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学讲究因果、缘分,与哲学上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互相辉映,都是阐释事物来龙去脉的绝妙真谛。我与赵朴老自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多方面交往,也应合了上述真谛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我母亲叫陆廉贞。我很小的时候,母亲曾多次提到林佳楣阿姨。1942年我母亲在上海同德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读医时.和李先念主席夫人林佳楣是同班同学。当时林阿姨是地下工作者,解放前夕,她突然离开了学校,两人的联系中断了几年。  相似文献   

3.
张瑞芳  金以枫 《百年潮》2006,(11):19-25
周副主席说:你对大家一定也不错 1941年夏的一天,我接到通知到<新华日报>位于重庆化龙桥的编辑部去.心想,谁会是我新的联系人呢(作者当时刚入党不久--编者注)?因为姐姐在<新华日报>工作,所以我跟他们社里的不少人都挺熟,虽然彼此心照不宣,知道都是"同志",但互相间谁也不去点破这层关系.  相似文献   

4.
说到我和李凖的交往,还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我在《郑州日报》副刊部当记者,除自己要经常写一些诗歌、散文、小说等供本报副刊发表之外,还兼负着和省、市文艺界联系,向作家和评论家约稿的任务,以提高本报副刊发表作品的质量,扩大副刊的影响。1958年夏季的一天,报社领导对我说:“编委会开会研究了,想邀请著名作家为本报写些文章。你看邀请谁好呢?”我略加思考,脱口而出:“邀请李凖吧。”  相似文献   

5.
张瑞芳 《百年潮》2006,(11):19-25
1941年夏的一天,我接到通知到《新华日报》位于重庆化龙桥的编辑部去。心想,谁会是我新的联系人呢(作者当时刚入党不久——编者注)?因为姐姐在《新华日报》工作,所以我跟他们社里的不少人都挺熟,虽然彼此心照不宣,知道都是“同志”,但互相间谁也不去点破这层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和怪愚的友谊将近半个世纪,在许多日子里曾同甘共苦,休戚相关,怎能不写呢?我知道我写怪愚,一定也是在写我自己,因为无数的战斗,我们都在同一战壕里,同一哨所中,他中有我,我中有他,又怎能分得清楚?因此一提起笔,不仅为了悼念怪愚,也是为了回忆自己。只有在这样的回忆中,才能更真实地看到怪愚的风范。 (一) 我最初知道怪愚是1938年。 那一年春天,我从江南的沦陷区突围出来,到长沙去找唯一认识的朋友——金家凤。因为在此之前,我是上海《大公报》的战地通讯记者,这时上海的《大公报》已在汉口出版,我途经广州的时候,就向汉口《大公报》的范长江发了一  相似文献   

7.
张育瑄 《江淮文史》2016,(6):110-114
正今年是孙宗溶同志的百年诞辰。他是改革开放后安徽日报社第一任党委书记。1983年任政协安徽省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孙宗溶同志虽然已逝世10多年,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让我久久地怀念……拨乱反正的功臣我初次见到孙宗溶同志是在1979年盛夏,那时我刚刚调入安徽  相似文献   

8.
马作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被选拔到苏联留学的留学生。他在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火箭发动机专业,1958年2月回国后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后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十九研究所所长。本文中他回忆了在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第一次见到钱学森,以及回国后多次与钱学森交流科研工作,并在钱学森指导下从事火箭发动机研究等交往经历。  相似文献   

9.
正1980年代,好友李霍勤女士(安徽省徽剧团编导、省内知名剧作者)的新编历史京剧《憨郎与紫薇》,由铜陵市京剧团排演,参加安徽省第二届戏剧节汇演,获得了二等奖。在戏剧节上演出时,恰又被北京《戏剧电影报》主编杨晓雄先生看中,并撰写《满汉团结的赞歌》一文在《戏剧电影报》上刊出。之后,又在杨晓雄先生的操持  相似文献   

10.
<正>我的妈妈陈重坤,一生极其普通和平凡,没有什么特别的伟绩。可是,人们谈到她,却总是竖起大拇指。她勤奋好学、执着坚毅、自强不息、待人真诚的品质和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每每这时,她总是不安地说:我若有点进步和取得一些成绩,这是与二哥陈毅、二嫂张茜的教育和帮助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朱仲玉同志虽然离开我们一年多了,但是他治学严谨,为人宽厚,乐于助人,看重情义的高尚品德,一直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林散之先生对于我,用“恩同再造”来品定,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天地之间,人与人的遇合是十分讲究缘份的。我之所以能列入林老的门墙,可以说是天缘了。 —九六七年的夏天,我家住在扬州民三中附近。每天早起挑水,都经过学校的操场,那里有一大群人跟着何瑞生先生学太极拳。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天,多了一位像貌  相似文献   

13.
王广汉 《江淮文史》2002,(2):114-117
被称为“当代草圣”的林散之逝世时,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曾亲笔为他写了一幅挽联:  相似文献   

14.
正从今不作诗,诗写无人看。风雨故人归,掩卷发长叹。昨日接电报,知君入泉下。犹闻咳唾声,忽忽冬之夜。这是著名书法家林散之悼念亡友之作,短短数十字,如闻伯牙破琴绝弦怀念子期的绝响。林散之一生虽以书法名世,但他本人对诗作自视甚高,如同齐白石一样,自认诗好过字。这位朋友过世,他竟决意不再写诗,并且对前来求书法的人说:"如果你能把他救活,我就写"。究竟何方高人,竟令当代草圣情重至此?  相似文献   

15.
林散之驱狐     
林散之年青时离开家乡,在外教书,家中只剩下母亲和两个姐姐。三口人,十间房,人少屋多,不知何时跑来一些狐狸。林母以“仙”侍之,在家里摆上香案,天天烧香磕头,祈求“大仙”保佑平安,丝毫不敢得罪。结果狐狸越来越多,吃家中鸡,毁家  相似文献   

16.
1929年,林散之持老师张栗庵先生介绍信赴上海从师黄宾虹先生学山水画.在上海学了二年,因停止教书,家中失去主要收入,生活困难,乃于1931年春从上海归.回来后,林散之不忘黄先生之勉,于1934年3月,只身携一行李,一油布囊,开始了影响他一生创作的万里之行.他自河南游嵩山,观龙门,入潼关,登华山,攀太白,过剑门,至成都,上峨嵋,出三峡,沿江而下,瞻庐山,由九江乘轮船而归.此行历时8个月,越7省,跋涉1.8万余里,得画稿800余幅,诗300余首,游记若干卷.回来后,林散之相约祖父邵子退游家乡中独山,未能去成;又约游黄山,忽于翌年春,害起搭背,经过3个月的医治始愈.林老立即敦促祖父同游黄山,他们才于1935年秋和学生林秋泉一道开始了对黄山的旅游写生.  相似文献   

17.
陆衡 《收藏家》2000,(6):26-31
林散之先生(1898-1989年),初从乡先生范培开习楷书,得安吴执笔之法;继从含山张栗庵进士学古诗文辞,书学褚、米;后至海上,从黄宾虹先生研习书画金石,得“五笔七墨”(五笔,指锥画沙、印印泥、拆钗股、屋漏痕、壁坼纹;七墨,指积墨、宿墨、焦墨、破墨、浓墨、淡墨、渴墨)之秘,艺事大进;肄业三年,归后闭户潜修,致力于摹习历代名家书法,渔古猎  相似文献   

18.
王广汉 《江淮文史》2003,(2):126-12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每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功课”。林散之在上海学艺期间,他的老师黄宾虹就和他说过:“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阔。”沪上归来以后,他便把游历山川,作为自己实现艺术追求的一种需要。继1934年,他游历嵩山、华山、太白山以及巴蜀之后,于1937年和1964年,又两次游历了雄伟壮丽、异彩缤纷的黄山。1937年秋,林散之和他的挚友邵子退、族侄林秋泉一起游黄山。那时的黄山,还处在一个相对原始的状态。他们经青阳、历九华、去黄山,在《分水岭阻雨山…  相似文献   

19.
1973年1月《人民中国》杂志首期刊出了林散之老人的一幅草书,当刊物发行到日本后,震惊了东瀛,盛传中国出了个“当代草圣”。于是慕名求字的接踵而来,乌江一时成为文人云集之地。而家乡人也个个争着请林老写字,但是向他要画的人却很少。原因林老一般很少给人画画。为此也有人挖空心思想收藏一幅林老的山水画,于是前来找祖父帮忙。一日林老和往常一样,拄着拐杖,笑容满面来到我家。坐定后休息片刻,祖父取出纸笔写道:“你想买糠饲养大肥猪,现在好了,这位粮站同志能买到皮糠。”林老望望站在一旁干部模样的人,抿起了弯弯的嘴唇…  相似文献   

20.
何永炎 《江淮文史》2009,(1):129-133
林散之先生的草书无疑是当今人文中国一大景观。在京城,在沪上,在金陵,在淝滨,凡得先生字者,无不将其精装细裱,悬于壁上,成为镇宅之宝而倍加珍爱;即使在江浦、历阳、乌江一些小镇或有个什么旅游景点的山野乡村,也能见着先生的墨迹,给这些地方也平添了一些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