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以来,作为文化产品的年鉴还没有被大多数读者所接受.无形中有被边缘化的趋向。年鉴面对的问题是什么?在我看来,主要问题一是年鉴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年鉴无法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阅读需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创新。有位资深专家曾经说过,创新实质上是变革、改革,是优化结构、优化机制、优化人员,提高质量,是自我加压、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是推陈出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年鉴,顾名思义,就是以年为限,一年一鉴。年鉴要发展,就要常编常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变化、新面貌的不断出现,一味地沿用旧模式、旧思维、旧方法.已然无法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年鉴的发展与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年鉴发展需要创新,但在年鉴编纂中很多进步或成果都不是创新,而是与时俱进、常编常新的。长期以来,年鉴编纂工作中存在五个认识误区:将年鉴定性为资料工具书,年鉴不是“官书”,年鉴资政、存史、教化的功能过于陈旧和狭隘,主张创新是年鉴发展的主题,讲年鉴规范就是“千鉴一面”,因此,亟须正本清源,回到正确的认识上来,年鉴工作才不会走弯路。年鉴规范是基础,人人必须遵守;年鉴创新是提高,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年鉴创新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来自于年鉴理论学习和研究,更来自于年鉴编纂工作实践,没有年鉴编纂工作实践的创新是空洞的、乏力的。  相似文献   

4.
年鉴规范是年鉴编纂的一个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规范化是提高年鉴质量的基本保证。年鉴界围绕规范和创新两大主题展开激烈讨论,推动了年鉴编纂出版事业的不断进步。规范是基础,创新是提高,规范在先,创新在后,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因此,要一手抓规范,一手抓创新。规范是手段,创新也是手段,目的是提高年鉴的编纂出版质量。千鉴一面不应该归罪于年鉴规范,年鉴规范应与年鉴评奖有机结合。应加快构建年鉴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年鉴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打造年鉴品牌三个方面,说明年鉴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作者认为年鉴创新与规范的关系:创新是战略,即决定年鉴事业发展全局的策略;规范是战术,即解决年鉴编纂出版技术性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年鉴编纂规范化要服从、服务于年鉴事业创新发展大局,年鉴事业创新发展也要统筹兼顾年鉴编纂规范化,引领和促进年鉴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孙关龙 《沧桑》2013,(4):9-12
有关年鉴创新与规范的问题,已经讨论了多年。作者回顾了中国年鉴三十五年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国年鉴奇迹史的重要动力就是创新。创新与规范是事关年鉴发展的两大主题,规范与创新是互动的。不能讲创新就不要规范,全盘否定规范化;也不可讲规范而限制创新,把创新视为不规范行为。在年鉴编纂工作中,既要强调规范,又要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年鉴事业才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开启了地方志事业发展新征程,为年鉴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年鉴编纂工作者必须适应转型升级需要,坚持创新理念,把握时代脉搏,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强化创新思维,全力推进年鉴事业发展。本文结合编纂《临桂年鉴》的实践,浅谈关于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邢玉波 《黑龙江史志》2012,(20):10+12-10,12
年鉴创新已成为年鉴界探讨的热点,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的今天,年鉴编纂究竟应该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并进行创新,本文用与时俱进的观点从年鉴的出版形式和年鉴内容两个方面对年鉴创新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广大年鉴工作者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各类年鉴特别是地方综合年鉴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生存与发展?于是年鉴的改革与创新呼声不断。笔者认为,新的历史时期,各级综合年鉴要继续生存与发展,改革与创新固然重要,但无论如何改革、如何创新,地方综合年鉴的特色性、信息量、时效性不仅不能丢,而且应强化。特色性、信息量、时效性是地方综合年鉴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年鉴创新已成为年鉴界探讨的热点,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的今天,年鉴编纂究竟应该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并进行创新,本文从框架结构设计、年鉴附属内容、突出可读性、文风文体等方面对年鉴创新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看到2001年的《江阴年鉴》,从封面、封底到内容,都给我面貌全新的感觉。与以往出版的8部《江阴年鉴》略加对照,觉得该年鉴从框架结构、篇目设置、内容编写、图表选用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创新。在改革创新的新阶段,能出现年鉴界的创新之花,真是可喜可赞。但这毕竟是创新的尝试,有些问题还要在实践中探索。如何使年鉴界实现全面改革创新,还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本的一些粗浅看法也是为了使年鉴界进一步关心和研究改革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实施年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年鉴同仁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使年鉴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信息追求,正是我们年鉴工作者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实施年鉴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由于编辑年鉴的组稿途径单一,许多年鉴不同程度存在着资料不足、不全的现象。解决资料不足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组稿途径问题。本文就如何创新年鉴的组稿途径谈谈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4.
蓝碧茹 《中国年鉴研究》2022,(4):60-66+79-80
年鉴卷首专题图片在年鉴的编排中属于“置顶”的位置,是读者浏览、查阅年鉴的重要窗口,是全面、集中、深入地呈现和阐释一个或多个年度重大主题的图片集合体,能直观、形象地再现历史,展示年鉴“个性”,具有重要的存史作用。优化卷首专题图片设置,既是年鉴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创建精品年鉴的必由之路。当前,专题图片设置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在选题策划上应注重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选择内容真实、具有价值、利于编排、有感染力的图片,合理进行加工,加强图片文字说明编辑,全面提升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现代信息技术为年鉴事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年鉴创新中的手段创新,第一目标就应该定位在利用信息技术,告别纸与笔上。告别纸与笔,可以提高时效性,降低文字差错率,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减少成本。因此,告别纸与笔是年鉴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年鉴提高质量和加快年鉴编辑出版周期的基本手段和必由之路。本文结合镇江年鉴编辑部的实际状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楼向华 《中国年鉴研究》2022,(1):33-38+78-79
近年来,地方综合年鉴的作用日趋重要,其编纂工作越来越为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所重视。为避免地方综合年鉴出现“千鉴一面”的局面,年鉴工作者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需要牢牢把握好地方综合年鉴的特征,创新年鉴发展思路,形成独有特色。一部年鉴的特点由多方面组成,而框架不仅是地方综合年鉴的纲目,是其信息资料的科学组织形式,更是体现一部年鉴的编辑思想、内容结构和特色形式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框架设计作为年鉴编纂的首要任务,其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年鉴全面性和地方性,也决定年鉴编纂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7.
论年鉴创新及编辑素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章对创新的内涵和外延重新作了界定,提出了年鉴创新的五项原则。并以《常州年鉴》为例,指出了目前年鉴存在的三大类问题,分析了存在的原因,进而系统提出创新的主体——编辑应具备的四方面素质,从而论证了年鉴创新必须以具专业型加全能型的综合编辑队伍为其主体基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众所公认,许家康先生是近年来我国年鉴编纂理论研究及推动年鉴事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他长期从事年鉴编纂出版工作和年鉴编纂理论研究,致力于领导开展全国性的年鉴理论研讨会、评奖会,建立中国年鉴网和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极大地推动了学会工作和各地年鉴事业的发展。多年来,他刻苦钻研年鉴理论,著书立说,创新年鉴内容和形式及年鉴编纂出版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全国各地年鉴编纂和理论创新与学科建设。研究并拓展许家康年鉴学术思想,对于提高年鉴编纂质量,加强年鉴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建设,我国年鉴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年鉴精品工程需要构建一个所有年鉴适用的通用性年鉴内容质量标准体系,这对于推进年鉴精品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本着科学眼光,坚持创新引领,注重内容价值,遵守编纂规范,丰富表达形式,从宏观层面即内容记述的时代性、中观层面即条目表达的系统性、微观层面即文字编纂的规范性三个维度,构建精品年鉴内容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年鉴内容质量提升,夯实年鉴事业发展根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我国年鉴事业得以蓬勃发展。但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 ,年鉴信息量的不断扩大已使现行的征集方式、表现形式、出版方式相形见绌。本文试图对地方年鉴的创新进行探讨 ,以求教于年鉴界的同仁。  一、质量创新地方年鉴是反映特定区域一年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诸方面重要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信息产品。年鉴质量创新首先是条目质量的创新。 1.创新条目内容 ,增强年鉴的新颖性。条目是年鉴记述信息的基本单元 ,其内容的创新应不拘固定模式 ,突破宁多勿缺的观念 ,提倡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本意 ,避免过多的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