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宇旭 《黑龙江史志》2013,(3):84-85,92
特色专业建设是地方高校的强效之路,吉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专业之路,即以满族语言文化和东北地方史为特色教学方向,培养出的特色人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简称“东北工程”)是一项跨学科、跨地域、跨部门的大型科研项目 ,它是伴随着我国社会科学的不断繁荣应运而生的。“东北工程”的任务是总结以往研究成果 ,集中优势力量 ,深入研究东北边疆历史上的疑点问题、现实中的热点问题和理论上的难点问题 ,使整体研究水平有一个较大提高 ,在此基础上 ,形成系列化、权威性的研究成果。本文是作者 2 0 0 4年 1 0月 6日— 1 1日参加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国际文化宣传中心和德国乔治·艾克特国际教科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关于亚洲和欧洲民族主义与教科书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 ,文中对“东北工程”的研究计划、课题进展情况等均做了详细介绍。为了让国内外学术界对“东北工程”有一个正确的了解 ,征得作者同意 ,特予刊发。  相似文献   

3.
萨满文化是古老的原始宗教文化,随着历史长流,萨满文化对自然的崇拜、神灵的信仰、追求生命力的顽强信念没有一丝改变,而这些化为符号的语言在不断地演变着.满族的萨满服饰不同于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例如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萨满服饰.在清朝统治时期的满族萨满文化由简到繁再返简地改变着,满族服装中的萨满文化元素更能体现变化中的微妙.满族对服饰纹样的追求更加的细腻,对色彩的追求更加绚丽,在图案、色彩、装饰元素的重视体现在服装上.  相似文献   

4.
满族及其先人一直信仰萨满教.从先秦的肃慎人到清代的满族一直保留着萨满教的信仰.由于历史的原因,满族的萨满文化逐渐淡化与消失.本文以多年的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呈现满族萨满文化的兴衰过程,探讨消失与遗存的原因与特点,为萨满教传统的转换与创新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吴可  金卓 《神州》2012,(9):103
服饰作为人类生存的产物,它表现了某个地区或某个民族的情趣及审美观,服饰色彩更是不可忽略的部分。宗教习俗、统治者的审美习惯、地域环境等都影响着服饰色彩规律。满族服饰色彩规律的形成同样追寻着这些规律。  相似文献   

6.
蒋玉林 《攀登》2003,22(2):55-58
入世不仅是一种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观念形态与行为方式,尤其是支配行为的思维理念的入世。在中国与“官”化相关的理念,首当其冲面对WTO挑战,否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世,而挑战最烈的是“公平”对“等级”的冲击;“民主”对“专制”的冲击;“权利”对“权力”的冲击;“规则”对“人治”的冲击;“透明”对“暗箱”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一方面在军事上对中国东北进行武装占领,另一方面,则动用政治手段,借"自治"美名,制造县级亲日政权,策划从下到上的"自治"独立。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工作的执行,还成立了最大的组织"自治指导部"。与此同时,关于即将建立的伪独立国家的地方统治,也鼓吹实行县级"自治"。这些"自治"的行动与构想,构成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独特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华夏人文地理》2001,(4):113-113
  相似文献   

9.
旧时东北的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的各民族普遍有吸食烟草的习惯,由此形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烟文化.烟草从种到收有着一整套的劳作方法;从储存到吸食有许多程式化的程序和礼节.烟草是媒介,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媒介,在旧时东北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交流感情、增加情谊的社会功能;烟草被看成是"良药",具有驱寒和驱除蚊虫的功能;烟草是娱乐品,吸烟是人们闲来无事用以休闲的主要方式;烟和烟具是财产,拥有烟草烟具的多少和好坏是东北农家财富甚至地位的象征.本文通过历史文献和民族学的调查资料系统地阐述旧时流行于东北地区各个民族的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张士尊 《满族研究》2005,(2):96-100,121
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前往盛京谒陵,然后北上,到达吉林。再从吉林返回,经盛京、辽阳、海城、牛庄、沙岭等地进入山海关。按照祖制,康熙一行出关后,多次行围,每次都捕获甚丰。本文综合各种史料,对这个时期“东北虎”在东北南部分布状况进行研究,并探讨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进而揭示人口与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The article takes a regional case study of three northern counties—Durham,Lancashire and the West Riding of Yorkshire—to examinehow the hardships of communities, devastated by long-term structuralunemployment, exposed the inadequacy of a locally based welfaresystem, where poverty was itself expected to relieve destitution.Local welfare administrators put up a sustained challenge tomany of the preconceptions and practices of central governmentin their administration of a hierarchy of relief, assistanceand benefits in public welfare. In doing so, these northernadministrators precipitated draconian central action in an exemplarytakeover of administration in three out of the five local administrationsthat suffered this strategic intervention nationally, whileseveral others were threatened. This crucible of confrontationprovided a regional catalyst for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conditional benefits, and a stigmatized welfare dependency tobegin to be superseded by a more egalitarian, democratic viewof entitlements as a citizen's right within a mixed economyof welfare. The article ends with a brief reflection on thewider and longer-term significance of this changing culture.  相似文献   

12.
Although north China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nuclear centers of agriculture, it is surprisingly absent from most recent publications on the beginnings of agriculture. New discoveries made in this region during the last 15 years ar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ition to agriculture. Moreover, through these discoveries we can challenge the common view of north China as a homogeneous area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Xinglongwa (ca. 8000–6800 B.P.) and the Zhaobaogou (ca. 6800–6000 B.P.) cultures, the earliest sedentary societies in northeast China, I attempt to progress beyond generalizations, such as the useful model of the Chinese Interaction Sphere, and examine more thoroughly the developments in one subregion of north China. The data presented are used to address important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nsition to agriculture as well as to point to new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13.
刘继生  刘力 《人文地理》1993,8(2):20-26
本文论述了亚太地区政治形势的基本特征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了亚太地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并阐明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郭立新 《江汉考古》2004,(3):69-74,55
本文系统回顾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时空重建过程中的各种探索与争鸣,并对如何处理考古学文化交集现象,以及如何对考古学文化与类型进行界定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5.
1948年上海舞潮案中的舞业同业公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军 《近代史研究》2002,(2):184-210
194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以“节约”为名,颁布了在全国禁绝营业性舞厅的法令。为维护自身利益,上海舞厅业资方组织——舞业同业公会,联合舞厅业劳方各工会组织,对“禁舞”进行了有组织的抗争,从请愿到集会,从募捐到宣传,从百般周旋到最后失控,冲击和捣毁了上海市社会局。舞潮案发生后。国民党政府加以镇压,舞业劳资双方的矛盾也在扩大,这些都反映出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与社会、民众矛盾的尖锐,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e Longwu Tiger DanceTheLongwuTigerDance¥byQingYangResidentsinLongwuTownintheHuangnanTibetanAutonomousPrefecture,QinghaiProv...  相似文献   

17.
图腾的舞蹈     
衣郎 《中国土族》2007,(4):72-72
1还有什么能在高原的四季驻留?除非有黑颈鹤在布哈河上空它独自的舞蹈像散落的念珠在缄默中植根于青海高原的四季烘托北方沉甸甸的预感布置大地之蓝这些霜露之后还保持清醒的事物它从未离开过对河流和山的虔诚就像我从未在故乡威远镇的背景里对古老的东西留下过叹嘘一些马匹曾经在寂静的原野里流下了泪水而那时北方的天空降下一阵祥光打开了高原忧郁的内部一个站在脚手架上的汉子大声高呼“划呀、划呀、父亲们”劈柴的父亲抬起头搅乱了整个秋季的风声巴音河边的女子背起柴火在光线中将美连成一片失去了边界在一个乌有之乡我们的儿女耕田种粮…  相似文献   

18.
直銎铜斧是东北地区青铜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不仅分布地域广,延续时间较长,而且不同区域出现的形制也有所不同,是探索东北地区与其它地区古代文化及其联系、东北地区古代民族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直銎铜斧发现与分布情况的梳理,就其类型划分、年代分期进行了研究,将其分为五型,在东北地区存续的时间划分为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20.
《Political Theology》2013,14(1):74-87
Abstract

A variety of impasses continue to weaken our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moral imaginations and likewise our approach to solidarity. Engagement with the arts, however, renews and focuses this central moral capacity and provides a new praxis for Catholic social ethics: encounter, engage, cre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