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也 《神州》2012,(33):256-256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说的是让人争取进步,以达到比目前更好的目标和过上更好的生活;水往低处流,则少有人细细品味和研究。老子在《道德经》里写有“上善若水,水善则利万物而不争”,说的足人们在追求个人修养和较好的行为方式时,应以水的柔性、包容、甘留卑下、滋润万物而不争等特性作为参考与参照,并达到这样的境界。“上善若水”则被许多立志修善心性的文人墨客和追求最高境界善行、心境平和、包容万事的志士奉为座右铭。  相似文献   

2.
无处告别     
告诉我,你曾多么地留恋。NN走了。是真的。很突然的感觉,因为我们都是不肯改变的人。可乐只说了一句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可以想象NN留着短发,背着挎包穿行于S中校园的情景,如果不是像一个流浪歌手,就是像一个女侠客。满不在乎,因为已经失去。  相似文献   

3.
1.对自己不过分苛求:虽然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是如果好高骛运,不切实际、就容易在具体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而使心理失衡,所以既要有自己的抱负,又应该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不努力达不到、尽心尽力能超过,心情就会舒畅,为了保持常有的乐观心态,最好经常调整自己的坐标,在大目标前提下,设定一些小目标。 2.对他人期望不要过高:对他人寄于过高希望,如若达不到就会大失所望,影响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优点、缺点,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地方,所以不要处处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相似文献   

4.
习惯者,在长期时间里养成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也。古人曰:读书者“,是吾辈常事”。经常做的事情,自然也就是习惯。又有道是“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话虽说得绝对了些,但不读书,无文化,没涵养,言行举止粗鄙,其面目不管是给人的印象,还是对镜自照,恐怕都好不到哪里去。据说中国古人墨子,出游关中,跟随的马车载满书籍,人见而怪之。墨子遂引周公每晨起即读书百篇的故事作为回答,问者心有所动“。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需读五车书。”诸如这类鼓励读书的警策,在我国古典诗文中俯拾即是。说起国人勤学苦读的范例,我…  相似文献   

5.
《西藏人文地理》2020,(1):110-121
马丽华穿着灰色外套,精神矍铄,卷发随意用发箍盘在头上。秋末冬初,北京怀柔新i J新小镇住处,她正忙着修订书稿。在西藏工作过27年的马丽华,曾在诗集《我的太阳》中,写过这样的句子:“听说在小小的地球之上,有一片大大的高原,是谁招呼了一声:人往高处走!这一群人,就这么来了。”  相似文献   

6.
清代知识界大致可分为“读书人”和“学人”两类人。所谓的汉宋之争不仅是少数专业“学人”探讨的高深的学术问题,同时也是大量一般“读书人”广泛参与的热门话题。大量“读书人”的不断卷入又使得汉宋的争辩成了一时流行的风气。这些“读书人”往往是通过科举考试来接触与表现他们的“汉学”与“宋学”。他们拥有各自不同的科举经历,渐致他们对“汉学”或“宋学”形成各种不同的态度,既而卷入汉宋的争论中,在不自觉间即成为这股争论风气的推动者。这一层面的汉宋之争大体上是一个社会史的问题,同儒学内部的各种理论层次并无太大的关系,因而很少受到既有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李琳 《巴蜀史志》2008,(4):53-54
上古的镜,叫“监”,就是大盆的意思。《说文》:“监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行,故用以为镜。”古同“鉴”。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个人睁大眼睛在往下看(臣,竖目)。右边是个器皿。金文又在器皿上加一小横,表示器中有水。古人以水为镜,“监”就是一个人弯着腰,睁大眼睛,从器皿的水中照看自己的面影。在三代之初,“监”都是用瓦制成的,所以古代的监字是没有金字旁的。  相似文献   

8.
“宁可超生户倾家荡产,决不可抢生超生一胎”、“宁可添座坟,不添一个人”、“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在一些农村地区,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标语遍布村宅农舍。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云南省新近开展的一场清理生硬冷漠标语活动中,有3.5万条标语被“拿下”。在我国,标语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管走到哪里,总会与各种各样的标语“不期而遇”,有人称此为“标语文化”,从标语中发现政策动向等,看街上有什么样的标语,就会知道最近又将开展什么工作。标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官员的素质与水平。“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是要人读书的,但读了…  相似文献   

9.
“又是一年芳草绿”,“一年之计在于春”。谁都指望春天事事有个更好的开端。但我以为不能忽视的仍然是读书——需趁着春天的大好时光,快快地攀上书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接通书这“知识的源泉”。赶快读书学习——就应从抓紧“春读”开始! 抓紧“春读”,就要放宽视野。不要以为读书学习只是学生、学者和文化人的事,须知“知识跟着时代走,谁不学习谁落后”;也不要以为读书学习“增不了收入,见不到效益”, 须知“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春种一粒谷,秋收万担粮”,读书的效应往往是潜在的,一旦需要便会如岩浆喷吐,发出巨大的光和热。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曾在报上见到这么一个故事,爷爷教小孙子学文化写字,当教他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想不到那小孩子竞说:“一点都不辛苦,还没有我读书辛苦呢,现在种地都现代化机械化了,几个人能管一个大农场,人也不出汗了,机器也不出汗,还能收好多好多粮食。”接着他还说:“我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晚上做功课到十点多钟,哪有我读书辛苦,一个字要练十多遍,手都写痛了,那才是‘字字皆辛苦’呢。”小孩子的一番话,让我感慨万分,是呵,时代变了,但我们有的人在教育子女的方法和内容上,多多少少还有过去那种传统的、固有的、落后的观念。也不是说过去的都不好,而是观念要更新。在这里我还套用原文作者的  相似文献   

11.
小议唐诗     
谢丽萍 《神州》2012,(16):230-230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这是大哲学家培根的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这是苏轼的诗。生在一个诗的国度,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唐诗。  相似文献   

12.
《山茶》2014,(5):264-264
“这工程一寸一寸拔地而起。靠的全是人工劳力。”这张照片发表在1963年5月的《国家地理》杂志时,说明文字如是写道。照片中是印度克里希纳河上的纳格尔久讷萨格尔大坝。“约有12.5万名工人为建造大坝和灌溉渠挥洒血汗。”图说中还写道,“男人们两人一组,把重达300磅的石块沿竹板抬至高处;妇女们排成队。源源不断得用头顶着砂浆盆往上运。通过使用人力。印度政府省下了向国外购买机械的费用。”  相似文献   

13.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二千多年前,在中国封建帝王中,刘邦、项羽不读书是出了名的。尤其是汉高帝刘邦,不仅自己不读书,还反对读书,讨厌读书人,甚至拿儒生的帽子撒尿。这些史实久为人知,但他晚年欣然悔改却不大为人注意。《史记·陆贾列传》云:“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高帝不怿而有惭色”。刘邦终于接受了陆贾的建议,开始读书了。刘邦让陆贾撰写文章送…  相似文献   

14.
祝东 《丝绸之路》2013,(1):69-70
小时候,我们在乡下念书,不专心念的时候老师们总是这样训斥道:“不好生的读书,将来就‘呵斥沟地’穿草鞋,好生的读书,考上大学,将来就穿皮鞋。看你们这帮家伙,只晓得玩,都是些穿草鞋的料子!”所谓“呵斥沟地”,是鄂中农村用牛耕地时训牛的用语,老师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不认真读书,将来就穿着草鞋耕地,继续父辈们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众人只知龟兹国,而无几人知道有龟兹都城,更不知道艾格买里央塔克协海尔是龟兹国的新都,看完数篇资料本人才知龟兹有新都……新都变迁龟兹都城是龟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关于它的记载始见于《汉书·西域传》“龟兹国,王治延城……”但该书却没说明延城的具体位置。而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所记载:“龟兹山水有二源,王治延城……其水南流经赤沙山,又出山东南流,枝水左派焉。又东南水流分三,右二水俱东南流往北河……”根据地理推断这就是当时渭干河的流向,所谓的“北河”就是塔里木河。接着又记载:“东川水出龟兹东北,历赤沙和黎南…  相似文献   

16.
山路弯弯,陡峭险峻,悬崖下是滚滚东流而去的怒江之水,那湍急的江水打着旋儿翻着波浪,一浪盖过一浪地向前汹涌而去。坐在盘山而上的车里从车窗向外望上一眼,无论是陡壁悬崖还是滔滔江水,都让我头晕目旋且心里发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只要身在高处居高临下便心慌意乱,可又按捺不住心头的好奇,忍不住地想要往外去看。  相似文献   

17.
刘大胜 《安徽史学》2015,(3):161-165
牟润孙在《励耘书屋问学回忆--陈援庵先生诞生百年纪念感言》一文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述:
  先师很少批评人,时常诵“不薄今人爱古人”这句诗。五四以后,梁任公、胡适都大捧章实斋,我曾问过先师“章实斋学问如何?”先生笑着说“乡曲之士”!我当初不明白为什么说他是乡下人?后来看到章氏著《史籍考》,自称仿效朱彝尊著的《经义考》,却不知朱氏之书是仿自僧的《出三藏记集》。所见不广,岂不是乡下人?先师时常说,“读书少的人,好发议论”。  相似文献   

18.
读书的方法     
<正>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快乐;对于不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痛苦。但能够拥抱世界的人一定是喜欢读书的人。"怎样读书"是门学问,不懂得这门学问的人,读书再多,知而无识,无所明白,无所领悟,最终只是书呆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称今天苏州及其附近地区为“吴”,所谓“吴侬软语”就是指吴地之人说话腔调婉转。明代中期在吴地崛起了四位著名的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因他们新颖的绘画风格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后人称之为“明四大家”。 沈周家学渊源,自幼便受到了来自家庭的良好熏陶。据说他的曾祖父沈良曾是王蒙的好友,沈周的祖父沈澄,能诗擅画,有辞官不仕,隐居读书、游山乐水的经历;父亲沈恒吉和伯父沈贞吉,也都是诗人兼画家,山水师杜琼,作风“虚和满  相似文献   

20.
我上“中西女塾”(后称“中西女中”)读书,纯粹是受家庭教师的影响。1929年在上海居住时,父亲为我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俞先生,她是“中西”毕业生。在她眼里,上海只有中西女塾堪称一流,事实上也是如此,当时“中西”是首屈一指的教会女校。俞先生总是鼓励我说,像你这样既聪明又好读书的人,为什么不上“中西”呢?在她的鼓动下,我在1930年春天真的跑到“中西”参加考试并被录取了。可惜的是,当时父亲执意要返回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