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目次一时空范围和具体研究步骤二良渚文化各地区的聚落分析三聚落形态反映的社会和环境信息本文是对良渚文化聚落的宏观研究,由于良渚文化所在的环太湖地区还没有进行过区域系统调查。但幸运的是,本区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较多,良渚文化遗址的资料较丰富,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同时,在发掘过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大部分为墓地,且高等级墓地的比例较大,因此本文分析的依据主要也是这些墓地。而从目前良渚文化研究的现状看,良渚文化的居址和墓地大体是一对一的关系,因此一个墓地大体能代表一个村落。这样的现状对聚落考古研究有利有  相似文献   

2.
姚家浜遗址位于浙江省海宁市海昌街道勤民村南部和西部,是一处典型的台地型遗址,时代从良渚文化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2014年的发掘主要位于遗址的南部,发现了一批比较丰富的良渚文化遗存,为了解杭嘉湖地区良渚文化的聚落分布和文化面貌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约5300年到4000年,主要分布于钱塘江以北地区和太湖地区,具有高超的制陶工艺。本文主要从造型与纹饰两个方面,对良渚陶器制品的美学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特指山东龙山文化,下同)是我国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两种重要的原始文化.分别分布在长江下游和黄河下游.本文拟对它们的相互关系做些探讨.一、良渚文化与龙山文化的时代早晚关系以前,考古学界把良渚文化划归龙山文化,还认为它是龙山文化向南发展达浙江的一支,年代比较迟.直到1959年才有良渚文化的命名.  相似文献   

5.
良渚文化是分布在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它自首次在浙江良治发现至今已有六十年了。六十年来考古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发掘遗址数百处,收集和掌握了大量科学资料,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对其文化特征和社会性质有了较清楚的了解。本文就良渚文化的村落居址、埋葬制度及祭扫、宗教信仰三方面与中原、北方红山文化的某些特征作一比较。一、村落与居住遗址的比较良渚文化虽然在1936年就早已发现,但是比较完整的村落遗址发现较少,发掘的更少,苏州吴江梅堰发现的龙南遗址可谓较为完整的代表之一“。龙市遗址在其第二期文化遗存中发…  相似文献   

6.
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经过多次野外发掘工作的开展,对良渚文化晚期遗存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为良渚文化分期补充了很多新的材料。一良渚文化遗存在广富林遗址的分布范围很大Ⅱ区主要是良渚墓葬区,大致情况已作报道①,不再赘叙,这里主要讨论Ⅰ区的良渚晚期遗存。广富林遗址Ⅰ区良渚  相似文献   

7.
史前文化     
1999年广富林遗址和2005年钱山漾遗址的重新发掘是近年来浙沪地区重大的史前考古工作,为我们深入了解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考古学文化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和研究视角。本刊此次集中刊发的由发掘和研究者撰写的相关研究文章,对这两个遗址的有关遗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广富林遗址良渚文化遗存》一文认为广富林遗址良渚文化遗存的年代处于良渚文化结束阶段,相当于山东龙山文化中期偏晚阶段,以往研究者很少注意到良渚文化这个阶段的遗存。《广富林遗址广富林文化的分期和年代》和《广富林文化初论》两文都认为广富林遗址晚于良渚文化的…  相似文献   

8.
良渚文化在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去除其他文化因素以及塑造自身独特文化面貌的特性,即排他性和独立性。通过比较良渚地区、嘉兴地区、苏沪地区、宁绍地区不同良渚文化遗址中蕴含的器物、埋葬制度、精神信仰等方面的变化及差异,能够发现其内在的文化因素排他性与独立性。研究排他性与独立性各自在良渚文化发展过程中对于文化塑造、认同以及分异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可以从文化因素层面形成对良渚文化发展繁荣原因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浅谈良渚文化玉璧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良渚文化玉璧的功能周世荣良渚文化出土大量精美的玉璧,它对中国古代社会和货币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良渚文化是长江流域太湖平原和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唯一的以大量玉器和以独具特色的玉文化作为主要特色的古文化遗址。良渚安溪一带,清末即以出土玉器闻名...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4,(1)
<正>自从良渚文化年代的下限得到基本确认以来[1],关于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之间的年代缺环就一直是长江下游地区史前考古学研究探索的一个重点。而世纪之交在上海广富林遗址的新发现,为填补这一空白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位于今上海市松江区的广富林遗址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被发现,随后又进行过小规模发掘,成为上海地区良渚文化遗存最早的发现之一[2]。1999年以来,上海博物馆考古研  相似文献   

11.
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高度发达的古文化,但是它与其后的马桥文化之间却缺乏明确的继承关系,似乎是突然消失了。本文从环境考古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良渚文化中断的成因及其去向,为理解良渚文化的发展和夏文化的起源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良渚文化人殉人祭现象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晔 《南方文物》2001,(1):32-37
许多人对良渚文化的人殉人祭现象比较淡漠。这固然与此类遗存贫乏有关,恐怕与认识上 的定势也有关。的确,良渚文化的人殉人祭遗存比较少见,已知的出现范围也不广。但如果 我们对此现象予以足够的关注,作必要的探讨,我们将获得一些有意义的认知。早在1973年,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发现了198号良渚大墓。此墓因最先确认琮璧等玉器为 良渚文化遗物而名声大震,其实它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即随葬器物可分三组,墓葬清 理时曾作为3座墓葬处理(图一)。三组器物中,中部的Ⅰ组为正常分布的墓葬随葬品,北部 的Ⅱ组和南部的Ⅲ组却只有一堆…  相似文献   

13.
在良渚文化中,文家山2层、庙前M2、H2、T55,叭喇浜M13、M8等遗存可能为良渚文化末期遗存,与之前的良渚文化遗存差别巨大。通过对钱塘江以南地区的良渚文化遗存和钱山漾文化的文化因素分析,可以发现钱山漾文化的典型文化因素由良渚文化内部的文化因素发展、演变而来,同时钱山漾文化还继承了部分良渚文化传统,并吸收了其它文化的文化因素。良渚文化发展演变而成钱山漾文化。  相似文献   

14.
1974年江苏淮安金湖县高邮湖渔业村出土了琮、璧、钺共4件玉石器。琮、璧、钺的出土,说明此处为良渚文化类型的遗存。其文化内涵丰富,与同时期的苏南、浙北、苏北良渚文化器型相互印证,年代约为良渚文化晚期。此类遗存扩大了良渚文化的辐射范围,增加了良渚文化北渐的实证,为进一步研究新石器时期南北文化交流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林华东先生惠赠新作一部,这就是最近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良渚文化研究》。笔者初步拜读之后,颇受启发,获益匪浅,觉得很有必要向读者推荐这部好书。良渚文化是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的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经碳-14测定并经...  相似文献   

16.
以太湖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自距今七千多年时,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独自体系的古代文化分布区,或可称为太湖文化区。它在中国史前文化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孕育、诞生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继崧泽文化而起的良渚文化,则是这一文化谱系发展史上最为光辉的时期。良渚文化发现之初,曾一度将其归入龙山文化,直到五十年代后半期,才把它从龙山文化中独立出来,并赋于良渚文化的名称,开始了良渚文化研究的新阶段。七十年代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良渚文化玉器的大量出土和祭坛、殉人墓等重要遗迹的发现,令人耳目  相似文献   

17.
马竹山  方向明  陆敏仙  程杰  杨根文 《文物》2012,(6):4-16,1,2,97
戴墓墩遗址位于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镇,遗址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2001年3月,平湖市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小范围的发掘,已发现1处良渚文化红烧土堆积和5座良渚文化墓葬,随葬器物有陶器、玉器、石器等。发掘表明,这是一处良渚文化祭坛和墓地的复合遗址,5座墓葬的年代为良渚文化中期。此次发掘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陶器,其中带盖宽把陶杯是良渚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8.
良渚文化的中心在太湖流域,太湖流域的原始文化从早期发展到良渚文化时期,是良渚文化神徽产生的时间条件;太湖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良渚文化神徽产生的空间条件。由于这一地区的人对频繁发生的洪水的恐惧,从而把雷神作为天神来敬仰,这正是良渚文化神徽的真正内涵,这种信仰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9.
正逾五千年的中国文明率先发端于东南,早在崧泽阶段,江苏的东山村已经发生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良渚阶段,文明化进程加快步伐,社会结构出现质的变化,并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早期文明同步发展。中国东南地区的早期文明,良渚文化神权的地位和作用特别突出。但是由于缺乏可靠的文字记载,对于良渚文化神祇系统的认知几乎空白,因此目前只能对其图像进行分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良渚文化继承与迁移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的研究,考证了良渚文化去向有两个:一个是向西到达宁镇地区,所以宁镇地区的有些遗址,如南京太岗寺句容城头山江宁咎庙、高淳朝墩头遗址,普遍出现崧泽文化晚期和良渚文化早期的遗存;另一个方向是向北,如在花厅1987年发掘的M4、M18,部分陶器形制组合显然具有良渚早期特点。以此为基础,对良渚文化和蚩尤关系进一步考证,涉及蚩尤的形象和身份、蚩尤与饕餮、饕餮形象的实质、良渚部族族徽的主体兽面、良渚文化和蚩尤五个方面,论证了蚩尤就是良诸部族这一观点,对今后探究良渚文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