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志的体裁和文风,是本届修志工作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关系到志书质量的关键之一。方志的体裁和文风,由方志的性质所决定。从历史传统和本届修志的实践看,主要还是采用史体史法,但又不全同于史体史法。方志兼融了地理书和工具书的一些方法,严于合理分类,统属有序。况且,史体有叙有论,论从史出。古代还曾有过“太史公曰”“臣光曰”“史臣曰”之类的按评。而方志则以叙事记人为重,坚持“述而不作”。这是最基本的区别。此外,还有记事的纵横和详略之别。即史纵而志横,史存大体,而志贵详细,史载过去,而志重现状等等。十多年来,方志编纂的…  相似文献   

2.
方志的性质、特征和功用,决定了方志的体裁、体例及其编纂方法。其中,方志记载重实体,而不尚评说议论,已成为方志界的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3.
古代已有对方志美的追求。清代著名方志学者章学诚说:“纂辑之史,则以博雅为事,以一字必有按据为归,错综排比,整炼而有剪裁,斯为美也!”但直至当世,才上升到美学的高度来认识方志的审美问题。几十篇论及方志美的文章中,多是谈论方志文本美的表现以及编纂美和读者的审美效应等,是否构成方志美学体系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地方志稿中存在差错的归纳、分析,总结出地方志编辑标准化意识淡薄,缺乏定性概念、时空概念,缺少必要的常识、整合观念,遣词造句缺乏推敲等知识和素质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方志实体论     
这期方志论坛发表了张乃格的《方志实体论》和朱晓京的《新方志系统结构的优化》两篇文章,都是在议论第一轮新修志书的基础上,提出续修志书如何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方志实体论》指出:不能舍本逐末“将主要精力用于对事物的宏观概括”上,“强调地方志记述的主体是实体性事物”;《新方志系统结构的优化》则分析新修志书系统结构的利弊得失,提出优化志书结构的问题。这两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十分重要,关系到我们续修志书的编纂决策和编纂质量。同时,首届修志我们只能借鉴旧志,而旧志离我们相对遥远,时代差距较大;续修志书,却不能不吸取首届修志的经验和教训。欢迎大家踊跃参加对续修志书的研讨,欢迎大家参加议论首届修志的得失和借鉴意义,欢迎大家撰写这样有实例有分析有主张的研讨文章。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传媒工具的电视,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视听表现手段,而且拥有快捷的传播途径、广泛的受众面和较强的亲和力。我省利用电视视听艺术拍摄地方志录像片的构想,始于1991年,以《晋江市志》为试点。当年9月,首部地方志录像片《晋江》在青阳开镜,次年春完成后期制作。  相似文献   

7.
我在首《论方志性质》一文中说过:“判断与本质之间存在着一个阈值。“”科学研究就是不断向事物本质的接近,不断缩小判断与本质之间阈值的过程。2004年8月,中国地方志协会在新疆召开2004年学术年会,我在前三次发表的方志性质论文基础上,撰写《四论方志性质与特征》一文与会;接着又受邀参加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在广州召开的“方志性质研讨会”,特此撰写《五论方志性质》,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明确指出,方志行必须做到“朴实、简练、流畅”,这是完全正确的。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制订的《江苏省地方志行规范》中,也明确提出:“志书为资料性述,不得写成论、教材、学作品、报告和总结等”。因此,方志语言还是以“直而事核”,“辨而不华,质而不俚”为宜。清代名方志学家章学诚在《史通义》中所言:“与其而失实,何如质以传真也”。  相似文献   

9.
农应忠 《福建史志》2010,(4):18-19,60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地方志事业要发展、壮大,必须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修志开始之时.即是修志队伍建设之日。修志队伍建设在地方志工作中十分重要.在每次召开的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都将之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加以强调。修志队伍建设包括政治素质建设、思想素质建设和专业素质建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本在指出某些方志大事记存在的与门类志的关系不明确和目的性不明确的基础上,认为方志大事记在定位上应做到:明确大事记与门类志的关系,明确大事记的记事目的,以及要扩大材料的层次与范围。方志大事记的目的应立足于全体民众,要准确地选定大事记中“事”的内容和范围。在写作上应采用编年体,适当借鉴记事本末体的记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醴陵市志》的编修,谈了抓好四个环节来提升方志品位:一、注重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着力发掘深度;二、用长远的眼光剖析事物发展过程,力求体现高度;三、尽力拓展资料的覆盖范围,注重追求广度;四、探索科学的记述方法,增强表述力度。  相似文献   

12.
方志的聚合开发利用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用生物学上的“聚合”概念,说明随着新方志日益衍生的新内涵,续志更贴近现实而越呈现出开放性。地方之间相互依存、协调共进的机制日益强化;科技活动也不限于人的本籍所在地。新方志特别是续志,在自系统内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可在自系统外聚合开发利用。方志的聚合开发所谋求的是最大功能效应。  相似文献   

13.
编修新方志是一项工程浩大的基础性化建设工程。完成这一工程,需要有一班人专司其事,精心编纂;还需要有主其事组织多方,众手修志。这就需要管理.需要立法。  相似文献   

14.
方志理论     
《沧桑》2013,(2):212
二轮修志资料征集和运用史凤琴在《陕西地方志》2012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指出,资料是编纂志书的基础,只有掌握丰富、翔实的资料,才能保证志书的质量。1.广泛搜集入志资料。通过外调内查增加入志资料的数量。通过外调内查拓宽入志资料的范围。通过外调内查弥补入志资料的空白和不足。2.辨伪正误,鉴别整理入志资料。通过调查考证鉴别资料的真伪,确保入志资料的真实性。通过调查分析辨别资料的正误,确保入志资料的准确性。通过调查分析弄清资料的口径,确保入志资料取舍得当。3.灵活运用入志资料。用好点线面资料。以线竖写历史,以面横呈现状,以点衬托特点,完整系统地把事情的来龙  相似文献   

15.
孙其海 《广东史志》2001,(2):65-72,78
为什么要编修地方志?很多人都会马上回答:为了“用”志才修志。但是,在修志实践中,不少人常常忽略了这个根本目的。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17.
1978年10月至1979年7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同有关方面的负责人,进行了五次关于发展旅游业的谈话。这些谈话集中反映了邓小平关于发展旅游业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方志编纂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编纂  相似文献   

18.
论方志文化的先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提高新编和续修方志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是弘扬方志化先进性的基础。要把修志事业当成一项化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来抓。因此,必须深入总结首轮修志经验,搞好方志理论创新,注重方志人才的培养,加强方志事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经过征集资料、编写初稿之后,地方志编写便进入总纂阶段。总纂是使资料长编成为志书的一项关键性工作。这个阶段要做3件大事:一是补遗救弊,从政治观点上、总体主题上、客观事实上把好关。二是“纺纱织布”,科学地调整组合篇章节目,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是“锦上添花”,精炼文句,解决篇幅过长、水分过重、资料过散、逻辑混乱等文字缺陷。  相似文献   

20.
新方志编修20年,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史无前例的成就,在此基础之上的理论研究也有巨大的进展。虽然目前方志理论的基础化、系统化、规范化诸方面未尽完善,然而方志园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正反映它的繁荣昌盛,预示着灿烂的花朵必将结出丰硕的理论之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