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79年5月,在新疆若羌县瓦石峡遗址的调查和试掘中,于 F3居址里出土了两件元代汉文文书。文书质地为麻纸,字体为行书兼有俗体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成吉思汗创建大蒙古国时期,为了管理游牧封建社会的需要,颁布过一部大札撒 (法律)。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因大札撒不适应管理广大农业封建社会的需要,先后颁布过若干条画,以统一全国的法律;到至元二十八年 (1291年),将已颁行的律令汇编成《至元新格》,成为元朝的第一部法典。但是,这部法典比较简略,不便实行,因而又陆续颁布了若干律令。于是有人建议将累次颁布的律令再汇集为一部较完整的法典。英宗至治三年 (1323年),正式颁布了《大元通制》,是为元朝的第二部法典。这部法典分诏制、条格、断例和别类四  相似文献   

3.
本文空间上是以现在的东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行政区划为界定标准,时间上是从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开始到元朝灭亡,即公元1271年--1368年.以东北地区出土的元代瓷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参照公开发表的博物馆藏品,初步探讨元代东北输入瓷器的类型,构拟瓷器流通、传布的路线.这对于揭示元时期内地与东北地区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4.
5.
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截止到21世纪初的考古发掘中,相继在新疆的切木尔切克墓地、鄯善县洋海墓地、且末县扎滚鲁克一号墓地和托克逊县鱼儿沟墓地等地出土了一种很相似的随葬器物"双联器"。根据双联器的出土情况及其所属墓葬的年代,结合文献和中原出土的类似器物,对新疆各地墓葬中出土的双联器的使用流传年代和发展源流进行了分析,另外对其主要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1972年故宫博物院工程队在挖灰池取土时发现了一批元代琉璃质料的建筑遗物和各类瓷器文物资料。出土地点,一处在清宫内务府遗址附近,一处在神武门以西的北墙下,都属于元朝皇宫大内的范围。当时正值北京市区修筑地下铁路,元大都遗址正在大规模的发掘,对元大都物质文化的研究取得  相似文献   

7.
张艳奎 《丝绸之路》2012,(22):22-23
新疆吐鲁番地区出土过两件算学文书:一件是编号为60 TAM 316:08/1(b)的《古抄本乘法诀》文书,另一件是《大谷文书集成》(第二卷)中的第3632号《数字习字纸片》文书.两件文书都损毁严重,大部分字迹难于辨认,但是研究文书的内容,却可发现当时边疆地区的教育信息,反映出当地不仅有普通的《千字文》、《急就章》等教育内容,而且还有数学教育,侧面说明当地教育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黑水城出土汉文文书在近几年出现了研究的热潮,特别是在《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出版后,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但焦点集中在元代,还没有意识到北元文献的重要性。北元是指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后,元朝统治者退回北方,与明政权并存且依然保留元朝政治制度的时期,其史料很少,黑水城文书中有纪年的北元文献共十余件,内容涉及官职、钱粮、律令词讼、站赤、票据、契约、儒学等方面。不仅为研究北元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且保存了北元初期直接统治地方的原始记录,这是以往史料中没有的。  相似文献   

9.
汾西县博物馆藏有一组出土器物,为汾西县一座元代纪年砖室墓所出,计有白瓷高足杯、五彩碗、白瓷玉壶青瓶、陶瓮、墓志砖等。此墓为至元三十一年(1294)所建造,墓主人刘用及妻翟氏。至正二十年(1360)刘用曾孙又迁其祖父刘和及妻孙氏入内,  相似文献   

10.
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考察时,他的一名随从、罗布人于得克因为迷途偶然发现了一座古城,这就是被流沙掩埋了一千五百年的楼兰遗址。翌年,斯文赫定又带人来到这里,挖掘了许多木简、残纸和其他珍贵文物。后来,英国人斯坦因(Aurel Stein)、日本人橘瑞超等也先后来到古城废址,发掘了  相似文献   

11.
武敏 《文物》1962,(Z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于1959年10月至1960年11月,先后在民丰县尼雅遗址古墓葬区、吐鲁番阿斯塔那村北古墓葬区进行了几次清理发掘,出土的随葬品中有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冷冻脱水过程通常需要将电阻温度传感器(RTD)插入到物料中以监测温度变化从而确定干燥终点,这种方式对于处理木质文物来说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无法做到无损或微损。本研究尝试采用无损方式对定型加固剂浸渍液即时浓度进行分析,并对冷冻干燥终点进行预测。采用这种无损技术成功地对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出土的30件木构件进行真空冷冻脱水定型处理,既达到了预期的定型保护效果,又确保了木构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枝江出土元代银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12月下旬,湖北省枝江县马店镇白家岗村第八村民小组农民赵元薪、赵风琴在史家坡修筑渠道时,先后挖出银铤,共计五笏,并立即献交县文物管理所(图一)银铤质地洁白,呈束腰状、两端弧形。正面周缘凸起,有水波纹。正面中心凹平,均有阴文楷书戳记。银铤正面略宽于底部,皆翻铸而成,底部及四侧有密集的铸造蜂窝孔。赵元  相似文献   

14.
定州市出土元代铜权1993年4月,定州市文物管理所在市服务公司工地发现一件元代铜权。权高5.5厘米,重133克,方钮有圆孔,权身六棱六面,上窄下宽,束腰形台阶式座,底呈六角形。此铜权两面均为阴刻,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模糊不清。这件铜权的发现对于研究元...  相似文献   

15.
1988年5月,上海市金山县干巷乡寒圩村社员干顺馀,在胜利大桥北岸兴修水利挖土时,掘得元代至元十四年铸元宝一只。他即主动上交国家,现由金山县博物馆保存。这一元宝呈束腰形,长15.4,厚3厘米,重1834克。银锭正面刻有三行阴文,中间一行“行中书省”;右旁一行“扬州库官孟珪销银官王琪 騐银库子吴武”;左旁一行“至元十四年重伍拾两银匠侯君用”。银锭背面,刻有阴文“元宝”两个大字(见图)。元代至元十四年铸元宝,据现已发表的资料,尚有二实例,其一,1956年江苏省句容县赤山湖畔出土元至元十四年元宝两只。银锭正面刻有阴文三行,中间一行“平准至元十四年银伍拾两”;右旁一行“铸银官提领大使副使库子杨良珪”;左旁一行“提举司银匠彭兴祖刘庆秤子韩益”。其二,据陈鸿彬编著《树荫堂收藏元宝千种图录》收录一件元至元十四年铸扬州元宝,正面有刻文三行,中间一行“行中书省至元十四年”;右旁一行“扬州销银官王珪秤騐银库子侯武”;左旁一行“重伍拾两库官王仲方铸银侯君用”。背面刻有阴文“元宝”两个大字。  相似文献   

16.
1985年5月,在句容县城东里许的房家坝,农民在挖鱼池时发现3件窑藏青花瓷器.现介绍如下:青花云龙盖罐一件(照片一).通口20.5、口径19、最大腹径33、高28、底径18.6厘米.直口,肩以下渐广,自腹部最大处以下内收,矮圈足.器表白底青花,底釉白中泛育.釉质肥厚浓重.有砂眼.盖为荷叶形,盖上绘荷叶筋络,  相似文献   

17.
1974年4月,昌平县城关公社旧县大队在村西北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座砖砌双室墓,墓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3.28、东西宽2.62、墓底距地表深1.64米,方向正南北。墓室中间有一条南北向砖砌隔梁,把该墓分为东、西两室。墓室顶部用厚20厘米的两块青石板覆盖。清理时一块石板已被移开原位。东室内木棺已残朽无存,仅留数枚铁棺钉。在室内北侧发现有零乱放置的残头骨和肢骨。西室内仅在北头遗存残头骨一个。该墓业经盗掘,随葬器物所剩无几,主要为瓷器,其中尤以影青瓷(匚也)和影青瓷把杯最为珍贵。  相似文献   

18.
三台出土元代窖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1年3月底,县邮电局在三台县城新西街人行道旁埋设电缆挖深沟时,在离地面1.6米处发现一处元代窖藏,编号为元J_1。器物全部是青瓷,存放在一个口径42、约高60厘米的褐色缸胎的瓷缸内,约30余件。出土时尖咀锄击中缸,因而被损坏了一部份,收回完整品和残品28件。其中,天青釉碗和碟较为珍贵,酱釉碗釉色斑烂,确实少见。  相似文献   

19.
<正>1981年6月,在当时的六安县嵩寮岩乡花石咀发现了两座长方形石板封盖的古墓,出土有金、银、铜、角、漆器等随葬品48件。经过对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特征的分析,确定此墓葬时代为宋末元初。在48件出土器物中,银器种类丰富、造型典雅、工艺精湛。尤其是器物的纹饰、造型及寓意表达了古人对爱情的追求、对神灵的祈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择其精品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20.
1982年12月下旬,新余市渝水区水西镇简家村村民简礼云在建房挖墙基时发现一批窖藏银器.其中有银盘7件,银杯1件;1983年元月由我馆征集,经鉴定为元代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