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点摘编     
张文娟  畅思  张燕铭 《沧桑》2011,(3):132-139
·理论探讨·关于提升志书内在品质的思考陈野在《浙江方志》2010年第5期上发表文章指出,提升志书内在品质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志书编纂至出版的整个过程。其间关涉到思想观念、认识水平、理念思路、内容把握、资料取舍、史实辨证、特色提  相似文献   

2.
自首轮修志以来,市县志书的篇幅问题一直是方志界的热门话题,多数人认为市县志书篇幅过长,应该控制志书篇幅。但笔者认为,一味笼统地提控制志书篇幅会给强化志书资料性、提高志书使用价值、巩固志书独特地位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资料是志书的生命。正确运用资料才能保证志书的质量。本文结合第二轮修志工作实际,从资料在志书中的地位、资料运用常见问题分析、正确运用资料的审查方法三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正确运用资料,提高志书质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体现地方特色,是提升志书质量,打造精品佳志的关键所在。本文试从《伊春市红星区(林业局)志》(1986~2005)编纂实践,谈志书体现地方特色,应注重从三方面下功夫,围绕核心,彰显时代特色。主要是抓住改革主线,彰显时代发展成果,追踪时代发展脉络。把握本质,突出区域经济特色。重点突出区域主导产业经济优势,特色种植生产优势,新兴产业优势。抓住灵魂,体现人文精神特色。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赋予人文精神新内涵。  相似文献   

5.
从修志实践上看,受撰稿人员志德、专业水平、工作经验、社会阅历所限,基层撰稿人员与主管审查验收领导对志书质量标准把握不一致,志书编纂过程程序不完善,基础环节质量保障机制缺失,审查验收制度不健全,审稿把关不够严,以及在审、编、校、印等环节中,重审验志稿,轻编辑校对印刷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的志书编纂质量较差。因此,对志书(包括年鉴)编纂应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在贯彻落实《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基础上,细化和完善本地质量管理措施,建立符合实际的质量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地方志书的编纂质量。在具体工作中把握好五个重点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编辑人员的群体智慧是提高志书质量的基础;建立以主编为中心的主编负责制是提高志书质量的关键;确定编纂流程管理备案制,规范编纂程序是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措施;实行志稿评议是保障志书质量的有效手段;坚持编纂督查通报和审查验收是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县级二轮编辑的现状、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提高素质之途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剖析了制约二轮志书质量提高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其次从出版“精品”志书的角度,指出了编辑人员必须具备的五种素质要求;再次围绕编辑人员的素质要求,结合实际,从提高政治素质、培养敬业精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岗位培训、注重学习研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地方志编纂工作中,志书的可读性往往被忽视,有的编纂人员将可读性与趣味性、宣传性、文学艺术性相提并论,认为强调志书的可读性会影响志书的客观性、记述性、权威性乃至志书的质量。这是对志书可读性认识上的误区。志书的可读性有着自身的表现形式和内在要求,它的可读性是指志书对波澜壮阔历史画卷的立体记载、生动再现,是指志书方便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志书文约事丰,信息丰富、生动、翔实,二是记述内容体现地方特色、行业特色、  相似文献   

8.
"]谚语"辑录入志是志书系统记述地方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志书对谚语的记述要全面反映出一个地方民间文化的整体风格,突出其民俗特色、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同时在记述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谚语"文化的科学性;要从"谚语"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对其从属归类进行认真分析,使志书结构设计更加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9.
《福建史志》2010,(3):6-7
为加强市县志业务辅导工作.提高第二轮市县区志书质量,2010年3月29—31日,省方志委在漳州市召开全省设区市方志委(办)辅导工作会议。会议主题是明确2010年市县志工作的重点,探索和推进我省以提炼文字、压缩篇幅为抓手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二轮修志是在首轮修志进行了20年的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展开的,有比首轮修志更多的理论支撑,而且所处的时代和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因为得益于多种有利条件,二轮志书也就有了自身的优长和特点。以部分志书为分析样本,笔者认为二轮修志更加注重篇目创新,使志书特色得到充分反映;充分收集多样性资料,使志书记述内容更加全面丰富;不断探索记述方法,使志书著述性和学术品位有所提升。因此,就目前已经出版的二轮志书而言,其总体质量要优于首轮志书,同时二轮志书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1月18日至22日,全省市、县志主编编辑培训班在哈尔滨举办。全省各市(地)、县(市、区)、局及工矿企业的110余人参加了培训。省志办主任孙景钰、副主任姜绍华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孙景钰主任从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省九届七次全会精神,谋划好地方志工作和保证志书质量等方面,提出“五个强化”:一是要强化质量意识;二是要强化资料意识;三是要强化人才培训;四是要强化开拓创新;五是要强化督促检查。省志办《黑龙江史志》杂志主编张守春、研究室主任柳成栋、省直指导处处长吕慧芬、市县指导处处长娄福恩就如何突出志书特点、当…  相似文献   

12.
影响一部志书质量的因素有多方面。本文通过对二轮志书评议稿存在的较突出的质量问题,篇目设置是否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以及志书资料的收集、选择、核实是否完善、平衡、准确等分析思考;结合《三明市志(1993—2005)》的编纂实践,提出了志书编纂应该有效组织、不间断,编辑人员应有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责任心和掌握地方志业务理论。同时,从资料是编纂高质量志书的重要保障方面,对三轮志书编修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新一论新方志编纂,要加强地情调查研究。把握地情的主要特色、发展变化,对资料考证、精选,从而确立志书篇目框架、结构内容等,全面系统地反映地情,提高志书质量。转变观念,研究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志书编纂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过程。编纂第二轮志书,广大修志工作者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注重突出思想道德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凸显地域特色、树立大众意识、既报喜又报忧、提高文化品位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认真把握,才能确保志书的质量,才能吸引广大读者,才能成为人们生活必需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15.
“以今律古”是存在于语言学、历史学领域的一种现象,在志书编纂中也有多方面的表现,导致志书的记叙偏离客观历史发展实际,从而影响志书质量。“以今律古”在志书中表现为对机构名、地名、职务名等专有名词的表述不当;采用资料的时间界限不准确;对一项事业的产生、发展到逐步壮大记述不客观、不深入;对历史的认识评价不实事求是。在实践中采取措施避免“以今律古”现象发生,可从加强研究区域历史发展进程、消除行政权力对志书编纂的影响、在行文中切实贯彻《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清代以前藏文史学作品中无明确的“志”的体裁,藏文中也无确切的与汉文“志”相对应的单词。但从藏文文献内容和写法上分析,又的确存在一些有汉文史学作品意义上的“志书体”。西藏汉文志书的编修始于清代,主要由驻藏大臣等进藏官员个人编修。本文初步对西藏方志文献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7.
续修市县志书,横陈百科,内容丰富,篇幅宏大,编修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主编不仅是志书编修的总设计师,也是总工程师。作为总设计师,要对志书的基本框架、整体结构进行总体构思,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总体方案,据此再拟订志书的基本篇目:作为总工程师,要精心组织好编纂工作,保证志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当前影响志书质量的问题,一是人们思想上对创新发展与志书质量及评价关系的认识不足;二是志书在记述中时代精神凸显不强;三是志书编纂从体式与记述方法上的创新发展不够。军事志质量评价应在《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军事志志书质量标准及评审办法》的原则基础上创新。提高对创新与志书质量评价标准关系的认识,自觉把国防和军队建设、军政军民关系新发展作为志书记述和质量评价的重点部分,方志理论和规则的继承创新作为志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笔者平日喜阅古籍,尤其是地方民俗风情之类的书,到方志委工作后,从读史到修志,笔者深深地感悟到:志书是地情的载体,编纂地方志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都要鲜明地反映出地方特色:正确地把握地情实际,充分突出地方特色,是续志编修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志书质量的基本方法。第二轮修志要紧密结合地情实际,突出记述和体现地区特色,以便从志书中找到当地各项事业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以下结合本人编纂《永泰县志》的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修志同仁。  相似文献   

20.
地方特色是地方志书的灵魂,是地方志书生命力的源泉,也是衡量志书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笔者以《大田年鉴》编纂为例,从大田县"山区特色""人文特色""经济特色""编纂特色"四个方面入手,介绍了《大田年鉴》在突出地方特色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点滴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