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代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主要出现在两个历史转型时期,一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一些知识分子怀着为内忧外患的中国寻找"出路"的信念,竭力主张中国应走西方的道路,形成了第一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二是改革开放之后30多年来,一些人借纠"左"之名否定中国革命史,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形成了第二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两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都有着共同的理论主张,即它们都以全盘西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尤其重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所谓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由国内外敌对势力鼓吹和散布,以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以否定革命、"告别革命"为核心,以伪造、篡改、歪曲、"恶搞"历史为手段的政治思潮。这股思潮在国史学领域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虚无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正义性、合理性、合法性;虚无新中国的成立及其对中国乃至世界发展进步的伟大意义;虚无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在一致性。我们要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树立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斗争的自觉性,增强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斗争的韧性。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斗争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刮起了一股历史虚无主义之风,这一思潮在毛泽东研究领域尤为喧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之所以选择毛泽东为主要的发难对象,不是因为毛泽东是一个单纯著名的历史人物,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毛泽东作为一种特殊历史性、政治性符号而存在的意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毛泽东研究领域的泛起,绝非是单纯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各种西方史学思潮的传入,随着苏联解体后西方将和平演变的目标对准中国,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悄然兴起。这种思潮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合法性,从根本上否定唯物史观对历史学的指导地位。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学术的旗号,但其背后的政治意图是明确的,那就是企图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将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的歧路。这是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我们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旗帜鲜明地同历史虚无主义做坚决、彻底的斗争,直至将其根本清除。为了更好地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错误主张,我们约请五位从事历史理论研究的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以期深化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本质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畅发展清除干扰。  相似文献   

5.
历史虚无主义是活跃于当下中国的错误社会思潮之一,其以历史唯心主义的选择论为逻辑起点,以反历史、反科学的态度及政治诉求,否定主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成为社会意识领域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支力量。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部分史学研究陷入理论和方法的误区,表现为对历史客观性、可知性,历史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否认,以"超然的客观主义"和"价值中立"为价值取向。严谨的史学研究,应当对历史虚无主义抱有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坚持合理价值取向,回归历史现场,从史料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原则,用逻辑严密、史料扎实的历史作品,给予历史虚无主义以有力的回应和批判。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为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新中国历史和新中国领袖、英模人物的攻击、丑化、污蔑,我们党和党所领导的学术机构、学者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也要看到,在许多问题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还有很大市场,对一部分群众特别是青年还有相当的迷惑性。为此,我们要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形成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用马克思提倡的科学精神进行深入分析,为增强说服力而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主体性、原创性的话语。事实说明,在中国当代史研究领域,有许多问题是需要通过也是完全可以通过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谬论来实现理论创新,形成主体性、原创性话语的。为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而不断发现、研究、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揭露这股思潮的欺骗性和反动本质,向群众解疑释惑,帮群众明辨是非,既是中国当代史研究发挥自身社会功能的体现,展示资政、育人、护国作用的机会,也是推动中国当代史研究理论创新,形成主体性、原创性话语的难得机遇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历史虚无主义是有较大影响的一种社会思潮,近年来它更为复杂且具有新的重要特征,对其进行分析和批判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工作。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聚焦于中国革命史、党史、国史,而且披着"学术"外衣、"文艺"外衣和"言论自由"外衣,借助学术化、日常生活化、网络化模糊和遮蔽其意识形态色彩。有  相似文献   

8.
19世纪60年代,在俄国知识青年中有一种思潮迅速地流传和扩张,它因屠格涅夫在其1862年出版的小说《父与子》中首创的НИГИЛИЗМ(虚无主义)一词的流行而被称为虚无主义运动。虚无主义运动出现之后,立即引起了俄国社会各个方面的极端关注。具有保守倾向的人把它视为无视任何道德准则、“为破坏而破坏”的狂妄思想;而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则认为它否定的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旧事物,旨在实现科学、民主和自由。长期以来,苏联史学界对虚无主义运动的研究很少,甚至尽量避免使用虚无主义这个名词来称呼当时青年中的思潮。而国内的俄国史论著对这个问题一般也都未提及。然而,对虚无主义运动的研究又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不仅在整整十年间风靡全俄,而且在俄国社会思想和社会运动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股错误思潮,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蔓延已有四十余载,呈现明显的时代特征。在新时代的十年间,历史虚无主义发展态势由高走低、逐渐式微,散播主阵地向互联网转移,并不断耦合智能化技术推演、升级。这种演变绝非偶然,它与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党中央和社会各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驳、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资本渗透有着紧密的关联。新时代防范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需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凝心聚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话语体系。同时,我们要注重运用智能化技术提升治理能力,建立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长效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国家历史安全",就是国民和社会拥有对国家历史的基本面貌与内涵、主题与主线、主流与本质、经验与教训、趋势与特点具有合乎历史实际的认识,具有对国家历史的自信和认同,并从中获得有利于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国家历史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地位与作用。当前,威胁我国"国家历史安全"的主要政治社会思潮,一是历史虚无主义,二是以"台独"、"藏独"和"疆独"为代表  相似文献   

11.
黄成林 《人文地理》1989,4(1):27-33
综观整个政治地理学历史,从其萌芽时期开始,就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潮。一种是爱国辩护思潮,其以经验为依据,研究当时政治现象和地理因素、过程之间的联系。一种是学术思潮,其不考虑当时政治舞台上的政治事件,潜心研究政治和地理之间某些比较稳定和普遍的关系。本文说明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两种思潮的作用、地位不同,但这两种思潮却深刻影响着政治地理学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韩雷 《攀登》2023,(5):48-54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新样态,它以其隐晦的叙事方式、生活化的形式,以及话语表述的大众化代替了传统历史虚无主义的直接性,因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不易被人们所察觉。基于此,抵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总体战”,需对其出场语境和现实表象进行系统的分析,才能揭开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神秘面纱展现其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批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陈甜 《史学理论研究》2022,(5):70-84+159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错误思潮,在改革开放40余年历程中有不同表现,随着国内外环境因素变化,由最初的“非毛化”和虚无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发展为重点虚无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从显性直接地大字报式表露走向含蓄间接地学术式、生活化蔓延,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历史虚无主义虚无的对象、党中央批驳的重点、学界解析和研判的内容都有所侧重和不同,呈现出历时性和共时性变化。批驳历史虚无主义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中国学界对此十分关注,及时跟踪研究,予以解析和批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亟待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14.
<正>所谓“思潮”,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状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倾向或思想潮流,如潮水那样汹涌起伏;亦指不断涌现的思绪。((1)) 任何思潮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条件。历史思潮,则是这一切在社会历史矛盾规律性运动中的体现或反映。历史思潮往往在总体上表现出世界性的主题,如大航海时代后的“世界历史”思潮、现代化思潮、全球化思潮等。这些思潮多产生广泛的世界历史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些报刊杂志对"历史虚无主义"展开批评,指出当前国内流行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表现、认识论根源以及社会危害。"百度百科"还推出了一个新写的"历史虚无主义"词条,全面地介绍了目前的各种批评观点和立场。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偏激或片面的思想方法,它妨碍人们对历史的准确认识。对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初期,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起,极力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成就,妄图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斗争中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最关键的是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核心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重要的是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是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邓小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和实践,加强了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遏制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也为当前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宋丽萍 《世界历史》2005,(6):106-112
印度历史教科书问题与印度社会思潮的变化关系密切。独立初期,世俗主义思潮占据主导地位,相应地印度的历史教科书也是以世俗主义史学为主。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随着政治机会主义的增加和世俗政治价值观念的淡化,教派主义政治和社会思潮迅速发展,教派主义史学也影响到教育领域,力图改变世俗史学在历史教科书中的主导地位。1998年,印度人民党联合政府上台后,为了贯彻其教派民族主义的教育政策,于2001年提出修改已经使用了30多年的历史教科书,因世俗主义史学家极力抗议而未果。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所形成的带有趋势性的思想观念。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形成,都与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社会问题、社会心理趋向相联系。在特定时期形成的社会思潮,是认识该历史时代的重要窗口,因此,研究社会思潮对于深入认识一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具有特殊意义。譬如春秋战国时期所兴起的一些社会思潮,就很有研究之必要。以笔者浅见,春秋战国时期可以称之为思潮的思想趋势  相似文献   

19.
值得注意的一股思潮滕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工作汇报会上指出:最近有一股思潮,对国史研究是一种干扰.社科院的历史、哲学、文学等研究领域,同样遇到这股思潮的干扰.有人将这股思潮概括为.「告别革命,远离政治,疏离主流,淡化意识形态.」这种思潮,最近在历...  相似文献   

20.
无论人们如何评价,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史学的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影响之一,是它深化了人们对史学本身的认识,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思考和联想。不同于以往的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后现代主义没有提供有关历史发展的一般概念和模式,但它客观上却为史学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对此,我们应持一种开放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借鉴其某些内容为我所用,并洞悉其某些消极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