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史志》2023,(1):126-128
<正>建窑建盏,釉色绀黑纯正,又在黑色釉面的基础上生出无穷花色变化,且斑纹为自然形成,有巧夺天工、震撼人心之美。同一种釉,同一座窑口烧出的建盏,都会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说法。这样的美不仅在黑釉瓷领域独领风骚,于海内外陶瓷史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詹姆士·马歇尔·普拉玛称,建盏是“China’s Great yet humble ware(中国伟大却又含蓄的器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据《日书》为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1981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云梦睡虎地秦墓》精装本所提供的资料,文中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引用于此.一、《日书冲有关五行内容的简文“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土胜水,木胜土”(简 813—809反面).“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简808—804反面)“丙丁火,火胜金;戊已土,土胜水;庚辛金,金胜木;壬癸水,水胜火”(乙种·简974—977).  相似文献   

3.
<正>提起建窑和建盏,文物界、陶瓷界几乎无人不晓。建窑是宋代名窑之一,以烧制黑釉茶碗(亦称“建盏”)为主,其中兔毫盏尤为著名,成为宋代主流饮茶方式—“点茶”的核心茶器。建盏不仅称誉于当时,且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外传而流布于东亚,从此为后世历代的茶人、藏家视为珍品。近年来,随着中国饮茶文化的普及、古代茶文化研究的扩展和深入,以及传世建盏的市场拍卖价格不断飙升,建盏的仿制产业兴盛,建窑与建盏及相关的学术问题,愈加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然而这一切文化活动的基础,应还是古代建窑与建盏的真实面貌,这只有通过历史文献研究和文物考古工作才能真正了解。  相似文献   

4.
隐功埋名几十年英雄原是河南人──记“活烈士”李玉安曹怀之,王桂荣,赵杰您若读过著名作家魏巍在50年代发表的著名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那您一定还会记得这篇通讯时松骨峰阻击战那惊心动魄的壮烈牺牲场面的记述,那么,您也许能记得起文中一一列举的带火扑敌...  相似文献   

5.
也说“隐几而卧”吴郁芳笔者拜读了《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一期上王作新同志的《”隐几而卧”诂正》一文,认为其说不能成立,理由如下。王文首先是责怪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将《孟子》”隐几而卧”的隐字释作了“伏”,进而推论段氏是将”隐几而卧”理解为...  相似文献   

6.
福建建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窑场,以生产黑釉瓷器著称。建窑烧制的建盏是该窑口的特色瓷器,建盏中又以兔毫盏最为出名。尤其是随着宋代斗茶风俗的兴盛,适于斗茶的建盏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还一度进贡宫廷,受到皇家的追捧。福建的许多古志不但对建窑的概况及建盏特征有大量记载,而且还对兔毫盏有详细描述,对斗茶技艺与风俗等内容均有所记述,这些都为研究建窑瓷器和斗茶风俗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依据和颇有价值的史实资料。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古代“火正”职官之来源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汉论坛》1983年第六期上刊出沈长云先生《“鬻熊为文王之师”解》一文,以为:《史记·楚世家》记楚武王说“吾先鬻熊,文王之师”语中之“师”,系文献与金文中常见的“师氏”之“师”。该刊同年第九期刊出张正明先生《<“鬻熊为文王之师”解>辨误》一文,以为此“师”不是师氏而是“火师”。沈先生在1984年该刊第一期上又以《评鬻熊为火师说》为题驳张氏“火师”说不当,以“火师”之名出现较晚,火师与火正“是与五行说相附会的一种神道说教”,非西周实有之职官,故不见载于甲骨文与殷周金文中。张先生又以《读<评鬻熊为火师  相似文献   

8.
合唱歌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在被网络命名为“神曲”后,“不能不火”。 “不能不火”,是这歌里的词。对化学的用途,这词可以算是描述,但应验在歌曲本身,却是怪异的。化学在现代世界广泛运用,确实是火:《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又有什么理由“不能不火”呢?  相似文献   

9.
连云港地区土墩石室遗存时代性质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亘连云港市境内的云台山、锦屏山、伊芦山,广泛分布着一种被当地群众称作“唐王洞”、“藏军洞”、“土瓮子”、“土洞子”、“古墓葬”的人工土墩石室。关于土墩石室,本世纪初,地方学者吴铁秋在他的《苍梧片影》中收录了一位叫庞寿峰的《云台山古洞探考》一文。文中对分布于云台山的古洞进行了考证,认为:“是古代的非近代的;是人工的非天然的;是多数的非奇零的;它们不在山上,也不在山下;洞是建在水草多处。”庞先生首次在江北考察云台山土墩石室的情况,在较长时间并未引起考古工作者的注意。五十年代,朱江先生在吴县五峰山发掘  相似文献   

10.
《商书》中盘庚在迁都之时,对殷商贵族做出的“予若观火,予亦拙谋”的训诫,实际上是殷商时代先民“钻燧改火”习俗向政治领域的文化转喻,而殷商时代“火历”是该习俗形成的重要文化背景,在殷商“火历”、“钻燧取火”习俗与《商书》的政治隐喻之间存在一种潜在的对应关系,反映着古人建言修辞的重“象”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