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人口问题的研究 ,自上一世纪 70年代末至今已 2 0余年 ,业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具体分析这些成果 ,人们不难发现人口史的研究与现代人口学相比较 ,存在着某些盲点和误区。例如 ,2 0余年来人口史研究倍受关注的是历代人口数量、人口规模、人口消长规律、人口消长原因、人口移动轨迹、家庭规模等显而易见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移民史、少数民族人口史、边疆人口史等领域得以拓展 ,但从总体情况看 ,仍没有改变人口史研究的方式。同时 ,与现代人口学研究相比较 ,历史人口的研究对人口性比例、出生率、死亡率及人口质量等相关问题很少关注 ,对…  相似文献   

2.
志书服务于现实,就必须对现实问题进行研究。现实中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而志书编写也应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工作展开。人口志从人口学概念和学科特点出发,决定了其必须研究经济人口现象,记述的内容应该是广义的人口学的内容,修出的应该是“大人口志”。这就要求人口志对与经济建设关系密切的人口与环境关系、人口非农化与城市化、专业技术人口素质等问题进行专门、翔实、准确的反映。而这恰恰又是以住编修人口志工作当中的薄弱环节,是影响人口志为现实服务的关键所在,也是总结本届修志经验,续修下一届志书必须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历史人口学一般被定义为使用常规与非常规人口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历史上详细的人口信息,如人口规模、性别与年龄结构、出生、死亡、婚姻、人口迁移,并对包括以上人口特征及事件在内的人口变化进行测量与分析.在历史人口学的发展中,家庭重构方法的使用及其推广起到了极大作用.本文对家庭重构方法及使用的资料、该方法在历史人口学研究中的应用与贡献,以及其他有关问题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近代西北地区回民起义前后的人口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 1 9世纪中后期 ,西北地区回民起义前后的人口变迁轨迹及其影响。这段历史印证了人口再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相互适应 ,人类社会才能协调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人口学的基本原理。从这一理论高度探讨近代西北的人口问题 ,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人口问题的全貌 ,有助于对现代人口问题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人口志内容记述要点刍议洛阳市志办来学斋人口志的编写近年来愈加受到修志同仁的关注与重视,无论在其理论的研究上,或是在编写的实践上,较以前都有明显提高。尤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口学观点指导人口志的编写,以及借鉴人口学的研究成果,充实人口志的编写内容等...  相似文献   

6.
清代伊克昭盟的人口数字,尤其是蒙古族的人口数字一直比较模糊。一是因为史书缺乏记载,二是民国以来相关研究太少。相关学者在涉及这一问题时或者避而不谈,或者仍沿用民国时期贺扬灵的估计数字。作者在做相关课题时也涉及到这一问题,并发现贺扬灵的人口估计方法值得商榷。本文以1650~1850年为研究时段,以蒙古人为研究对象,以讨论丁的性质和户均人口为切入点,运用现代人口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相关资料,对清代前中期伊克昭盟的蒙古族人口进行复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1650年人口为14万左右,1750年为17万多,1850年为21万多,达到人口高峰。  相似文献   

7.
作为导致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人口迁移在人口学与人口地理学的研究中是一个颇受重视的课题 ;今日中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局面的形成 ,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巩固 ,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都与中国几千年来人口的迁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 ,中国移民史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国历史时期移民的研究 ,谭其骧先生的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没 ,他完成于 1931年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国内地移民史·湖南篇》(1932年 6月发表于燕京大学历史系主办的《史学年报》上 ) ,是近代中国第一篇对一个省区的移民历史过程作深入研究的专题论文 ,…  相似文献   

8.
<正>东北地区一般指黑、吉、辽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孟广耀等人所著《东北汉族人口史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年10月)是以东北地区为基本区域,依不同历史时期具体情况适当向周边拓展,商周下至1911年与汉人有关的历史,是系统全面研究东北地区汉族人口史的力作。研究东北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始终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针对其汉族人口历史的系统研究尚显薄弱。历史学与人口学研究理论、方法的不同,增加了这一研究的难度,处理好历史学与人口  相似文献   

9.
人口学的进展、人口统计资料的日益丰富、人们对工业化国家出生率下降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兴趣等因素,都综合影响着人口地理学的发展.人口地理学是目前法国一部分地理学者的主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论法国人口思想及流派王家宝“人口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流,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①而“人口学”则“是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历史”。②法国人口思想源远流长,至19世纪诞生了(新)马尔萨斯主义、人口增殖主义。两种主义在人口多寡、增减问题上争论不休,孰是孰非,...  相似文献   

11.
朱旭红 《古今谈》2009,(3):21-25
一、人口老龄化的常用指标及含义 相对于人类个体的老龄化现象,人口老龄化(Ageing of Population)是一个群体性的概念。从人口学的角度而言,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社会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人口现象。  相似文献   

12.
苑景亮 《神州》2014,(5):58-59
人口红利曾经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将逐渐枯竭,人口的不良结构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受到不利影响。人力资源的开发是维持和延长要求我国应重视开发二次人口红利。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重大的历史使命。用人口学、经济学的视野对教育在这个过程的价值和变革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人口迁移是指人们为了定居的目的越过一定地界的移动。人口流动是指人们越过一定地界的流动行为,但不改变定居地和不动户口。人口学把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流动统称为人口的三个过程。然而目前已出版的志书对人口迁移流动的记述过于简单,无法反映一地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基本状况,其原因一是缺乏有关人口迁移流动的完备统计资料,二是主编从思想上没有予以足够重视,这一状况亟待转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内人口迁移和流动现象持续增长。1982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不过3000万人,1985年上升到4000万人,到1988年猛…  相似文献   

14.
人口动态平衡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问题是一个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着的问题。本文将现代生态学中的逻辑斯缔方程运用到历史人口学研究之中,通过对人类历史上几个典型的历史阶段的人口变化趋势的估测性分析,认为:由于个体数量(N)与环境容量(K)的矛盾,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自觉和不自觉地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手段,控制人口增长的速率,因此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任何一个区域,人口的实际密度总是基本接近于当时的环境容量所允许的极限。历史人口的变化尽管极其复杂,但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姜涛撰写的《中国人口近代史》堪称是近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力作,该书共计32万字,对近代人口与历史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给中国近代人口研究作了扎实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6.
姜涛同志的《中国近代人口史》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列入中国社会史丛书出皈。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建议他研究近代中国人口问题。他欣然从事这一工作,花了三年多时间完成了题为《近代中国人口研究》的博士论文。在那个过程中,我们有时就某些问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众多也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曾影响到她的许多人而。在近几十年即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口从5亿增加到10亿以上,在总量上超过了1800年的世界人口。这一增长的基础,主要即是在近几百年特别是在清代打下的。其间人口增长的数量也和其他一些数据一样,可以帮助我们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及有关的许多问题。在明清时期人口增长数量的研究中.有几个数值最为重要:(1)明代初年的人口;(2)明代后期的人口;(3)清代初期的人口;(4)清代后期的人口。明清时期的官书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人口记…  相似文献   

18.
略论民国时期的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略论民国时期的人力资源开发虞和平关于民国时期中国人口问题的研究,新旧论著颇多,不同程度地论述了这一时期人口的增长、压力、结构、迁徙、城市化等现象,对当时的人口理论也有所论及。这些人口变动问题,当然是民国人口史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也为进一步研究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世纪》2017,(3)
<正>1935年,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研究分析当时全国各地人口数据,制订了一张中国人口分布图。这张图显示中国人口分布呈东南地区稠密、西北地区稀疏的特点。胡先生所揭示的这个特点与人们的经验完全相符,但是他是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准确的统计数据来说话的。他指出,在当时中国的版图上从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爱辉区)到云南的腾冲,如果划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中国人口分布的自然界线。线之东南以36%的国土面积集聚了96%的人口,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人口史研究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使其日益发展成为当今国际史坛“新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国内,人口问题在过去长期被视为禁区,人口史的研究近乎空白,这与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中国历史以及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