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世界各国皆有国花,且多选定本国独有或盛产之花:日本盛产樱花,以樱花为国花;自称为“太阳的子孙”的秘鲁,以遍布本国的太阳花(即向日葵)为国花;英国以本国花种最多的蔷薇为国花,以寓“和平与友爱”;法国以百合花(也称鸢尾花)为国花,以象征民族纯洁、庄严和光明磊落;“橄榄之邦”的希腊以橄榄为国花,象征和平和智慧等等。国花,表达人民的情感,寄托民族的理想,象征民族的特性,表扬国家之荣誉,显示政治之进化。辛亥革命前,中国尚无法定国花,相传唐代曾以牡丹为国花。辛亥革命后,有人建议以牡丹“为吾国国花”。南社诗人、时为商务印书馆编辑…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国花与市花小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皆有国花,且多选定本国独有或盛产之花;日本盛产樱花,以樱花为国花;自称为“太阳的子孙”的秘鲁,以遍布本国的太阳花(即向日葵)为国花;英国以本国花种最多的蔷薇为国花,以寓“和平与友爱”;法国以百合花(也称鸢尾花)为国花,以象征民族纯洁、庄严和光明磊落;“橄榄之邦”的希腊以橄榄为国花,象征和平和智慧,等等。  相似文献   

3.
国花 国花表达人民的情感,寄托民族的理想,象征民族的特性,表扬国家之荣誉,显示政治之进步。中国选定国花,始于1928年。国民革命军统一全国后,国际交往频繁,各国皆有国花,惟中国独无,选定国花遂逐渐列为议事日程。1929年1月28日,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党务委员会第193次会议,讨论宣传部报告审查选定国花案。原呈文如下: 呈为呈复事。案查前奉钧会交下国民政府财政部函一件,以铸镌国币新模边缘,附刻国花,以表美现,请迅予选定,提交公布,俾便遵照。等由,奉批:交宣传部核办。等由,奉此。当查报载国民政府教育…  相似文献   

4.
盛世修志,花亦如志。和平发展的环境才能得以爱花,战争动乱之时,只能是“国破山河在.域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花、国树、国鸟和国兽,乃至国石。以此为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2001年,在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韩伟发出呼吁,力请全国人大尽快确定和公布我国的国花、国树、国鸟和国兽。据2003年10月报载,已由中国林学会着手组织评选国花、国树和国鸟的工作。届时将通过专家以及大众评选出代表我国民族情感和志趣的国花、国树和国鸟。目前,我国已有100多个城市选定了市花,有的城市的市花还不止一种。1987年10月,在深圳蛇口举办了首届全国市花展览。我省13个省辖市也都有市花,本刊此前已赋写五花:梅花、琼花、月季、石榴花及紫薇花。  相似文献   

5.
牡丹竞选国花记谢晓勤,赵慎珠我国有国旗、国徽、国歌,可是,还没有国花。国花评选,众所瞩目。前不久传来消息,牡丹以其色、其香、其姿、其品、真韵皆出百花之右而受到国人青睐,荣膺国花已成定局。为了了解牡丹竞选国花的情况,我们特赴牡丹之城洛阳采访。牡丹为国花...  相似文献   

6.
"成都"名称的含义解释一直颇为棘手。尽管自宋以来,关于成都名称的解释已不下十种,但没有一种解释能够令人信服。由于早期蜀地与中原及其以东地区的文化有着异乎寻常的联系,且古蜀人的语言"颇与华同",成都一词当就是古夏(汉)语。成都名称约在古蜀国开明王朝晚期(战国晚期)出现,其时"成"的读音可能为端纽耕韵,"都"的读音可能为端纽鱼韵。汉代西南地区的"×都"地名,是附近存在湖泊水体的标示。成都即得名于附近的"滇池",滇池、成都二名上古读音近同。作为聚落名称的成都,是水体名称滇池的转化。滇池就是"天池"的意思。滇池、成都名称最早的文字书写者,是战国晚期楚威王时进入古蜀国的楚人。成都一名由来与含义的破解,对于古代成都平原自然环境、西南地区民族历史的新认识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1990-1991年,我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在组织这次活动之前,教科文组织并未确定"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在专家委员会内部讨论时,各国专家因文化背景不同,对这项多国活动采用什么名称,有过不同意见。由于香料曾是西亚、印度向中国销售的大宗产品,因此他们建议称为"香料之路"。印度洋沿岸各民族在古代多无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民族教育,在中国,特指对汉族以外民族实施的教育。清代以前,无民族教育这一名称,但实际上存在有民族教育。民国时期,民族教育先后有蒙藏教育和边疆教育,在贵州则有苗民教育。民国18年(1929年),教育部设蒙藏教育司,为我国专设民族教育机构之始。民国24年(1935年),贵州省教育厅成立特种教育委员会,是我省专设的第一个民族教育机构。民族教育的名称,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才出现的。贵州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30%。明清两代,少数民族所占比例更大。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边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在武力征服的同时,也比较注意“文治”,通过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教育事业,用儒家学说实施“教化”。可以  相似文献   

9.
林纯洁 《史学集刊》2021,(1):113-122
现代德语中,德国国名"Deutschland"一词起源于中世纪早期日耳曼民族语言的名称"theodiscus""diutisk"等词,具有语言、民族、地理和政治等多个层面的含义。国号中通常会包含国名的地理或民族因素,但长期以来,德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形态导致中世纪时期大部分德国国号与自身的地理和民族名称相分离。直到1871年,"德意志"(Deutsch)才成为德国国号的主要部分; 1949年,"德国"(Deutschland)才成为国号的组成部分。德国的国号根据历代统治者政治理念的改变而不断变化。通过考察德国国名的起源与国号的演变,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德国历史的特殊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明确回答。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武汉的9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建议案,“将梅花定为中国国花”。而来自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的全国人大代表则再度提出“尽快将牡丹确定为国花”。“梅花派”和“牡丹派”针锋相对,国花之争再起波澜。事实上,我国的国花评选已经历经20多年,却始终未有结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国花的各种主张纷纷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