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敏 《华夏地理》2001,(3):126-127
在中国史学界,很难见到用激情探索历史的人.我之所以不想用学者一词称呼戈叔亚,是因为他研究历史的方式和历程与我们熟知的方式太不一样.不是在书斋里,也不是通过教科书,他是用双脚跋涉于历史的荒野中,用心与事件中的人和物,去交谈,去体验历史.这使得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缅印战区的了解,恐怕可以在任何一所军事学校当教官.  相似文献   

2.
奇境     
自古以来恶即是罪,可是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没有恶,而且在许多人中这种思想最多。(引境) 看到镜子中的另一个你,可曾想过他真的是你!也许他与你根本就是两个?别看这篇文章风格古怪,它能够接触到你隐性一面才是关键,放在心中的话不能说出来吗?对人倾述是一件很好的事,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对于这篇文章,不要看表面的文字而要体会内在的含义,不是用嘴去读而是用心去体会的。(心境)  相似文献   

3.
陈寅恪的文化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寅恪(1890~1969年),江西修水人,中国著名的一代史学大师。陈寅恪一生治学范围广泛,学问博大精深,成就卓越不凡;但陈寅恪研究历史又与众不同,即他主要是用文化史的观点去研究历史,自称“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而喜谈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①,并在历史研究之中融入自己深刻的文化关怀。陈寅恪用文化史的观点去研究历史,与钱穆等人又有所不同。他没有留下正面阐述其文化历史观的论著,兼之他的人生际遇和心路历程都颇为独特典型而又错综复杂,因而,研究他的文化史观就显得颇为不易。当年杨树达在致陈寅恪的信中谈到:“…  相似文献   

4.
文史博览     
《纵横》2006,(4)
刘顺元在逆境中艾煊“文革”中,曾任华东局宣传部长的刘顺元被长时间关进警备司令部潮湿的地下室里,双手被反铐。饭倒在地上,要他趴在地上去舔,身体受摧残,人格受侮辱,但他一如平昔,不讲假话,不做伪证,不诬人,不自污,身处逆境中,精神世界很宽广。不是他一个人或少数人受难。在牢狱中,他一直在深沉地思考,人民为何遭受此难?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刘顺元利用工作之余,通读过马恩列斯的全部著作和二十四史。读过许多历史的、社会的、哲学的、经济的、文学的著作。所谓通读,并不只是浏览一遍。他读书,也不是简单地所谓学习。他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人…  相似文献   

5.
邓拓的青史情结与忠诚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炎黄春秋》2006,(7):45-49
邓拓自幼浸染于儒家传统文化中,自然就把生命的超越之路定在对历史正义的追寻中,而不是定在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中。个体如何面对青史的问题,对邓拓而言,同时也是个体如何面对自我的问题。儒家文化之外,邓拓还深受苏俄式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作为一名现代志士,他继承儒家文化关注现实人生、关注历史正义观念的同时,又扬弃了儒家文化与时代不相契合的传统意识形态内涵,而代之以马列主义。这样,他对历史正义的追求,就落实为对马列主义的忠诚。他忠诚于马列主义,往往又把革命组织、革命领袖认同为马列主义的化身、历史正义的化身,这样,当革命自上而下出现“左”的偏差、邓拓本人忠信见疑的时候,他心中便总是充满个体生命被抛出历史正义事业之外、难以实现生命超越性追求的焦虑。当他对革命自身的失误作出反思的时候,他只可能站在革命主体一员的位置上,对思想方法等问题作出反思、批评;不可能跳到党派之外质问领袖、质问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当外部环境异常残酷的时候,他只能选择以自己的尸骸去填充自我生命与历史理性之间的鸿沟,而不是去质问这种历史理性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明朝有作为的政治家,张居正的用人思想难能可贵。其用人之准确且能将所用之人的才华发挥到极致,助其改革一臂之力。张居正不是完人,但是他竭尽全力地去改革,去治理朝政,给人留下了敢于担当、忠诚待国的印象。正如他所说:"苟利社稷,生死以之。"他为国选才用人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华夏人文地理》2001,(3):28-29,31
我自称“自由撰稿人”,是因为我可以“自由地”选择研究的题目,我选择了中缅印(中国一缅甸一印度)战区的历史,所不同的是我更多的是通过遗留在荒野上的日本人的战壕和用驼峰飞机残片制成的老头儿的烟锅,而不是从教科书来学习历史的。我更多的兴趣是战争遗迹和遗物对现代的影响而不是战争的经过。我无数次面对面地和战争的中美日当事人在一起,从他们的述说和眼神中去体会那场战争;  相似文献   

8.
中国屏风     
毛姆来中国的时候,有点嫩,还没有多大名气,不像罗素在北京时前呼后拥那般风光,只好孤零零地一个人去绕北京的城墙。他想见的中国哲学家既不是康有为,也不是梁启超,而是辜鸿铭。他托人开了一张条子,约辜来见面,谁知好几天过去了,不见动静。毛姆等不及了,亲自用最客气的口吻写了一封信,问辜可否允许他登门拜访。信送出去不到两个小时就有了回音。一见面,辜就说,“你们英国人只同苦力和买办往来,你们以为所有的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你们只消招招手,  相似文献   

9.
坐在对面的戎华气质儒雅,他身着淡蓝色的棉布上衣,俨然没有总裁的架子。他的神态、情绪让我候起有名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他们同样都拥有睿智、敏感、内敛的大脑。但村上,把它用在写作上,并坚持一生。而戎华,无疑是一个“精致”的商人,把本性中的纯粹与商业的干练结合得天衣无缝。 一个即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总裁,一个有着“百年老店”奋斗目标的人,用世俗的尺子去度量,应该算是一个成功的人了。但当我向戎华问起这个问题时,他坦言自己不是一个习惯定义成功并向外人诉诸的人。只是在他的概念里,一个人,能做自己快乐的事,并做一辈子,这就是成功。而谈起这段既是自我成长、又是创业成长的路,戎华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10.
荀子,名况,字卿,一称孙卿,赵国人,是战国末年的儒家大师。他不是历史家,《荀子》一书也不是历史著作,但它引用了大量历史文献来论证他的思想,却反映出了他的历史观点。荀子在什么是决定历史运动的力量问题上,有“天人之分”和“明分使群”观。荀子所说的“天”,不是有意志的人格神,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经典名著之一「拿破仑第三政变记」,给我们做了个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去处理具体历史问题的绝好榜样。在这本书的第二版序文上,马克思明白指出,对于和拿破仑第三这个名字相连的这一场历史事变,有三种不同的讲法:一种是嚣俄的讲法。他着「小拿破仑」这本书,「只是对政变负责的发动人作了辛辣的诙谐的詈骂。事件本身,在他的著作中,好象是晴天霹雳。他把这事件只看作一个人的暴力行为。他没有看到,他赐予这个人以世界历史上空前的个人发动力,并不是使这个个人成为渺小的,而反是使这个个人伟大起来」。另一种是普鲁东的讲法。他着「政变」这本书,「想要把政变叙述成为以前的历史发展底结果,可是,在不知不觉之间,政变底历史的说明,却转化成为对于政变主人翁底历史的辩护。这样,他就陷于我们所谓客观的历史家的错误」。还有一种讲法,就是马克思自己的了。「我证明法国的阶级斗争如何造出了那些情势和关系,使得一个凡庸的而且不像样的人物可能扮演一个英雄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张彦 《炎黄春秋》2001,(1):62-64
戏剧大师曹禺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我是一个老新闻工作者,与文艺界并不沾边,顶多也不过是个曹禺戏剧的热心观众。今天,在怀念这位大师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却不是他的戏,而是他的人。因为,我们之间,曾经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情谊。在我们心目中,他首先不是一个戏剧大师,而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相似文献   

13.
已经连续三年,英国的首富都不是英国人自己,而是一位英国籍的印度人,他就是拉克希米·米塔尔。他的家族整日开着豪华车出入,随心所欲地乘坐私人飞机去各地旅行,或是驾驶直升飞机去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购物。也许,更多人知道米塔尔,是在2004年。那一年,他为女儿花了6000万美元,在法国凡尔赛宫举办了一场奢华的婚礼。  相似文献   

14.
柯林武德试图将历史学建立在一种新的客观性概念的基础上。他指出:历史中的客观性是在绵延不断的"历程"中得到体现的,在这一历程中,历史当事人的思想与后来的历史学家对它的反思不是"两个"思想而是"一个"思想,历史体系是历史与历史学家的统一。在历史体系中,历史学家即使不受纯粹历史"事实"的制约,也必然受整体"历程"的制约。柯林武德的这些观点使得一种新的史学"客观性"观念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正是因为各式各样的利益诉求,使得一向张扬的王海,决定减少曝光,做个深沉、寡言的行动者王海笑起来时毫不掩饰他下排门牙中的一处"门户大开"。牙,不是在打假过程中叫人打去的,因为他已经好久没有亲临打假现场了。"现在,咱们的工作主要是开会,知道哪儿有假要打,研讨一下如何去打。"  相似文献   

16.
关于王廷相历史思想的几个问题王培华王廷相是生活在明朝中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没有专门的历史著作和史学著作,但他对历史的认识确实有卓越之处。如他对历史之"势"、"人之理"、人类之起源与进化等问题的论述,值得我们去进行考察。一、论历史之"势"王廷...  相似文献   

17.
有很多记忆,早已被时间抽空。但一些片段却始终在,即使记忆中的人,早已不是儿时的模样。那年我6岁,表哥7岁。因为调皮捣蛋,母亲早早便将我送入了小学一年级的教室。表哥家虽在另外一个城市,但在提前入学这件事上,他与我有着同样的待遇。一年级过后的那个暑假,我"获准"去表哥家玩。白天,  相似文献   

18.
积雪草 《南京史志》2014,(12):53-53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你不喜欢的人,或者不喜欢你的人。上个周末,在街上遇到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他跳槽去了一家新的公司,听说职位不低,年薪可观。以为他会春风得意,踌躇满志,毕竟不是人人都如他这般好运,谁知他却愁眉不展,眉头紧巴巴地皱在了一起,皱成了山川河流。  相似文献   

19.
依山傍水、湖光山色、山明水秀,这些都不足以形容哈尔施塔特(Hallstatt)的美。她外在的湖与山,有一种安静恬然的气韵,她的内在,却是一种历史、信仰与文明的交融,一种纯正淡定的欧洲气质,无法复刻,让人迷恋并迷失其中。曾经有人说:“一个人若爱你,就带他去哈尔施塔特;一个人若恨你,也带他去啥尔施塔特,他会因此而爱上你。”  相似文献   

20.
在外界人眼里,成都已然一座麻将之城。以至于有人说,如果你要找一个成都人,要么他在麻将馆。要么他在去麻将馆的路上。外地人对成都麻将持一种批评的态度,起码在价值判断上它是一种消极的东西。但如果不是单单从价值判断来取舍成都麻将.而是从文化生态或者娱乐和游戏的角度去观察,我们能发现更多、更深层次、更人性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