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排组织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的一种地缘型民间社会组织。在传统社会中,它曾起到管理村落农事、化解村际用水矛盾等作用,如今还主要在农事仪式实践中延续其功能。借助神灵崇拜建构起象征权威力量,是中国地方社会运作的重要机制,水排组织主持的跳"纳顿"酬神仪式亦是如此。它达成了村落群体内部的精神凝聚与社会团结,促进了村际乃至族际社会秩序的整合,凸显出乡村社会自我有序治理的"实践智慧"之所在。这一建构起乡村内生性社会秩序的实践智慧,对于当下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浅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欣 《安徽史学》2012,(3):57-62
浅铺是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水利设置与河工组织之一,其主要功能在于疏通运河淤浅,保持运道畅通。历经明清社会之发展,浅铺、浅夫经历了从"铺"到"堡"、由"征发"到"雇募"的过程,这既是漕运制度的革变之需,也是区域社会的应时之变。对区域社会而言,浅铺同时具有两种性质,一种是解决运河淤浅的空间设置,其存在与区域聚落的成长密切相关;另一种是由浅夫组成的"群体"组织,其来源与管理是区域社群生存状况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3.
祁美琴  崔灿 《清史研究》2013,(1):117-128
"包衣"是清代旗人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清代皇族的私属,由于他们双重的身份及其与皇室、内务府的特殊关系,使包衣群体的研究成为清代政治与旗人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界在"包衣"称谓的解释和身份的认识上并不清晰。本文在梳理学界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包衣、阿哈、包衣阿哈以及家人等不同称谓的辨析,明确"包衣"是清代包衣组织成员的专称,不能用阿哈、包衣阿哈或家人替换。  相似文献   

4.
<正>宗族,一般认为是由同一祖先形成的父系血缘群体。宗族长期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是基层社会的重要组织或群体;由其形成的"族权"也是传统宗法社会赖以维系的重要权力结构之一,因此,宗族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宗族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宗族研究更是繁荣空前、成果丰硕。但是蓬勃发展的背后,宗族研究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明清  相似文献   

5.
清代中后期中国基层社会组织的纵横依赖与相互联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里社保甲坊厢、家族宗族乡族、行业组织与经济型乡族组织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是清代基层社会的构成要素。彼得·布劳在《不平等和异质性》中说:“社会结构可以被定义为由不同社会位置(人们就分布在它们上面)所组成的多维空间”。戴维·波普诺在《社会学》中说:“社会结构指的是群体或社会的基本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而经济结构则是与群体或社会的基本构成部分密切相关的各种经济形态、生产方式的组合形式。清中后期中国基层社会各构成要素──具体为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所处社会位置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其时中国特有的社…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转型期社会政策对困难群体的有效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华 《攀登》2004,23(5):72-74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困难群体.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有消极影响。必须加强对困难群体的社会支持和保护.特别是加强社会政策的供给,促使他们由弱变强。其中.社区组织应成为社会政策发挥作用的新的基地。  相似文献   

7.
石庆环 《史学月刊》2007,2(7):70-76
19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以文官制度的逐步完善为契机,文官群体的政治角色、经济地位、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影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朝着成为美国社会中的一个独立阶层的方向发展。首先,从"政治附庸"发展到"行政主管",文官群体的政治角色发生转换,其政治势力得以迅速膨胀;其次,从收入菲薄到待遇优厚,文官群体的经济地位得到提升,政府的财政负担也随之加重;再次,从"官本位"发展到"权本位",文官群体形成了带有现代官僚特征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开始蜕变为一个有人格缺失的群体;最后,从声名狼藉到公众认可,文官群体不仅扩大了社会影响,而且也在新的层面上形成了真正的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8.
陈倩 《沧桑》2012,(2):101-102
"蚁族"群体尴尬的生活现状备受关注,本文从分别从对"蚁族"概念的界定,试图勾勒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窘迫的现实社会图景,并分别从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的视角,动静态结合分析"蚁族"存在的社会原因及这一群体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9.
张庆玥 《神州》2012,(34):137-13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不仅更多的人在接受本科教育,研究生群体的数量也在不断壮大。这一群体在由过去的"个别化"、"小团体化"逐渐过渡到"群体化"、"大众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统计,尽管人们选择研究生教育,希望在各方面提升自己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但是,不少学  相似文献   

10.
任志强 《民俗研究》2016,(2):106-111
狐介于人类和物怪之间,介于明暗之间,介于仙妖之间,界限模糊,令人难以捉摸,处于范热内普所说的"边缘"和特纳所阐释的"阈限"状态。这种状态往往会被人们视为是危险的、令人难以控制的,甚至会给现存社会秩序带来威胁。从狐精故事呈现出的狐精形象可以发现,不管是胡人、妓女还是流民,都是古代社会中的边缘群体。狐精所象征的这些群体,通常被认为是危险的、边缘的、官方难以控制的。这些群体,是中国社会中受到社会规范抑制的代表,是文化制约的对象,也是官方压制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杨婧仪 《黑龙江史志》2013,(17):235+237
"富二代"作为中国社会转型的新群体,具有个性化特征强烈、人际交往缺失和思想前卫的群体特征,"富二代"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从其群体特征出发,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才能取得实效,以将我国"富二代"培养成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四有"的"强二代"。  相似文献   

12.
正乡规民约是中国基层社会组织中社会成员共同制订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它不仅包括乡村社会之规矩,亦包括民间群体(作坊、商社、民办教育组织、民间慈善团体等)之约定。乡规民约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社会秩序的构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乡规民约的产生及其与社会秩序的天然关系乡规民约起源于人类社会以地缘关系为纽带  相似文献   

13.
论文探讨了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华人社团呈现出的三个并行不悖的双向发展趋势:地缘性社团以原居地或住在地为基础双向延伸、业缘性社团结构类别与社会影响力双向拓展以及政治类社团宗旨的双向分化。提出了进一步深思的问题,一是华人社会的组织化构建渠道多元化。多元化路径寻求有效的社会粘合剂,是当今海外华人社团发展的普遍趋势,也与当今国际社会多元组织架构发展的大趋势相互吻合。二是华人群体的体制化诉求意识显性化,包括政党路径、利益集团抗争、法律维权、街头游行示威等。三是华人群体的族群性联合依然主流化。仍然以"同为中国人"的纵向族群性联合为号召,其所显现的依然是华人移民族群潜意识中根深蒂固的自成一体的共性,真正与当地其他各民族人士结为命运共同体,进入超越族群边界的组织化建构,还只停留于个体化的呼吁和努力之中。  相似文献   

14.
清代对乡里首人亦即乡职的身份有制度规定。乡职是"役",在良贱之间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导致其易于滑向贱役,染上"贱"的色彩。出于免役、防弊等考虑,政府不令绅士出任乡职。清末,团练、保甲等组织成为总括性的乡里行政枢纽,首人成为职能融混的乡里负责群体。四川推行了提升首人身份待遇的改革,但并未奏效,而是使得乡职群体的身份处于良贱两歧的状态。基于社会政治的身份语境,绅民有明确的身份意识,对乡职处于迎拒之间。  相似文献   

15.
正青年是社会最活跃的力量,也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青年伴随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形成了多样化、有特色的"青年群体",不同时代有代表性的青年群体有青年突击队、学雷锋青年、上山下乡知青、万元户青年、特区青年、  相似文献   

16.
保护传统村落,首先要对所保护的对象开展细致和全面的调查,系统掌握和深刻理解该村落,找到该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保护者通过开展社会动员,在现有乡村党政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既有社会组织的作用,依靠走出村庄在外见过世面的青年群体和乡村精英,建立更广泛的保护与利用自组织群体,并运用系统规划学和动态规划学理论,编制切实可行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然后在规划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情况,组织多种多样农业、副业和旅游业的合作社,建立乡村的"认知中心",通过发展经济、宣传教育和榜样的示范作用,切实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行动。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具有天然的"集群性"需要,为此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总是将研究视野聚焦于"集群性",如组织、群体、社会等。以历史学为例,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等"公共舞台史"方面的研究一直长盛不衰,而作为人类个体的"私人"生活空间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虽然传统史学研究中也有诸多"帝王将相"的个人身影,但强调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主体意识最强的活跃群体。如果这一群"精英候选人"无法参与社会,或因无"老"可"啃"而走投无路,裸露于失业威胁之下,当是重大的社会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乘着"两会"胜利召开的东风,中国网络电视台艺术台、央视国际画院、中国女摄影家协会联合组织书画家、女摄影家来到房山区民仁学校,举办"走基层,送爱心"中国书画家捐赠仪式暨摄影采风活动。这是一次有特殊意义的公益活动,一方面,艺术家、摄影家饱含深情,走进农民工子弟——这个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为孩子们捐献作品和衣物;另一方面,民仁学校的孩子们面对面地接触艺术家、摄影家,接受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20.
乐彤 《旅游纵览》2013,(5):104-107
<正>乘着"两会"胜利召开的东风,中国网络电视台艺术台、央视国际画院、中国女摄影家协会联合组织书画家、女摄影家来到房山区民仁学校,举办"走基层,送爱心"中国书画家捐赠仪式暨摄影采风活动。这是一次有特殊意义的公益活动,一方面,艺术家、摄影家饱含深情,走进农民工子弟——这个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为孩子们捐献作品和衣物;另一方面,民仁学校的孩子们面对面地接触艺术家、摄影家,接受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