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洪承畴是中国明末清初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洪承畴传记资料笔者经眼所及凡六种:一、清康熙十一年(1672)刘佑、叶献论编修的《南安县志》第十四卷人物志之三了本朝名贤列传”洪承畴传(以下简称“康熙县志传”)。二、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怀荫布、黄任编修的《泉州府志》卷之五十六“勋绩”洪承畴传(以下简称“乾隆府志传”)。三、清国史馆编纂的《清史列传》卷七十八“贰臣传甲”洪承畴传(以下即称“清史列传”)。四、民国赵尔卖主编的《清史稿倦二百三十七“列传”洪承畴传(以下称“清史稿传”)。五、民国陈衍生编的《福建通…  相似文献   

2.
明末,深受崇祯信任和倚重的洪承畴松锦战役失败被捕后投靠了清廷。洪承畴在皇太极最喜爱的庄妃子博尔济吉特氏的温言劝诱下投靠了清廷的历史故事闻名于世,但是洪承畴的家世以及他投靠清廷后帮助清廷献计献策经略西南的故事却很少为人了解。  相似文献   

3.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史学界往往“盖棺论定”。然而,洪承畴已死了300多年。史家对他有褒有贬,但贬多于褒。至于民间,受明末以来历次反满思想的影响,“汉奸洪承畴”已成为“定论”,尤其在洪承畴的家乡,上了年纪的人说起洪承畴,总是悲喜参半,真不知如何评说,同宗乡亲们更是如鲠在喉。心情复杂莫测。笔者认为,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片面地根据他在一生中的某一片断,而武断地下结论,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地评价其一生中的功过是非。  相似文献   

4.
我准备写《洪承畴传》时,对洪承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看法,只是想先翻翻材料再说。通过收集大量资料,我对洪承畴才有所了解,也才逐步形成现在书中的这些观点。当然,在形成观点的过程中,现代清史专家们实事求是地叙述涉及洪承畴和这段历史的文章、著作,也给我以启发和信心。于是,我终于下决心写这部书。书出来以后,得到史学界一些专家的首肯,尤其是清史专家,大多同意我对洪承畴的评价。记得著作出版后,我首先送给一位大学时代教过我的教授,几天之后,就得到他的回信,信中说:“你这部书可以改变世俗的传统观点。”事实也正是这样…  相似文献   

5.
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天命十一年(1629年,明天启六年)努尔哈赤死后,他继承了后金汗位,成为后金政权的第二代统治者。一六三六年,为避历史上宋、金交恶之嫌,在盛京宫殿即沈阳故宫内,颁布了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元崇德的上谕,于是,皇太极也就从后金汗国的汗王一变而为大清的皇帝了。  相似文献   

6.
我对洪承畴没有作过认真研究,多年来我从事近代史研究和史学理论的研究。由于研究史学理论,使我接触到许多历史人物的史料,并对许多历史人物,至少有几十个历史人物作过评价,微观评价和宏观评价的都有。我对洪承畴这个人物也曾从宏观上发表过一些议论。大约在1988年初,因为一些偶然因素,引起我对洪承畴这个历史人物的兴趣。当时我给《泉州晚报})写了一封信,从宏观上提出对洪承畴可以重新评价的问题,理由是洪承畴降清,是从旧王朝走到新王朝,满族是中华民族的成员,清朝是中国的一个王朝,洪承畴降情不能认为是汉奸。同时谈到洪承…  相似文献   

7.
对“满洲”的解说,史学界认为是由地名变为部落名,又被皇太极推而广之. 其实,“满洲”一词,在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下令用“满洲”替代“诸申”一词之前,就早已被记入了史册.《清实录·太祖实录》记载叶赫日:“乌喇、哈达、叶赫、辉发、满洲语言相通,势同一国,岂有五主分建之理.”  相似文献   

8.
皇太极与宸妃──皇太极死因之推测单彤清太宗皇太极是一位“马上皇帝”,一六二六年,三十四岁,继承太祖努尔哈赤的遗业,登帝位。在位十七年,征察哈尔、攻遵化、逼北京;创文字、称满洲、号大清;收虎尔哈、围锦州……,半生戎马生涯,奠定了入主中原的基础。这一切都...  相似文献   

9.
满族即满洲族,满族正式定名为“满洲”是从皇太极开始。天聪九年(1635年)八月,皇太极下令:“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锦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清太宗实录》,华文书局版卷25,463页)。从此,“满洲”就成为一个民族的名称了。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
王宏志同志的新著《洪承畴传》,最近已由红旗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外全面系统研究洪承畴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全书共分12章33节,约26万余字,分别论述了传主的青少年时代、晋升三边总督、降清始末、佐理机务、招抚江南、进取云贵等问题,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文字流畅,很值得向读者作一推荐。  相似文献   

11.
徐永斌 《安徽史学》2005,(1):127-128,53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谥文襄,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今福建南安县)人.在明朝为官26年,是明崇祯朝的重臣,官至三边总督、蓟辽总督.崇祯十五年(1642),松锦战役中被俘降清.在清朝任职18年,先后助清廷佐机京务、招抚江南抗清势力,平定西南诸省.康熙四年(1665)在北京城因病去世.  相似文献   

12.
烟草 ,属茄科 ,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于美洲 ,印第安人有吸食之习惯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逐渐传入欧洲 ,在明代传入我国 ,努尔哈赤及皇太极统治时期 ,由于与汉人接触增多 ,在其统治区内也开始有人私下种植及吸食。崇德四年 (16 39年 ) ,户部奉皇太极谕令 ,颁布告示禁止官员人等栽种及吸食烟草 ,规定违犯者将严加治罪。本期封面书影即出自辽宁省档案馆藏崇德四年户部禁止栽种丹白桂的告示 ,“丹白桂”为满文“dambagu”之汉文音译 ,其汉意即为“烟草”,告示原文为满汉合璧 ,左满文右汉文 ,中钤满文篆字“户部之印”,是现存较早的珍贵满文档…  相似文献   

13.
正清在入关之前,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两次攻打了朝鲜(指李朝)。一次是在1627年(天聪元年),朝鲜国王仁祖避入江华岛,双方结成了兄弟关系,史称"丁卯之役",朝鲜称"丁卯胡乱"。另一次是在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亲征朝鲜,史称"丙子之役",朝鲜称"丙子胡乱",其结果朝鲜战败投降,国王仁祖出南汉山城,向皇太极称臣纳贡,双方结成了宗藩关系。根据《南汉山城盟约》,朝鲜要岁时朝  相似文献   

14.
关于皇太极火葬问题,史学界尚无人言及,问题关系到满族葬俗的研究,故有探讨之必要。今行世之《清实录》,对此讳而不书,然从康熙朝文献史籍记载中,确知皇太极死后于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九日在昭陵(皇太极陵墓)焚化,其考证如下: 皇太极是清朝入关前的第二代皇帝,史称清太宗,在位十七年。皇太极于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亥刻,于沈阳故宫清宁  相似文献   

15.
16 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国号“金”;16 36年 ,皇太极易国号为“大清”。“金”国号作为女真政治与民族共同体的鲜明标帜 ,在努尔哈赤创业的过程中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皇太极时期 ,“金”国号已不足以范围其未来的发展 ,更不利于安抚其已统辖的汉、蒙民族。皇太极新定的国号“大清”,不仅合乎“大元”、“大明”取号的传统 ,气势、取义更胜过“大明”。“大清”国号既顺应了汉人一般的思想观念 ,又能为女真或满洲民族所认同 ,归服皇太极的蒙古各部 ,也必赞成皇太极易“金”为“大清”。如此 ,由“金”而“大清”,绝非简单的名号改易  相似文献   

16.
一、《王阳明年谱》编纂过程《王阳明全集》中的“附录”部分主要是由“年谱”及“世德纪”所组成,而“年谱”内容除正文外,还收录有明人沈启源(字道初1526—1591)所收集,由钱德洪(字洪甫1496—1574),王畿(字汝中1498—1583)等王门弟子手撰的《年谱》五篇以及邹守益(字谦之1491—1562),罗洪先(字达夫1504—1564)等人的二十篇《论年谱书》.在编纂过程来说,《王阳明年谱》最早是由薛侃(字尚谦),欧阳德(字崇—1496—1554),黄弘纲(字正之1492—1561),何性之(名秦1486—1551),王畿(字汝中1498—1583)及张元冲(字叔谦)等按年分地,搜集成稿,并由邹守益作总裁,然而未及合并成谱.至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丁未,钱德洪在嘉义书院获阳明遗稿三分之二,至是才完成了自阳明出生到谪官龙场这一段年谱的编纂工作,越十年,邹守益有盛於“同志注念师谱者,今多为隔世人”,因而敦请钱德洪接龙场而续其后.  相似文献   

17.
1996年1月24日至26日,福建省泉州市历史研究会、泉州市洪承畴学术研究会筹备组,在石狮市联合举办了洪承畴学术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兼职教授、《求是)}副总编苏双碧、王思治教授、历史系陈金陵教授、《洪承畴传》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王宏志、原国家体改委秘书长洪禹、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王钟翰教授、陈梧桐教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徐艺圃、以及沈阳、长春、大连、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史学专家mo余人出席了研讨会。中国史学会会长、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戴逸教授写信祝贺会议的召开。李鸿树教授向会议提交了论文。会…  相似文献   

18.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三十五岁的皇太极,继承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汗位,改元天聪,成为后金的最高统治者。皇太极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在其统治的十八年中,他锐意改革,安邦治国,东击朝鲜,北征蒙古,解除了后顾之忧,摆脱了“四境逼处”的不利局面,并亲率八旗劲旅,先后五次攻打北京城,大大削弱了明王朝的有生力量,为清兵入关奠  相似文献   

19.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一秋瑾于这一年夏历十月十一日诞生。秋瑾兄妹四人。长兄誉章,字徕,附生;次名閨瑾(后易名瑾),小字玉姑;再次名閨珵(后易名珵),字佩卿;最幼为宗章。瑾之祖父名嘉禾,官福建厦门海防同知(补用知府),故当时全眷寓居福建。瑾父名寿南,字益三(山),号星侯,举人。瑾之生母单氏,萧山人,长于文学。徐自华“鑒湖女侠秋君墓表”云:“君瑾,字卿,又字競雄,姑秋氏,自号鍳湖女侠,越之山人也。家世仕宦,少长閩中……”  相似文献   

20.
皇太极之继位、努尔哈赤大妃之殉葬,至今仍被清史学界不少学者视为疑案。这两件事又都涉及皇太极帝系与多尔表三兄弟之关系,因而不可避免又使人联想到皇太极死后帝位在皇太极之子与多尔衮之间的争夺,以及多尔衷对皇太极之子豪格、帝系旗人官员的打击。这些事件对当时政治影响较大,有必要对其历史真相作进一步深入考察。一、皇太极得位之分析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努尔哈赤离开其未竟之业中道崩姐,后金国汗的桂冠最终落在了皇太极头上。由于皇太极并非以储位的身份自然继位,而且有努尔哈赤欲传位他人的说法,因而其得位引起人们的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