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正在共和国史上,西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村名,不仅因为它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典型,更在于一个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民众生活苦难的穷山沟先后产生了李顺达、申纪兰两位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从此,历来被当地人称之为"山连山,沟套沟,山是石头山,沟是乱石沟,冬天雪花卷风沙,夏天洪水如猛兽"的不毛之地——西沟村,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革命年代一路走来,西沟村经历了李顺达互助组、西沟农  相似文献   

2.
李保文 《百年潮》2009,(11):76-79
20世纪下半叶,山西省平顺县的西沟和长治县的南呈都是晋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先进单位。西沟村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勤俭办社,建设山区”的典范,南呈村荣获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名的奖状。西沟的带头人是李顺达、申纪兰,南呈的村干部是李秉壁、司中枢。由于经常在一块学习、开会,他们认识了;又由于禀性相投,他们建立了革命的友谊。透过这些带头人特别是司中枢与李顺达的交往,可以看出李顺达的为人和处事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下半叶,平顺县的西沟和长治县的南呈都是晋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先进单位。西沟村被毛主席誉为“勤俭办社,建设山区”的典范,南呈村荣获周总理亲笔签名的奖状。西沟的带头人是李顺达、申纪兰,南呈的村干部是李秉壁、司中枢。由于经常在一块学习、开会,他们认识了。又由于禀  相似文献   

4.
志鉴传递     
《西沟村志》于2002年8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西沟村涌现出了李顺达、申纪兰等全国劳模,是中国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者;是艰苦奋斗,建设山区的典范;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西沟给予深切关怀。各类记述上限为1938年,下限为2000年底;共15章,210千字,定价58元。 《昔阳县志》于1999年7月出版; 1964年大寨粮食亩产“过长江”,为北方山区旱作农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昔阳人在这场运动中以独具的优势和特有的气质走在了全国的最前列。1964年以来,共有134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多批…  相似文献   

5.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的伟大号召,早在1943年,就在他所在的西沟村组织起全县,也是太行山第一个互助组.从1952年在西沟村办起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到  相似文献   

6.
一李龙太是河南省林县西诸翟村人,1938年,年仅11岁的李龙太来到了山西省长治县林移村(这村人全是从林县逃荒来的)。那时,上党地区到处都传唱着“太行山高,漳河水长,李顺达美名天下扬”。李龙太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并得知李顺达也是林县人。1955年,在晋东南地区召开的一个农村干部座谈会上,他终于认识了李顺达。从此,二人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交往。那年秋后,李龙太去西沟参观,李顺达领上他满村转。在老西沟三岔口,李龙太见这条老沟又向外叉出两支,李顺达原来住过的那孔窑洞就在这三沟交汇处,便说这里的风水好。李顺达说“:要不是解放,风水再好…  相似文献   

7.
早在上世纪的50年代初,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的李顺达、申纪兰这两位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便已誉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了。2002年8月中华书局出版  相似文献   

8.
前几年,读过平顺县志编辑委员会编的《平顺县志》。该县志的前5幅照片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江泽民与全国人大代表、农业劳动模范李顺达、申纪兰在一起的照片。记载平顺县重大事件的《要记》也大多与西沟村、李顺达、申纪兰有关。当时印象很深刻。心想西沟村是怎样神奇的山村.竟然占了平顺县的头彩!近读《西沟村志》,印象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9.
《金星英雄传》是山药蛋派老作家韩文洲于1965年秋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写的传记旧稿。当时,作者曾住在西沟,与李顺达长谈数日,并对有关人和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和调查。传记从李顺达出生写起,一直写到他获得全国金星奖章为止。较详尽地叙述了李顺达大半生传奇式的经历。传记写成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见诸报刊。如今再读此稿,依然有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使人感到真实、亲切,有一定的文学品位,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连载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金星英雄传     
《金星英雄传》是山药蛋派老作家韩文洲于1965年秋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写的传记旧稿。当时,作者曾住在西沟,与李顺达长谈数日,并对有关人和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和调查。传记从李顺达出生写起,一直写到他获得全国金星奖章为止。较详尽地叙述了李顺达大半生传奇式的经历。传记写成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见诸报刊。如今再读此稿,依然有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使人感到真实、亲切,有一定的文学品位,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连载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志书专递     
《沧桑》2003,(1)
《西沟村志》主编张松斌 周建红中华书局定价 58.00元 该村志2002年8月出版;各类记述上限为1938年,下限为2000年底,共15章,210千字。西沟村涌现出了李顺达、申纪兰等全国劳模,是中国农民  相似文献   

12.
1951年,是我担任新华社记者的第6个年头。这年春节前夕,我放弃节日阖家团聚的机会,冒着鹅毛大雪,赶到太行山中山西平顺县西沟村的李顺达互助组,和组员们一块欢度大年初一。我跟着李顺达踏看山村沟沟岔岔的冰雪,给老贫农、老党员拜年,  相似文献   

13.
郭玉芝打发儿子下晋城走后,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儿子盼回来了,没想到李顺达迈步进来,没有说话,便一头栽倒在炕头放声大哭起来。她一惊,便紧着问顺达,顺达这才哭着说:“我爹叫监工的打死了!”  相似文献   

14.
<正>抗美援朝时,我国农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捐献"中国农民号"、"爱国丰产号"飞机的活动。这一活动的发起者,便是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的李顺达互助组。  相似文献   

15.
“你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写申纪兰?”3月15日上午,在山西平顺县西沟村的西沟展览馆办公室内,郭雪岗陡然发问。  相似文献   

16.
李顺达发现日军逼近西沟村,他没有先回自己家呼唤家里人逃走,而是到处跑着催乡亲们离村。冈日军来得突然,一些人未及逃走,粮食也没藏起来,结果粮食被敌人抢走了,120多间草棚被烧了,十几个善良的庄稼汉、老大娘、小孩子死在日军的刺刀尖上。回到村里的人们看到这一切,恨得牙咬得嘣嘣响。  相似文献   

17.
马明 《文史月刊》2003,(11):53-55
从1951年起,山西分社开始突出先进人物、先进单位的报道。在总社的倡导下,在几十年众多的先进典型报道中,以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陈永贵和女英雄刘胡兰及他们所在单位的连续报道,持续时间最长,国内外影响最大。1959年,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两个编委会向山西分社颁发了“深入抓典型,认真写经验”的奖旗。其中,从“文革”前的1963年到“文革”后的1982年,在长达19年内,山西分社采写了大量关于大寨和后来的全国第一个大寨县———昔阳县的稿件,内容十分广泛,经总社播发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样大规模的连续报道,在我国新闻史上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8.
李顺达正在日日夜夜地考虑着互助组下一步该怎么个走法的问题,忽然听到一个消息,马海兴通过路河山说合,把老贫农路六则在土地改革时分下的一亩半斗争果实地买走了。听到这个消息,李顺达大吃一惊,想到如今翻身弟兄又卖起地来,心里难过极了。想道:“要这样下去,再过几年,买地的买地,卖地的卖  相似文献   

19.
林县(今为林州市)之所以能够建成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是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中共河南省委、山西省委和新乡专署的积极支持、鼓励,平顺县的无私援助,以杨贵为首的中共林县县委一班人的正确决策和全县各级党组织、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同时也和李顺达同志的不懈努力有着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杜艳丽 《百年潮》2022,(6):39-44
<正>申纪兰(1929—2020),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曾任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支部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的劳动权利,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改革开放后,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为发展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改革先锋”等称号。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