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利西亚人是小亚细亚南部地区最为古老的印欧人种——卢威人的后裔。卢威人大约在公元前30世纪后半叶来到小亚细亚半岛并在整个公元前20世纪生活在小亚细亚南部地区。虽然在历史上利西亚的边界历经变更,同时,对个别的城市归属存有争议,但是,无论从当年留存至今  相似文献   

2.
《世界》2004,(10):38-43
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大多发韧于农耕时代,然而,即使是在工业化最发达的西方国家.不仅传统节日并未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弱化或消失,反而更加受到重视。原因在于,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生活理念、审美观念、风俗人情的精华结晶:而每一次节日,就是一次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大张扬、大释放、  相似文献   

3.
周秀光  韩艳 《神州》2012,(7):28-32
马克思曾经说过:"语言是一个民族中最稳定的因素。一个民族的语言一旦消失,整个民族也就消失了。"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就是一个文化物种,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文化结晶,它包含了民族的思想和感情,有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积淀。而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流传最为悠久,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语言,如今却正  相似文献   

4.
语像     
《旅游》2011,(6)
一个没有审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恶的。——蔡元培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儿去了?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米兰·昆德拉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史前时代的猎头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我国史前时代的猎头习俗钱耀鹏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进步,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一些残规陋俗逐渐被人们摈弃而消失了。如猎头习俗,在现代人看来,它是一种极端野蛮的行为,令人难以理解。但如果将我们的视野扩展到民族学的领域,注意考察一下当代的原始民族,就会...  相似文献   

6.
<正>波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度,一个在历史上曾几度在世界的版图上消失而又重新出现的国家。这里曾诞生了享誉全球的音乐家肖邦,他用他的音乐才华让世人认识了这个民族的艺术天赋。2015年,一个不为人所熟悉的波兰,将他的当代艺术带到了中国,为中国观众呈现了波兰民族不一样的"生活状态"。此次名为"生活状态:全球环境中的波兰当代艺术"的展览由中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包括曾经在这块国土上生存、繁衍而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各民族人民不仅共同开拓和保卫了祖国的疆域,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也共同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即抵御外侮、同仇敌忾、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各民族人民自强不息、共同发展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唐景薇  秦彬 《沧桑》2008,(5):149-150
文章认为民族文化旅游是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主题之一。旅行社在旅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传播民族文化,可使优秀的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国族是在反殖民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但当形成国族的外部条件消失后,特别是在掌握国家政权的主体民族有意或无意地实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时,弱势民族就会掀起争取民族平等权利的斗争,一些人甚至把它演变成民族分离主义或恐怖主义活动,对仍在发展的一元国族发起挑战,威胁民族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文章认为,只有赢得少数民族认同并使之参与、获利的开发政策才能既有利于国族的巩固,又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发展,最终实现一元和多元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0.
位于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是这块大陆上最后一个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辛巴族就是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一个神奇而行将消失的特殊民族。17世纪,辛巴人从安哥拉高原迁徙至纳米比亚,其后一度成为非洲大草原上最为富庶和强大的游牧民族之一。但如今,他们  相似文献   

11.
寒江月 《旅游》2000,(11):10-12
500多年前,哥伦布的船队来到了加勒比海沿岸,招待队员的民族自称“泰诺人”。泰诺人相信神灵保佑,泰诺文明曾主宰加勒比海地区,为何他们仅存数个世纪便消失无踪?是因为神灵的抛弃吗?我们不得而知。如今他们的神灵是否接受科学探险人员的窥视?科学探险能否揭开历史之谜?  相似文献   

12.
张晓华 《世界》2005,(11):33-36
100多年前,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公开断言:“印第安人部落民族文化生活在美国文明的影响下正在日渐衰退,他们的技术和语言正在消失,他们的制度也在解体。今天还可能搜集的事实,再过几年之后即将无从发现.”  相似文献   

13.
平地瑶是目前瑶学界研究中还比较薄弱的领域,成果很少,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最近,我们到平地瑶聚居的桂东北的富川、恭城、钟山、荔浦、平乐、蒙山、灵川和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作社会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与其他瑶族支系相比,平地瑶的经济化发展水平比较高,民族特征已基本消失或正在消失,与周边的汉、壮民族没有大的差别了,不少平地瑶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重新确认或恢复的。平地瑶民族特征的消失,反映了平地瑶与周边汉、壮等民族在长期的经济、化和社会的交往中逐步形成的民族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汉唐敦煌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区,除了汉族之外,还生活有粟特人、吐谷浑人、南山人、吐蕃人、龙家人、达怛人、回鹘人以及少量的西域其他居民,很多民族都有明显的面貌特征,其中粟特、吐谷浑、吐蕃、回鹘等都在敦煌石窟绘制有供养人像,这些供养人像共性特征突出,个性特征减弱乃至于消失,具有明显的千人一面的倾向,经过我们研究,主要受敦煌地区审美观即敦煌写本相书好相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走步长江考察的和作社与程晓洁撰写的有关四川白玉县山岩戈巴父系部落报道,于1997年12月和1998年初先后在《中国三峡工程投》、《长江日报》、(海青年报》、《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转载,认为这个部落是神秘消失的阿里王朝后裔,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山岩人是纯正的原始康巴藏民族,是康区民族发展史的活化石,它的残存,是研究康巴民族人类发展史的珍贵活文物。阿里王后裔不可能到山岩公元842年,吐善赞普朗达玛被试,其子威宋和云丹分别由王族、外族支持,为争夺王位而连年混战。混战过程中,吐善东部朵甘思地区爆发了平民和奴隶暴动,…  相似文献   

16.
正世界最著名七大古建筑奇迹之一的摩索拉斯陵墓,湮灭后化身为中世纪医院骑士团古堡。这两座博德鲁姆古迹的命运,也是古往今来各种灿烂文明的命运。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消失了,强盛民族灭亡了,但其实他们从来没有真正消失过,而是换了个方式,隐没融合进后来的民族和文明血脉中,存于今世,顽强展现。  相似文献   

17.
新疆于1983年启动首轮修志工作,至2011年共编纂出版地县两级地方志108部。新疆首轮地县两级地方志比较重视对民俗文化的记述,大多数志书在民族宗教篇中设立民族一章,记述民俗文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全面客观地记述和反映一些行将消失或已经消失的民俗文化,传承好各民族民俗文化,是新疆广大地方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过程中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而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来 ,社会学、人类学或民族学的研究结果却表明 ,人类的经济活动不仅仅是人在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时与外界形成的物质关系 ,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国与国或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国际关系或民族关系 ,由此而产生的经济人类学、国际经济学和民族经济学也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仅就民族经济学而言 ,其研究的领域大体上涉及西方殖民化时期的殖民地原住民经济、由迁徙他国的民族族群所形成的经济(不同于殖民地…  相似文献   

19.
《圣经》记载,巴比伦人(Babylonians)想要建造一座通往天堂的高塔,耶和华因嫉妒而降罪,变乱了巴比伦居民的语言,使人们的语言彼此不通。①这段记载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古代西亚是众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方。古代西亚有塞姆(闪)语系的阿卡德人(Akkadians)、阿摩利人(Amorites,民族学界一般译为“阿摩里特人”)、腓尼基人(Phoenicians)、希伯来人(Hebrews)、亚述人(Assyrians)、迦勒底人(Chaldaeans),有印欧语系的赫梯人(Hitties,又作Hittites)、加喜特人(Kassites,又译作喀西特人)、米底人(Medians,又译作米堤亚人)、波斯人(Persians),还有和上述语系皆无关系的苏美尔人(Sumerians)、库提人(Gutians)、埃兰人(Elamites,又作Elamese)、胡里安人(Hurrians)等等。一个个民族相继登上历史的舞台,然后又匆匆地离去。接连不断的民族冲突和民族战争,构成了伟大的西亚古文明的一条主线。现就古代两河流域南部巴比伦尼亚地区的民族冲突和民族更替做一简要的叙述,从而“窥一斑而知全貌”,使我们对整个西亚地区的民族问题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自西汉武帝统一南越和闽越之后,百越民族在历史文献上逐步消失,其中相当一部分融合于汉族,一部分则保存了百越文化的精髓,发展演变为壮侗语族、苗瑶语族的诸民族.本文主要分析苗瑶文化与越文化的渊源,以期证明:先秦两汉时期活跃一时的古越人,他们的文化在苗瑶民族中得以传承,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不可阙如的一章.苗瑶民族总计人口为650万人,他们分布在我国中南、西南湘、粤、桂、川、黔、滇各省广袤的山区,总括起来,这两个民族有一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