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焕新 《攀登》2006,25(6):92-96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我国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运用“人口机会窗口”理论和区域人口转变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模式理论及方法,分析探讨了我国区域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的现代发展历程和特征;从资源环境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影响方面,提出了发展区域经济应遵循其资源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应全面深刻认识区域资源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特征,加强循环经济“三大体系”建设,以全面实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袁志萍 《攀登》2006,25(6):23-25
目前,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而慈善事业的发展在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消解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弥补相关制度安排的缺漏,同时还具备软性的维系经济健康协调发展、调和社会矛盾与冲突、提升公众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意识的功能。为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发挥慈善事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机械工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正如温家宝同志所说:“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作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布局。”哈尔滨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机械工业的发展态势也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全面带动黑龙江省工业和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对哈尔滨的机械工业发展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倪敏 《攀登》2005,24(6):77-78
传统二元经济结构造成我国城乡失衡,必须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短期政策调整和长效机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走城乡协调发展、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关于西宁市社区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秀琴 《攀登》2010,29(1):104-107
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展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而从目前西宁市社区发展的现状来看社区建设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佛秀芳  白光元 《攀登》2006,25(5):147-149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县域文化发展水平,同样,县域文化对经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发展县域经济需要文化作支撑,县域文化的成果最终体现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因此,在县域工作中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文化建设,使县域经济和县域文化协调发展,从而推动县域各项工作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徐允仕 《神州》2012,(26):21-21
农村群众文化事业作为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中具有龙头、导向和示范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快农村文化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8.
实施绿色工程 优化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定以生态思维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 ,积极发展绿色经济 ,是西部地区走出生态恶化与贫穷落后的恶性循环 ,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出路。本文从西宁地区实际出发 ,对这一观点作了充分阐述。  相似文献   

9.
程桂霞 《攀登》2009,28(3):81-84
新时期,军事信息化的空袭战争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人民防空肩负的历史使命也不同于以往那样单一。我国人民防空法明确规定:人民防空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因此,积极做好战备工作、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统一、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人民防空的立业之本,推动城市经济建设是人民防空建设事业发展的基础。正确处理人民防空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对于促进人民防空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陈树聪 《风景名胜》2020,(2):0119-0119,012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社会建设日益完善,在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推进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国民物质基础夯实,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风景园林事业既迎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时期下,风景园林建设除却应当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工作原则,不断提高建设效率与质量外,更加应当深度融合低碳理念,促进工程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所以文章针对低碳理念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实践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必须要确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确保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近几年来,芙蓉区的经济社会正逐步走上了一个高速高效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较大成绩,其中GDP、地方财  相似文献   

12.
当今.在发展地方经济,推进城乡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地方志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现.特别在地方品牌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邓美红  彭蓬 《风景名胜》2021,(5):0347-0347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和谐发展、节约集约、产业互动、生态宜居,新型城镇化也是指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城镇化。近些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被认为是推动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与此同时,也受到历史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使我国展现出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走向。在这个背景下,农村原本的经济形势备受冲击,想要实现乡村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近况,寻觅新时期国家重大发展策略以及乡村旅游发展需要下的新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本篇文章主要是分析了旅游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在当前这个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下以旅游发展进行乡镇建设,进而以江湾镇为例,重点探索其如何突破困境,发展优势,进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文化发展有重要的助推作用;而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文化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对江苏省经济与文化现状研究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定量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江苏经济文化协调发展过程和格局进行研究,以促进江苏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于娃宪 《世界》2003,(3):28-31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战略举措,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广西第八次党代会作出的实施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6.
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它的解决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部署、关系到是否能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而海南农业在海南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好海南农村才能保证海南经济的腾飞,而海南农村的发展关键还在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结合市志续修的工作实际,提出第二轮志书续修工作的一些试想。认为第二轮志书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把握质量的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增加人文记述;突出地方特色,展示社会主义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着力写好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体现当地政府对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视。在续志编修的工作过程中,必须组建一支相对固定的与时俱进的修志队伍,改变工作思路和方法;重视硬件建设,节约续志成本。  相似文献   

18.
宋乐  王圆圆  瞿翔  王逸珂 《旅游纵览》2023,(24):166-170
本文以大滇西旅游环线内13个地州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交通与旅游的协调发展机理,构建公路交通与旅游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环线内各地州市两大子系统的协调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州市之间交通与旅游耦合协调性差距较大,大部分地区的旅游发展滞后于交通建设,旅游产业开发程度不足,高速公路建设程度制约了交通和旅游协调发展程度。云南省未来应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针对旅游市场需求推出相应的服务和产品,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市场的协同循环发展,从而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商艳上  苏田  孙砚舜  吴泓洁  张建业  李臻 《风景名胜》2021,(8):0001-0001,0003
伴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居住环境也越来越重视,给园林施工单位迎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园林建设单位要加大对施工设计以及绿化养护技术的投入,持续发展生态建设内容,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文章针对景观园林的绿化施工设计以及养护技术提出了一些观点,促进园林行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且更好。  相似文献   

20.
杨小贞 《沧桑》2012,(3):122-124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提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是农村社会内在发展的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外在要求和河南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但是,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还存在概念认识不清、现行农耕方式制约和农村工业发展等众多问题。要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必须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完善土地制度,建立农村新经济模式以及利用产业推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