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英 《神州》2013,(32):26-26
中国的地大物博和多民族的大融合,发展出了不同地域多元素的民间文化。如人们津津乐道,有着三百年历史的二人转;耳熟能详,近几年新兴的舞台演绎形式"海派清口",正是南北文化特色以及差异的最好代表。  相似文献   

2.
朱浒 《东南文化》2008,(2):62-68
海上画派于清末在上海兴起,成为近代美术的开端。太平天国运动衔接了海派肇兴的时机,在地理上对海派形成了一种包围,在文化心理上对其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加快了海派的形成进程。战争对早期海派画家的人生观和艺术观产生了重大影响。太平天国壁画中的民间因素,也被海派绘画所吸收,成为海派审美趣味转变的主要来源。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对早期海派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艳 《神州》2013,(16):3-3
京派文化与海派文化,这两种文化风格在中国现代以至于当今依然并行存在。本文就分别对京派和海派文化进行分析以加深对这两种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成盛 《神州》2012,(27):102-102
周立波创海派清口相声,"笑侃三十年""笑侃大上海"一炮打响,一时间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名声大噪。近来周立波在黄金时档上演"一周立波秀"抢抓人们的眼球,又频频做客"中国达人秀"。在会心一笑之余,倒也引起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课堂可比舞台,同样要用声音竖起观众的耳朵,用手指牵引他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5.
上海提出新的城市目标愿景,这对城市文化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本文以上海独有海派文化为基础,分析其在上海旅游发展中的运用,结合其现有的问题和环境进行分析,提出如何使海派文化得到更好的优化与整合的措施,从而提升上海市海派文化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正>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中期,上海繁华的商业、活跃的文化、国际交往的频繁以及艺术市场的繁荣,吸引了大批画家聚集于此。这些画家在时代的感召下,力倡一种刚健雄强的画风,反对陈陈相因的僵化之风,在对中国文人绘画传统的创变过程中,吸收外来文化,也融合市民化的审美情趣,形成了面貌一新、雅俗共赏的“海派绘画”风格。任伯年正是海派绘画早期发展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7.
海派,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域名词。她与京派相呼应,构成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两大体系。博物馆作为民族文化的精英荟粹之地,其生存、发展也必然打上“派”的烙印,上海博物馆以独特的存在方式表现出浓郁的海派风格。一、博物馆是大学校博物馆是什么?三性二务,孰先孰后,争来争去,悬而难决。上海博物馆的同志肯定地回答:博物馆是大学校,是以文物标本为教材,以陈列室为课堂,对全民族进行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审美教育及自然知识教育的社会大学校。博物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教育是博物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便是上海博物馆全部工作的主体指导思想。它体现了“海派”观念。二、全方位教育博物馆是大学校,她面向全社会,以全体人民为教育对象,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和谐  相似文献   

8.
木子 《收藏家》2020,(1):3-3
海派,一个非常惹人瞩目的画家稱体,在最近几年的书画市场上,海派书画无疑是最活跃的一部分。19世纪中叶,以北京为中心的四王画派日益走向没落,而上海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商业的发展使得上海出现新的绘画市场,吸引江浙一带的画家汇聚上海,逐步形成了海派画家群体。事实上,自诞生伊始,海派一直就在争议中前行。  相似文献   

9.
廖媌婧 《神州》2012,(15):69-69
作为城市文化集中代表的媒介,“东方卫视”对自身理想化的表述和定位在上海的历史性文化语境下困惑和摇摆着。东方符号的强调离不开西方话语的表述,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特征的彰显不能否认对其他地域文化的“盗猎”,“东方”元素所承载的文化含义让这个省级卫视如履薄冰。本文借以东方卫视的频道定位讨论“海派文化”空间认同的构建以及其本土化和全球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海派”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原为“海派”开创者的赵之谦属不属该派却成了问题。有人认为,赵之谦不是寓沪画家,极少到过上海,与“海派”名家直接交往也不多,其画风主要融入书法、篆刻之法,与典型“海派”画家的师承、画风、格调亦大相径庭。因此,他不属“海派”,而是另创了“金石派”。本文从“海派”属于地域文化类型的流派概念出发,对上述三方面疑点进行论析,最终认为赵之谦还应属于“海派”,只是他为“派中之派”的“金石派”之代表画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