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胃知乡愁     
什么是乡愁?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对故土的眷恋是人们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谁都会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我们的诗人们,吟咏着心心念念的乡愁,从古到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蕴涵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相似文献   

2.
正咏风诗最早出自舜帝。《史记·乐书》:"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南风》诗云:"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舜帝借咏南风抒发其政治理想,诗中充溢着爱民恤财的情思。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率军平叛,凯旋途中路过故里沛县,宴请父老兄弟,饮酒作乐。席上,刘邦击筑(乐器)而唱《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相似文献   

3.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望大陆》  相似文献   

4.
西北四题     
莫天 《丝绸之路》2012,(23):26-31
李先生 似乎是弹指之间,我们已经从西北师大毕业30周年. 时至今日,我读《诗经》、 《离骚》时依然不由自主地用甘肃武威方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用很重的鼻音读,情感内敛,声音低沉,情感就穿越到了先秦.这是因为受当初给我们讲授先秦文学的李先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3年3月,我国新一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首次中外记者会上,回答台湾记者对两岸关系的看法时,动情地吟诵了国民党开国元老于右任临终前写下的《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这首深切思念故乡而不得归的游子哀歌,再次勾起了人们对这位国民党元老的回忆。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诗·卫风·伯兮》载:"伯兮朅兮,邦之杰兮。伯兮执殳,为王前驱。"殳为一种兵器。关于殳的形制,自汉以来不少人作过诠释。但考据学家局限于文献资料,很难对殳这种流行了很长时期的古兵器进行全面、  相似文献   

7.
"月是故乡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乡愁的理念,言简意赅,涵义丰富,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指导意义。年初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百集纪录片《记住乡愁》,在全国各地引发强烈反响,各界专家热议,引发全球共鸣。围绕认识乡愁文化的悠久历史、丰富含义与重要作用,各方面感受与诠释颇多,见仁见智。总之,乡愁文化是人们对故乡、亲朋、故事的一种眷恋、深情、怀念,我们应传承中华传统乡愁文化,建设伟大中华。笔者认为,从家谱文化延绵3000年看,中华乡愁文化就是数千年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它的深刻内涵与显著标志是:"诚实做人、勤奋创业、家庭和睦、热爱家乡、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它是一种社会正能量,一种发展助推器,一种文化软实力。我国的史籍是由正史、方志、族谱(家谱)以及其他史籍共同组成的。  相似文献   

8.
说"齐速"     
杨新勋 《文献》2007,(3):175-176
《楚辞·九歌·大司命》"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中之"齐速",历来从说纷纭. "齐速"一作"斋速",王逸《楚辞章句》:"斋,戒也;速,疾也.……言已愿修饰,急疾斋戒,侍从于君."  相似文献   

9.
<正>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诗经·国风·召南》另见:《诗经·国风·秦风》终南何有,有条有梅。《诗经·国风·陈风》墓门有梅,有鸮萃止。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对音乐舞蹈的喜爱,原是人之本性,每当人的情感需要发泄时,手舞足蹈就是一种表现形式。人类对音乐舞蹈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自然到创造的文明发展历程。山西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其音乐舞蹈文明史既符合上述规律,又具有山西地方特色。山西音乐舞蹈文明历史悠久。相传尧舜时期就有《击壤歌》《南风歌》。据传《南风歌》是舜帝为运城盐池而作,歌词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相似文献   

11.
一、古史传说中先楚与三苗的关系早在四十年代,徐炳昶先生已指出楚与三苗同属南方的"苗蛮集团"。如作进一步考察,又知楚人与三苗的先祖是同源的。楚人的始祖,因屈原在《离骚》中自称是"帝高阳之苗裔兮",历来都只考虑是颛顼。但《国语·鲁语上》、《大戴礼记·帝系》、"史记·五帝本纪》和《夏本纪》又直  相似文献   

12.
打酸枣     
<正>山西民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以歌唱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为主。相传于尧天舜日之时就有传录,如《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诗三百》中所收集的《魏风》《唐风》共十九篇,大部分采自山西。山西一  相似文献   

13.
清华大学藏楚简《芮良夫毖》共存二十八简,保存基本完好,略有残损,经过整理,大体可恢复原貌,篇题为整理者所加。芮良夫是周厉王时代的名臣,有关他的事迹又见于《逸周书·芮良夫》《国语·周语上》《史记·周本纪》。简文内容属说教的性质,告诫各级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敬畏天命,体恤民情,以德治国。《诗经·桑柔》云:"为谋为毖。"《诗经·小毖》云:"予其惩而毖后患。"简文中有关民众舆论的评述十分重要,是研究《诗经》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文献》2010,(3)
<正>陆启浤《北京岁华记》,是目前所知唯一存世的、以"岁华记"命名的明代岁时节日民俗文献。一些学者曾认为已经亡佚。比如北京古籍出版社为《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所作的"出版说明"就说:"明人陆启浤写过一本《北京岁华记》,现已失传。"王灿炽《北京历史文献佚书考略》也认为:"陆启浤  相似文献   

15.
正"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当年熊培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里写下的这句话,唤起了多少游子的共鸣。那些在异乡漂泊的人,常常会在梦中回到曾经草木葳蕤、如今已是一片荒芜的家园。故乡是一个人的根之所系、魂之所系。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中,无论你去到天涯海角,无论你行走的路是一帆风顺或是颠沛流离,在你的心里,早已埋下了一颗乡愁的种子。它会孕育、发芽、长大,渐渐地长成一朵"故乡的云",在你的心头弥散开来,笼罩着你,裹挟着你,催促着你,回到那个让你魂牵梦绕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根据出土古文字材料,认为《离骚》"后悔遁而有他"中的"他"不能解释为"恙",而应该如常训解释为"其他";《九章·惜往日》"佩、好、代"三字当押韵,为之职幽合韵;《九章·惜往日》"背法度而心治兮"中的"心"从文字演变过程看,与"必"字字形相距较远,因此两个字无由致讹,从而认为吴孟复的说法并不可信。  相似文献   

17.
葑菜腌菜     
赖广昌  木子 《旅游》2012,(3):11
故乡有种蔬菜名叫"葑菜",读《诗经·邶风·谷风》时,发现已有记载:"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我猜想这个葑菜肯定是一直从古代吃下来的菜了。偶然翻阅清人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其中"芜菁"条下有这样的记录:芜菁,昔人谓葑、须芥、蕵(sun)、芜、荛、芜菁、蔓菁七名为一物。翻到"芥"条,其中几句话让我异常兴奋:"江西  相似文献   

18.
阮小籍  木子 《旅游》2013,(1):10
余秋雨先生曾在《阳关雪》里说,诗文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比如劝君更进一杯酒的阳关,比如烟波江上使人愁的黄鹤楼,比如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洛阳,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一句"洛阳亲友如相问,片冰心在玉壶",让洛阳成了多少男人心头的故乡。万家灯火夜雨敲窗时候,一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城乡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构成人们乡愁记忆的无数故乡传统和风物风习也在逐渐消失和淡化。海安市委史志工委鼓励并指导镇村挖掘利用地情文化资源,创新打造"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系列地情馆,发挥地情文化的社会效益,形成地方文化自信,为处理继承与发展关系,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进而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海安:故乡风物地情馆"项目入选2019年江苏省地方志工作十大创新项目。  相似文献   

20.
金宁 《丝绸之路》2016,(5):33-34
正在南疆柯坪的田间地头、屋舍村旁总能于不经意间看到很多桑树,它们高矮有别,粗细不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桑田"代指田园,"桑麻"代指农事,"桑梓"则代指故乡。《诗经·小雅》中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有桑的地方就会有一种家的温馨,就会有一种甜甜的回味,就会有一股淡淡的乡愁。每年的四五月份,桑葚就成了南疆大地的第一味水果,也成了广袤大地的一种装饰,有红的、紫的、白的,它们继承了新疆水果的特点——汁水多,味道甜。尤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