872-1964年),字桂辛,晚年别署蠖公,祖籍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一生宦海沉浮,毁誉交织。上世纪前半叶,在波谲云诡的动荡政局中,朱启钤留下了不同凡响的人生履历,先后经历晚清、北洋、民国、日伪、新中国5个历史时期,曾出任北洋政府5任交通总长、3任内务总长,袁世凯称帝大典筹备处处长,一度代理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约代表,全  相似文献   

18.
<正>按语:本文是近代学者许宝蘅先生(字季湘,1875—1960)的未刊文稿。季湘先生出身世家,清末以举人充军机章京,熟悉清代掌故和档案文献;民国后又在北洋政府和故宫博物院任职。1954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档案教学组年轻教师韦庆远,经叶恭绰先生介绍,拜访季湘先生,请教清季和北洋政府时期中央政府机构的档案情况。据《许宝蘅日记》,先生曾根据  相似文献   

19.
北洋政府废约外交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洋政府在其统治时期,曾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权益,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外交活动,但过去史学界对此问题探讨不够,笔者不揣浅陋,拟作此尝试。  相似文献   

20.
此为编者所辑录的《民国时期查禁书目》的第四部分。前三编为《北洋政府查禁书刊目录》、《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查禁书刊编目》、《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查禁书刊目录》,已分别在《天津社会科学》、《出版史料》两杂志发表。本编目录根据国民政府内政部、上海市政府和重庆市政府档案辑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