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志浩 《攀登》2014,33(5):90-9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保了农民对集体土地的经营使用权。2002年的《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扩大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和使用权限,与此同时,还逐步完善了对农民土地的征用办法和程序,并完善了对农民的补偿安置办法。在新的农地制度变革中,还应进一步确保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完善征地制度和规范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2.
改革30年来,中国农村一直奉行农民个人或家庭承包土地的经营体制。事实证明,土地承包经营体制严重阻碍了农业机械化,以致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中国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首先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将土地经营权彻底交还农民,推行区域性多种体制并存的复合经营体制,突出农民合作经营组织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谭江波 《神州》2014,(18):168-168
我国现当代社会不断进步,土地改革也在伴随着不断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针对土地的所有权问题、集体土地的遗留问题、干部和村民的观念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可以做好交流来明确土地的所有权,用完备的调解纠纷制度来提升效率,不断增强执行人员的执行水平和用系统的宣传工作来提高村民对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了解等各项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来更好地实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五大事件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是土地制度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鼓励农民发展乡镇企业、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和推行精准扶贫脱贫战略。其中土地制度改革从体制根子上解决了农产品供给激励机制缺乏问题,为中国在40年里利用人口红利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难  相似文献   

5.
《百年潮》1999,(12)
一中国农村启动改革已经历20个年头。改革的第一步,仅实行土地家庭承包制,使用权回归农民,同时初步开放农产品交易市场。就释放出巨大的生产潜力,向社会作出令人瞩目的贡献。从时代变化着眼,我们看到本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正经历一个改革和调整时期,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农村改革既是过去几十年社会改革的继续完善,同时也是适应上述世界趋势的一项制度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土地、解放农民的伟大运动。它校正了过去改革带来的某些扭曲现象,把整个农村经济系统从封闭状态下解放出来转向开放,并纳入市场经济轨  相似文献   

6.
在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中国农村未来改革设计了一条新的路径,最终目标是用城乡同权的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为何进行"新土改"?"新土改"将何为?本刊为此专访了三农专家李昌平。  相似文献   

7.
段平 《沧桑》2009,(4):121-122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充分的保障土地承包权。农村土地承包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入手,指出法律关系主体的单一性、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主体不清、缺乏中介服务性机构和流转登记未尽统一的问题。在坚持优化配置、“稳制活田,三权分离”、“依法、自愿、有偿”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下,提出一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点摘编     
《中国西藏》2020,(2):96-96
西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曲水县农村改革试验区为例徐伍达在《中国藏学》2019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曲水县作为西藏唯一的国家级农村改革试点县,率先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试点工作,同时因地制宜和有针对性地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具体问题,为西藏农牧区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促进了西藏农牧区资源要素的流动,激发了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9.
1920-1934年的"国家重建时期",为了维持农村地区的社会秩序,在应对多起反政府的叛乱中赢得农民的支持,以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墨西哥政府推行了一定程度的土地改革。但是,受领导人的国家发展理念以及农村地区复杂的社会阶级关系和农民的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国家政权的逐渐巩固,土地改革的步伐在"索诺拉王朝"后期逐渐减缓,总体效果并不明显。直到1934—1940年卡德纳斯政府期间,才通过较彻底的土地改革,使墨西哥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的城乡关系和特有的城乡发展路径,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三农"问题的理论.这个理论的形成和运用,对于深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用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对其他国家的问题进行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我国"三农"问题总的情况是农业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还很严重,主要根源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一套农村、农业政策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解决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要继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下决心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现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乡镇现有的政权体制包括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1.
洪前兵 《神州》2012,(15):11-12
在漫长的社会里,农业经济是社会的支柱,而土地制度又是农业经济制度的根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过程,也就是一部我国土地制度不断变更的历史。而土地制度的变更,都会对农业经济产生不同的作用。近年来,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因而对我国土地制度长期发展过程的探讨,有助于对当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启示。  相似文献   

12.
边保国  冯岩 《沧桑》2012,(2):112-114
河北农村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3年)主要是改革基本经济体制。第二阶段(1984年-1991年)以完善、建立健全双层经营体制和发展乡镇企业为重点,深入推进。第三阶段(1992年-2000年)主要从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改革粮食购销体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农村股份合作制健康发展,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和供销体制,农村小城镇建设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大面积铺开的。30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于2009年1月发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三农"工作的第11个"一号文件"。抚今追昔,回顾前面10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于认识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地使用权是由土地承包经营权演变而来的。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改革进程中,从明显具有债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物权性质的农地使用权演变,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和农村经营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全国农村经济体制与农村经营模式变革的劲风骤雨之中,西部农村的经济体制与农业经济模式的改革步伐明显滞后。为能跟上全国经济体制和农业经济模式变革趋势,对西部农地使用权的现状及其改革滞后的主要表现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并有相应的对策。我国农地使用权变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农地使用权的变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  相似文献   

15.
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废除了农民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农民成为法定的自由人,同时可以获得土地所有权。但是改革后的赋役负担制约了农民自由权利和土地所有权的实现。政府仍奉行严厉的赋税政策,农民想尽各种办法筹集税款,却终难摆脱欠税的命运。农民承担的劳役租、代役租和混合租在改革后均转变为代役租,加之担负着各种实物义务,农民的经济负担愈益沉重。繁重的赋役负担迫使大量农民破产,严重阻碍了农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将于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向社会公开改革方案报告。三大改革突破口分别是放开准入,引入外部投资者,加强竞争;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设立“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入市交易。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钟山风雨》2008,(6):1-1
30年前,历史曾选择农村作为中国改革的突破口;30年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聚焦农村问题,改革的重心重回农村。作为"农民的命根子"的土地问题,再一次被推向前台,"土地流转"也因此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热词"。  相似文献   

18.
乔军 《攀登》2011,30(2):84-8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大致上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改革过程看,经过了从强制性变迁到诱致性变迁的过程,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增强了农民对土地的稳定感和权属感,尊重了广大农民的自由选择,进一步协调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展望未来,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应是完善农地承包权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19.
集体土地流转中集体角色的错位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伟 《攀登》2011,30(3):69-71
推进集体土地流转,加强农民集体权益保护,需要其代表——集体找准角色定位,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土地流转中,集体背离了其整体利益代表的角色定位,扮演了土地流转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促进者和乡(镇)政府利益顺从者的角色,严重的角色错位侵害了集体内其他农民的合法权益。在集体土地流转中,应从乡(镇)政府、农民、集体自身三方面入手,规正集体角色,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越来越得到较多的关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自然也应提上研究日程。本文通过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的运行机制,来思考土地承包经权流转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引起人们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注并找到解决方案以完善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