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涛 《黑龙江史志》2012,(5):74-75,80
现代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内容丰富,集传统伦理道德的阐扬、现代伦理道德的反省以及新伦理道德的重建于一身,成为现代伦理道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21世纪的眼光总结和探求现代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文章尝试提炼现代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寻求对现代道德建设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儒臣”的应变与儒学的困境──张之洞与晚清儒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儒学,也自然有影响各时代儒学发展的独特人物。在晚清,张之洞与儒学很有关系。虽然他在具体的学术研究上成绩微不足道,但凭借其在政治上和文教事业上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儒学的独特关怀,其有关的思想和活动却对儒学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具体考察他这方面的思想和活动,对认识晚清儒学及张之洞本人,都是很有意义的。一、“通经致用”与儒学自振“通经致用”或“经世致用”思想渊源于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到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由于挟“坚船利炮”而来的列强入侵和与之相伴随的“异教”渗透,造成王朝…  相似文献   

3.
兰作为一种人格的象征,它的内涵是多重的,自孔子对它的化内涵作了人格化定位后,它显示了自身的延展性,在不同的化背景下对儒学人格进行调整、补充。而图腾崇拜的心理机制,又使兰在儒学人格的象征谱系中始终占据着“王”的地位,体现了儒学中浓厚的“兰情结”。  相似文献   

4.
以周易文化为源头的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是历史的必然。周易文化产生于中国,但它早已属于世界。其发展是“中国之易学”、“亚洲之易学”和“世界之易学”。在秦汉时期《周易》随着儒学的外传而开始走出中国,自唐代以来则成为亚洲邻国知识分子研习的经典,到明清之际又从欧亚大陆的东端走向它的西端。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易学通过文化融合而奉献给世界。  相似文献   

5.
位于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中部的安顺府文庙 ,始建于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一统大疆 ,对西南地区采取“移风善俗 ,礼为本 ,敷训导民 ,教为之先”这一军事哲学战略方针 ,在征服广大西南“蛮夷之地”的同时 ,以儒学思想教化广大的民众。“皆设儒学 ,选其子孙弟侄之俊秀者以教之 ,使之知君臣、父子之义 ,而无悖礼争斗之争 ,亦安边之道也。”安顺府文庙在这特殊的历史背景中以庙、学合一形式诞生 ,又经历代增培和扩建 ,成为黔中最大的儒学殿堂安顺府文庙建筑装饰艺术的形成安顺府文庙建筑装饰艺术 ,实际上是以儒学文化为核心 ,兼融了佛教文化、道…  相似文献   

6.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统治之学。但是,儒学并非是从创立之初就受到统治者的信赖而一举跻身庙堂的。汉朝是儒学“佩印绶带”的分水岭。汉以前,在一连串跻身庙堂的努力归于失败后,儒学开始自我反省。汉朝初年,儒学内部分化为齐学和鲁学,以崇尚权变为特征的齐学充分发挥“通变”思想,使儒学逐步适应了汉初政治形势的需要。叔孙通为人机警,善于认清形势,能适时地采取适当的行动,通过自己主观的努力以具体的事功让汉初统治者认识到儒学的价值,从而使儒学开始正式的登堂入室。叔孙通是汉初儒学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7.
编纂地方志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为什么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能经久不衰?这是因为它有“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而这三大功能在不同的社会又有它的不同内涵。封建社会的政府编纂地方志的目的是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它以封建主义为指导,存封建伦理道德之史,资封建统治之治,教封建伦理之化;当社会主义出现在中国大地以后,地方志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存社会主义之史,资社会主义之治,教社会主义之化,一句话,为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明与精神明建设服务,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早在封建社会就流传着“治天下以史为镜,治郡国以志为鉴”。所以.封建社会一些明智的官员走马上任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清前期"安南之役"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南之役”是清乾隆年间中、安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文章从“安南之役”发生的背景、“安南之役”前期进军顺利和后期失败的原因、“安南之役”的性质和影响等三个方面对“安南之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认为“安南之役”是清朝为维护中、安宗藩关系发动的战争,并非清朝对安南的侵略,它也未从根本上影响以后中、安关系的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宋至清,程朱学说及其继承者新安理学,在徽州地区作为封建的正统思想维系了近700年之久,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和影响,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一在宋代的思想领域中,理学占统治地位。宋代的理学,亦称“性理学”、“道学”和“新儒学”。它是以儒学的“忠、孝、仁、义”为核心吸收了释家的“超脱”、“修行”与道家的“无为”、  相似文献   

10.
李二曲以“明体适用”为宗旨,他的理学建筑在对儒学的重新诠释之上,认为儒学的起点是心性道德,但最终归宿则是经世致用,进而指出儒学是“明体适用”之学。本文基于对《二曲集》的解读,认为李二曲将经世致用、康济群生的经世之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且一生致力于倡正学、干实事。李二曲虽为一介布衣,但在清初关中救荒与关中风俗改良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王阳明“龙场悟道”490周年。这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上是一件大事。本文拟从学术思想衍化的角度,就王氏与儒学复兴运动,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一所谓儒学复兴运动,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长达数百年之久的一次所谓“继绝学”活动,力图维护儒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正统地位。王阳明堪称是这一运动的殿军。儒学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候起,就具有较强的活力,其所尊尚的经典《六经》即古代道术的总汇,这一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颇丰。及至西汉武帝以后,更处于独尊的地位。由于它致力于修齐治平之道与礼乐刑政之术,为封建统治阶级用作维护…  相似文献   

12.
严复与儒学     
梁启超称严复为“近代西学第一人”,由于严复西学思想的突出而使人们忽视了对他儒学思想的研究。儒学对严复思想有着重要影响,严复思想的演进并不存在“离异”与“回归”问题;从严复具体的儒学观来看,他从未对传统化采取全盘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严复处理中西方化关系的方法多样,在近代史上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13.
在近几年来的思想文化“研究热中”,当代新儒家的“儒学人文主义”说正在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新儒家认为,传统儒学的“人文主义”精神,既是熔铸中国历史文化的生命大流,又是酝酿中国现代民主科学的源头活水;中国现代化必须走“返本开新”的演进路径,通过弘扬这种精神来挺立人的道德主体意志,以“内圣”之力来开拓出现代民主科学的新“外王”。本文试对此说及其所反映的文化——政治理想作一质疑和剖析,以就教于学术界前辈和同行。一在传统儒学中,是否象新儒家所说的那样,包蕴着一种自主意识、尊严理性、人格平等、天下为公的“人文主义”精神呢?所谓“儒学人文主义”是否象新儒家断定的那样,是对“人性、人伦、人道、人格”的大力扬播和“全幅肯定尊重”呢?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4.
赗赙制度作为古代丧葬礼俗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东汉时期的赗赙制度是在继承西汉时期的基础上完善形成的。除等级性和阶级性的特点更明显外,朝廷还明文规定了各级贵族、官吏卒后所“赙”之规格;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赐谥、赠官印制度,此外还对注重名节和精通儒学之“士”也施之以“赙礼”,扩大了官赙的范围,这当与东汉时期尊崇儒学、奖励名节的社会风俗相关。这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赗赙制度作为古代丧葬礼俗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东汉时期的赗赙制度是在继承西汉时期的基础上完善形成的。除等级性和阶级性的特点更明显外,朝廷还明文规定了各级贵族、官吏卒后所“赙”之规格;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赐谥、赠官印制度,此外还对注重名节和精通儒学之“士”也施之以“赙礼”,扩大了官赙的范围,这当与东汉时期尊崇儒学、奖励名节的社会风俗相关。这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彭慧 《四川文物》2013,(1):57-62,100
四川荣县文物管理所藏有一通石碑,碑阳为宋代“绍熙府儒学碑”,碑阴为明代碑刻“和义记”.“绍熙府儒学碑”载南宋理宗下诏追封朱熹等五人爵位,并从祀于文庙,同时黜免王安石在文庙中之地位,以及此诏在潼川府路的执行情况.绍熙府儒学碑反映了王安石及新学的彻底衰落,程朱理学的大势崛起,以及绍熙府遭受蒙古军队侵扰的历史,同时勘正弥补了史籍、辞书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评荀子的君本论和君民"舟水"关系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保国 《史学月刊》2004,(11):14-19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学的传承,但他基于封建政权已经稳固的现实,提出了君民“舟水”关系说。其说弱化了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力度,强化了君主专制的权威,从而从根本上构筑了儒学君本主义体系。孔孟儒学中的民本主义思想则被荀子削去锋芒,塞入君本主义框架中。于是,在牺牲了“民贵君轻”精神的前提下,儒学实现了与封建专制政治的并轨改造,并在理论上为后世封建政治提供了完备而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今天的儒学谱系中,孔子与孟子往往并称为“孔孟”,孔子为“至圣”,孟子则为“亚圣”。孟子受到尊崇的程度,仅次于孔子。其实在历史上,“亚圣”之称原非孟子所独有,儒家的“亚圣”得到公认的起初是指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  相似文献   

19.
1987年7月8日,苍溪县伏公乡龙凤村出土两方唐代官印。其一为“蓬州之印”,7.6厘米见方,厚1.7厘米,柄椭圆,高8厘米,重2.3市斤,阳篆“篷州之印”四字,柄右刻楷书“蓬州之印”四字,柄左刻楷书“大顺元年八月日”、“礼部造”十字,印左侧面刻楷书“大字五十二号”六字;其二为“蓬州儒学记”,长8厘米,宽5厘米,厚1.3厘米,柄椭园,高7厘米,重1.3市斤。阳篆“蓬州儒学记”五字,柄右刻楷书“蓬州儒学记”五字,柄左刻楷书“大顺元年十一月日”、“礼部造”十一字,印左侧面刻楷书“大字三百八十七号”八字。 两印均为青铜铸造,工艺细致,完好无损。  相似文献   

20.
儒学在《庄子》的语言世界中占有特殊地位,孔子及其儒家常常成为庄子批判、嘲讽的对象。在《庄子·外物》篇“儒以诗礼发冢”寓言中,儒者被塑造成盗墓者的形象,诗礼成为盗墓的依据。它通过“发冢”的讽刺性场面,颠覆了人们对儒学及其价值信仰的观念,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