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益  姜师立 《世界遗产》2012,(4):114-116
按照世界遗产申报相关标准和申遗工作要求,大运河申遗应建立科学完善的遗产监测管理平台和档案资料中心,这是世界遗产专家现场考察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要求,扬州作为大运河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应该先行做好遗产监测预警工作。大运河(扬州段)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就是为了规范大运河遗产监测管理工作,并推广至运河沿线城市。鉴于大运河  相似文献   

2.
大运河是中国惟一一条南北走向的大型的人工水系,2008年大运河申遗联盟的成立正式启动了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东南大学制定了大运河遗产一阶段保护规划要求,组建了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申遗专家委员会,2012年9月,大运河申遗城市联盟在扬州讨论和制定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定,2013年大运河申遗的文本将提交世界遗产组织。国家文物局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大运河申遗与保护的关系,申遗只是一种推动保护的方式,保护好大运河遗产、揭示和展示大运河遗产所蕴含的杰出的普遍价值以及深层次的中国文化特色并将之传承后代是这一运动的基本宗旨。申遗过程也像是一场对中国学术界和行政机构的国际考试。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6周年。2014年的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6年后的今天,作为原大运河联合申遗办专职副主任,我亲历了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最后45小时,追忆申遗往事,回想起决胜多哈的关键时刻,当时的情景仍清晰地浮现在眼前。2014年6月15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开幕。根据大会提供的资料,成员国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投票通过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至此,"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46个项目。扬州市作为大运河申遗工程的牵头城市,在大运河申遗成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为地方政府探索如何发挥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我国《文物保护法》第八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  相似文献   

5.
刘庆柱 《纵横》2014,(8):18-22
在2014年6月22日举办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八年来我有幸见证了大运河申遗的经过,并且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按照世界遗产申报相关标准和申遗工作要求,大运河申遗应建立科学完善的遗产监测管理平台和档案资料中心。鉴于大运河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线性活态遗产之一,开展动态监测预警工作意义重大,同时也难度空前,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提升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扬州作为大运河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事先启动了遗产监测预警工作。对本段的大运河遗产监测管理协同工作机制、监测管理技术手段、监测预警操作流程等实际操作工作进行了诸多方面的创新探索,其规范做法被推广至运河沿线城市。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涉及中国6个省、2个直辖市、25个地级市,包括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点,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至此,历时8年的中国大运河申遗之路终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申遗冲刺并最终成功人遗的大背景下,2014年的中国大运河及其文化现象遂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中国先后举办了"中国大运  相似文献   

8.
大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认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大运河一直是炎黄子孙所珍视的文化遗产。近年来的申遗热,更促使学界将大运河纳入世界遗产的范畴之中进行全新的认识与研究,同时国际重要的遗产研究团体也对大运河这一特殊案例给予了多方关注。当前学界对于大运河遗产的特点与价值等重点专题都展开了热烈地探讨,但与世界遗产理论体系并没有充分地接轨。因此,有必要从世界遗产体系中已有的相关文件在对大运河价值评估中产生的问题出发,探索"文化线路"对于大运河特质识别和价值研究的理论指导,从而发掘出对大运河遗产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
王文运 《纵横》2014,(10):54-59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回想八年前,58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开启了大运河“申遗”之旅。我当时在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亲历了这一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
冬冰 《世界遗产》2014,(7):110-111
大运河申遗的成功,对于扬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喜悦,作为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我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遗产,这也是对我们艰苦申报工作的回报。喜悦过后,我们慢慢回到现实,开始冷静思考申报的目的,我们更多感到的是一份责任、一份使命和一份担当。  相似文献   

11.
李琴 《世界遗产》2014,(7):45-48
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两个形态。在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之初,申遗地点仅限京杭大运河沿线。后来在专家建议下,隋唐大运河被扩充进来。随着隋唐大运河考古发掘工作成果的涌现,通济渠、永济渠位于河南、安徽的9个遗产点段被遴选出申报世界遗产,其中三处为粮仓遗址。  相似文献   

12.
陈菲  韩雪 《旅游纵览》2013,(8):158-160
有着近2500年建城史的扬州是一座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深入开发扬州运河文化旅游,弘扬扬州运河文化,将有力促进扬州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并为大运河申遗做出贡献。为此特做了关于扬州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SWOT分析,并提出一些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世界遗产》2014,(11):113-113
9月26日,国家文物局在扬州召开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会议。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司长关强等出席会议。会议回顾了大运河申遗工作历程,总结交流了申遗工作成功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大运河保护工作形势,并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大运河保护管理工作目标和任务做出部署。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项目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意味着,凭借柳孜运河遗产点入选其中,成为大运河申遗城市之一的安徽淮北,有了自己的第一张世界文化遗产名片。我于1996年8月任中共淮北市委常委、秘书长,2001年5月任中共淮北市委副书记,2003年1月任政协淮北市第七届委员会主席,2009年12月任淮北市隋唐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有幸全  相似文献   

15.
申报世界遗产的目的是为了推动遗产保护及价值传播,遗产旅游则被认为是实现公众认识遗产内涵价值的有效方式,但当前对于世界遗产申报与遗产旅游、公众感知的相关性鲜有定量研究。基于659份对大运河扬州段游客及居民发放的调查问卷,建构遗产申报(World Heritage Declaration)、遗产旅游(World Heritage Tourism)与价值感知(World Heritage Value Perception)三者间关系的DTV理论模型,通过定量分析探讨其中的关系,结果显示,申报世界遗产期间较好地实现了大运河遗产价值的发掘、保存与推广,但长期来看入遗对运河遗产旅游热度的提升并不显著;民众对于运河遗产价值的认识主要源于申遗期间的宣传,对遗产价值内涵的认识有限,感知深度尚显不足。如何将运河申遗成果转化为可持续的城市解读素材,是应受到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扬州是中国大运河的原点城市,是中国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的牵头城市,也是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英文简称WCCO)秘书处所在地,更是全国唯一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的地级市。扬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在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上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2017年到2019年,大运河保护从部委和沿线省市的行动上升为国家规划,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  相似文献   

17.
赵云  王喆 《世界遗产》2014,(7):67-72
中国大运河申遗面临文献史料和实物遗存匱乏、系统研究薄弱等困难。为达到世界遗产申报的要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克服编制申遗文本过程中的重重难关,将有限而零散的文献资料求实考证,提炼出适用于世界遗产语境的大运河真实性、完整性的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国内资讯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聚焦“运河遗产保护” 4月10日在无锡召开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聚焦”运河遗产保护”.为中国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提出新建议。2006年大运河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争取2014年能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9.
为保护扬州古运河呼吁建言,我1993年11月到扬州市政协工作,迄今已近20年。回想往昔,感受最深的是有幸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结下了机缘。我是读历史出身,对文化遗存素有敬畏之心,非但不“喜新厌旧”,还常常“喜旧厌新”。身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耳濡目染,这种敬畏可谓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20.
民俗旅游资源是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基石,也是旅游产业的依托。本文以大运河申遗为背景,以打造扬州运河旅游品牌为最终目的。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在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大运河扬州段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相关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