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天 《神州》2003,(12)
“中国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消息传来,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各行各业为之振奋—— 在这欢庆民族盛事之际,《飞天梦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实片的首发和赠送仪式于2003年11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它是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组织策划、由深圳市先科企业集团制作出版发行、由航天英雄杨利伟亲笔签名、由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部记载我国首次载人飞船航天飞行全过程的大型音像文献片。 出席《飞天梦圆》珍贵DVD光盘及  相似文献   

2.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8,(9)
正2008年9月27日,执行"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在舱外挥舞中国国旗2008年9月25日至28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乘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进入太空,并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相似文献   

3.
飞天余韵     
《收藏家》2003,(12)
神州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在浩瀚的大空间首次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这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标志着中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神州》2006,(2)
侯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总设计师,1959 年出生,辽宁人,重庆通信学院无线电通信专业毕业,南京理工大学硕士。着陆场系统是全新的系统, 是我国航天史上从无到有首次创建的一个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飞船飞行的终点和航天员成功返回的起点。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们建设成了一个低投入高效益具有中国特色的着陆场系统。  相似文献   

5.
9月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宣布,神舟七号(以下简称"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于9月25日至30日择机实施。这比原计划提前了至少半个月。目前,执行"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各大系统,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早在6月份,就有官方消息说,担负飞行任务的"神七"航天员飞行乘组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成人航天弟一人。2005年10月17日,"神州六号"载人飞船返航,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安全返回地面,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取得成功。中国的航天事业经过几十载的漫漫征途,再次实现了突破性的进步。中国再度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2003年7月18日,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第一趟专列按计划驶往载人航天发射场,专列在离开兰新线上的清水站后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军管铁路线。这是全国惟一的一条南部队管理的铁路,承载着发射场大部分试验产品的运输任务,铁路线穿越茫茫的戈壁大漠。恶劣  相似文献   

8.
一苇 《炎黄春秋》2023,(1):62-66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核心之一是培养“航天员”,而选拔和训练航天员,被看作一个国家可以独立自主实施载人航天的重要标志。2023年1月5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25周年的日子;这一年,中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也将迎来他的首飞20周年。25年来,航天员大队已培养出三批航天员充实到航天强国事业中,中国航天员们一次次向太空进军,他们成为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9.
沈淦 《文史天地》2013,(8):25-28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飞行者一号”试飞成功,为人类动力航空史拉开了帷幕。1909年9月21日,“中国航空之父”冯如驾驶着由他设计制造的“冯如1号”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南郊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他的这次飞行,距莱特兄弟开创人类首次载人动力飞行仅仅过去了不到6年,而飞行水平却有所超越,以致西方报纸在盛赞冯如为“东方的莱特”时,又惊呼:“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后面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后,世界各国航天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发表声明说:“中国再一次表明,它已跻身于有能力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少数精英国家之列。”法国达索航天集团宇航专家菲利普·库埃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说,“神六”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关键一步。中国航天业“进步非常快,  相似文献   

11.
《炎黄春秋》2020,(1):24-28
"神舟五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完成和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的计划和目标,可谓意义非凡。作者曾是"神舟五号"落区宣传报道的负责人,他以亲身经历为我们重现了"神舟五号"返回地面时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  相似文献   

12.
《神州》2006,(2)
在举国上下欢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之际,2003年度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颁发给了顾逸东、袁家军、戚发轫等研制“神舟”号飞船的六名功臣。“求是科技奖”由香港实业家查济民筹款于1994年设立,由求是基金会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情况灵活设立奖项,常常“奖励别人还没有想到要奖励的事”。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载两名航天员再次成功飞行。其中,顾逸东领导“神舟”号飞船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的研制,为中国空间科学和空间应用技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激情难抑地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用功时’。我们从来无暇考虑个人得失和别人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6,(11)
正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实验后,于2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炎黄春秋》2020,(1):20-23
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我国自行设计研发的"神舟五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绕地球14圈后,成功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一战告捷,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本文作者曾担任航天员发射场活动协调小组组长,亲历了这段珍贵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神州》2006,(2)
从中国人下决心搞人造卫星到神五、神六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和嫦娥工作的实施, 几十年过去了,其间经历了多少曲折与艰难,成功与失败,历史应该记载,人民不应该忘记。  相似文献   

16.
新年祝词     
《巴蜀史志》2013,(6):1-1
全省方志界的同志们:辉煌辞旧岁,豪情迎新年。2013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为全面深化改革,对把我国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年,我国自行设计、集成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连续突破新的深水记录,提升了我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标志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领域的技术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7.
章易 《文史博览》2005,(10):29-32
2004年2月20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王永志,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和奖金。这是500万科技大奖设立以来,首次授予航天界。今年72岁的王永志院士40多年来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实现千年飞天梦想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2004年2月20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王永志,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和奖金。这是500万科技大奖设立以来,首次授予航天界。今年72岁的王永志院士40多年来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实现千年飞天梦想第一人”。  相似文献   

19.
位于贵阳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中国振华集团,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55户试点企业集团和国家重点扶持的520户企业之一,也是国家认定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它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集科、工、贸、金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团。2003年度是振华集团不平凡的一年,是坚持科技兴企,军民结合、以民养军,获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是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做出突出贡献的一年。发展航天事业,是党和国家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而作出的一项强国兴邦的战略决策。11年来,特别是1999年以来,振华集团作为中国航天工程的配套协作单位,为我国“神箭”连续五次发射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10月15日,振华集团公司副总裁陈中等同志应邀观看了“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的全过程。2003年11月7日上午,振华集团所属新云器材厂、永光电工厂、风光电工厂、华联无线电器材厂、群英厂、振华科技云科分公司等企业的领导人应邀出席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2003年12月25日下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  相似文献   

20.
遨游苍穹     
卢成 《文史月刊》2005,(11):1-1
金秋十月,喜事连连,硕果累累。就在全国人民欢度国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传来了我国神舟六号圆满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喜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