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甡:一个练达的封建统治阶级政治家王日根吴姓(1589──1644),字鹿友,号愚,晚号柴庵,江苏兴化人,万历41年(1613)进士,天启时先后知福建邵武、晋江、山东潍县,后征授御史,却因。许魏忠贤而被削籍。崇祯帝上台时复用吴,历任河南巡按、陕西巡抚...  相似文献   

2.
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们如何对待和评价义和团运动,多年以来,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说法,即认为民族资产阶级,不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对义和团运动都是采取简单的否定甚至咒骂的态度,像《开智录》所主张的“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在当  相似文献   

3.
德国与义和团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0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大规模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俄、日、法、美等帝国主义纷纷出兵来华进行残暴的镇压,屠杀和掠劫中国人民。德国是积极参与者之一,其陆军元帅瓦德西担任联军总司令,无数爱国同胞死于侵略军的屠刀之下。德国还伙同其他帝国主义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留下极不光采的记录。  相似文献   

4.
义和团运动与民间风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义和团以其坚决的反帝行动、盲目的排外情绪和独特的斗争形式演出了一场威武雄壮的活剧。1897年11月德国出兵占领胶州湾以后,中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机。资产阶级改良派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发动的戊戌维新运动,被封建统治者扼杀在戊戌六君子的血泊中;而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羽毛未丰,尚处于初期的发动阶段;无产阶级尚未形成独立的阶级力量。阻止列强瓜分中国的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农民的肩上。中国农民深受外国侵略之苦,在民教冲突中又受中国封建官府的压抑,加上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人们便把愤懑情绪发泄到外国传教士及其羽翼下的教民身上,发泄到外国侵略者在自己家园所修筑的铁路、所埋植的电杆上。遍及北方各省的声势浩大的反洋  相似文献   

5.
义和团运动与美国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和团运动与美国对华政策〔韩〕金希教大致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开始在形式上强调“保全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①。这一措辞与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坚持要求取得并扩大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旧扩张方式是有所不同的。美国则是这一改变的代表,它的门户开放政策非常...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匈牙利汉学家尤山度(Jozsa Sandor)撰写的《中国和奥匈帝国》一书的第五章,因这方面的论文国内不多见,特译出以飨读者。译文巳经原作者过目。篇名为编者另拟。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北方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反帝爱国运动即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中国,中华民族灾难空前严重的产物,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侵略、反瓜分斗争发展的顶点,也是长期以来彼伏此起,遍及全国的群众反教会斗争的—个总汇合。 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冲破了中国  相似文献   

8.
义和团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既是一部充满了民族灾难的屈辱史,又是一部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精神的斗争史。面对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加紧侵略、神州沉沦、国将不国的危殆局面,中华民族的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劳动群众对于救亡这一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9.
己亥建储与义和团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政变以后的“废立”阴谋,使以刚毅、载漪为首的“大阿哥党”在清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形成。在废立阴谋屡遭挫折之后,“大阿哥党”采取了支持义和团的政策,导致义和团大举进京,义和团的盲目排外得到了褒奖,使京畿地区的局势急剧恶化,招致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与镇压。在八国联军的压力下,清政府被迫“惩凶”,“大阿哥党”终于覆灭。在帝国主义时代,如何妥善处理和引导民众的反帝正义斗争,防止列强的武装干涉,避免民族灾难的发生,是任何落后国家政治家们所必须认真思考和应付的重大政策问题。百年前在中国大地发生的惨剧,清晰地展现了这样一个事实,统治者的“失误”总是由统治者们特殊的政治利益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清史研究》2021,124(2):19-39
在义和团运动中,美国政府一开始对其严重性缺乏认识,发表的第一次门户开放照会也与山东义和团运动没有直接关系,系针对列强"瓜分"政策发出的一个倡议。对于义和团运动向津京地区蔓延,美国驻华公使康格反应强烈,主张与其他列强采取一致行动,并赞成列强的"瓜分"政策。但美国政府始终坚持门户开放政策,并扩大到维护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将战争严格局限于解救使馆、恢复秩序范围内。在《辛丑条约》谈判中,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也相对友善。东南地方督抚和驻美公使伍廷芳与美国政府之间保持的外交孔道,对舒缓美国政府和公众的焦虑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这场战争并非由"中外双方在交流方面的误解"而引发,主要还是19世纪以来中外民教矛盾和冲突长期得不到妥善合理解决的一个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义和团运动时期驻外公使们处境尴尬,他们力主镇压义和团运动,对八国联军入侵一味妥协;同时,也为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付出了巨大努力.另外,驻外公使们与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员、清朝中央政府以及驻在国的交涉往来中,反映了其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2.
当十九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以农民为主的义和团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高潮。东北各地,由于同样遭受着帝国主义侵略者残酷的蹂躏,在山东、直隶等省人民英勇反帝斗争的影响下,也随着出现了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高潮。 一九○○年二月(庚子正月),营口附近,‘有所谓义和团者,专以传教惑人’。  相似文献   

13.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廷在教案问题上,完全采取了媚教卖国,严厉镇压人民一切“仇教”活动的方针与政策。它要求各级官吏对教士、教会更加着意保护,严禁官吏纵民仇教或者同情民众闹教。同时把闹教列为与土匪、叛逆同罪,一概用“火速剿灭”,“务绝根株”的残酷手段对待。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官吏与士绅对群众的闹教的态度如何,具体表现怎样,是一个有待讨论弄清的问题。有的论者似乎认为,义和团运动失败后,由于清廷已成为“洋  相似文献   

14.
东直督抚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和团运动之所以能够席卷北方,震撼世界,固然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原因,但是,清政府决策的诱导也起着关键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对此进行分析时,人们往往重视中央统治集团,忽视地方督抚对义和团的影响,其实,在枝强干弱的晚清,直隶、山东督抚对义和团的态度、政策不仅始终影响着义和团运动的发生、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清中央统治集团对义和团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义和团运动中的铁路问题与李鸿章朱从兵一、义和团运动中铁路问题的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北方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广大义和团团民将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他们极端仇视和痛恨一切与帝国主义有关的人和物。铁路、电线都由外...  相似文献   

16.
周代勋贵受封为诸侯,有命长子就封、次子留佐周室之制。据近出曾公钟诸铭,伯适为曾国始封之君,其长子南公(曾侯谏)则出封为曾侯。曾侯谏被昭王命为南方诸侯之长、爵比三公,故称"南公"。数代曾侯皆被周王册命为"南公",故曾侯或世称"南公"。而曾侯犺之父"南公"究系曾侯谏或曾侯伯生,伯适与南宫适是否一人,皆难论定。而曾侯之称"南公"与畿内南宫氏宗君之称"南公"绝不相同,南宫氏之宗君可称"南公"或"南宫",而曾侯不得称"南宫"。南宫适应为畿内南宫氏的主要源头,此后世代称南宫(公)。  相似文献   

17.
发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奋起反抗外来资本主义的侵略的正义战争。这场战争,从道光十九年(1839年)七月的九龙之战开始,中间三起三落,到道光二十二  相似文献   

18.
历史的进程,已经进入21世纪,我们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我们的期望、激情、智慧和勇气都离不开历史的启迪。一定的社会心态对历史的发展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鸦片战争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承上启下的时代。中国传统社会在经济、政治、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以权威主义、保守倾向和集体方式为其特色,这是中央集权的反映,造成了压抑个体性、扼杀创造性和消解积极性的不良后果。古老的封建中国在这条轨道上运行了两千年。历史的车轮转到了18世纪,一个封建社会晚期,外族统治的清朝时代。清廷凭借封建制度的回光返照的余威,…  相似文献   

19.
余支政  张二平 《史学月刊》2000,22(2):146-152
经过百年的历史沉淀和几代史学工作的艰辛努力,进入90年代以后,义和团研究无论其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笔根据90年代以来义和团运动研究的特点,归纳收集整理了近百篇章的主要论点,将其分为以下六个方面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20.
义和团运动并不是一些学者认为的邪教运动,通过分析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可以知道义和团运动主要是一次群众性的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与瓜分中国的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