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大运河包括隋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即南北大运河和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达今北京涿州,全长约2700公里,且大多数已湮埋于地下;元代京杭大运河部分河段利用了隋代南北大运河,总体弃弓取弦直通京杭,全长约1800公里,且迄今有900多公里仍在通航。  相似文献   

2.
大运河是中国惟一一条南北走向的大型的人工水系,2008年大运河申遗联盟的成立正式启动了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东南大学制定了大运河遗产一阶段保护规划要求,组建了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申遗专家委员会,2012年9月,大运河申遗城市联盟在扬州讨论和制定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定,2013年大运河申遗的文本将提交世界遗产组织。国家文物局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大运河申遗与保护的关系,申遗只是一种推动保护的方式,保护好大运河遗产、揭示和展示大运河遗产所蕴含的杰出的普遍价值以及深层次的中国文化特色并将之传承后代是这一运动的基本宗旨。申遗过程也像是一场对中国学术界和行政机构的国际考试。  相似文献   

3.
(一)序言──大运河与天津市的形成长江与大运河自古至今就是中国物资流通的大动脉。为了南北物资的流通,大运河于六世纪隋朝开始其工程①,经唐、宋、元、明各朝而趋于完备,大运河开始的历史性时期是很明确的。相反地,长江却是自然河川,其利用应该也是相当久远的。可是在中国经济物流史上,长江与大运河的关系却是颠倒过来的,大运河的历史较早,六世纪末期隋朝、一百数十万高句丽远征军的军粮,从江南经由大运河北送;八世纪半唐朝安史之乱后,二百万石、十二万立方公尺的粮米经大运河运送至荒废的华北一带,唐朝的命脉可说是靠大运…  相似文献   

4.
隋唐大运河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南起余杭(杭州),北至涿郡(北京),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隋唐大运河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带动了沿岸城镇的发展,还具有政治、军事功能,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留存至今的隋唐大运河沿线的文化遗产,还在现在的水利资源开发、运河旅游、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既是我们认识大运河的重要资料,也是需要我们科学保护和永续传承的文化景观和遗产。  相似文献   

5.
正京杭大运河奔腾南下,流经鲁南与苏北。大运河在鲁南与苏北境内有一个复杂变迁过程,历时千年,河道先后经历了从苏北宿迁境内南北改道以及鲁南境内东西两线形成的过程,历经沧桑。通济渠的开凿与大运河的南北改道公元7世纪初,隋朝统一了中国。隋王朝的统治虽然两帝仅37年,但是隋文帝杨坚与隋炀帝杨广父  相似文献   

6.
读了葛承雍先生的文章《大运河为何没列入人类文化遗产》,颇有同感,我们确实好像把大运河遗忘了。事实上,正如葛先生所说的“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我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它和长城一样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人所创造的两大古代工程奇迹”“,但是,长城早已成为全国  相似文献   

7.
正众所周知,大运河是举世瞩目的东方奇迹,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大运河实际上有两种存在形态,甚至可以说,这个世界上同时存在着两条大运河。一条是在中国大地上流淌着的大运河,它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个部分,流经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天津、北京8个省市,贯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贯通南北。这条绵延近3200公里的大运河,是古代中国人伟大的工程创造,  相似文献   

8.
谭徐明 《山茶》2009,(3):82-87
在中国文明进程中,开肖的运河不计其数,面堪称大运河者无一不是经过数百年的建设完成的。这期间曾产生过两条大运河:一是隋唐宋时期由汴渠、淮扬运河、江南运河构成的以长安、洛阳和开封为中心的东西大运河,历时近千年;一是隋永济渠和元明清南北大运河,即京杭大运河。永济渠自唐末衰落,而京杭运河若从其首段运道邗沟算起,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沧桑岁月。  相似文献   

9.
朱晗  赵荣  郗桐笛 《人文地理》2013,28(3):70-73,19
作为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遗产完全具备文化线路的基本要素,对于它的保护应建立在对其性质、价值和特点进行充分研究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大运河在各个时期开挖的规模、航运和繁荣的程度不同,大运河的建设过程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隋前被视为中国大运河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隋唐至北宋可以被认为是大运河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阶段,也可被视为是大运河繁荣的一个阶段;元、明、清被认为是中国大运河实现南北直航和再次繁荣的阶段。安徽段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必须先开展资源调查,弄清家底,然后进行科学研究,并从整体上编制保护规划,努力延续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和原真性。同时,运河遗产保护还需形成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做好展示和阐释,鼓励沿线社区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运河     
《世界遗产》2014,(Z1):24-29
正中国大运河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与水利功能。中国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决定了天然河道由西向东的流向,也决定了中国这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社会与民族融合的主导方向,如早期的黄河流域文明与东方文明最早出现的一体化过程。而大运河的出现无疑促使了这一运动方向的改变,元代大运河贯通以后,长江中下游基本经济区的地位不断提升,南北权衡成为国家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大运河在淮安境内的河段为淮扬运河淮安段,流经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淮安区、淮阴区、洪泽区、盱眙县等四区一县。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到隋炀帝开凿隋唐运河,再到京杭大运河截弯取直,淮安始终是沟通江淮、黄淮,保障运河南北通畅的一个重要通道;是南北漕运的枢纽,是河道治理的关键和总河驻节之所,历史遗存丰富,价值突出。大运河淮安段的修筑及其演进,可以说既是一部中国社会发展史的缩影,又是中国古代水利发展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历史上,大运河集粮食运输、商旅交通、军资调配、水利灌溉等功能于一身,是贯穿南北的大动脉。其沿岸遍布的城镇、码头、仓库、船闸、桥梁、堤坝等各类遗存,构成了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罕见的线性文化带,2014年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江苏是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1797公  相似文献   

13.
清代的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迄杭州,是由人工河连通天然河组成,全长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统称大运河或京杭大运河。因为它是清代运输漕粮的主要渠道,所以又称“漕河”,俗称“运粮河”。它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流域,是中国南北水路交通的要道。它还可以经由五大江河出海,与海运联系起来,形成中国东部地区河运与海运相连通的水上交通网。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也是全世界最长和最著名的运河。  相似文献   

14.
《风景名胜》2010,(10):32-33
如同提到万里长城就会想到秦始皇一样,每当人们说起京杭大运河时也自然地要联想起隋炀帝,甚至有“隋炀帝开运河”的说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今天我们习惯上所称的“大运河”指的是京杭大运河,而非隋朝大运河(也称南北大运河)。  相似文献   

15.
贺云翱 《大众考古》2022,(11):29-33
<正>人类的文明创造活动离不开自然的支撑和规约,但是人类也可以通过大型工程对自然进行改善和重组,创造更优化的文明生存条件。中国大运河的发生和发展大体上符合这样一个原理。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确保粮食运输安全,以稳定、维持帝国统一为目的,由国家投资开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体系。它是解决中国南北社会和自然资源不平衡的重要措施,以世所罕见的时间与空间尺度,展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工运河发展历史,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16.
隋唐大运河是一类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它贯通南北,通航长达八朝,漕运惠及全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高效和最有影响力的南北经济文化资源交互传播线路。对于它的保护,首先必须开展资源调查,摸清家底,然后以点带面,实施重点保护。同时,还要分析问题,统筹兼顾,整体保护。  相似文献   

17.
<正>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中国的戏曲班子为了生活也为了艺术,带着行李、行头,在一个沿河城镇演出结束后,又乘船赶到另一个城镇演出。就这样一个码头一个码头地演过去,其行话叫"跑码头"。所以,中国戏曲传播向来有"水路传播"之说。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大动脉,沿线城镇最为众多、最为繁华,正是戏班子"跑码头"的最佳场所。它促进了古代戏曲的南北交融,提供了戏曲繁荣的物质基础,奠定了大运河沿岸"百花齐放"的戏曲面貌。在大运河文化血脉的滋养下,更产生了中国的国剧——京剧。而江  相似文献   

18.
清江浦是明清时期的漕运要津,南北交通的襟喉之地,向有“九省通衢”之称。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在这里驻节,官署如林。有“官比士民多”之誉。大运河作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生命线,不仅是经济文化的交流之河。也是一条连接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对外开放河道,是一条文化汇聚、包容的大通道。提起大运河的文化包容,  相似文献   

19.
<正>隋代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苏州历史发展而言,大运河的开通影响深远,可以说奠定了苏州“人间天堂”的城市地位。关于大运河对苏州发展影响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很多结论对于运河沿线城市同样适用,无法说明为什么苏州会在众多的运河沿线城市中脱颖而出,也就无法彰显苏州的城市个性,因此有重新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大运河与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五处运河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OUV)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出中国大运河价值特征的独特性。认为现有的世界遗产运河都是欧美工业革命技术革新的产物,与作为农业文明时代水工杰作的中国大运河具有不同的价值内涵,中国大运河符合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多条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