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15年发掘的靖边杨桥畔渠树壕汉壁画墓系长斜坡墓道、砖券拱顶前后室结构,整个墓室除主墓室南、北、西三面直壁未绘制壁画外,其余均有分布,壁画总面积约20余平方米,内容主要有星象图、持铩门吏、车马出行、侍女、宴乐等,特别是位于墓室拱顶部分的星象图,是中国考古首次发现的四宫二十八星宿具有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的天文星象图。为我们准确地认识二十八宿及中外星官提供了科学依据,壁画星象图表示了三垣、中外星官以及黄道和日月相对位置,该壁画墓的出土同时也为汉代建筑、服饰、兵器以及风俗、神话、宗教、美术绘画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经对星象图和壁画车马出行图的初步研究,我们认为该墓的时代为东汉中晚期。  相似文献   

2.
中华北方民族在7000年前就已绘制天文星象图,并以众星组成的图象为观象授时的标志物,以之为认识宇宙星空的思维模式;后这种天文星象多发现于北方民族的墓葬壁画或穹隆顶上,表现为一种小宇宙意识和宗教感情.辽金西夏以来,在中国天官体系确立之后吸纳古巴比伦、印度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的二十八宿与黄道十二宫交融的文化发展趋势;星象图出现了写本、绢画等经典化的新形式,表现了中华北方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容纳性诸特点,形成北方民族的天文星象学系统,对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南京博物院  盱眙县博物馆 《东南文化》2021,(6):31-41,封2,中插3-中插6,封3
江苏盱眙东阳汉墓群M114是一座保存相对完整的西汉时期墓葬.该墓结构为一椁双棺,出土了包括铜器、铁器、漆木器、琉璃器、陶器等在内的各类遗物106件(组).随葬品种类多样、纹样精美.此外,该墓出土的木刻星象图,是继1974年盱眙首次有木刻星象图出土之后,该地区第二次完整出土的西汉木刻星象图,其揭示了汉代丰富的天文观测成果,为了解汉代天文考古学提供了珍贵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浙江临安晚唐钱宽墓天文图的发现,是古天文研究工作中的喜讯。它对于了解星象的历史变迁、资料来源等,有重要的价值。这里试作简单的分析。 (一) 我国传统星象以二十八宿为基础,其系统化的时代不晚于公元前五世纪,起源则更为古老。计算表明,二十八宿和天球赤道吻合得比较好的时期约在4500—5000年前,演变到目前我们所熟悉的形式,大约在隋、唐之交或稍早一些。唐以后,提及传  相似文献   

5.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天文图,描绘了二十八宿及其以内天区的主要星官,大多数星宿和星官有题名,并绘有人物或动物图像,此即"星象"。题名星官大多与文献记载相符,但人物故事很多不见于记载。如伏羲的星象是天市垣,女娲的星象是牛郎织女;伏羲女娲手执规矩,象征天市的法规、婚姻的习则等;河伯为日官,洛伯为月官等,均属首次发现。壁画星图为研究中国古代星象与神话传说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钟守华 《考古与文物》2005,(6):38-41,64
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漆箱E.66的盖面上,绘有斗、二十八宿、青龙、白虎星象图.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背景式的天文图像中,绘图者又作了两处耐人寻味且带有标注性的添加:于白虎星象腹部下方绘有一火形纹(带有火形芒角),在亢宿下方写有“甲寅三日”(图一)①.对于这两处添加纹符和文字含义的考释,涉及到对这一星象图的性质和墓主卒年的讨论,目前论者分别有不同的意见.本文试图从岁星纪年的角度,对这一星象图的整体含义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以求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博》2020,(4)
2015年发掘的陕西靖边杨桥畔渠树壕东汉中晚期壁画墓,为带长斜坡墓道、砖券拱顶的前后室结构,墓室壁画内容丰富,有星象图、门吏图、车马出行图、宴乐图等。其中位于墓室拱顶的星象图,俱备图像和题名,为研究汉代天文历法、宗教、信仰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壁画中的司命、司禄图像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最清晰且唯一一幅有具体榜题的司命、司禄图,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对两幅图像的考释来探究汉代人的思想观念和风俗信仰。  相似文献   

8.
刘宗迪  宋亚 《民俗研究》2024,(2):80-89+159
历法的发展历程,最早是物候历,其次是观象授时的星象历,最后才有基于天文观测而推算确立的成熟历法。物候历时期,根据特定物候现象确定新年的日期;星象历时期,则根据特定星象的出现确定新年的日期。《夏小正》反映了中国古代历法从物候历到星象历的过渡,它记载一月星象“初昏参中”,表明当时是以参宿昏中为岁首星象,作为新年到来的标志。甲骨学研究证明,商代历法是以大火星黄昏南中天的夏历五月作为正月,夏主参星、商主大火的传说即反映了夏人以参星昏中为岁首星象、商人以大火昏中为岁首星象的纪时传统。  相似文献   

9.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天文图以北斗为中心,以二十八宿为边界,描绘了二十八宿以内天区的主要星官,大多数星宿和星官有题名,并绘有人物或动物图像。这是首次发现大量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俱全的汉代天文图。此图位于观赏星图和科学星图之间,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整体结构属于早期“三垣二十八宿”体系。题名星官大多与文献记载相符。图中描绘了伏羲女娲人首蛇身、手执规矩等形象,显示伏羲星象为天市垣、女娲星象为牛郎织女等。壁画星图为研究汉代丧葬习俗、神话传说以及天文学发展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曾侯乙墓漆箱"武王伐殷"星象图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出士物和献、实际天象相结合的考证方法,该对曾侯乙墓漆箱E.66和E.77三个侧面上的天星象图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这三个侧面上绘有:鹑火张星、日在箕星、天驷房星,并与《国语》载伶州鸠所述“武王伐殷”的星象有关。  相似文献   

11.
马王堆帛画中“八个小圆”是苍龙星象刘宗意图一马王堆帛画中的“八个小圆”美术史论马王堆帛画中“八个小圆”是苍龙星象刘宗意“十日”说之误一般认为,马王堆帛画中的“八个小圆”再加上有金乌的太阳是古代神话中“十日”传说的写照,并认为另一个太阳被图上枝叶所遮,...  相似文献   

12.
辽代彩绘星图是我国天文史上的重要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宣化发现的辽代星图(以下简称宣化星图),是继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五星占》和洛阳北魏星象图之后,我国天文史上的又一重要发现。这幅星图的时代是十二世纪初叶,它和《敦煌星图》,《苏州天文图碑》(公元1247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唐星图、宋苏颂《新仪象法要·星图》(公元1094年)等相比较,有许多特点。现在我们加以简要介绍,供有关方面作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物》2014,(6)
<正>五代吴越国钱氏家族墓多数埋葬于今杭州市及临安市。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上述两地发掘、清理了9座钱氏家族墓,康陵即是其中一座。该墓分为前、中、后室。其中后室墓壁发现了精美的壁画、十二辰壁龛,后室顶部发现了完整的天文星象图,殊为难得。墓葬中随葬了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秘色瓷,为研究五代时期  相似文献   

14.
《神州》2012,(16):17-19
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掘出土的形意墓,距今有6500多年。墓中用贝壳摆绘的青龙、白虎图像栩栩如生,与近代的青龙、白虎形象几无差别。河图中四象、二十八宿俱全,其布置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且埋葬时已预知必被发掘。同年在安徽含山出土的龟腹玉片,则为洛书图,距今5000多年。据考证,形意墓中的星象图,可以上  相似文献   

15.
北斗祭——对濮阳西水坡45号墓贝塑天文图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濮阳西水坡45号墓天文图之所以被证实,关键在于北斗;如果没有北斗,龙和虎是可以做为其它方面解释的;而一旦有了北斗,则墓室贝塑图象就成了一幅与后世星象传统有紧密联系的天文图(也是世界上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天文图),且已成为定论。就中国天文学的产生和传统文化发展的角度衡量,北斗的地位和作用,实比龙虎更为重要,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6.
韩休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办郭庄村南。2014年3-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区旅游民族宗教文物局联合组队,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据墓志记载,墓主人为唐玄宗朝宰相韩休及其夫人。该墓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的单室砖室墓,由墓道、五个过洞、五个天井、六个壁龛、封门、石门、南道、墓室等部分组成。甬道、墓室及其穹隆顶均绘有壁画,包括乐舞图、山水图、朱雀、玄武、星象等题材。其中山水图填补了我国唐代绘画缺少实物的空白,学术价值较高。乐舞图对于研究唐代乐器、舞蹈、服饰、民俗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升平 《收藏家》2010,(6):67-70
汉代画像石刻是我国两汉时期装饰于达官显贵、名流富豪的墓葬中,刻有各种画像和花纹的建筑石材。这些以石为地,以刀凿为笔,大胆地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精心雕刻各种人物、瑞兽、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天文星象等的画像,  相似文献   

18.
《左传·庄公七年》对于“星陨如雨”的注解,历代有分歧,主要集中在“与雨俱下”和“似雨”说。通过对文义、字词以及天文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可以认为“似雨”说为确,这一用法也为后世天文记载所广泛采用。同时,“星陨如雨”这一星象书写形式与《左传》对于妖、陨星象的灾异书写内容,体现的是春秋时期星象分野下的政治与道德诉求,代表了春秋时人的天人观念。而史官在后绝地天通时代对于地位重建的努力,亦可以通过妖、陨星象的选择性书写来观察。一直到汉代完成由儒统史,其反映的是六经皆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朱磊 《中原文物》2013,(1):46-51
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出土仰韶文化时期以蚌壳堆塑的龙、虎及北斗图案。其所表现当为星象,但是在墓中布置出星象的意义值得反思。由于墓葬的宗教功能在于实现对死者的"终极关怀",墓中的蚌塑星图之意义既是用来标明墓主死后的归宿,同时又希望得到龙神、虎神和北斗神的帮助,接引墓主之亡魂升天。墓中另外三具"人殉",实为祭祀龙神、虎神和北斗神的供品。  相似文献   

20.
《文物》2017,(12)
长子南沟金代壁画墓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碾张乡南沟村西南,地处岚水河支流丰河南岸的台地上。2016年4~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为仿木结构砖室壁画墓,自南向北依次由墓道、墓门、甬道及前室、后室组成,平面近"中"字形。壁画仅见于前室,分为墓壁主题壁画、建筑彩绘和墓顶祥瑞星象图三部分,其中墓壁上层为一组24幅孝行图。长子南沟壁画墓的墓葬结构、壁画布局及装饰内容均属于晋东南地区较为常见的形式,墓葬年代应为金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