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正伟 《史学月刊》2004,(3):126-128
在中法交涉中,有关黑旗军抗法和清政府对黑旗军的态度问题,史学界论著颇多。通常观点认为,清政府借法人之力消灭黑旗军,而刘永福实际上成了中法议和的牺牲品。关于参与中法交涉的重要人物曾纪泽对黑旗军的态度,以及曾纪泽提出并尽力实践的“红江通商”与黑旗军处置案的关系并未涉究。本文拟对上述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赫德对中法越南问题十分关注,从1880年到1885年,先后向清政府提出解决办法与建议20多条。这些办法与建议有的对清政府有利,有的对清政府不利。不管清政府是否接受自己的建议,赫德一直不断为和平解决中法越南问题而努力。在观音桥事件发生后,赫德试图与法国代办谢满禄一起挽救中法天津《简明条款》,并赴上海会晤法国公使巴德诺,力主清政府接受法国的赔款要求。马尾海战后,赫德又力促英国调停中法矛盾。最终,在英国调停失败后,赫德派遣金登干赴巴黎,直接与法国总理茹费理进行秘密谈判。几经周折,赫德先后促成中法《停战条件》与《越南条款》的签订,中法战争结束,中法越南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赵俊明 《沧桑》2009,(3):23-25
清政府在官制改革的上谕中称:“刑部为司法之行政衙门,徒名曰刑,义有未尽,拟正名为法部。”事实上,清末新政官制改革中法部取代刑部,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变换。法部和刑部相比无论从机构设置、具体职掌还是人员选拔任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4.
龙州铁路的筹建源起于法国对广西路权的掠夺,起因于1883年12月一1885年4月的中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清政府与法国政府签订《中法新约》而告结束。该约第七款规定:“日后中国酌拟创造铁路时,中国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其招募人工,法国无不尽力勃助,惟彼此言明,不得视此条系为法国一国独受之利益。”  相似文献   

5.
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面临几次边疆危机。其中1880—1881年中俄伊犁危机,两国交涉签订《圣彼得堡条约》,虽然清政府对俄赔偿数目增加到900万卢布,俄国的商业特权也得到增加,但俄国愿意把所得的土地大大减少,总比《崇约》对清有实利。1880—1885年中法越南交涉,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内容规定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中国修建铁路须同法国人  相似文献   

6.
贺琤 《清史研究》2004,(3):67-77
在琉球事件当中宗藩体制正面临着崩溃 ,中国社会舆论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在不同阶段 ,舆论先是要求清政府与日本争琉 ,继而要求清政府舍琉 ,最后要求清政府为琉存祀 ,而所“争”、所“舍”、所“存”的都是中国对于琉球的宗主权 ,而不是像日本那样对琉球的领有权提出要求。中国社会外交观念落后于国际现实 ,外交自然只能处于被动。  相似文献   

7.
他是唯一担任过美国大使和中国大使的“双面大使”。他代表中国与自己的祖国——美国,签订了《蒲安臣条约》。他在欧美的一系列政治和外交活动,让清政府始料未及,应接不暇。在这个摇着龙旗的大使身后,是一段从“天朝”到“世界”的尴尬之旅。  相似文献   

8.
齐风 《湖南文史》2013,(10):1-1
清末的暗杀之风,肇始于清政府对改良派和革命党人的“赏格”或“花红”。戊戌政变之后,清政府对逃至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曾悬赏1027两白银索要两人的人头。而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被清政府用“花红”和“赏格”索命的历史更长。在孙中山领导创建檀香山兴中会的第二年,即1895年10月起,直到1911年清朝灭亡的17年间,清政府针对孙中山一人共发出各种密谕上百道。按照《大公报》1908年的报道,当时清政府对孙中山的悬赏总数已近2527。因为孙中山比较谨慎,革命党人对其严加保护,才没有被清政府暗杀,即便如此,孙中山也直到1911年才敢公开回国。  相似文献   

9.
刘坤一是晚清同光时期的重要疆吏,也是一位重要的洋务派人物。他积极而广泛地参加了洋务活动。其思想高于其他洋务派的地方,是他反对洋务企业官办、官督商办的形式而主张商办,呼吁保护国内工商业。他主张全面、系统地引进“西学”,不遗余力地提倡兴学堂、设报馆、遣留学、劝游学。他主张在对外交涉中要“据理力争”,但对列强的侵略又主张“以夷制夷”。刘坤一的洋务思想和活动自始至终贯串着他的爱国思想。他的洋务思想及其活动,对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决策,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清政府曾将他列为秘密诛杀的革命党要人。袁世凯曾把他当作“双重罪人”下令通辑。北洋军阀和西南军阀的头目曾延揽他为“入幕之宾”。国民党特务曾企图将他杀掉或劫持出逃。毛泽东称他“是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尊敬的朋友与革命同志”、“是一个奋斗的人”!邓小平请他出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时说:“素老负责意义主要是联系群众。干脆说,只要有你名字摆在那里好了!”他说他是“桥”,群众也说他是“桥”,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他,就是周素园。贵州民主革命的先驱周素园,字培艺,1879年诞生于贵州省毕节县城。他幼…  相似文献   

11.
中日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甚至世界历史影响深远。赫德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积极参与了清政府的备战,帮助清政府筹措战争借款,帮助购买军火,支持洋员参战,并为清政府提供了各种战况与情报。在中国连连失利的情况下,他又倡议英国调停。日本拒绝调停后,他一方面建议清政府继续抵抗,另一方面却更为积极地支持中日议和,不断为促进议和与换约成功而献策,希望早日结束战争,防止日军攻陷北京,保住他的既得利益。  相似文献   

12.
晚清“保藩固圉”的边防政策,是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针对西方列强侵略我国周边国家、蚕食中国领土的边疆危机而作出的边防决策。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逐步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从而掀起了重新瓜分世界、抢夺殖民地的新高潮。清政府对“中外已成列国兵争之局”已有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周边危机的刺激,周边“藩国”沦为殖民地,使清政府对“唇亡齿寒”的严重性,有了更深的体会。清政府内部经过”弃藩自保”还是“固藩自保”的争论,作出了“保藩固圉”的边防决策。这一边防政策。把“卫门户”和“固堂室”统一起来看待。企图把帝国主义的兵锋战火挡在本土之外,虽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它致命的弱点是把“固边”的目标建立在维护封建宗藩关系的道义责任上。因而,“保藩”的努力落了空,“固  相似文献   

13.
在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安徽省的淮河流域,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地方势力,其头目就是皖北练总苗沛霖。他曾经被清朝政府任命为四川省川北道员;又曾被太平天国加封为“殿前北方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奏王”。他曾经大动干戈,武力攻陷清政府安徽巡抚驻节之寿州,使清政府的封疆大臣翁同书作了事实上的俘虏;又曾以阴谋诡计,诱擒了太  相似文献   

14.
清朝新疆面值“当五”红钱的出世,首推阿克苏局。 道光八年(1828年),清政府派直隶总督那彦成赴天山南部任钦差大臣。鉴于平定张格尔叛乱尚未结束,军费大增,而当时铜斤缺乏,那彦成大胆设想,提出了铸行“当五”、“当十”钱的意见,向朝廷请奏,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自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对外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对于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方面似乎是心甘情愿,并且有些急迫。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此结果甚至有些“自鸣得意”,认为中方也取得了胜利,“是一个双赢的条约”。是什么原因使清政府在丧权辱国的情况下仍“自鸣得意”呢?回顾一下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过程便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16.
刘永加 《湖南文史》2014,(10):19-19
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海战,清政府的惨败还历历在目。然而那时却有一个文弱书生,提出了一个奇袭日本本土,以支援北洋水师的惊天构想,且付诸了实施,最终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流产,令人惋惜,否则甲午战争也许会是另一种结局。这个书生就是被誉为四川历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宋育仁(1858-1931),他是四川富顺人,1886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相似文献   

17.
张百麟,号景福,字石麒,贵州辛亥革命的中心人物。一九○七年十一月,他发起组织“自治学社”,鼓吹革命。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四日,以他为首的革命党人一举推翻了清政府在贵州的反动统治,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他出任枢密院院长。一九  相似文献   

18.
1906年(光绪三十二)2月,上海吴淞口外丁兴山附近海面上,几艘打捞船正日夜不停地忙碌着。料峭的寒风不时掠过船舷,把悬挂着的船旗吹得“啪啪”作响,打捞船也不住地在海涛中摆动。在这些打捞船中悬挂有丹麦国旗,原来,这是丹麦捞船公司在打捞北洋海军的“海天”号巡洋舰。提起“海天”号,是令清政府十分心痛的一桩事。自从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清政府手中便再没有一支能够作战的海军,而西方列强的骄横与几乎有海无防的局势,时时让清政府感到心焦与不安。时清政府中不断有大臣上疏光绪皇帝,要求重振海军。袁世凯就曾说:…  相似文献   

19.
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政府对外 宣战”的真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1900年,义和团运动正在高潮的阶段,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忽然在6月21日发布了对外“宣战”的(?)旨,表示要与各帝国主义国家“一决雄雌”。如果僅从表面现象来看,就很容易使人们感觉到惶惑——既然清政府在1900年前已安于做帝国主义列强的代理人,那么它在这时真是忽然站到了人民一起而向侵略者决战了么?不,事实的真象并不如此。在整个义和团运动的过程当中,慈禧太后始终是站在反对的立场,她从未真的“动摇”过;至于“宣战”,则只不过是狡猾地玩弄两面手法而已。现在,我们就通过对具体史实的分析,来揭露清政府所谓“宣战”的阴险卑劣的真相。  相似文献   

20.
李峰 《安徽史学》2004,(3):25-31
1883—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英国的数度调停,目的在于独立操纵中法和议,以维护英国在华优势地位及列强共同侵华的统治秩序。曾纪泽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和尊严的外交立场和活动及其对清政府政策的影响,是英国调停未能如愿成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