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58年是当代人们所说的“三年困难时期”的起始之年。这一年掀起了两大高潮,一是“大跃进”高潮,一是人民公社化高潮。前者以大办钢铁、大放高产卫星为主要内容,后者则剥夺了广大农民在耕作土地上的自主经营权、实行“大呼隆”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
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世纪以来,关内向东北移民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潮流。这潮流,在20年代末和40年代初出现过两次高峰:一次是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前的1927年——1930年间,一次是在“九一八”之后的1939——1943年间。从现象上看,这两次移民高峰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有着相似之处;从实质上看,两次移民高峰却有着巨大的差异。以“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为标志,深入地研究这两次移民高峰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比较其特点,对于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认识“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犯下的罪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九一八”事变前,关内向东北地区移民的概况、原因及其特点。 关内向东北地区移民,历史悠久。纵观其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20世纪以前的自由时期或自然时期;二是清末民初以来,尤其是20年代的自觉时期;三是“九一八”事变之后,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时期的强制时期。 为了研究“九一八”事变对关内向东北移民的影响,必须首先回顾一下“九一八”事变之前关内向东北移民的概况。  相似文献   

3.
二战期间,日本政府想利用犹太人的资本发展经济以支援战争,为其侵华效力。“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为加强殖民统治,日本政府掀起了向中国东北移民的高潮。在组织日本移民的同时,他们还秘密制定了利用犹太资本来建设“满洲”的“河豚计划”,企图将大批欧洲犹太人移居到我国东北。日本人一直喜食河豚鱼,这项计划如此命名,意为经过日本改造过的犹太人,就像是去毒后的河豚鱼,对日本的侵华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4.
对“湖广填四川”与“中国移民圣地麻城县孝感乡”关系的讨论,近年来渐成热潮。“四川人都是移民的后裔”冒籍实事、“庥乡约”、“解手”等民间传言的附会原因等的研究,使一些传言逐渐得到澄清。但“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填四川”这一根本问题,民间传言甚广而历史典籍却缺乏记载.本文依据历史典籍尤其是亲历者的日记,对这个问题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5.
1936 年日本政府制订的 《二十年百万户移民计划》是广田弘毅内阁的“七大国策”之一。它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地区推行的大规模移民侵略政策,企图以此解决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巩固和加强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统治,达到永久占领的目的。日本利用移民协助关东军维持治安, 镇压东北抗日武装, 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 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也给日本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2000年10月21日《人民政协报》“新移民在香港压力大”一文中说:“新移民与在香港专业人员相比,由于英语差,有的不懂繁体字,比较容易受到社会歧视。”笔者对此说颇有同感,在几次出国出境公干中,翻阅海外的汉字报刊时,同行的年轻人对许多繁体字看不懂。同样,我们带出去的书刊,海外华人朋友也看不懂上面的简化汉字,同亲同族同文化的海内外华人却在自己的文字上产生了差异,这是乎有悖常理。  相似文献   

7.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全国人民掀起了反日高潮,但南京国民党当局丧权辱国,公然与日寇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932年7月17日,中共江苏省委决定由“上海反帝大同盟”及“上海民众援助东北义勇军反对淞沪停战协定联合会”出...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中,麻城的孝感乡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从那里源源不断迁出的人众,几乎填充到了四川省的每一个角落”。并且以“不容置疑”的决绝态度宣称:“孝感乡作为全国八大移民基地之一的地位是无法动摇的”,但又不得不承认:“现存的康熙9年到民国24年的4部《麻城县志》的编纂者们,  相似文献   

9.
“新移民文学”:“新”的悖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新移民文学”术语的权宜性特征;从定义和身份认同两大层面对“新移民文学”概念和内涵进行剖析,认为“新移民文学”概念蕴含了很大的悖谬,从身份认同角度考察,则尤其明显;探讨了“离散华文书写”和“华语语系文学”替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施大陆侵略政策,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就不断向中国东北移民与侵占土地.“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与土地掠夺虽然不是很多,但它是其后的“武装移民”及“国策移民”的先声与基础.文章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对“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东北的土地掠夺进行剖析,对日本采取种种无耻手段攫取民地、公地、陵地等土地的使用权与所有权的罪行予以揭露.  相似文献   

11.
在对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和圣迭戈的田野调查以及对24名女性的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论文以持家属签证移民的华人女性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移民后的家庭、工作状况和性别身份的变化。研究发现,女性家属移民普遍面临“再女性化”困境,即在工作等公共生活中的角色被削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传统女性家庭角色被强化。基于新自由主义的签证政策、美国的家庭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共同影响了这一过程。而对于来自中国的女性家属移民而言,这一过程既是其移民后合法权利的被剥夺,也是她们对移民前性别文化和规范的“抵抗”。  相似文献   

12.
修朴华 《神州》2014,(11):203-204
传统的戏剧一般分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个阶段或四个部分。戏剧的展现,多半依靠舞台——空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戏剧不可能表现长篇小说的方方面面,而只能以高潮阶段的“冲突”事件为核心,组织起这台戏的“完整的过程”,以吸引观众,并感动观众。按照“三一律”的要求,剧本一般只能讲述一个故事,而由于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就使得故事情节必须是完整的、紧凑的,而情节的内在也是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13.
日本“满洲移民”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国策。“满洲移民”始于日俄战争后,至日本投降计40年。探讨“满洲移民”之源起,其直接提出为儿玉源太郎;制定移民策,阐明移民50万必要性的是后藤新平;提出20年向“满洲移民”百万人计划的则是小村寿太郎。移民分为两个时期,九一八事变前为一个时期,称早期移民;九一八事变后为第二个时期,1932~1936年为第一阶段称武装移民,1937~1941年为第二阶段,称国策移民,1941年开始第三阶段为移民崩溃阶段。“满洲移民”给中日两国人民特别是给中国东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不仅使中国农民失去土地,被迫给日本移民当雇工,受尽其剥削,不仅肉体遭折磨,还受到精神上的摧残。日本的居民背井离乡,移来中国,幻想建立“第二祖国”,其后果是灾难重重,自食恶果。  相似文献   

14.
以“三次革命高潮”为基本标志的中国近代史诠释体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大陆学者的近代史研究产生了导向性的影响。“三次革命高潮”概念的提出并得到广泛接受并非偶然,自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想基础。胡绳在对中国近代史的总体把握中将国内阶级矛盾置于中外民族矛盾之上,“三次革命高潮”突出中国本土因素、相对忽视涉外事件即与此密切相关。此外,他将“义和团运动”与“戊戌变法”合称为第二次“革命高潮”,这样,近代史上四个被特别突出的历史事件之主角,农民与资产阶级各居其二,从表面上看来无所偏重,实则为其解释体系的调整预留了空间。胡绳通过对“义和团运动”与“戊戌变法”这两大史事作有分寸地扬此抑彼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因应了不同时代的理论需求,增强了其学说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5.
王荣先 《百年潮》2007,(5):33-36
2007年2月,《百年潮》刊登了奚景鹏撰写的《1936年吴玉章没有在保安欢迎斯诺》一文。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同时联想起有关中国共产党“五老”的一些值得考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6年4月2-5日,由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暨南洋研究院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民族与移民研究所、荷兰国际亚洲研究所和香港浸会大学林思齐东西学术交流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东西方间的移民:规范与认识”(Migration Between East and West:Normalizingthe Periphery)国际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荷兰、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加拿大、巴西、新加坡和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位学者,就当前东西方移民中出现的新形势展开了讨论,本次会议共提交英文学术论文23篇。会议主要就“东西方移民的类型”、“移民社区”、…  相似文献   

17.
李娟 《攀登》2005,24(12):123-125
为有效恢复和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2003年底,青海省史无前例的生态移民工程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拉开帷幕。果洛州属码多县扎陵湖乡和码沁县昌麻河乡是首批启动移民工程的试点地区。目前,移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成为群众和政府都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关乎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青年义勇队”作为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殖民侵略中国东北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青年义勇队”训练所则是对其实施移民技能培训的重要场所。“满铁”作为负有日本殖民侵略“使命”的“国策会社”,是“青年义勇队”训练所的经营主体之一。“满铁”经营下的数十处“青年义勇队”训练所,既与其他机构经营下的“青年义勇队”训练所存在共性,又在部署区域、医疗配属等方面具有其特殊之处,显现出基于“满铁”垄断东北铁道经营等功能、优势的特殊影响。“满铁”在经营训练所的同时,还对部分“满铁训练所”训练生转入的“义勇队开拓团”给予辅导,对“青年义勇队”移民训练活动的实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华裔新西兰人被视为不被法律承认的异乡人;而从1987年开始,华裔新西兰人被视为主要的中产阶级移民群体而受到欢迎,并被寄予建立国际联系和裨益经济的厚望。在这两个群体之间,存在着如社会经济实力、籍贯、教育程度、移民动机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最主要的是,他们与新西兰非华裔主流群体的融合程度不同。然而,不论是早期卑微的定居者还是近年来的高素质“空中飞人”,华裔新西兰人的定位没有改变,只要他们是华人的后代,而且“看起来是华人”,他们就永远不可能被当作“真正的新西兰人”。“华人性”总是被刻画成和“新西兰价值”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20.
“九斗碗”是四川民间宴会以大众便餐家常菜肴为主的筵席,又名田席、三蒸九扣席。它的得名,源于清康熙中叶(1681年)开始的“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运动。三百多年前的外省移民们在垦荒、开渠、平田、挖井、建房、收割打谷、插秧抢种的劳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