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爱的木木:有些事我以为自己忘了,可总会在梦里相遇。这是谁也无法控制的吧。几年前我有一个女朋友,我们在一起单纯而甜蜜。后来她去另一个城市待了半年,结果我去探望她时,却发现她已经跟别人好上了。我几乎一个星  相似文献   

2.
给孩子松绑     
在不知觉的岁月流转中,女儿已经进入幼儿园大班了。女儿天真活泼,在闲暇无聊时,总会自个画、算、读、写。虽然少不了我们的参与,但是她相对坐得住,这让我们倍感欣慰,因为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来说是尤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太太     
我一直叫她太太,从记事起,她一直是那个样子,裹过的很小的脚,略微驼起的背,消瘦得像风干的果实似的脸庞,干枯的手一直是干枯的。记忆中惟一的变化是太太嗓子慢慢地哑了。太太今年八十六岁了。太太是妈妈的奶奶,到我这代是四世了,如今我的孩子已经六岁了,我不知道孩子应该叫她什么,便让孩子叫她老太太。太太听到我的孩子叫,总会很响亮地答应一声。可每次我听到这响亮的答应声时,心总会倏然紧缩一下,毕竟时间是不等人的,我知道孩子可以当她的面叫她老太太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女儿自住宿学校后,每晚电话联系自然是少不了的。当取得了好成绩或者是上课回答问题赢得老师的夸赞时,她总会像报道新闻一样当天就向我发布好消息,这时她在电话里的声音也总是脆亮亮的,我也仿佛看到了她那像玫瑰花一样绽放的笑脸,我这个当妈的心情也会随着女儿的好心情而愉悦一阵子。  相似文献   

5.
亲子     
女儿今年快10周岁了,仍旧像个小屁孩一样天真"邪恶",捣蛋的事从不缺位,我期望中的小女孩应该是恬静、聪惠、好学、知理的。她在我表达这个观点时,总是呵呵地笑着,看着我,然后冷不丁地说,爸爸,那是孔子小时候,是故事。每天,这个小女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无论如何,她都会把它完成。如此坚持的动力来自于"明天不要被老师批评"。她动作缓慢,以至于绝大多数时候我忍不住要催促她。她总会抬起头说:  相似文献   

6.
那人,那事     
每次放学,总会经过一条长而狭窄的胡同,总会多停留几分钟,因为那里有个很爱花的婆婆,我们孩子都称她为“花婆婆”。  相似文献   

7.
五岁的女儿并无多少钱的概念,每次去超市看到喜欢的玩具,女儿总会吵着要我给她买。而当我说这玩具很贵我钱不够时,女儿却是用一种迷茫的眼神看着我,说:"没钱了那你快去上班吧。"在她的眼里,只要我去上班就会有钱,就可以给她买各种她喜欢的玩具。  相似文献   

8.
李奕圻 《世界》2013,(11):24-33
在朱丹的眼里,旅行要么是为了缓解忙碌的工作,要么是在探索过程中完成自我审视和自我对话。如果单纯因为累了想释放,她会去像马尔代夫、巴厘岛这样的地方,看海这种无需经大脑思考的行为让她放松;如果想要感受人文气息,她会去澳门、西藏,体验从未体验过的生活,感受从未感受过的味道,并从中完成自我审视和自我对话。  相似文献   

9.
与光对话     
蔡知臻 《南京史志》2022,(22):62-63
<正>我自小居住着的屋子便是朝西的,由泛着凉意的长廊缓缓走近,开了门,那夕阳西下时橘黄色的光亮便像温暖的沙子,从屋子里漫溢似的倾泻出来。这伴着我长大的光,总是带给我几乎无法描述的美,每一次被它拥入怀中,我总会在刹那间意识到,自己生于、处于一个多么宏大闪耀的世界,思绪便这么跟着阳光飞了,嗓子里无意识的柔柔的温暖的呜咽,便是我与它灵魂相融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陈霖 《环球人物》2020,(6):72-74
当别人知道黄晖经常潜水工作时,总会兴奋地问:“你见过鲨鱼吗?珊瑚礁是不是像花园一样?”黄晖常常苦笑。她告诉《环球人物》记者:“第一次潜水至今,我没见过鲨鱼,也见不到几条鱼。先不提生物多样性,现在已是珊瑚礁荒漠化了。”她是中科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站长,中国第一位在海底进行珊瑚修复的女科学家。  相似文献   

11.
从香港刚一到家,才知97岁的老母亲已在病危之中,没过几天,她老人家便温然去世,这对我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我异乎寻常地敬爱我的母亲,她也难以想象地疼爱自己唯一的女儿.几十年来我们母女相依为命,经历过种种痛苦和劫难,也享受过种种欢乐和幸福.一旦我心中有了苦恼和悲伤,唯有她能理解.即使我闹脾气,却总会得到她的原谅和抚慰.所以在她面前我永远是一个娇憨任性的女儿.现在她突然离我而去,空荡荡的屋内只有我孓然一人,形影相吊,感到出奇的孤独,怎不使人悲痛欲绝!痛定思痛,辗转反侧,以致我常常会从梦中哭醒.  相似文献   

12.
关于欧洲,国人总会有太多向往,尤其是西欧的那些国家,英国、法国等等,都是很多游人去欧洲旅行的首选目的地。但是国际摄影俱乐部的几个会员却另辟蹊径,在不久前去了东欧的几个国家,带给我们很多不一样的感觉……下面是本刊与这几位会员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每天早晨,路过家门口那个小广场的时候,总会听见那银铃般爽朗的笑声。那笑声是她发出的。今天,她穿了一条"打补丁"的浅色牛仔裤,那火红色的T裇衫和那挑染了黄色的头发,无论什么人、怎么看也都看不出,这已经是个年过六旬的老人了。她呀,可是我们那儿的"大红人"。虽然听人说她  相似文献   

14.
我在英国读研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女孩,叫拉克什米。虽然从认识到分别也就一年的时间,但她给我留下的印象如此难忘——灿烂的笑容,活泼的身影,每时每刻都活力四射。班上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大家初次见面时,总会介绍自己的国籍。而这个金发碧眼的姑娘一开口就把所有人都弄蒙了:"我是印度人,叫拉克什米,来自美国。"大家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个一点儿也不像印度人的西方姑娘,心中充满了问号。后来,她在一次聊天中解释道:"我的妈妈是美国人,我在美国上了小学、中学。但我觉得自己更像印  相似文献   

15.
2月21日下午,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与清华大学学生有一个小型座谈。这位前第一夫人向来不以亲华闻名,但那天,"她的表现相当谦虚",组织学生参与对话的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说。  相似文献   

16.
女儿上学前班了,学前班里开始教小学的内容了。为了让她不输在起跑线上,我对她的学习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每次考试不得低于98分。但女儿最初的几次考试都不是很理想,为了配合她达到我们预定的目标,我开始对她进行陪读。可我在陪读过程中发现,女儿在学习上总是不能专心,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开始退却,所以,稍稍困难一些的题目,她就以不会做为由向我求助,于是,每到考试时,她总会有一些题目因为怕思考而做不出来。  相似文献   

17.
遥念谢冰莹     
每当我拜读国内有些报刊上载有写谢冰莹的有关文章时,总会引起我对她的深深思念。但感到遗憾的是,在这些文章里不见写有她在闽西时期的这段重要经历,有的也只是一笔带过。恰恰在1933年闽西时期,我和谢冰莹朝夕相处,交往有半年之久,她有些感人的事迹,值得一写。──那年我还是一个不满18足岁的傻小子。春节后,接到我姐姐从闽西龙岩寄来的信和路费,叫我到龙岩去,将给我找个工作做做。我便离开郑州父母身边,只身上路,不远千里,长途跋涉,翻山越岭,来到由十九路军接管的原属我中央苏区老根据地的闽西龙岩。当我一跨进姐姐和姐夫的…  相似文献   

18.
在探讨巴赫金的哲学思想时,大多数的批评家都倾向于用术语"复调"取代"对话主义"或者将二者归为一个概念。在巴赫金的著作中"对话主义"与"复调"确实是相互交织,紧密联系的,但笔者认为二者相互之间绝不可能混而代之。  相似文献   

19.
我们出版社总会来一些实习生,这么多年下来,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这么多人里,总有几个让大家怎么也忘不掉,比如菲儿。菲儿来时,着实让我们惊艳了一把。英语系的高材生,高挑的身材,飘逸的长发,姣好的面容,灵动的双眸,精心的装扮,是那几年间流水般实习生中的精品。因为她导师是编辑部的特约策划人,菲儿主动申请来我们这个"穷衙门"贡献劳动力。看她一个年轻时髦的美女帮着包书、捆书、写信封,把重重的包裹搬到收发室去,总有种不协调的感觉,可她自己不以为意。  相似文献   

20.
他--肖全,著名摄影师;她--王子璇,曾经的歌者和舞者,如今的画家。他和她,虔诚的修行者,同门师兄妹,十数年间不断往返于藏地,用摄影和绘画产生着艺术的也是精神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