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庆礼 《沧桑》2013,(2):32-35
作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边区通过进行法治建设、制定土地政策、保护妇女权利、致力民主建设等切实保障人权,在边区局部执政的条件下,领导边区和根据地政权取得了成功,积累了经验,对于当今我国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人权保障体制,无疑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抗日战争时期,为适应当时全国争取民主巩固团结坚持抗日的形势,在边区二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确定"团结边区内部各社会阶级各抗日党派",并约束"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与此同时,针对一些地方干部和民众对地主绅士所产生的疑虑,中共多次对此予以说明。陈云就针对这一问题指出:"干部政策,拿俗话来讲,就是用人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实行的“三三制”,为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边区的选举制度保障了边区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共产党与党外人士的真诚合作,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的雏形。边区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促进了边区民主政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4.
冀鲁豫边区最盛时期控制了75座县城,人口接近2000万人,成为我军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冀鲁豫分局的历史功绩是与边区群众的巨大贡献分不开的,而边区群众的抗战热情得益于各级党组织得力的群众工作。其中,赈灾和大生产运动,尤其民主民生运动的开展,是冀鲁豫边区各级党政军领导机构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杨凯 《沧桑》2014,(1):142-144
冀鲁豫边区最盛时期控制了75座县城,人口接近2000万人,成为我军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冀鲁豫分局的历史功绩是与边区群众的巨大贡献分不开的,而边区群众的抗战热情得益于各级党组织得力的群众工作。其中,赈灾和大生产运动,尤其民主民生运动的开展,是冀鲁豫边区各级党政军领导机构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社会改造和进行经济建设活动中,出现诸如婚姻及妇女问题、烟毒问题、土匪问题、二流子问题等的干扰破坏.为彻底荡涤旧社会残余,顺利进行边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在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领导下,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得力措施,对边区存在的问题进行革新与治理,使边区真正成为"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真喜欢".  相似文献   

7.
江炎 《神州》2007,(11)
62年前发生在昆明的"一二一运动",是广大青年学生为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爱国民主运动。我见证了这场运动的全过程,轰轰烈烈的运动情景,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之中。当时我在西南联大学习,这所在抗战期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大学,是抗战大后方的"民主堡垒",  相似文献   

8.
"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是美国新左派运动重要组织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积极参与民权运动和民主政治改革。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尤其是越南战争不断升级,该组织在60年代中期从追求体制内政治改革转向反战运动和反权威、反体制、反主流文化运动,甚至暴力对抗权力部门。美国联邦调查局以国家安全为由,借反苏反共的冷战话语和维护美国传统价值信念之名,对"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实行全面监控,并于1968年启动"反谍计划",通过渗透、误导舆论、心理战、法律骚扰等手段破坏和消解该组织的活动和影响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对60年代末"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走向衰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联邦调查局对新左派等国内持不同政见者的打压,体现了美国国家权力与公民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9.
有奖储蓄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已不再是陌生的事物,但鲜为人知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曾举行过一次轰动全边区的有奖储蓄活动。 1940年,为了战胜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陕甘宁边区人民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使边区渡过了财政困难,并为今后边区经济彻底的自给自足奠定了基础。当时的陕甘宁边区是西北的军事要地,又是日本侵略者主要的进攻地区。为了保卫西北、保卫边区,边区在军事建设、经济建设等方面都需有更大的发展。要发展就需要有相应的资金做基础,而经过了大生产运动的边区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提高,手中也有了一些闲散的资金。为了使边区人民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继续进行大生产运动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妇女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共领导下模范的、民主的、进步的农村抗日根据地。为了推动妇女运动的发展,边区对妇女工作十分重视,建立健全了各级妇女组织,注重对妇女干部的培养。边区妇女工作的重点在乡村,使乡村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政治上,边区妇女取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妇女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经济上,妇女成为边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在社会生活方面,摧残妇女心身健康的缠足陋习彻底废除了;妇女的婚姻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化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妇女组织在各种各样的识字组中,接受识字教育的同时.接受了抗日救国的道理,使她们的社会意识和民族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1943年秋的"淮中案件"和"泗阳案件",是淮北根据地整风期间因反特斗争扩大化造成的两起错案.淮北苏皖边区党委在两案发生后,由边区党委主要领导人主持重新进行审查,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查清了两案真相与案件制造者的错误.边区党委作出决定,完全推翻了两案原有的不实结论,对受到牵连的干部群众予以公开平反,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边区党委对淮北两案的有力处置,排除了"左"的错误的干扰,保证了淮北整风运动的顺利进行,为根据地的全面发展和实现战略大反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全面抗战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往往被国民党妖魔化。在国民党所描述的语境之下,不仅共产党员被认为是"共产共妻、杀人如麻的暴徒",而且其所在的根据地也因所受"匪患"深浅的不同分别被称为"匪区""半匪区"和"安全区"。而自从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尤其在林伯渠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之后,整个根据地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短短几年时间,边区群众和外界纷纷将其视为"模范之边区""革命之圣地",同时其模范的形象还多渠道地向沦陷区、大后方以及国际社会传播。  相似文献   

13.
《攀登》2019,(6)
抗战时期,鄂豫边区的公署级政权经历了初建与发展的历程。从边区军政联合办事处到边区行政公署,无论其政权组织和基本职能的创建与演变,还是边区会议制度的建立与改进,都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发展。在建设边区行政公署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主政策,团结各党派、阶层人士,共同组建、改进政府与边区会议,并不断扩大广大民众的民主权利,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选举,促进了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完成了中共中央要求在武汉外围建立稳固抗日根据地的任务,也为其他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凉山彝区的"政治指导区"及"建设指导局"是民国时期治理彝族地区的制度建设,也是民国"边政"制度史的内容。近代以来,彝区因统治格局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数十万彝民迁至西昌安宁河流域,需要保护,施以管理。于是,"政治指导区"作为过渡型政权因之建立,以管、教、养、卫为政策,发挥职能。其后,国民政府接管西康省"政治指导区",改为"建设指导局",纳入行政系列,以"建设"为要旨,试图治理凉山彝区。受内外因素的限制,国民政府的"建设"构想难以实现。1950年后,凉山彝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通过"民主改革",撼动传统社会的"根本",基层民主建政,实现了制度统一、管理有序。  相似文献   

15.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亦称"晋察冀边区")干部待遇政策体现了廉洁、节俭的施政目标。边区政府在县区两级干部中实行低标准广覆盖的供给制,而对村干部则坚持不脱产不享受待遇的基本要求,造成各级基层干部生活水平和经济地位都维持了较低水准。不过,有不少基层干部常常会利用政策"漏洞"或乘上级监管不力之机攫取或多或少的"灰色收入",从而加重了边区民众负担和廉政建设任务。边区政府尽管未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但始终积极采取整顿财政、打击浪费、惩治贪腐等各种措施来纾解民负,并致力于建设"风清气正"的新型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原理,把自己的政治理想与当时的客观环境相结合,致力于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十三年中,在毛泽东的指导下,边区的民主建设取得极大成绩,其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制定了“五一施政纲领”。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各个敌后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边区政府建设在中共中央直接关怀下,成为敌后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榜样。苏维埃工农民主政权的演变与发展陕甘宁边区跨陕西、甘肃、宁夏3省的各一部分,它的前身是陕甘宁苏区。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教育运动,其目的是在实现扫盲教育的同时,激励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动员民众,尤其是广大农民投身到抗日战争及社会经济建设的洪流中去。边区社会教育的开展,立足乡村社会的实际,寻求教育与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扫除文盲的同时,实现了对民众劳动观念的重塑,从而推动边区生产的发展,加速了抗战胜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从刀安仁呈文到《建设腾龙边区各土司地意见书》,腾龙边区傣族土司多次提出边地建设计划,力图提高边疆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国防中的地位,借以向中央及云南省政府表示归附与忠心,充分反映出腾龙边区傣族上层国家认同意识的加强与发展。而《建设腾龙边区各土司地意见书》是由时任土司代办、"国大代表"制定的边疆开发方案,其最终目的是在改革之下保留土司制度,立意并不高明,但书中的建设主张,仍多洞悉边情、娴熟于边疆治理的务实之论。  相似文献   

20.
现行党委政法委员会(以下简称"政法委")是公、检、法三家的"党内领导机构",它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现在应当将它放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大背景下重新检视,以寻求新的历史定位。一、政法委的历史沿革1.政法委的历史渊源政法委制度的源头,是1946年6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在"边区宪法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这是一个"智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