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郁之 《文献》2000,(2):65-83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绍兴十五年(1145)中博学宏词科,乾道、淳熙间,累迁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修国史、翰林学士等职,其间历知泉州、吉州、赣州、建宁、婺州、镇江、太平、绍兴诸州府,嘉泰二年(1202),以端明殿学士致仕,未几卒,享年八十岁,谥文敏.  相似文献   

2.
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安徽舒城人。约出生于宋仁宗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举进士。历任南康长垣尉、泗州录事参军,以文学有名于时。后由陆佃荐为中书门下省删定官,又由董敦逸荐为"御史检法"。元符三  相似文献   

3.
正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号荛圃,晚号复翁,又自号佞宋主人、求古居士、书魔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家境殷实,少时受到很好的教育,表兄石蕴玉称他"少岁读书,务好精纯"。19岁得中秀才,乾隆五十三年(1788)26岁以第三名中举,一时春风得意。但此后  相似文献   

4.
国宝巡礼     
吴彬(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1573-1643 年之间),字文中,又字文仲,号枝隐、枝隐庵头陀,自称枝庵发僧、金粟如来后身。福建莆田人,长期流寓金陵(今南京),万历(1573- 1620年)间,他因善画被推荐为中书舍人,后官工部主事。《图绘宝鉴续纂》记载吴彬的画“神宗故称赏之”。昊彬性情耿直,为人清正。因批评魏忠贤擅权而一度被捕入狱,并夺去官职。吴彬绘画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均能,人物画中擅画佛像人物,形状奇怪,迥别前人。花鸟画工整清丽,生动传神。吴彬的山水画早年亦属正统派一路,未出董巨、“元四家”、文、沈、董其昌、陈继儒之  相似文献   

5.
许国平 《收藏家》2002,(4):39-41
徐浩(703-782年),唐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字季海。官至彭王傅、会稽公、太子少师,人称徐会稽。工正、行、八分书。其祖父师道,父峤之,皆为著名书法家。徐浩少年时就精于书法、初得父峤之法,精于楷书,圆劲厚重,自成一家。黄庭坚云:“季海长处正是暮年,乃更摆落王氏规摹,自成一家”(《山谷题跋》)。肃宗时,徐浩官至中书舍人,当时天下事务繁复,诏令多出自其手。  相似文献   

6.
南宋文人刘震孙人品正直,为官仁慈,交游甚广,创作颇为活跃,然事迹湮没不彰,迄无考订。今勾稽史料、方志、文集等资料,考述其生平行事,知其字长卿(或称长翁),号朔斋;郡望渤海,祖籍东平,寓居于蜀;生于1197年,卒于1268年;曾与刘克庄同朝供职,以承议郎出知安吉州;转朝奉郎,除兵部郎官兼京西、湖南北、江西路督视参议官;提举广东常平;知宣州;为贾似道宣抚司参议官;除直宝谟阁、江东提举;任太常少卿兼权直舍人院;为宗正少卿兼中书舍人,作诗犯时忌,被劾去官;任礼部侍郎;由起居郎兼中书舍人改秘阁修撰、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知建州兼福建转运司转运使。  相似文献   

7.
《隋书》这是一部记载隋朝事迹的纪传体史书。唐高祖武德五年 (公元622年) ,曾命中书令萧瑀等十七人分別撰修魏、北齐、北周、梁、陈、隋六代史,其中的隋史由兼中书令封德彝、中书舍人颜师古撰修,但经过数年,六代史均未修成。到了唐太宗贞观三年 (公元629年) ,又命重修北齐、北周、梁、陈、隋五代史,其中的隋史由秘书监魏征主修,参预撰修的还有中书侍郎颜师古、太子右庶子孔颖达、著作郎许敬宗等人。到贞观十年 (公元636年) ,五代史都已修成,《隋书》计有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共五十五卷。书中“序论皆 (魏) 征所作”(《旧唐节·魏征传》)。  相似文献   

8.
黄建康 《收藏家》2000,(9):26-27
恽南田,武进上店人,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世居城东,有书斋名“瓯香馆”,又号瓯香馆主和瓯香散人;又居城中白云渡,故号云溪外史。另有东园客、横山樵者、南国余民、巢枫客等别号,晚年称南田老人。恽南田是清初画坛的杰出代表之一,与王时敏、王鉴、王石谷、王原祁、吴历齐名,合称“清初六大家”,或称“四王吴恽”。而且在书法、诗词方面均有极高造诣。常常画成自题书跋,诗、书、画相互辉映,被誉为“南田三绝”。恽南田出生下晚明时期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父恽日初,崇祯六年贡  相似文献   

9.
桑良之 《江淮文史》2005,(1):170-176
徽州人鲍廷博(字以,号渌饮)是清朝名的藏书家,在《四库全书》编纂活动中,他献书600多种,受到乾隆皇帝嘉奖。他刻印的《知不足斋丛书》,受到嘉庆皇帝的嘉奖。鲍廷博在聚书、刻书、保存与传播献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韩酉山 《安徽史学》2007,(4):122-125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早年以荫入官,徽宗朝做过济阴主簿、泰州士曹掾、大名帅府干官等,召为枢密院编修官;钦宗靖康初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赐进士出身,历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讲、权直学士院等,绍兴八年,反对和议,忤秦桧,罢官奉祠.  相似文献   

11.
秦咢生(1900—1990),原名寿南,字古循,号路亭。广东惠州市人。曾任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广东省第五、六、七届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书法家协会主席。以诗、书、篆刻名于世,被称"诗、书、印"秦氏三绝。  相似文献   

12.
宋代是我国史学的昌盛时期,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史学家,王应麟也应是其中之一。惜迄今尚乏专文研究。本文拟对王应麟和他的《困学纪闻》作一初探,以作引玉之砖。一、王应鳞的学术渊源和成就王应麟(1223—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学者又称厚斋先生。浙江庆元府(今宁波)人。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他于宋理宗淳佑元年登进士位,年仅十九。初任西安(治所在今浙江衢州)主簿,继而历任太常博士、秘书郎、著作郎、起居舍人兼国史编  相似文献   

13.
朱启钤(1871-1964),字桂莘、号蠖园,贵州省开州(今贵阳市开阳县)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生,三岁丧父,寄养于外祖父家。清光绪间中  相似文献   

14.
正徐兢(1091—1153年),北宋著名外交家,字明叔,号自信居士,瓯宁(今福建建瓯)人。自幼颖异不群,多才多艺,能书善画,尤工篆书。其篆书,自为一家。徐兢十八岁入太学,后以父荫补官,摄事雍丘(今属安徽)、原武(今属河南)二县,累官至朝散大夫,赐三品服。徐兢有三子两女及六孙、八孙女,后裔繁茂。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即高丽睿宗死后、  相似文献   

15.
陈敬棠,(1873—1937)字芷庄,晚号云滨野史,世居山西忻县(今忻州市忻府区)嘉禾村。父逢泰,字彚吉,增广生员。母王氏,生二子二女,先生乃次子。陈年二十左右,成生员。后从本州邢明经(字弼卿)游,博览群书,益肄力于诗古文辞,业大进。与同乡张天章、郭子安、王素侯、马北园诸茂才友善,时相唱和。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食廪饩,以内阁中书科中书议叙。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下诏立宪,陈与崞县(今原平市)梁善济等筹组谘议  相似文献   

16.
王宠(1494—1533年),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长洲(今苏州)人。明·王世贞《吴中往哲像赞》中言其:“为邑诸生,累试辄不利,贡入太学。诗好建安三谢及盛唐文学,迂固甚似之。书始摹永兴(虞世南)大令(王献之),晚节稍稍出己意,以拙取巧,婉丽遒逸,为时所趣,几夺京兆(祝允明)价。”少尝从文征明遊,文氏“雅相推重,引  相似文献   

17.
方登峄,安徽桐城人,寄籍金陵(今南京市),字凫宗,号屏垢。系方拱乾之孙、方孝标之子(自幼出继方兆及),年十六,补县学生。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年)贡生,后授内阁中书,迁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以工诗善画名于世。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因《南山集》案受牵连。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年)春,九卿、刑部议奏称“方  相似文献   

18.
福州林则徐纪念馆收藏一份林则徐与其弟林霈霖的析产《阄书》,系林则徐父林宾日于道光六年(1826年)所立。林宾日原名天翰,字孟养,号旸谷,生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岁贡生,一生未仕,以教读为业。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林宾日娶妻陈帙。生子三:鸣鹤  相似文献   

19.
徐浩(703-782年),唐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字季海。官至彭王傅、会稽公、太子少师,人称徐会稽。工正、行、八分书。其祖父师道,父峤之,皆为著名书法家。徐浩少年时就精于书法、初得父峤之法,精于楷书,圆劲厚重,自成一家。黄庭坚云:“季海长处正是暮年,乃更摆落王氏规摹,自成一家”(《山谷题跋》)。肃宗时,徐浩官至中书舍人,当时天下事务繁复。诏令多出自其手。他文词华丽,又工书法,深得肃宗宠爱。晚年书法趋于圆熟,楷书宗二王,受小王(献之)影响尤深。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兼备,尤工草隶。米芾《海岳名言》云:“开元以来缘明皇字体  相似文献   

20.
一、赵孟頫墨迹的署款和钤印 赵孟頫书法作品上的署名和字号,以时期的早晚和所书内容的不同,也随之而异,即使同时写同一内容,也由于求书者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鸥波、水精宫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由程钜夫的推荐仕元后,二十四年任奉训大夫兵部郎中.二十九年出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成宗大德三年升集贤直学士、江浙等处儒学提举.武宗至大三年召至京师为翰林侍读学士.仁宗即位,升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祐三年十月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六年,得请南归回家.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六月十六日卒,年六十九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