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1953,(11)
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於十月十九日舉行座談會,紀念魯迅先生逝世十七周年。參加的有夏衍、彭柏山、章靳以、魏金枝、黄宗英、劉專華等。座談會上許多文藝  相似文献   

2.
《文物》1951,(1)
十四年前,當我們的文壇巨星殞落的時候,茅盾先生寫了一篇"學習魯迅先生"的文章,他是這樣說的:"只要中國民族尚有解放的一日,在‘新中國’的大都市將建立起魯迅文學院,大陸新邨一弄也將收爲公有。"這句珍貴的預言,現在終於一切都已實現:在瀋陽有了魯迅藝術院;在哈爾濱有了魯迅公園;在北京有了魯迅故居;在上海,大陸新邨的九號和十號,也終於改成"魯迅紀念舘"了。魯迅紀念舘是在去年七月開始籌備起來的。這個計劃由華東文化部文物處唐弢處長草擬,經呈由軍政委員會通過,和中央文化部同意,八月間卽開始做佈置的工作。其間,許廣平先生曾請了一個短時期的假,從首都到上海,她把全部遺物從霞飛坊搬了過來。雖然極零星細瑣的遺物,她也保存得非常好,並且向負責佈置的王稼冬同志作了詳細的說明。她曾經說:"我要一切都還給魯迅。"魯迅先生生前友好馮雪峯、楊霽雲、巴金諸先生也提供了不少資料。  相似文献   

3.
《文物》1955,(11)
魯迅先生的北京故居,在十月十九日——魯迅逝世十九周年紀念日開放。魯迅先生的北京故居已成为千万劳動人民所景仰的地方,前往瞻仰的國际友人也很多。  相似文献   

4.
《文物》1953,(11)
紹興,是中國人民的偉大的革命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先生的誕生地,在這裏,魯迅先生度過了他的少年時代。他從祖母和褓母的口中聽到許多美麗動人的民間故事,在燴炙人口的‘三味書屋’裏影描過小說上的繡像,在自己家裏和外婆家裏接近過許多勞動人民子弟的親密朋友,經歷過家庭由小康到困頓的變化,深刻地觀察過舊社會的形形色色。從日本留學回國後,在紹興任教以及以後在軍政府時代,領  相似文献   

5.
盧繩 《文物》1953,(11)
天津大學士建系建築設計教研室在今年暑期率領房屋建築學專業一年級同學到北京參觀中國古代建築並作實測的實習。這次實習測繪了北海的庭園建築和西四牌樓宮門口西三條胡同二十一號的魯迅先生故居。參加測繪魯迅先生故居的同學有六十三人,教師有盧繩、童鶴齡、鄭謙、張佐時等四人。進行測繪工作計兩天,攝影二十餘幀,繪製實測圖樣十餘幅。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紹興市魯迅紀念舘最近决定建立「魯迅文物陳列室」。修建工程已於今年十一月開始動工,預計本年年底可以完工。魯迅文物陳列室在紹興市魯迅故居附近,西面是「新台門」,東面是「老台門」及魯迅  相似文献   

7.
《文物》1951,(11)
蘇聯人民紀念魯迅忌辰莫斯科文化科舉界人士爲紀念魯迅逝世十五周年,於十月十七日在蘇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舉行了特別會議,參加的有蘇聯漢學家、東方學家和高等教育機關的學生等。會議在蘇聯經濟學博士馬斯連尼柯夫致開會詞後,由蘇聯語言學學士愛德靈作了題爲‘偉大的革命作家魯迅’的報告。會上又宣  相似文献   

8.
《文物》1953,(11)
許廣平先生捐贈部分稽中散集二冊抄本魯迅先生校用程榮本張爕本張溥本校。雲谷雜記一冊魯迅先生手抄本。羅氏羣書九冊清光緒刻本內‘淮陰金石僅存錄’‘唐風樓金石文字跋尾’二冊,魯迅先生手抄。有‘周’‘周氏’印記。  相似文献   

9.
《文物》1953,(11)
為紀念魯迅先生逝世十七周年,北京圖書館於十月十九日至十一月二日舉辦小型展覽,展出該館收藏的魯迅先生珍貴的手稿墨蹟和有關魯迅先生的圖片。展出的魯迅先生手稿中,有‘穆  相似文献   

10.
關於《昔柳摭談》的作者問題,魯迅《中國小説史略》一口咬定爲馮起鳳,不知何本,而後世學界附和者甚衆。亦有細讀文本者發現此説有誤,作者應爲馮起鳳之兄,然對此人始末茫無所知,故此問題不了了之至今。筆者在細讀文本、研究相關著録及光緒《平湖縣志》等資料的基礎上,確定作者爲馮躍龍。另,筆者最近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特藏室發現傳教士馬禮遜所藏《剪燈閒話》,此書假托隨園主人戲編,實爲《昔柳摭談》僞書。  相似文献   

11.
魯迅先生的逝世,顯然是中華民族無此的损失。在逝世後十四年中,广大的人民是永遠在怀念着先生。因為由於先生的將近一千萬字反帝反封建的著作和編譯——這是我國文化上最宝贵的遺產,它從内外反動派企圖倒拖時代的魔手中,推动時代進步,也帮助了羣衆進步。因此羣衆以集會文字或緬懷  相似文献   

12.
胡冰 《文物》1953,(11)
一、在‘吶喊’自序中,魯迅先生曾經很生動地叙述了他在北京紹興會館裏鈔古碑的情形: ‘S會館裏有三間屋,相傳是往昔會在院子裏的槐樹上縊死過一個女人的,现在槐樹已經高不可攀了,而這屋還沒有人住;許多年,我便寓在這屋裏鈔古碑。客中少有人來,古碑中也遇不到什麼問題和主義,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這也就是我唯一的願望。……  相似文献   

13.
在中古時期的吐魯番,田土的種類中有"部田"、"常田"等。但何爲"部田",學術界則衆説紛紜,莫衷一是。本文認爲,部田可能與水利灌溉的關係最爲密切,因爲吐魯番主要靠天山的雪水灌溉,土地的好壞取決於是否有灌溉用水,並隨灌溉用水的有無、多少在變化。部田在文字上與薄田相通,中古時期的"白田"指旱田,而從音韻學、文字學角度考察,薄、白又相通,即"白田"之"白"與"薄田"之"薄"也是相通的。由此可知,"部田"是旱田,是無法澆灌或不能盬C水利灌溉的土地。與其相對的"常田"則是能夠保證水利灌溉的土地。  相似文献   

14.
自從反對使用原子武器簽名運動在紹興全市展開後,魯迅紀念館即配合運動在陳列室出口處設立流動簽名站,便利還沒有簽過名的觀眾能有機會在‘告世界人民書上’上簽名,把魯迅先生的愛國主義和積極參加和平運動、反對帝國主義的精神體現出來。該館同時還和派出所配合,在魯迅故居百  相似文献   

15.
魯桓簡介魯桓字天隱,一九四八年出生于河北承德市。小學期間,在北京景山少年宫學習中國水墨書。一九六五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附中。一九七三年分配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從事藝術創作十六年。于一九八九年遷居美國。 現爲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詩、書、畫、印、雕,無所不精。詩詞師承蕭勞先生三十余年。所作千首多以動物爲題,新意自創,爲世人所傳頌。石雕有隨型舆寫真兩種風格。首次以天然石色專雕兩栖爬蟲類和甲  相似文献   

16.
<正>關於德藏吐魯番文書的情況,學界已有概述。~(1)筆者在製作這些漢文佛經寫本目録的過程中,~(2)發現了迄今最爲古老的淨土宗寫本。本文的目的,就是對這些寫本進行介紹、録文與考釋。依照藤枝晃先生首創且爲西域文化研究會沿用的書寫年代分期法,這些寫本屬於AA期。~(1)從筆迹來看,爲4—5世紀的隸書風格,結合紙質、界高等要素綜合判斷,應書寫於北朝前期(3世紀末至5世紀前期)。  相似文献   

17.
西北歷史博物館和西北美術工作者協會為了響應全國第二次文學藝術代表大會鼓勵創作與發揚民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過對遼代《耶律曷魯妻掘聯墓誌》與敦煌文獻《記室備要》的對比分析,發現墓誌的主要內容大多抄撮改編自《記室備要》一書。由於此方墓誌極有可能出土於遼上京臨潢府附近,筆者推測唐代《記室備要》等掌記文書早在遼朝初年即已向北散佈至契丹的腹心之地。遼初對於中原人才及藩鎮制度的吸納、繼承,爲記室文學向北傳播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王啓元 《中华文史论丛》2013,(2):321-341,402,403
明萬曆間,鍾惺與之所立竟陵派雖自初創即毁譽參半,然其入清後影響不降反升;竟陵餘響於清初詩壇,亦曾有震蕩。竟陵派的詩文主張、行年考訂,如今學界已有頗深入的研究,惟竟陵派與東南畫壇的聯繫,關注得還不夠。鍾氏於畫史留名,其文學主張亦多參東南文人畫之奧義;而明、清两代同情竟陵派者,多東南詩畫藝術界之士。本文擬從竟陵派與東南畫壇的關係,略論晚明詩畫審美趨近的一些表現。  相似文献   

20.
魯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是我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数十年的战斗生活,可以說是著作等身,而且影响深巨。魯迅先生的手稿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創作发展过程,并且充分地表达出他的严謹認真的治学态度。通过手稿,使我們得以更清楚地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当时的活动,对于学习魯迅先生的精神和研究他的著作都是有帮助的。現在将他在1912年以前的手稿墨迹介紹一下。魯迅先生是喜欢抄清稿的,他頗有不保存初稿的习慣,从現存的一些初稿来看,很少有大片勾勒涂改的地方,足見魯迅先生文章落笔时多是在构思成熟以后。他的手稿几乎那是用毛笔书写,也还保存了一些鋼笔的手迹,但那是为数很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