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六堡茶"的发源地是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因地域而得名"六堡茶"且流传沿用至今,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也就是说,六堡茶的核心产区就是六堡镇。核心产区的六堡茶,当地人叫"三原"六堡茶。"三原"为原种、原产地、原工艺。即采用原产地的原种六堡茶叶利用原工艺(传统工艺)制作的六堡茶,简称为"三原"六堡茶。"原种",即生长在六堡镇(含旧称五堡的狮寨镇,下同)境内的本地六堡茶群体种。"原产地",即六堡镇,也就是六堡茶的发源地。整个六堡地域独特的气候环  相似文献   

2.
汪欣 《收藏家》2009,(2):43-50
安徽六安,古属六,夏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为东方偃姓部落的居地,商代为偃姓部落方国地,西周为六国地,春秋战国时期,吴楚争六,后吴为楚灭,六属楚,秦代,于六地置六县,隶九江郡,楚汉之际,项羽,刘邦先后封英布为九江王,淮南王,均建都于六。  相似文献   

3.
<正>梧州目前生产的六堡茶产品,在加工工艺及原料上均有很大差异,形成的六堡茶品质风格大不相同。归纳六堡茶所有茶品及其加工工艺,目前六堡茶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主要由六堡乡农家或小型规模茶厂生产的农家传统型六堡茶,其中包括细嫩的六堡社前茶、原料中等的夏秋茶和原料粗老的六堡老茶婆;第二类为大中型茶厂以传统硬化地板渥堆  相似文献   

4.
从婚姻关系看,六镇豪帅在徙居六镇前,大多处于北魏统治集团的中下层。徙居六镇后,六镇豪帅逐渐成为社会关系局于六镇的地方势力,其联姻对象主要是本军镇豪帅和邻近的代地豪帅。孝文帝迁都洛阳,主要是使六镇豪帅在北魏统治集团中的边地豪帅地位固定化。六镇豪帅通过联姻已结成了牢固的婚姻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使六镇豪帅在六镇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因孝文帝迁都发生实质性变化。所谓六镇豪帅的社会地位经历了从北魏统治集团核心层剧降到低贱府户的下降过程,其实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5.
北魏中期迁徙汉族到六镇戍守,减弱了六镇的鲜卑化趋势。孝文帝改革之后,六镇富豪学习汉文化,平民中也有学习汉族知识技能的趋势,因此,汉化成为孝文帝改革后六镇的文化趋势,不能简单以“鲜卑化”概括六镇的文化特征。深入探究六镇的社会特征,还可发现,六镇地区有普遍注重军事的传统,突出表现为对军事理论的总结、学习和研究,因而六镇成为最具潜力的军事集团。六镇的民众一般来说文化程度低,缺乏政治意识和战略眼光。六镇社会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移民社会,所以血缘在社会关系中作用不太明显,乡里、友情、婚姻是粘合社会关系的主要方式,人际关系相对平等。以上社会特征对北朝后期、隋、唐初的历史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时龙 《安徽史学》2017,(6):137-144
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是明代基层教化的教旨。由于切近家庭伦理,六谕在16世纪开始出现在士大夫编纂的族规家训中。地方官主导下的乡约,一方面以六谕为精神内核,一方面又多以家族为实施单位,以及朝廷以六谕训宗人的风示,都推动了六谕与族规家训的进一步融合。族规家训以各种形式接纳六谕,同时又在对六谕的诠释中体现其宗族法规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正>唐代白居易自編一部類書,被稱爲《白氏經史事類》,又名《六帖》1,後世稱爲《白氏六帖》;孔子後裔、宋代孔傳依《六帖》體例續撰《六帖新書》,初刊時題名《孔氏六帖》。南宋末季,時人將二書合併刊刻,名爲《唐宋白孔六帖》2,也簡稱《白孔六帖》。自此,世間通行合刊本《白孔六帖》,而單行本《白氏六帖》、特别是《孔氏六帖》則難以尋覓。有關《白氏六帖》、《孔氏六帖》、《白孔六帖》(以下分别簡稱《白帖》、《孔帖》、《白孔帖》)的編纂、傳承、體例、版本及其價值等,胡道静先生《中國古代類書》均有論述3,本文主要考察單行本《白帖》、《孔帖》以及校補《白孔帖》的幾個具體問題。  相似文献   

8.
明代六科制度赋予了给事中很多权力,六科给事中位卑权尊,进入明代中后期以后,六科给事中选拔、升迁、行政效能、品德操守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皇权(固定要素)对六科给事中的猜忌压制,内阁(固定要素)与六科给事中的反复较量,六科给事中(可变量因素)势力开始膨胀,成为明末各党派首领,导致明中后期政局的边际效用逐步递减,运转失灵。  相似文献   

9.
田晓雷 《史学集刊》2020,(5):120-128
金朝六部延续了隋唐以来的分司架构,但与中原王朝不同,金朝以主事直接负责六部分司,并在分司下设诸科作为具体办事机构。除了常规的分司之外,金朝六部还有"六部所辖分司",向兼掌政务、事务的方向发展。金朝六部延续了唐朝的四等官和勾检制度,以六部郎官为各部判官,以主事为各部勾检官。金朝六部分司和郎官架构虽然继承唐宋制度,但并非照搬,而是依据统治实际,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设置,表现出鲜明的实用性色彩。  相似文献   

10.
贾玉英 《史学月刊》2002,(12):17-23
宋神宗元丰年间,以监察御史点检三省、枢密院书,创建六察司,以类相分,纠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等机构的失职行为;强化对六察官自身的监督机制,在尚书省置御史房,负责弹纠御史六察官的失职行为,且置簿记录其弹纠之多寡当否,御史六察官失察要受到尚书省的弹奏。宋朝御史六察制度投入少收效大,对提高行政效率、整顿吏治等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六堡茶     
<正>六堡茶原产地为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属黑茶类,是后发酵茶。六堡茶选用苍梧县群体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按传统工艺制作的为传统工艺六堡茶,按现代工艺制作的为现代工艺六堡茶。不论是传统工艺或现代工艺的六堡茶均各有其特点,都得到了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喜爱。六堡茶属于温性茶,除了具有其它茶类所共有的保健作用外,更明显的是具有祛湿、助消化、清肠胃  相似文献   

12.
王玉龙 《文史天地》2010,(11):24-27
说道“六君子”人们总会心生敬畏,而这里的“六君子”却是一帮逆潮流而动的反面人物,跟历史上前五起的“六君子”不可同日而语,他们组织筹安会,为袁世凯的帝制运动作吹鼓手。袁世凯因出卖戊戌六君子而功成名就,可他却没想到自己导演的“六君子”的粉墨登场,竞成了他身败名裂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3.
南齐画家和绘画评论家谢赫在其名作《古画品录》中提出了绘画批评的准则和创作方法上的纲领——六法,“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在评论每一画家时,谢赫以六法对照,分别其水平高下,列为六品.然而他对六法本身及其每一法并未作任何说明.到了南陈姚最著《续画品录》,也只是肯定“画有六法”,未曾发表具体的看法.直至晚唐的张彦远,才在他的《历代名画记》第一卷中,特列《论画六法》一节,作了专题的分析研究,可以说,他是谢赫提出六法以后,在中国绘画理论发展史上,第一个按照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六法的人.他对六法的解释并非逐条罗列,而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所论精辟,大大充实并发展了六法,对以后的画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久闻六堡茶美誉,笔者偶得机缘,随同调研组来到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商埠之称的梧州市考察,在六堡茶制作技艺体验馆内,访问了六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第六代传承人石濡菲。她是集茶叶种植、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苍梧县六堡镇黑石山茶厂厂长,茶厂经营的"濡菲"牌六堡茶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石濡菲是2014年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六堡茶制作技  相似文献   

15.
昭陵六骏原位于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九嵕山北坡的玄武门内,六匹骏马浮雕东西并立。长久以来,六骏凭借其精美的雕刻艺术、曲折的命运以及与其相关的衍生作品闻名于世。文章对于与昭陵六骏有关的各类内容进行了简要整理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四川汉墓中流行的六博画像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宴乐六博,所用博局与其他地区出土一致;一类为仙人六博,所用博局为四川汉墓特有。后者以二绳四钩象征当时观念中的宇宙模式,仙人六博于其上,象征着以阴阳六爻运行宇宙,且与升仙思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六堡茶的做优做大做强是因为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更是六堡茶企业自身努力勇于创新的结果。本文主要介绍部分苍梧县政协委员和茶人在六堡茶核心产区办企业,致力于为传统六堡茶发展的动人风采。  相似文献   

18.
申秦雁  魏秋萍 《文博》2013,(6):49-53
《宋史》中记载宋代皇帝所乘御马皆垂六鞘,据此,孙机先生认为"宋代御马垂六鞘,但昭陵六骏仅垂五鞘,可见唐代尚无此制。"本文以纪年明确的唐墓壁画资料为主,同时参照唐代陶俑、铜镜、金银器、陶瓷器、石刻中的形象资料,指出至迟在八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了六鞘,而且已经成为等级的象征,只是还没有"御制"而已,宋代御马垂六鞘之制其实源于唐代。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发掘的巩义涉村宋代壁画墓墓室为圆形,穹隆顶,中部为六个铺作,下部被六个倚柱分成六个壁面,六个壁面靠近阑额的地方绘24幅行孝图,下部绘砖砌家具与生活壁画。此墓的发掘对于研究宋代壁画中的行孝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先伟 《神州》2014,(11):139-140
1938年召开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学术界围绕六届六中全会与毛泽东领袖地位的确立、六届六中全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六届六中全会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等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诸多问题,研究需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