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铁路是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经营、管理,或以地方政府为主,与国家、企业合资建设,共同经营管理的铁路。《铁路法》规定:"国家重点发展国家铁路,大力扶持地方铁路的发展"。由于地方铁路主要集中在边远欠发达地区,且为国铁线路的支末端,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综合运输任务,因此可以定义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国...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以来,地方政府一直有自筑铁路的诉求与实践。但是,近代铁路因其特殊发展历程及其固有的技术特性,相较于公路、水运,在行政管理上所面临的冲突会更加醒目。回溯民国时期产业行政管理制度的变迁历程可以看出,铁路管理权逐步中央化、统一化,中央政府对其他类型交通企业掌控却相对宽松,允许地方分权体制。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颁布规范地方修筑和管理铁路的《公营铁道条例》,为地方政府修筑管理铁路提供了法理基础,但只是作为制度上应对之策,地方并没有因此获得铁路建设的独立控制权。地方权力的弱化,导致地方的铁路权力只能通过中央与地方合作筑路的新模式得以体现,地方在这一体制中显然处于配角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江苏大事     
(2008年7~8月)7月1日铁道部、江苏省和上海市三方合资建设的沪宁城际铁路开工动员大会在南京仙林召开。工程投资估算总额394.5亿元,正线全长300公里,其中上  相似文献   

4.
姚世刚 《纵横》2013,(4):44-47
根据2013年3月10日提请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不再保留铁道部,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将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  相似文献   

5.
喊了5年,这次终于要动真格了。3月10日,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方案正式出台,作为重头戏的铁道部改革也有了结果,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将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不再保留铁道部。方案公布当天,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复兴路10号的铁道部,看到不少闻风前来照相留念的人。他们说"想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江苏地方志》诞辰20周年生日。20岁,金色的年华;而今的她已是伟岸挺拔,英姿勃发,豪情满怀,前程远大的强者了。我祝贺她的成功,更感激她助我们一大群江苏志人走上了成才之路。我曾与《江苏地方志》朝夕相处了15个春秋。这15年中,我先后3次换岗,第一个岗位是主持全省的市县志编修的业务指导工作;7年后,省志办来了新主任,让我去创办研究室,主持方志理论研究和学会工作;又过了5年,又换了新领导,我也再次换岗,主持《江苏省志》的编修扫尾工作。三次换岗,均不辱使命,而今想来,《江苏地方志》功莫大焉。1986年底,我来省志办工作,从事市县志…  相似文献   

7.
铁路与军队     
近日,两会传出消息,绰号“铁老大”的铁道部终将成为历史——铁道部将被拆分,规划和管理铁路的职能部门将会并入交通部,  相似文献   

8.
江苏大事     
7月1日《江苏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和《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正式施行。△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我们万众一心”火炬传递活动“科技进步之火”南京采集仪式在紫金山天文台举行。省委书记李源潮点燃十运会圣火火种盒。△宁启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暨泰州站通车仪式在泰州举行。宁启铁路西起南京,经六合、仪征、扬州、江都、泰州、姜堰至海安,与新长铁路相连,再经南通、海门至启东,为国家一级单线铁路,由铁道部和江苏省合资建设。4~6日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国际学术论坛在宁隆重开幕。参加论坛的中外专家学者有174人,收到论文239篇。5~8日由文化部…  相似文献   

9.
悠悠方志情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见意想不到的幸运,收获没有料到的惊喜。我和《江苏地方志》喜结良缘,就是如此。2001年10月的一天,我有事去朋友的单位。在办公室里,我忽然发现桌上放着一本《江苏地方志》,以前从未见过。先睹为快,我顾不上与朋友交谈,立刻津津有味翻阅起来。别具一格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栏目,把我引进一个崭新的知识领域。一见钟情,我从此又多了一位不会说话的良师益友。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斗胆向《江苏地方志》投去《吴语三说》一文。能否刊用,我本来并不抱奢望。然而,拙文很快在2002年第二期上发表。责任编辑是卢岚老师,我和她并没有一…  相似文献   

10.
《江苏地方志》2000年第3期刊登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续修地方志工作规划》的通知,并全刊载经省政府同意的《江苏省续修地方志工作规划》。这标志着我省地方志续修工作将全面启动,也预示着编修地方志这一中华民族优秀化传统将世代相传、经久不衰。作为首届修志一名老兵的我,由此深受鼓舞与鞭策,也促使我下决心将主编《高淳县志》的历程作一番回顾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江苏地方志》作为指导全省志鉴编修,促进志鉴事业和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一本综合性文史刊物,已走过了20个年头。这是繁花似锦的20春,阳光灿烂的20春。作为一名修志人,有幸相识了《江苏地方志》,从此就将她视为良师益友,视为终生伴侣。在2001年她创刊15周年之际,笔者曾以《我将永远和你同行》的诗志贺,一晃5年又过去了,真有满腹的话要对你说。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0月20日,时任省委书记陈焕友在《江苏年鉴》两位主编郁冠、薛家骥提议薛金鳌和我接任《江苏年鉴》主编,准备为创刊10周年举办一些必要活动的报告上批示:“郁冠、家骥同志多年来为《年鉴》呕心沥血,做了大量艰苦工作。感谢你们对我多年的支持。二位所提建议,可以同意。请政府办公厅办理”。回顾《江苏年鉴》创刊20年来的历程,看看陈书记的批示,诸多感悟和启迪油然而生。批示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江苏年鉴》工作的重视和支持。20年来,特别是前15年,为把《江苏年鉴》办好,省政府发了两个文件,省政府办公厅发了五六个文件,至于省委、省…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作为政府出版物的地方综合年鉴,要主动担当,抓住机遇,适时推出英文版,成为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江苏省志办从2012年开始,率先逐年编纂出版《江苏年鉴》英文版,作为系统性、综合性、深度性的年度资料向海外宣传推介江苏。本文主要以《江苏年鉴》英文版为案例,研究地方综合年鉴外文版的目标定位的分析、框架结构的编排、主题内容的选择、翻译质量的把控、"互联网+"传播利用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后续英文版年鉴编纂提供某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S月18日,铁道部官网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正式窟布投资铁路向民间资本完全敞开大门。铁道部为何在此时做出这样的决定?它如何保障民间资本的合法卡义益?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知名财经专栏作家叶檀。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江苏地方志》是一家在全国很有影响,很有档次,很有知名度的刊物,在指导方志学研究、年鉴编纂、续志上马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深受地方志工作者包括更多文化界人士的欢迎与喜爱。我最近用我的稿费订阅10份《江苏地方志》,赠送长江沿岸的几家地方志办公室。谨祝《江苏地方志》明年办得更好!编读往来$江阴市史志办公室@徐泉法  相似文献   

16.
《江苏地方志》2008,(5):64-64
1日 铁道部、江苏省和上海市三方合资建设的沪宁城际铁路开工动员大会在南京仙林召开。工程投资估算总额394.5亿元,正线全长300公里。其中上海市境内32公里,江苏省境内268公里。全线设21个车站。建成后将开行大站直达和中间停站两种列车.实行公交化运营。  相似文献   

17.
<正>2000年年底,我在无锡市政府任副秘书长,收到市规划局转报园林局锡惠公园管理处《关于修复锡惠公园内主要景点规划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锡惠公园内16个祠堂、寄畅园二期的修复、天下第二泉的疏浚以及一些景点的整修等,报告中涉及的内容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我从1983年起,一直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岗位上,对无锡的城市规划、建设有较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18.
从1986年创办《江苏经济年鉴》至2020年,《江苏年鉴》走过了35年的发展历程。该报告回顾了《江苏年鉴》运行机制在35年间从专业年鉴到综合年鉴、从图书出版到期刊出版、从纸质中文版到数字化英文版、从一刊多鉴到一鉴多品、从业务指导到协作研讨、从政府主办到部门主办、从独立建制到隶属归并、从经费包干到全额预算八个方面的主要变化,为当代地方年鉴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样本案例。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发表论文14年前,1992年6月的一天,我带着一篇论文来到《江苏地方志》杂志编辑部。当时,我业余研究南京历史文化才两年,写了几篇提出新见解的论文,寄到几家学术刊物后都石沉大海,没有一篇被采用发表,我很沮丧。偶然知道了《江苏地方志》,便抱着侥幸心理来试一试。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拆分铁道部是改革派主张的核心内容。但历经数年改革动议,始未成行。2013年,铁道部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中国的铁路改革向实质性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而实际上,中国铁路管理机关革新自近代以来就出现了。而且变化多端。这里不妨给大家梳理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