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张翠真 《沧桑》2010,(2):229-230
宋词中有一些边塞爱国题材的词,尤其在南宋词中。边塞词可溯源于乐府诗和唐代边塞诗,盛唐边塞诗派对边塞爱国词有重大影响。在中唐出现的文人词中既有以边塞为题材的词,如戴叔伦《调笑令.边草》。这时,以边塞为题材的词,形式上以小令为主,在高旷、流畅的笔致下所描写的边塞生活显得明快、活泼、清新。在宋代边塞爱国词中有一些经常出现的乐器意象如胡笳、羌笛、琵琶、角等。这些乐器意象配合着边地节候风物不但形成了边塞爱国词的独特风情,也含蓄曲折地传递了边城将士的思乡报国的复杂情感和词人深沉的爱国忧国之思。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陇头水》乐府诗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顾含有"陇头""流水"意象的边塞诗,通过对"陇头流水"意象符号的解析,揭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些以陇头水为题材的边塞诗歌,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人们在边塞戍卫和边塞战争中的文化心理和情感温度,其文化内涵随历史时代演进而呈现多元化,主题日益丰富、深刻,以"悲"为基调的美学特征,更是打动人心,具有情感的震撼力,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大大提升了边塞诗的抒情张力。  相似文献   

3.
李萌  王少杰 《丝绸之路》2013,(6):116-118
作为我国古代与音乐密切联系的乐器之一,笙在宋词中大量出现,且具有独特意蕴。经过对《全宋词》、《全宋词补辑》中所出现"笙"词的粗浅梳理发现,其内容大致有二:对笙乐器本身的描写和通过笙来衬托舞者,用笙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同时,通过这些词中意象也可以管窥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4.
陈瑞平 《丝绸之路》2013,(20):70-72
琵琶是一种与燕乐密切相关的弹拨乐器,它对宋词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对《全宋词》中的“琵琶”一词作了粗略的统计分析后发现,琵琶在宋词中大量存在并且占有重要地位。在这些琵琶词中,包括写与琵琶有关的词调,有对琵琶作为乐器的客观描写,而更多的则是对一些琵琶意象的描写。本文试从文学的传承性、琵琶自身的演变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词所具有的的特性三方面进一步分析宋词中存在琵琶意象的原因和这类词所具有的细腻、缠绵、委婉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唐代是一个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的朝代,单从其边塞诗就可"窥一斑见全豹".唐代诗人有昂扬的精神、坚决的斗志、爱国的思想、开阔的视野……在边塞诗歌中,边城的慷慨悲歌、旖旎独特的异域风光、冲突又交流的民族的交往、厌战和思乡的情绪构成了边塞诗歌的雄奇瑰丽.边城的自然风光、边城景色、边城娱乐、民族关系、异域魅力更使边塞诗歌焕发傲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6.
黎洁 《神州》2012,(20):3-4
唐代边塞诗歌中"酒"这一意象屡见不鲜,可以说与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边塞诗中频繁出现的饮酒场面,与边塞诗人们对于酒的偏好有关,也充分展示出盛唐诗人的精神、气质和生活面貌。因而,研究唐代边塞诗中诗酒共生现象,无疑非常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唐代边塞诗内涵和唐代边塞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唐代青年时期的王维,是一个才华横溢、充满理想的热血男儿。他创作了不少以军旅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诗篇,风韵沉雄,豪气凌云,创作年代远在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高适、岑参之前,堪称盛唐边塞诗人的先驱,在盛唐边塞诗中占有重要地位。王维青少年时期正是由中宗、睿宗衰世转向开元盛世的历史大变动时代。开元之治使大唐国威复振,开始有能力改变长期受突厥、吐蕃侵扰的局面。蒸蒸日上的盛唐和风云激荡的时代,让具有开拓精神的青年王维胸怀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21岁时,他赋七言《燕支行》,用浑朴自然的诗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卫青、霍去病的无限仰…  相似文献   

8.
盛唐边塞诗人岑参曾两次出塞。这期间他写了不少充满爱国激情、戍守边疆、歌咏西域民族风土人情的诗歌,并记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唐朝中央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在西域进行的几次重大战事。  相似文献   

9.
梁晋 《旅游纵览》2013,(9):298-301
每当像南海局势升级的时候,每当我国边境争议地区呈现出紧张的态势的时候,很多人心中都会油然而生出一种壮怀激烈的爱国热情。我们很有必要就什么是爱国、为什么要爱国、怎么爱国等问题展开讨论。有关国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损害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的相关事件的时候,很多人心中都会油然而生出一种壮怀激烈的爱国热情。轻则针对有关国家的各种指责批判之声四起,重则一系列爱国示威游行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人们的爱国热情如熊熊烈火,使很多人备受鼓舞,也令不少人十分担心。一些不理性的爱国者在示威游行中做出了一些例如打砸与  相似文献   

10.
这是集历代诗人咏宁夏的诗词名句重组的一首词。它形象生动地道出了宁夏历史地域文化边塞风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田守文 《神州》2014,(11):18-18
<正>范成大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除诗歌以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词作,虽然其词作数量和艺术成就不及其诗歌,但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词为艳科”使得词被局限在浅斟低唱、剪红刻翠的狭小范围内。“国家不幸诗家幸”,“靖康之变”以后,南渡词人借助这历史沧桑巨变,将词推到抗金救国的前沿阵地,用以表达祖国分裂的痛苦和屈膝事金的民族耻辱,大大拓展了词的题材氛围,使爱国豪放词的创作掀起高潮并不断走向新高。展现了“词”  相似文献   

12.
潘光燕 《神州》2012,(12):149-149
本文讨论了词语教学中理解词义的一些方法。认为词文结合,激活学生大脑中已经有的信息,引导想象,融会贯通,能让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丰厚、深刻起来,能让词作成为一个个鲜活的意象,“活”在学生心中。  相似文献   

13.
有汉一代,虽然有边陲萧条、障塞残破的时期,但从解放前和解放后出土的各批汉简①中有关边塞的记载来看,汉代边塞守御制度本身基本上是完备的.本文利用居延等地出土的汉简,勾画汉代西北边塞守边的概貌,并试图通过勾画证实,汉代西北边塞的守边制度已经呈现一个综合守御体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漕运是汉代西北边塞地区重要的物资转输方式之一,一些自然河流及人工修建的渠道为此地的漕运提供了基础条件。参与边塞地区漕运的人员有“将漕”的吏及漕卒,其中负责漕运的官吏多为民政系统与军事系统中的官员如县尉、官佐及候长等;漕卒则多来自从各屯戍机构抽调的省卒。汉代边塞地区的漕运受其军事特性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为军事需要下的灵活调配,具体由相应的候官机构和县廷机构负责。这种由中央统一调配、相关机构负责执行的转输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人力物力资源,为这一地区的物资转输提供了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5.
西北汉简中保存有大量汉代边塞文书档案。当时的基层组织如悬泉置、甲渠候官都设有文档室,并有相关收藏保存制度。令史、书佐等专门缮写和管理公文的基层吏员兼有档案管理的职责。西北汉简文书作为边塞档案具有原始性、客观性、真实性。这些简牍实物,反映了汉代档案管理的细节,从中可以看出汉代档案卷宗形成、收藏、编目、分类管理以及日后利用的情况。《康居王使者册》《寇恩册》等西北文书简牍对汉代边塞档案的形成、管理及其功能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锦城 《文献》2020,(1):65-70
肩水金关汉简为汉代西北边塞屯戍生活的实录,主要以官私文书和簿籍为主。整理者对其所作释文中尚有一些释读有误或暂未释出的文字,本文据字形和文义作了一些勘补,共计十九则。  相似文献   

17.
本主要论述了敦煌佛教学与边塞学之间的关联:(一)敦煌佛教应用类中,有不少作品带有边塞特质;(二)敦煌僧人积极参与敦煌政务,使许多与这些僧人有关的作品兼具佛教和边塞色彩;(三)一些世俗的佛教信徒所作的佛事斋,更容易与敦煌边塞的军事、政治情况挂起钩来。最后,本从四个方面对敦煌边塞学与佛教学相关联的原因作出小结。  相似文献   

18.
自明代张涎在《诗余图谱》中将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辛弃疾词更常被列为豪放一派。豪放派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扩大了词的题材,使词的柔美纤美变为刚美宏美,为词坛注入一股阳刚之气。豪放词风的创始人是苏轼,但豪放派是由辛弃疾确立的,他以广阔的视野、壮阔的意境、深沉激越的情感抒发自己建功力业的抱负,开辟了词作的新境界。
  一、个性化的意象建构:构筑军事意象体系
  辛弃疾本应是纵横疆场的英雄,现实却使他壮志难酬,一生经历两次“错位”(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他成为“词中之龙”,他的词充满豪壮之气与英雄之泪。祖父辛赞的家庭教育使辛弃疾从小立志收复失地。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举兵大举南侵,年方二十的辛弃疾在家乡聚众两千抗金,后把部队汇入耿京所领导的军队,在军中担任“掌书记”,并劝耿京与南宋联合作战,受命南渡进行洽商。辛弃疾本是一位英勇善战的骁将,然而他“旌旗拥万夫”南下后,并没有受到重用,南宋对辛弃疾这一类的“归正人”怀有很强烈的不信任,辛弃疾很快就被解除武装,稍后委派任江阴军的签判。从此辛弃疾基本被以文职官吏的身份到四处去担任官职。即便如此,辛弃疾亦展现杰出的治国才能,他南归后曾给孝宗皇帝上《美芹十论》,又给宰相虞允文献呈《九议》,详细周密地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提出一整套的复国方略。然而他“归正人”的特殊身份、尴尬处境及南宋朝廷的偏安一隅等因素使辛弃疾再由一位能吏转为闲人。  相似文献   

19.
贵州自明代立省以来,与外交流渐为畅达,有识之士接踵而至,络绎不绝。黔地雄浑苍茫,壮阔连绵的山川,使多少词客骚人为之诵吟篇章,又使多少丹青妙手为之泼墨挥毫。从传世之作,或文献载录中了解,有清一代,入黔画家黄向坚,邹一桂、洪亮吉,钱维城皆有以贵州山水为题材的画卷。黄向坚寻亲过黔而后作《寻亲图》册、《盘江图》轴等画图流传至今,并自到过西南诸地后,画作以此方题材为多。邹一桂宦黔六载,遍及贵州山山水水,自述:  相似文献   

20.
维吾尔族的乐器以羊皮鼓--达甫(维吾尔语)为主,又名手鼓,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打击乐器。达甫鼓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敦煌北魏的壁画中也出现过,到了清朝前期,它已发展成为各种各样、大小不同的鼓,如:答腊鼓、毛圆鼓、都昙鼓、候提鼓、鸡娄鼓、腰鼓、揭鼓等众多的形式,成为清朝维吾尔民间音乐不可缺少的乐器。据史籍记载:"回乐以鼓为主,鼓大小数百,......随鼓起落,有歌舞之节奏盘旋,亦以鼓为则"。说明这一时期,虽然有各种乐器,但是鼓起着调节音拍的作用。"乐中以鼓为主,大小不一制,又有提琴、详琴之类,歌舞盘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