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农业厅”的牌子用繁体字写成“農業廳”,可能很多年轻人已经不认识了。过去我总想:简化字对使用汉字的人来说,节约了无数宝贵时间,功不可没。实在没必要象学广话一样赶时髦,再去把繁体字翻出来,去为难年轻人。  相似文献   

2.
1957年陈梦家发表《慎重一点“改革”汉字》,不赞成废除繁体字。陈梦家提出:“文字是需要简单的,但不是混淆。这些简化字,毛病出得最多的是同音替代和偏旁省略。简化后有些字混淆了。”“文字这东西,关系了我们万万千千的人民,关系了子孙百世,千万要慎重从事”,“汉字为我们过去许多朝代服务过,也为革命服务过”。陈梦家由此被划成右派,降级使用。陈夫人赵萝蕤遭此沉重打击,精神分裂。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第八届国际汉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孰料,会上闹出了一个小小的争端。据韩国媒体报道,同属汉字文化圈的韩中日三国学界,就"统一汉字"达成协议,决定制作一部汉字"比较研究字典",并制定以繁体字为主、统一字形的5000-6000个常用汉字标准字。而中国代表提出的"简体字与繁体字共存"的口号,也让人感到会议取得了进展。然而,此后媒体的跟踪采访却表明,中方当事者均否认在"统一汉字"  相似文献   

4.
2000年10月21日《人民政协报》“新移民在香港压力大”一文中说:“新移民与在香港专业人员相比,由于英语差,有的不懂繁体字,比较容易受到社会歧视。”笔者对此说颇有同感,在几次出国出境公干中,翻阅海外的汉字报刊时,同行的年轻人对许多繁体字看不懂。同样,我们带出去的书刊,海外华人朋友也看不懂上面的简化汉字,同亲同族同文化的海内外华人却在自己的文字上产生了差异,这是乎有悖常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推行简化汉字已经30多年,作为书写和印刷规范已成定制,繁体汉字早已规定不再登大雅之堂。 但是在新方志中用繁体汉字印刷的现象却越来越多,大有逐步泛滥之势。最近翻看了一些新方志(特别是河北省的新方志),一般志书前面的图照说明文字都是用的繁体字。有的志书封面题字、目录也都是用的繁体字。我问这些志书的主编为何在这  相似文献   

6.
2000年10月21日《人民政协报》“新移民在香港压力大”一文中说 :“新移民与在香港专业人员相比 ,由于英语差 ,有的不懂繁体字 ,比较容易受到社会歧视。”笔者对此说颇有同感 ,在几次出国出境公干中 ,翻阅海外的汉字报刊时 ,同行的年轻人对许多繁体字看不懂。同样 ,我们带出去的书刊 ,海外华人朋友也看不懂上面的简化汉字 ,同亲同族同文化的海内外华人却在自己的文字上产生了差异 ,这是乎有悖常理。近20年来所有“出洋”的留学生或由祖国大陆到国外的定居者 ,他们在国内从小学的就是简化汉字 ,而出去后 ,为了工作和生存 ,他们在学…  相似文献   

7.
艾绍洁 《攀登》2007,26(2):165-166
近年来,我国在汉字的使用方面出现了比较混乱的现象,如滥用繁体字、异体字、谐音字,误用别字,随意简化汉字等,造成了社会用字的不规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因此,应从识写汉字的态度、汉字使用的相关规定、大众传播媒体等方面予以高度重视,不断规范汉字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有一年,我有事乘飞机去广州,在途中与邻座聊天,聊得正投机时,互相交换了名片。我接过对方的名片一看,上面写着“XX餅幹公司德经理”,觉得好笑,不过我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便先问他名片在哪里印的,为什么用繁体汉字?他告诉我说是在广州印的,因为公司常在香港有业务往来,为适应香港的习惯所以印繁体字了。我笑着对他说,你的名片在香港更看不明白了,他吃惊地问为什么,我告诉他“饼干”的繁体应该是“餅幹”,你在印名片的时候一定写的是简体汉字“饼干”,却要求印名片的厂家改印成繁体,  相似文献   

9.
声音     
《中华遗产》2009,(9):10-10
台湾作家张大春说:“繁体字被遗忘或泯灭,是非常可惜的,就好像股市3秒钟压垮一群人,这群人的生命没有了。在大陆使用繁体字的人少,但是繁体字内部蕴含的能量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10.
王延模 《丝绸之路》2009,(24):59-60
有人不明白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以为繁体字和简化字简单对换就完了,结果闹出不少笑话。将“己丑年”写成“己醜年”,“十面埋伏”写成“十麵埋伏”,“皇后”写成“皇後”,“理发”错为“理發”。类似的错误,在商品包装和影视剧字幕上,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本文主要结合古文字和古文献对“丑”和“醜”这一组繁简字作了比较详细的辨析,并从“醜”字为什么以“鬼”做义符为出发点,分析和探讨了中国古代的鬼文化。  相似文献   

11.
“閒”字俗写作“间”,亦与“闲”相通.简化时或作“间”,或作“闲”,视其文义而定.清孙星衍著《墨子閒诂》十五卷,诸家引用此书,将其繁体字改为简体字  相似文献   

12.
地方志应该使用规范的简化字张善长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搞活,政策宽松了,“冲破禁区”的现象层出不穷.因之,社会上也出现了冲破繁体字禁区的文化现象.一时,街头巷尾,标语、招牌、广告、电视荧屏、商标、极联、霓虹灯等,由繁体字充斥.出版界也似乎得了一.k.“...  相似文献   

13.
“汉字叔叔”是广大中国网友赋予理查德·西尔斯的呢称。这位来自美国的“汉字叔叔”花费多年时间,整理中国甲骨文、金文、小策等字形,将这些字符一一扫描编码建立数据库,并创建一个名叫“汉字字源网”的网站,解析了八千多个汉字,收录近十万个古汉字字形。如今,他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录视频讲述他和汉字的故事,然后放到自己的新网站上,让汉字不仅电脑化,还要“多媒体化”。  相似文献   

14.
古籍整理用字必须规范化陈焕良,贺玉华目前,我国古籍整理多数用繁体字,但部分普及本用简化字。用简化字出版古籍,把古籍中的繁体字转换为简化字,对于不熟悉繁体字的读者,显而易见提供了不少方便:扫除部分文字形体的障碍,甚至可以说,减少了注释量,因为在“化繁为...  相似文献   

15.
戴莹 《中华遗产》2010,(10):182-182
任何评选都不能忽略“民意”,我们在紧锣密鼓地找各界专家推荐“最具中国文化意义的汉字”的同时,还在中国国家地理网、汉字刚以及新浪博客、微博上征求网友们的意见,请大家推选自己心中一个“最中国”的汉字。  相似文献   

16.
在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工作中,现有的古籍CNMARC著录标准关于用字的规定尚欠妥善,在使用汉字方面也是繁简不一,给古籍的计算机数字化、网络化带来诸多不便。本文剖析了繁体字和简化字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以及二者之间转换的不便,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合理有效的繁简结合、藏用并举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东汉的许慎著《说文解字》,用五百四十个部首贯穿一万多个汉字,是一个重大的贡献。因为部首的确定,有助干汉字字形和字义的分辨,并为汉字的分类与检阅提供了方法。汉字包括单体字和合体字两类。许慎时就有“文”与“字”的概念,“独体为文,  相似文献   

18.
闵嘉鹏 《神州》2012,(24):79-80
本文利用出土甲骨文、金文、简册、碑石等文字材料,简明解释了一组和人体构形相关的“人”、“大”、“命”、“令”、“自”、“息”等常用汉字的形义来源。同时还结合传世文献材料,分析说明了它们在汉字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基本义项和辞例用法。通过对这些字词的解说,有助于我们对汉字文化内涵的深一步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马莉 《文史月刊》2009,(8):48-49
汉字中的“品”型结构酷似“金三角”,音、意、形,都非常有趣。可惜,这些字绝大部分不常用,极为生僻,几乎变成了绝无仅有的“活化石”。笔者列出以下20个这样的“三角形”汉字,请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汉字中,“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字,《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辞典》对“郫”字都只有一种解释:“郫县,地名,在四川省。”难道“郫”字就只有这一种用途?是唯一用作地名的汉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